比特幣病毒it之家
① 進口晶元直接漲價20%,全球晶元究竟有多缺貨
首先,由於疫情,全球晶元產能下降。疫情是最直接的原因。由於國際疫情無法完全控制,病毒傳播風險始終存在,防控力度小,防控措施滯後,導致晶元廠商無法滿負荷生產,生產效率下降。再者,由於晶元本身的製造工藝復雜,高端晶元的不同生產環節由全球不同的廠商完成。
對於尖端7nm和5nm工藝的高端晶元,除了高端智能手機應用,其他智能產品短時間內不會使用這種尖端晶元。其次,整個行業尖端晶元供應緊缺,供大於求是行業的常態。我國的人工智慧企業通常選擇優化核心演算法來匹配現有硬體水平,人工智慧產品的商業應用對硬體要求不高,市場處於培育和成長階段。從成本來看,高端晶元不是主流配置。最後,晶元短缺對人工智慧行業有很大的長期影響,因為主流市場可能需求不大,但尖端的人工智慧技術和演算法實驗仍然需要尖端的晶元才能落地應用。如果尖端晶元長期供不應求,核心演算法的升級會造成鏡像,一定程度上阻礙尖端技術的進步。
② 比特幣勒索病毒瘋狂蔓延的前因後果,看這篇就夠了
比特幣勒索病毒瘋狂蔓延的前因後果
上周五,據美聯社等多家媒體報道,一種名為WanaCry的電腦勒索病毒正在全球蔓延,近百個國家的政府、高校、醫院等機構和個人的Windows電腦受到病毒感染,全球至少有10萬台機器已受到感染。以下是對比特幣勒索病毒瘋狂蔓延的前因後果的詳細分析:
一、病毒傳播與比特幣勒索
WanaCry勒索病毒是由不法分子利用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泄露的危險漏洞「EternalBlue」(永恆之藍)進行傳播的。該漏洞會自動掃描445文件共享埠的Windows機器,無需用戶任何操作,即可遠程式控制制木馬,導致大量用戶的文檔、圖片、視頻等無法打開,進而向用戶勒索「贖金」。黑客要求每個被攻擊者支付比特幣贖金後方能解密恢復文件,勒索金額最高達5個比特幣,價值人民幣5萬多元。
為何選擇比特幣?
- 匿名性:比特幣具有一定的匿名性,便於黑客隱藏身份。
- 全球收款:不受地域限制,可以全球范圍收款。
- 去中心化:比特幣的「去中心化」特點,可以讓黑客通過程序自動處理受害者贖金。
二、重災區與爆發原因
此次病毒的受害者眾多,包括英格蘭和蘇格蘭的NHS所屬醫療機構、中國政府部門、高校、公安局等。這些機構成為重災區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幾點:
- 系統老舊:很多政府部門、醫院、高校等並未及時更新系統,仍在使用舊版Windows系統,存在安全隱患。
- 防範意識薄弱:這類機構多使用內網、較少與外界接觸,防範意識上存在疏漏。同時,這些機構並不能保證完全隔絕互聯網,一旦被病毒掃描,則同樣會中毒。
- 安全投入不足:中國整個安全市場占整個中國IT市場的投入較低,導致病毒來襲之後,安全系統弱的機構手足無措,漏洞更新也頗為困難。
