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區塊連
比特幣地址是一串由字母和數字組成的26位到34位字元串,看起來有些像亂碼。但它就是你個人的比特幣賬戶,相當於你的銀行卡卡號,任何人都可以通過你的比特幣地址給你轉賬比特幣。
它與比特幣私鑰不同,不會因為信息泄露而造成比特幣丟失,因此你可以將比特幣地址放心的告訴任何人。
通過區塊鏈瀏覽器可以查看每個比特幣地址所有的轉賬交易記錄。
常用的比特幣區塊鏈瀏覽器有:
https://btc.com/block
https://www.blockchain.com/zh-cn/explorer
我們常用的比特幣地址格式一般有如下四種。
1、BASE58格式
BASE58格式是人們常見的比特幣地址格式,一般由1開頭的。
例如:
2、HASH160格式
HASH160格式為RIPEMD160演算法對130位公鑰的SHA256簽名進行計算得出的結果 。
例如:
3、WIF壓縮格式
WIF壓縮格式即錢包輸入格式,是將BASE58格式進行壓縮後的結果130位公鑰格式 這是最原始的由ECDSA演算法計算出來的比特幣公鑰。
例如:
4、60位公鑰格式
60位公鑰格式即130位公鑰進行壓縮後得出的結果。
例如:
比特幣是建立在數學加密學基礎上的,中本聰大神用了橢圓加密演算法(ECDSA)來產生比特幣的私鑰和公鑰。
由私鑰是可以計算出公鑰的,公鑰的值經過一系列數字簽名運算會得到比特幣地址。
比特幣地址是由演算法隨機生成,那麼就會有人問,既然都是隨機生成的,那麼比特幣的地址會不會重復呢?關於這個問題,想必就更不用擔心。
因為比特幣的私鑰長度是256位的二進制串,那麼隨機生成的兩個私鑰正好重復的的概率是2 ^ 256 ≈ 10 ^ 77之一,這個數字大到你根本無法想像,比中彩票的概率還要小好多;所以不用擔心的啦,每個人的比特幣地址都是獨一無二的。
❷ 區塊鏈和比特幣有什麼關系
區塊鏈和比特幣有什麼關系?
區塊鏈這個名詞,對於很多行業外的朋友來講,可能覺得很晦澀,但是說起比特幣,相信大家都聽過。比特幣之前有很多次登上微博熱搜,知名度非常高,穩居數字貨幣「一線明星「的地位。
Q1:
那麼區塊鏈和比特幣到底有什麼關系呢?
在回答這個問題之前,我們先要明確,比特幣到底是怎麼回事。
比特幣是一種全新的數字貨幣,不過這個所謂的「貨幣」有一個特點,那就是,它是沒有發行機構的。
Q2:
那麼大家可能會問,比特幣是如何在沒有發行機構管理的情況下,保證整個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呢?
這里就需要一個特別的技術,這個特別的技術就是「區塊鏈」技術。所以我們說,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不過,區塊鏈技術並不是一個全新的事物,它是融合了密碼學、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等經典學科而形成的一個技術。隨著比特幣被人熟知,比特幣系統所採用的這套技術,才被形象地稱為「區塊鏈」。
所以我們說,比特幣是區塊鏈的首次應用,比特幣代表了區塊鏈1.0時代。而區塊鏈1.0時代的顯著特徵(或者說應用場景)就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
比特幣的誕生,或者說區塊鏈技術的出現,是有一定的背景的。
2008年,全球正處於嚴重的經濟危機,美聯儲增發貨幣加劇了通貨膨脹,經濟危機進一步蔓延。於是,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人,開始 探索 一種全新的貨幣模式,即貨幣的發行不再依賴於中心化機構,這樣一來就可以避免因中心化機構決策失誤而導致的種種危機。
2008年,中本聰在一篇論文《比特幣:一個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中,詳細描述了比特幣的技術原理。
從這篇論文我們可以概括出,比特幣系統一個最大的特性就是「去中心化」。也就是說,維護比特幣系統的權力不再集中於一個中央伺服器,而是依賴於這個系統上的每一個節點,通過密碼學等計算手段,保證比特幣這一「數字貨幣」能夠不被重復使用;同時,比特幣的流通、交易都能夠得到很好的記錄。
Q3:
那麼,怎麼樣在沒有中心機構的管理下,更好地記錄比特幣流通交易情況呢?
