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創世區塊中本聰那句話
Ⅰ 中本聰轉給哈爾·芬尼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為什麼不是用創世區塊的地址轉給他
您好,創世區塊屬於實驗
德國:2013年6月底德國議會決定持有比特幣一年以上將予以免稅後,比特幣被德國財政部認定為「記賬單位」,這意味著比特幣在德國已被視為合法貨幣,並且可以用來交稅和從事貿易活動。[6]
美國:2013年8月,美國德克薩斯州地方法院法官阿莫斯-馬贊特在一起比特幣虛擬對沖基金的案件中裁定,比特幣是一種貨幣,應該將其納入金融法規的監管范圍之內。
日本:2017年,日本政府稱比特幣是一種合法的支付方式。
中國:在中國,《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禁止製作和發售代幣票券。由於代幣票券的定義並沒有明確的司法解釋,如果比特幣被納入到「代幣票券」中,則比特幣在中國的法律前景面臨不確定性
Ⅱ 比特幣問題
那2100萬個幣是中本聰本人放到網路上的是嗎?不是。是比特幣的原始開發公司按照每一個區塊結合挖礦的情況決定一定的比例投入到區塊上面的。為什麼發明人去挖礦?這是讓比特幣的挖礦更加有公正公平。和透明。也是設計者為了讓比特幣的發明促進區塊鏈技術和其他互聯網金融更加發展的主要用意。
Ⅲ 比特幣創世區塊第一句話是什麼
創世區塊包含一個隱藏的信息,在Coinbase交易的輸入中包含這樣一句話「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banks.」
這句話是泰晤士報當天的頭版文章標題,引用這句話,既是對該區塊產生時間的說明,也可視為半開玩笑地提醒人們一個獨立的貨幣制度的重要性,同時告訴人們隨著比特幣的發展,一場前所未有的世界性貨幣革命將要發生。該消息是由比特幣的創立者中本聰寫入創世區塊中。
Ⅳ 中本聰為什麼要在創世區塊留下這樣一句話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
中本聰留下是這句話,被永久的記錄在創世區塊,諷刺美國政府,當時是經濟危機,銀行失去了信用,因為比特幣是一種去中心化的系統
Ⅳ 中本聰為什麼要在創世區塊留下這樣一句話
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
他只是覺得很可笑而已,傳統貨幣因為中央集權式的處理方案而使得應對事物變化時往往會充滿了人為影響,而愚蠢的首腦所做出的決定只會加重混亂,但是如果什麼都不做,又會飽受詬病。
傳統貨幣的局限性使得發行者和決策者進退兩難,但是如果換成基於某種不可違背規則運轉的虛擬貨幣,中本聰認為一切將會迎刃而解。而恰好他是站在密碼學貨幣先驅者們肩膀上的那一位,並且他也有心推動這一類「終極貨幣」的進程,對於發明一種新的密碼貨幣,他責無旁貸。
可惜的是,我認為這樣的舉動並不是最完美的。比特幣雖然好,但是猶如一個被放出來的魔鬼一般,它就好比在布林頓森林體系中的黃金一樣,看似公平的基於黃金定價,但是其實最終的結算貨幣卻仍然是美元。(黃金也可視為不可再生資源,如果不考慮宇宙其它星球的情況,總量也可視為恆定)
基於所有的情況來看,我認為中本聰是美國人,或者是一群美國人組成的一個團體,或者是身處美國的一群人。他們深受去中心化觀點的影響,深受美國三權分立社會制度的影響,看到同僚國家英國所身處的窘迫情形,就打算以救世主或問題解決者的面目來進行一番創造。至於為什麼叫中本聰,我相信那隻是因為他們深受日本動漫文化影響,所以使用了一個化名罷了,其意義僅僅是在於讓人們認為他們是日本人而已。
看看狂歡的都是什麼人吧,還有看看推崇的都是什麼人吧,看了就知道了。
Ⅵ 聽說中本聰有一百萬個比特幣,這是真的嗎
這個說法在網上廣為流傳,但其實極有可能是謠言。這個說法其實是在2012年,由一個比特幣博主在帖子中提出來的,完全沒有得到任何的證實。但是業內有一種說法得到了很多的支持,創世區塊獎勵的50個比特幣已經進入了中本聰的地址,而在比特幣網路中,每一個地址所擁有的比特幣數量都是公開可查詢的。所以中本聰領取創世區塊獎勵的地址所擁有的比特幣數是可查詢的,目前是六十七枚。其中五十枚來自於兩千零九年一月三號的創世挖塊獎勵,另外十七枚則是由很多比特幣愛好者陸續轉入的,可能是表達對中本聰的尊敬。
Ⅶ 聲稱擁有98萬枚比特幣,這位總資產超過100億美元中本聰究竟是誰
中本聰是誰?為什麼人們對他有那麼大的好奇心呢?這個自稱中本聰的人,說他把自己的比特幣丟了,不是一兩個哦,是很多。98萬個比特幣意味著什麼呢?
所以對於比特幣,我們要持冷靜的態度來對待。
至今為止這位中本聰君,沒有人知道他的真面目。甚至就連他所持有的,所謂98萬個比特幣,還持有懷疑態度。
因為,一般真正富有的人是不屑於炫耀自己的財富。
Ⅷ 中本聰為什麼要在創世區塊留下這樣一句話
留下了什麼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