此外,微軟方面認為,病毒爆發完全是美國國安局(NSA)的原因,是他們私自握有黑客工具,並對系統漏洞隱瞞不報造成了這次大規模攻擊事件。
三、預防措施
針對此類病毒,預防措施至關重要。以下是一些有效的預防措施:
- 開機前斷網:避免病毒通過網路傳播。
- 備份重要文檔:將重要文檔備份至移動硬碟或U盤,以防數據丟失。
- 下載免疫工具:及時下載並安裝針對該病毒的免疫工具。
- 開啟Windows安全更新:保持系統更新,及時修復漏洞。
- 安裝安全軟體:安裝可靠的安全軟體,提高系統防護能力。
- 手動關閉埠:關閉不必要的埠,減少病毒入侵的風險。
四、病毒帶來的影響與未來趨勢
此次比特幣勒索病毒不僅造成了廣泛的安全問題,還引發了對未來網路安全趨勢的擔憂。
- 黑色產業鏈:勒索病毒並非是一種病毒,而是一種商業模式。只要網路環境中有財產可被獲取,就會出現無盡的變種,形成一條赤裸裸的黑色產業鏈。
- 移動端風險:亞信安全專家和360均認為,未來移動端也有可能大規模爆發勒索軟體攻擊事件。
- 新技術帶來的威脅:隨著AI、物聯網、雲計算等新技術的發展,其負面利用也在快速提升。工業網路勒索、信任攻擊、物聯網攻擊、關鍵數據更改等新型襲擊方式開始主導網路安全問題。
綜上所述,比特幣勒索病毒的瘋狂蔓延不僅揭示了當前網路安全領域的嚴峻形勢,也提醒我們未來網路安全將面臨更加復雜和多樣化的挑戰。因此,加強網路安全意識、提高系統防護能力、及時備份重要數據等措施顯得尤為重要。
③ 誰是勒索軟體真正的攻擊目標
據悉,這個在國內被大家簡稱為「比特幣病毒」的惡意軟體,目前攻陷的國家已經達到99個,並且大型機構、組織是頭號目標。
在英國NHS中招之後,緊接著位於桑德蘭的尼桑造車廠也宣告「淪陷」。西班牙除了最早被黑的通訊巨頭Telefonica,能源公司Iberdrola和燃氣公司Gas Natural也沒能倖免於難。德國乾脆直接被搞得在火車站「示眾」。這個被大家稱之為「比特幣病毒」的勒索蠕蟲,英文大名叫做WannaCry,另外還有倆比較常見的小名,分別是WanaCrypt0r和WCry。
它是今年三月底就已經出現過的一種勒索程序的最新變種,而追根溯源的話是來自於微軟操作系統一個叫做「永恆之藍」(Eternal Blue)的漏洞。美國國家安全局(NSA)曾經根據它開發了一種網路武器,上個月剛剛由於微軟發布了新補丁而被「拋棄」。
三月底那次勒索程序就叫WannaCry,所以如果你在外媒看到WannaCry 2.0或者WanaCrypt0r 2.0的說法,所指也是本次爆發的勒索程序。
隨後,微軟在3月發布的補丁編號為MS17-010,結果眾多大企業們和一部分個人用戶沒能及時安裝它,才讓不知道從什麼途徑獲取並改造了NSA網路武器的WannaCry有機可乘。
而且這回的勒索軟體目標並非只有英國NHS,而是遍布全球,總覺得有種「人家不是只針對英國醫療系統」一樣、奇怪的「有人跟我一樣糟就放心」了的潛台詞。雖然最後事實證明確實全球遭殃。
但WannaCry最早從英國NHS開始爆發,真的只是巧合嗎?