這里涉及到一個名詞」分布式存儲「。分布式存儲是什麼意思呢?我們可以打一個比喻,把比特幣系統看作是一個「賬本」,這個賬本上面記錄著比特幣的交易情況。不過,這個「賬本」並不是集中在某一個人手裡,而是分散的,也就是說,比特幣系統上的每一個節點都擁有這樣一個賬本,大家共同記賬。想要更新賬目,需要得到多數人的同意才行......比特幣系統所採用的這種「分布式存儲」的記錄數據的方式,就成為區塊鏈的核心技術之一。
另外,在比特幣系統上,節點們記錄數據要遵循一定的規則,這一規則就被稱為「共識機制」,比特幣的共識機制是PoW,也就是工作量證明機制,簡單來講,就是多勞多得。節點們通過計算機做大量的計算,記錄比特幣系統上的交易,維護比特幣系統,就可以獲得更多的比特幣獎勵......比特幣採用的「共識機制」也成為區塊鏈技術的核心之一。
之後,隨著區塊鏈技術的不斷豐富,共識機制也變得五花八門。簡單來講,共識機制可以理解成區塊鏈技術的激勵機制,因為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需要一定的激勵,來鼓勵節點能夠主動踴躍地維護系統。
通過上面的描述,我們可以總結出:比特幣系統採用了密碼學、分布式存儲、共識機制等技術手段,來保證系統能夠在沒有中心機構的情況下,能夠安全穩定運行。這些技術被形象地概括成為「區塊鏈技術」。
因此, 關於區塊鏈和比特幣的關系,我們可以這樣理解 :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首次應用;
比特幣代表了區塊鏈1.0時代,這一時代的顯著特徵是,區塊鏈技術被應用於數字貨幣的 探索 。
比特幣也好,區塊鏈也好,你說它們是技術,完全OK,因為它們本質上就是一種計算機的底層協議,這個協議和我們現在使用的互聯網協議有本質上的不同;你說它是一種思想,也完全OK,區塊鏈蘊含著民主思想、激勵機制,這些思想為我們現在的社區治理有著很大的借鑒意義。
當然,金無足赤。繼比特幣之後,區塊鏈被更多人接受,這時候涌現了大量的山寨幣,這些山寨幣進而演化成一種全新的融資模式,造成了空氣幣、傳銷幣等打著區塊鏈和數字貨幣旗號行騙行為的泛濫。對於這一點,目前隨著監管的嚴格以及立法的完善,那些打著區塊鏈技術行騙的行為也會受到嚴懲。
#比特幣[超話]# #歐易OKEx# #數字貨幣#
❸ 比特幣有多少區塊鏈(比特幣有多少個區塊)
btc節點數量據Bitnodes統計,比特幣區塊鏈上的「可達節點」目前為10208個。
在比特幣節點數量排行中,美國所佔數量最多,為2483個,達到24.32%。中國排名第五,數量為454個。
全球一共有多少條區塊鏈公鏈?全球的區塊鏈公鏈有:
1、BTC:
與大多數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2、ETH:
Ethereum(以太坊)是一個用於分布式應用程序的全球性開源平台,是為了解決比特幣網路所存在的問題應運而生的區塊鏈系統,它為開發者提供在區塊鏈上搭建和發布應用的平台。
以太坊可以用來編程、分散、擔保和交易任何事物包括投票、域名、金融交易所,眾籌、公司管理、合同和大部分的協議、知識產權,智能資產等。發行於2014年7月24日,眾籌時首次發行總量大約在7200萬枚ETH。
3、ICP:
DFINITY團隊自2015年起就致力於區塊鏈底層技術研究,致力於開發一種基於區塊鏈的,安全、強大的下一代應用級區塊鏈全球計算機。DFINITY正在構建一款全新的去中心化的公共雲計算服務。
4、ADA:
Cardano以同行評審的學術研究為基礎,體現了開放性和透明性精神。支持Cardano的所有研究和技術規范都是公開發布的,並且所有Cardano開發活動都向公眾開放。它由一支全球專家團隊設計,這些專家是各個領域的領導者,並由IOHK及其合作夥伴共同開發,IOHK負責開發技術,Cardano基金會負責監督開發和推廣,而Emurgo則負責推動商業應用。
5、VET:
VET是VEN按照1VEN:100VET比例轉換而來。Vechain平台是一個基於區塊技術的全球賬本型信息交互協作雲平台。通過API與應用層對接,把現實世界中的人、事或物數字化,實現信息的互通互聯。
比特幣的運行機制及與區塊鏈的聯系佚名