對於任何勒索病毒而言,都是最有可能被攻擊的「肥肉」:醫護人員很可能遇到緊急狀況,需要通過電腦系統獲取信息(例如病人記錄、過敏史等)來完成急救任務,這種時候是最有可能被逼無奈支付「贖金」的。
醫療信息與管理系統學會的隱私和安全總監Lee
Kim也解釋說,出於信息儲備過於龐大以及隱私考慮,「在醫療和其他一些行業,我們在處理這些(系統)漏洞方面確實會不那麼及時」。這也是為什麼科技領域普遍認為WannaCry幕後黑手的時機把握得非常巧妙,畢竟微軟更新MS17-010補丁還不到兩個月。從開發並釋放WannaCry人士角度來考慮這個問題,他們其實並不在乎具體要把哪個行業作為攻擊目標,因為他們的邏輯就是任何有利可圖的領域都是「肥肉」,都要上手撈一筆。所以他們確實並不是非要跟英國NHS過不去,只不過是好下手罷了。
個人電腦用戶被攻擊的比例比企業和大型機構低很多,這不僅僅是因為個人電腦打補丁比較方便快捷,也因為這樣攻擊不僅效率不高、獲利的可能也更小。WannaCry的運作機制,根本就是為區域網大規模攻擊而設計的。
這樣看來,前面提到的全世界其他受攻擊大型企業和組織,無論交通、製造、通訊行業,還是國內比較慘烈的學校,確實都是典型存在需要及時從資料庫調取信息的領域。
至於敲詐信息的語言問題,Wired在多方搜集信息後發現,WannaCry其實能以總共27種語言運行並勒索贖金,每一種語言也都相當流利,絕對不是簡單機器翻譯的結果。截至發稿前,WannaCry病毒的發源地都還沒能確認下來。
與其說WannaCry幕後是某種單兵作戰的「黑客」,倒不如說更有可能是招募了多國人手的大型團伙,並且很有可能「醉溫之意不在酒」。畢竟想要簡單撈一筆的人,根本沒有理由做出如此周全的全球性敲詐方案。
WannaCry在隱藏操作者真實身份這方面,提前完成的工作相當縝密。不僅僅在語言系統上聲東擊西,利用比特幣來索取贖金的道理其實也是一樣:杜絕現實貨幣轉賬後被通過匯入賬戶「順藤摸瓜」的可能。而且WannaCry的開發者早就有了一個范圍寬廣、長期作戰的策劃:「在情況好轉之前,它會先變糟糕的——相當糟糕。」(This』ll get worse—a lot worse—before it gets better.)
不過,在晚些時候,一位22歲的英國程序猿小哥就似乎「誤打誤撞」阻止了WannaCry的進一步擴散。
這位小哥在社交網路上的昵稱是MalwareTech(中文意思大概是「惡意軟體技術」,聽起來反而更像個黑客),阻止了WannaCry的進一步全球肆虐後,他在自己的博客上寫下了全過程,甚至英國情報機關GCHQ都在官網轉po了這篇博文。
MalwareTech本來應該在度假中,不過他還是迅速反應,找到了一份WannaCry軟體的樣本。閱讀代碼時,他發現了一個沒有被注冊過的域名,下面的代碼意思就是WannaCry在黑點電腦前的運行中會先試圖訪問該域名,如果訪問失敗就黑掉系統,如果成功則自動退出。
於是MalwareTech就把這個域名給注冊了。
在後來一些中文媒體的報道中,小哥的這一舉動被強調成是「突發奇想」或者「下意識」之舉。正是因為無效域名被注冊,後來被WannaCry感染的電腦都在訪問該域名時得到了肯定的返回值,於是沒有再鎖定信息、展開敲詐。
不過MalwareTech自己解釋卻不是這樣的。他在博客中寫道,注冊這個域名是他作為網路安全工作人員的「標准做法」(standard practice)。過去一年裡,遇到所有這樣短時間訪問量激增的無效域名,他都會將其注冊後扔進前面圖里提到的「天坑」(sinkhole)里,而這個「天坑」的作用就是「捕獲惡意流量」。
WannaCry樣本中域名,在昨天全球范圍攻擊開始後訪問量瞬間激增,此前卻沒有任何被訪跡象。
然而MalwareTech職業靈敏度,讓他開始考慮WannaCry是否會定期或在特請情況下修改程序中的無效域名,因為如果是這樣的話,僅僅注冊他所發現的這個域名就無法阻止未來襲擊。
即使軟體里沒有這樣的部分,開發者依然能夠手動升級WannaCry後再度把它傳播開來,所需要做的也就僅僅是替換一個新的無效域名而已。
還有一種更糟糕的情況:如果WannaCry程序中還有另一層自我保護機制,那麼無效域名的注冊很有可能導致目前所有被感染電腦自動為所有信息加密,無法復原。
為了排除後一種情況,MalwareTech乾脆修改了自己一台電腦的主機文件,讓它無法連接那個已經被注冊了的前無效域名。
電腦成功藍屏了。
MalwareTech寫道:「你可能無法想像一個成年男人在屋裡興奮得跳來跳去,原因竟然是自己電腦被勒索軟體搞失靈了。但我當時確實就那樣了。」測試結果表明,他的「標准做法」確實阻止了WannaCry的進一步傳播。
但是小哥親自警告:「這事沒完」
和某些信息平台熱炒MalwareTech「拯救了全世界」的梗不同,英國《衛報》和《英國電訊報》都在標題里明確告訴大家,小哥自己都已經作出警告:「這事沒完!」
域名被注冊後WannaCry的停止擴散,在他看來只是病毒製造者一個不夠成熟的自我保護機制。對方的真正意圖並非通過域名是否能連接上來「指揮」病毒的運行,而是通過這種方式判斷病毒是否被電腦安全高手捕獲。
一旦WannaCry運行時發現域名有反應,真實反應並不是「好心」地停止攻擊,而是避免自己被扔進「沙盒」(sandbox)安全機制被人全面分析,乾脆退出獲得域名響應的電腦系統。
MalwareTech雖然功不可沒,但他只是阻止了「比特幣病毒」現行樣本的擴散,但開發者也已經意識到了這項弱點,隨時可能用升級版勒索程序卷土重來。
當然,也不排除,此次勒索軟體的最終目的,不是真的想勒索,而是想展現給一些有不法分子查看這個病毒的威力,從而出售這個病毒給他們。如果真的是這樣的話,那麼接下來的日子,網路安全,將會面臨一個很嚴峻的挑戰。
此次勒索軟體威脅的不僅是個人用戶,還有眾多機構和企業。
因此提醒,所有網路用戶今後都應加強安全意識,注意更新安全補丁和使用各種殺毒工具。
④ 想哭病毒是什麼意思 中了想哭病毒怎麼辦
中了想哭病毒:
一種叫做「WanaCrypt0r 2.0」(WanaCry直譯過來,應該叫「想哭」)電腦病毒爆發並襲擊了不少Windows用戶,案發地遍布99個國家。
如果你不小心通過點開可疑郵件、未經掃描的附件等方式中招,那麼等待你的將是:電腦所有文件會被加密鎖定,製作病毒的黑客還會通過修改桌面壁紙和彈窗的方式,溫馨提示被感染的機主(病毒提示內容甚至可因地區不同,而翻譯成不同語言):需要在指定時間內,支付價值300美元的比特幣才能紓困,超時翻倍,拒絕的話,電腦中的文件可能會被徹底清空。
但目前還未搞清楚WannaCry病毒的來源,相當一部分專業人士指出,Windows系統黑客工具Eternal Blue(代號「永久之藍」)是這個病毒的最初原型,而Eternal Blue設計者正是臭名昭著的「棱鏡」計劃的推行者美國國家安全局(NSA)。
微軟發布了針對「永恆之藍」的漏洞補丁:MS17-010,IT之家也援引微軟發言人的聲明稱:微軟已發布了Win32.WannaCrypt,對抗惡意軟體Rensom。但相當一部分用戶因為使用XP系統或更老的系統,或者關閉了微軟升級推送,導致PC在高風險狀況下運行。
另外,WannaCry病毒攻擊的漏洞,是通過微軟的Windows操作系統中的網路埠(如445、135、137、138、139埠等)以及網路共享等途徑實現感染和攻擊。這也解釋了為什麼中國成為此次病毒攻擊的主要受害地區——在中國,教育網因為沒有關閉445埠而成為感染重災區。