每一筆比特幣交易,都會被區塊鏈網路中的節點記錄下來,以此增強交易公信力,保護交易雙方利益。但如果所有節點都參與記錄的話,容易因為網路延遲等因素造成賬本信息不一致,也難以避免記賬人會篡改交易信息。
因此比特幣採用工作量證明(ProofofWork)共識機制,讓所有節點通過解決工作量證明難題的方式參與競爭,競爭成功的節點擁有新區塊的記賬權,並能夠將記錄的信息廣播出去。其他節點接收後將根據此消息進行數據同步,確保賬本一致。這種競爭記賬權的過程,叫做挖礦,參與挖礦的節點,叫做礦工。礦工挖礦成功後可以獲得區塊獎勵,即一定數額的比特幣,還可以收取該區塊上的交易手續費。在利益的驅使下,節點會積極參與挖礦並維護交易記錄的真實有效。
比特幣的發行只有一種方式,即區塊獎勵,也就是說比特幣是通過挖礦產生的。不過,比特幣並不能通過挖礦無限產生,其演算法規定了每產生210100個區塊(約四年),比特幣的區塊鏈獎勵就要減半一次。由於比特幣的發行總量恆定為2100萬個,預計會在2140年挖完。這個規定確保了比特幣不會由於人為增發而發生嚴重的通貨膨脹,可以保護比特幣的價值。
比特幣的運行以區塊鏈技術為依託,比特幣與區塊鏈有著密不可分的關系。比特幣是一種資產,而區塊鏈就是為這種資產設定好運行規則的底層技術,從而保證每一筆交易順利進行。這就好比視頻文件與播放器之間的關系,視頻的播放必須要通過播放器的底層技術處理才能實現。區塊鏈技術的誕生源於比特幣概念的提出,可以說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催化下的產物。目前,區塊鏈技術不止運用於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各個領域都有廣泛的應用,但比特幣仍舊是區塊鏈技術上最早、最成功的應用。
❹ 區塊鏈是什麼跟比特幣什麼關系
區塊鏈英文是Blockchain,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像一個資料庫賬本,記載所有的交易記錄。這項技術也因其安全、便捷的特性逐漸得到了銀行與金融業的關注。在區塊鏈世界裡面是一個很重要的概念,很多模型,比如賬本的維護、貨幣的發行、時間戳的設計、網路的維護、節點間的競爭等的設計都依賴於這個中心思想。
區塊鏈開始一個的應用是比特幣,很多的國家都已經承認了比特幣的合法地位。在世界范圍內都沒有一個比特幣組織或者世界中央銀行發行,它靠的信用是演算法,靠的是測試學演算法和保障流通的一個帳本和公平機制,發展出來一種大家都互認相信的一種機制,這就是它自信用的原理。
現在人們對區塊鏈的概念還很籠統,應用也還說不上太廣,但是未來十年甚至幾十年,再提起區塊鏈,肯定是最高端技術影響,老少皆知!
❺ 比特幣什麼方式存在
比特幣是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字貨幣,以去中心化、匿名性和安全性等特性存在於網路世界中。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它的存在方式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 區塊鏈網路:比特幣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通過分布在全球的節點組成的網路進行交易和存儲。每個節點都保存著完整的區塊鏈數據,確保比特幣的安全性和去中心化特性。
2. 數字賬戶:比特幣交易不依賴於傳統的金融機構,用戶通過擁有私鑰和公鑰的加密錢包進行交易。私鑰是用戶控制比特幣的密鑰,而公鑰則用於接收比特幣。這種數字賬戶的形式保證了比特幣的安全性和交易的便捷性。
3. 加密技術:比特幣通過復雜的加密演算法確保交易的安全性和匿名性。這些技術包括橢圓曲線密碼學和非對稱加密等,保證了交易過程中信息的完整性和不可篡改性。
綜上所述,比特幣通過區塊鏈網路、數字賬戶和加密技術等方式存在於網路世界中。作為一種虛擬貨幣,比特幣的交易和存儲都依賴於互聯網和相關的技術設施。由於其獨特的特性和安全性,比特幣在全球范圍內得到了廣泛的應用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