到目前為止,已經有「極客灣」等公號已經推送了不少封禁445埠的教程,如果你是教育網用戶,請先斷網並根據教程更改電腦設置;
如果你是關閉了升級推送的Windows 10或Windows 7用戶,建議盡快打開升級程序,接受微軟的安全補丁的推送,更老的Windows XP用戶,請放棄所謂情懷,升級系統吧~
總之,雖然很多科技媒體和公眾號都極盡渲染之能事,但事實上,如果你平常防範得當,完全無須害怕。如果用的是Windows 10系統就更不用擔心啦,你最討厭的每次開機莫名其妙強制升級,就是微軟在保你不受這種突發病毒的傷害。
沒有中毒的機器解決方法:下載對應你機器的補丁例如:win 7 32或是64 windows6.1-kb4012212-x64_.msu
windows6.1-kb4012215-x64_.msu
windows6.1-kb4012212-x86_.msu
windows6.1-kb4012215-x86_.msu
如果已經中毒的機器最終解決方法: 重新安裝系統前把c盤格式化一下在安裝系統就可以了,安裝好系統後不要打開c盤以外的任何盤,然後先關閉445、135、137、138、139埠,隨後裝殺毒軟體,更新至最新版後,執行全盤查殺即可。有幫助請採納下
⑤ 新型PC勒索病毒WannaRen大范圍傳播是怎麼回事
據IT之家4月6日消息,近日網路上出現了一種名為「WannaRen」的新型勒索病毒,與此前的「WannaCry」的行為類似,加密Windows系統中幾乎所有文件,後綴為.WannaRen,贖金為0.05個比特幣。
目前病毒存在兩個變體,區別僅為通過文字或圖片發送勒索信息,語言為繁體中文,比特幣地址相同,基本可確定作者為同一人。
據360社區反饋的消息來看,感染過程中360等殺毒軟體未報毒,第一時間手動查殺後電腦依然被感染。有反饋稱系統安裝了微軟」永恆之藍「補丁後仍會被感染。
(5)比特幣病毒it之家擴展閱讀
2017年的「WannaCry」(中文名:想哭)的勒索病毒
自2017年5月12日起,一種名為「WannaCry」(中文名:想哭)的勒索病毒開始肆虐全球。據新華社報道,勒索病毒引起的網路襲擊波及150多個國家的10萬多家機構,至少20萬人受害。
這種病毒帶有加密功能,它利用 Windows 在 445 埠的安全漏洞潛入電腦並對多種文件類型加密並添加後綴(.onion)使用戶無法打開,用戶電腦存在文檔被加密的情況,攻擊者以此勒索受害者支付價值300美元的比特幣解鎖。
⑥ 中國有多少台電腦被勒索病毒感染
12日起,我國多所高校遭遇網路勒索病毒攻擊。被攻擊電腦上文檔資料被鎖定,彈出界面提示,須支付價值300美元(約合人民幣2000元)的「比特幣」才能解鎖。
勒索病毒不局限於我國及高校。國家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稱,100多個國家和地區數萬台電腦遭勒索病毒感染。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發布應急公告,勒索病毒向終端用戶進行滲透傳播,並勒索比特幣或其他價值物,構成較為嚴重的攻擊威脅。已著手對勒索軟體及相關網路攻擊活動進行監測,建議用戶及時更新Windows已發布的安全補丁,同時在網路邊界、內部網路區域、主機資產、數據備份方面做好相關工作。
公安部網安局一位工作人員也表示,已關注此事,並著手調查。目前尚未接到關於此次病毒事件的報告,建議網友使用一些網路安全工具檢查個人電腦,同時加強防範,防止中毒遭受損失。
學生電腦收到「勒索信」
12日下午6點多,南昌大學大三學生李敏(化名)打開電腦,接收室友論文幫忙改格式時,發現網很卡,保存也很慢,甚至白屏了半分鍾。
「隨後,電腦屏幕突然顯示一封勒索信,能選擇中文、韓文、日文、英文等,大致內容是,想要解鎖文件,需支付300美金等價的比特幣」。李敏說,大部分文件都打不開了,包括雙學位畢業論文、答辯PPT及一些有記錄信息的圖片等。班上有三位同學遇到類似情況。
該校新傳院大三學生張宏莉回憶,自己12日晚10時登錄學校的移動網下載論文,發現電腦中毒。
「當時C盤文件拓展名都被改了,我第一反應是用硬碟拷下來還完好的文件,沒想到備份硬碟也中毒了。」她表示,安裝了微軟補丁也無濟於事,「希望盡快找到解決方案,實在沒辦法只能重裝系統。」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山東大學、浙江大學、南昌大學、寧波大學等多所高校電腦「中招」。學生電腦中文檔被鎖定,有黑客留下聯系方式,表示要恢復文檔必須支付比特幣。
淮陰工學院一名同學表示,自己正在寫畢業論文時,電腦突然出現彈窗,後來論文、知網下載的文檔都變成不可讀。其嘗試去淘寶購買修復服務,最終因修復價格太高,選擇重寫論文。
上百國家遭「感染」
多名網友表示,全國多地的加油站在加油時,無法進行網路支付,只能使用現金。
昨日下午,多位中石油工作人員稱,集團出現網路故障,正在搶修,只能使用現金和加油卡消費,且加油卡無法使用圈存功能。
中石油遼陽石化分公司一位工作人員透露,接到集團通報,12日晚開始,陸續出現針對Windows操作系統的敲詐者病毒,文件被加密,並索要贖金。目前公司網路與系統暫停服務,如發現電腦感染病毒,立即關閉該電腦,拔掉網線。公司網路恢復時間另行通知。
病毒攻擊並不局限在我國。國家網路與信息安全信息通報中心發布通報:12日20時許,新型「蠕蟲」式勒索病毒爆發,目前已有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數萬台電腦遭感染。
昨日凌晨,微博「英國那些事兒」發文,一個多小時前,英國16家醫院遭到大范圍網路攻擊,醫院內網被攻陷,電腦被鎖定,電話打不通。黑客索要每家醫院300比特幣的贖金,否則將刪除所有資料。16家機構對外聯系基本中斷,內部恢復使用紙筆進行緊急預案。英國國家網路安全部門正在調查。
騰訊公司安全部門向新京報提供的數據顯示,初步統計,該「蠕蟲」已影響了約上百個國家的學校、醫院、機場、銀行、加油站等設備,使得這些設備上的文檔資料全部被加密,損失慘重。
據IT之家消息,目前受感染地區主要集中在中國中部和東南沿海地區,歐洲大陸、美國五大湖地區。中國、歐洲大陸地區受到的感染情況最為嚴重。
揭秘1
罪魁禍首是「永恆之藍」病毒
昨日上午,360公司董事長周鴻禕發微博稱,此次勒索病毒是由NSA泄露的「永恆之藍」黑客武器傳播的。「永恆之藍」可遠程攻擊Windows的445埠(文件共享),如果系統未安裝3月的微軟補丁,用戶只要開機上網,「永恆之藍」就能在電腦里執行任意代碼,植入勒索病毒等惡意程序。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介紹,已著手對勒索軟體及相關網路攻擊活動進行監測,13日9時30分至12時,境內境外約101.1萬個IP地址遭受「永恆之藍」攻擊,發起攻擊嘗試的IP地址數量9300餘個。
應急中心發布通報稱,勒索軟體利用此前披露的Windows SMB服務漏洞攻擊手段,向終端用戶進行滲透傳播,並勒索比特幣或其他價值物。包括高校、能源等重要信息系統在內的多個國內用戶受到攻擊,對我國互聯網路構成較為嚴重的安全威脅。
據新華社報道,尚未有黑客組織認領這次襲擊。但業界共識是,病毒源於美國國安局的病毒武器庫。上個月,美國國安局遭遇泄密,其研發的病毒武器庫被曝光。美國國安局尚未作出回應,美國國土安全部計算機緊急應對小組稱,正密切關注這起波及全球的黑客攻擊事件。
揭秘2
加密電腦文件勒索高額「贖金」
騰訊公司的安全專家指出,該事件實際上是一次蠕蟲攻擊。蠕蟲一旦攻擊進入能鏈接公網的用戶機器,就會利用內置了「永恆之藍」的攻擊代碼,自動尋找開啟445埠的機器進行滲透。一旦發現存在漏洞的機器,不僅繼續傳播蠕蟲病毒,還會傳播敲詐者病毒,導致用戶機器上所有文檔被加密。
360安全衛士的專家指出,「永恆之藍」勒索病毒以ONION和WNCRY兩個家族為主,受害機器的磁碟文件會被篡改為相應的後綴,圖片、文檔、視頻、壓縮包等都無法正常打開,只有支付贖金才能解密恢復。兩類病毒勒索金額分別是5個比特幣(約合人民幣5萬多元)和300美元。
360公司提供的數據顯示,國內首先出現的是ONION病毒,平均每小時攻擊約200次,夜間高峰期達每小時1000多次;WNCRY勒索病毒是12日新出現的全球性攻擊,並在中國校園網迅速擴散,夜間高峰期每小時攻擊約4000次。
國內某知名比特幣公司高管提醒,尚不清楚支付比特幣後,被攻擊的電腦能否解封。目前國內很多比特幣交易所是不能提取比特幣的,若想購買比特幣解封電腦,需選擇能提幣的交易所,不然會遭受二次損失。
揭秘3
相關埠暴露高校成「重災區」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通告,此次攻擊主要基於445埠,互聯網上共900餘萬台主機IP暴露該埠(埠開放),中國大陸地區有300餘萬台。
中國高等教育學會教育信息化分會網路信息安全工作組發布聲明,經初步調查,此類勒索病毒利用了基於445埠傳播擴散的SMB漏洞,部分學校感染台數較多,大量重要信息被加密。
中國信息安全研究院副院長左曉棟稱,國內曾多次出現利用445埠傳播的蠕蟲病毒,因此部分運營商對個人用戶封掉該埠。但教育網並無此限制,存在大量暴露該埠的機器,成為被攻擊的重災區。
杭州安恆信息技術有限公司創始人、總裁范淵表示,某些特定行業網未限制445埠,因此攻擊變得「有效」,很多學校及一小部分醫療機構受到影響。「可以通過更新微軟發布的補丁進行防範,但對已受到攻擊的用戶,解決仍是難題。」其介紹,前段時間已檢測到零星的勒索病毒,多數單位可能沒足夠重視。
清華大學則因採取封禁措施而「避難」。4月15日,學校為防止校園網內部主機受攻擊,封禁TCP埠139、445、3389。昨日,該校發布通知稱,最近兩次全球大規模網路安全疫情,均未大面積危害校園網路和用戶。
小貼士
6步驟抵禦「勒索病毒」
安全工作組提出兩條預防措施:未升級操作系統的處理方式(不推薦,臨時緩解):啟用並打開「Windows防火牆」,進入「高級設置」,在入站規則里禁用「文件和列印機共享」相關規則;升級操作系統的處理方式(推薦):建議師生使用自動更新升級到Windows的最新版本。
對於學校等單位,建議在邊界出口交換路由設備禁止外網對校園網135/137/139/445埠的連接,同時,在校園網路核心主幹交換路由設備禁止上述埠的連接。
騰訊公司的安全專家指出,微軟已支持所有主流系統的補丁,建議用戶使用電腦管家修補補丁,開啟管家進行防禦。
國家互聯網應急中心建議,用戶及時更新Windows已發布的安全補丁更新,同時做好如下工作:
1.關閉445等埠(其他關聯埠如135、137、139)的外部網路訪問許可權,在伺服器上關閉不必要的上述服務埠;
2.加強對445等埠的內部網路區域訪問審計,及時發現非授權行為或潛在的攻擊行為;
3.及時更新操作系統補丁;
4.安裝並及時更新殺毒軟體;
5.不要輕易打開來源不明的電子郵件;
6.定期在不同的存儲介質上備份信息系統業務和個人數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