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外房子賣了炒比特幣
Ⅰ 一個人在北京那時候五萬元買的房子,現在賣了八十萬
價值投資是一門學問,如果你十年前買入一萬塊比特幣,那麼現在你也是個億萬富翁了。這種東西,不適合拿來借鑒,但是我們可以學會價值投資。未來說不準你也成為大富豪呢
Ⅱ 比特幣沖上5.7萬美元,它會取代房子成為抗通脹首選嗎
比特幣是虛擬資產,它的價格波動太大,取代房子成為抗通脹首選是完全不可能的事情。比特幣自從誕生之後,從一開始只有少部分人接觸,到現在有很多人認同比特幣,比特幣的價格從幾美分一直漲到了幾萬美元。比特幣價格大漲,和很多人進入這個市場炒作有很大關系。
隨著很多國家放水,很多人發覺比特幣這種虛擬貨幣有投資價值,因此加大了比特幣投資,甚至有人賣房子買比特幣避險。比特幣雖然價格很高,但是它本身有很多缺陷,導致無法成為抗通脹的資產。
比特幣這種虛擬資產,只要過於炒作,價格就會偏離價值,最後很多人加杠桿進入市場炒作,導致最後一定會崩盤。當比特幣崩盤,這種在現實生活中沒有用的虛擬物品,沒有任何實際應用價值,最後很可能血本無歸。房產雖然也有可能過於炒作,但是最後房產有居住屬性,人們還能住房子。房產和比特幣相比較,更加穩定,也更容易保值。
大家對此有什麼其他看法,歡迎評論區留言討論。
Ⅲ 最近賣了套房想買比特幣,去哪裡可以大量購買
你可真下本啊,新人還是建議你初期謹慎下,別一次投入太多。想大量購買肯定是去OKEX交易所,畢竟這里的交易量是全球最大的,而且操作也簡單,只要有資金,可以放心大膽的買入。
Ⅳ 8年前,唐宇為買118個比特幣賣掉婚房,如今後悔了嗎
首先恭喜我們,有魄力的人,我是2015年接觸購買比特幣,當時價格2000元不到吧,1800元的樣子,我給你算一筆賬吧,不要讓這里無知的人在這瞎叫喚了。
這個小丫頭同事到公司沒兩個月就嫁人了,因為辦公室就我們兩個人,所以她在辦公室還是挺能講的。她說她老公的老哥在大學時候,當時比特幣才幾塊錢一塊的時候,突然之間,他老公表哥讓他家人把所有的積蓄都拿出來買比特幣,當時也動員身邊的親戚買,因為他老公當時年齡較小,手裡也沒錢,家人又不相信,所以就沒買。所以似乎錯過了一個億。
當時他表哥買有近兩千塊比特幣,在前兩年賣了很大一部分,現在手裡還剩不到200塊。現在他表哥的身家已經有好幾億了,他表哥與表嫂也不工作,每天開著豪車,就是到處看房子買房子。
Ⅳ 兒子炒比特幣我該不該給他買房子玩比特幣玩比特幣不想玩了可以退出來嗎
當然不給的,比特幣在國內是不允許流通的,也不可以買賣的,所以風險太大,一旦國家管控你的損失就大了,所以不能給
Ⅵ 7年前,那個賣掉婚房,買了118個比特幣的唐宇,如今咋樣了呢
比特幣(Bitcoin),誕生於2008年11月1日,它是一種P2P形式的虛擬加密數字貨幣,由計算機生成的復雜代碼組成,比起其它的虛擬貨幣(Q幣、各種游戲幣都是虛擬貨幣),比特幣的總數量是非常有限的,所以它更有價值。並且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樣就確保了貨幣的所有權和流通交易的匿名性。
結果在2014年,比特幣迎來了崩盤,唐宇慌了,但他依然在堅持,等著比特幣的價格回暖,不過唐宇等了三年,比特幣的價格還不如他購入時的價格。
最終還是以750美元的價格賣了出去,所有比特幣都清空了,810美元買的,750美元賣出去的顯然是賠錢了。
唐宇現在過著和普通人一樣的生活,不過不知道唐宇看到新聞,內心會不會有波瀾。因為那個時候在他賣掉比特幣以後的一年時間里,比特幣再次刷新了它的價格,歷史達到了快2萬美元一個,如果那個時候唐宇再堅持一年的話,可能就會收入兩百多萬美元。而現在比特幣的價格更是特別的高,所以對於現在的現實不知道他能不能接受。
Ⅶ 房子和比特幣哪個更值得買
最近比特幣價格行情再次讓人們見識到「暴富」的威力,持有比特幣的人晉升為人們口中的人生贏家,有人說這是2017年暴富最佳姿勢之一,而2016年無疑就是房子了,比特幣和房產都經歷過過山車般漲跌,想想十幾年前大家買房子基本都是為了住,投資,那是有錢人做的事情,如今那些沒買比特幣或者買少的人,彷彿也有了當年沒多買幾套房子的痛徹心扉,以及對炒房客的咬牙切齒。
房地產的未來是不屬於炒房客的,在上周的zzj會議上,「加快住房制度改革和長效機制建設」被放在重要位置,可以理解為「雖然今年的調控起到一定效果,但是並不持久牢固,需要在保證政策穩定持續的基礎上,進行不斷完善,實現長效機制的建立,保證房價和市場不出現大的波動」。
這么一看,那些盼著房價暴漲的人似乎不能如願了,有些人可能還會擔心手裡多餘房子的出手問題。
房子不是越多越好,未來將留給懂得財富分配的人
就在12月11日,著名的玻璃大王曹德旺在接受央視財經新媒體專訪時,對於不少人買很多房子保值的做法,提出了一個驚人的觀點:及早賣掉多餘的房子,以後賣不掉也租不出去,還要交管理費。
曹的觀點是有一定道理的,全國都在推廣不動產登記政策,實際上就是在為未來房產稅的出台做准備,而這也是長效機制的組成部分之一,持有三套房子以上的人很有可能會受到影響,多餘的房子都要被征稅,要是欠著房貸,還租不出去,再來個稅費,就真讓持有人有的受了。
融360說房君認為,房子固然能保值,但不是越多越好,未來是屬於懂得財富分配的人。前幾日,吳曉波頻道聯合功夫財經發布《2017新中產資產配置報告》,將新中產定義為家庭年收入在20萬元-300萬元,可投資資產在10萬元-100萬元的人群,這一部分人群同時也是買房的主力軍。
其中82.4%的家庭會拿出30%的收入用於投資或者儲蓄,房地產、互聯網理財、基金是他們最喜歡投資的產品。收入越高選擇投資房地產的比例越高,互聯網理財和基金是相對普遍的品類。
對於投資保值,有一個亘古不變的真理:永遠不要把雞蛋放在同一個籃子里。拿房子來說,市場在變,政策也在變, 「房住不炒」被反復強調,就是對炒房人的警示,閉著眼睛買房都能賺錢的時代已經漸漸遠去,投資保值,就要把錢分配到不同投資產品,房子可以有,3套以內就夠了,剩下的錢,可以買一些收益較高的互聯網理財品,要記住:光靠儲蓄,是永遠攢不夠錢的。
除了投到互聯網理財,可以買點基金之類更為穩健的投資品,融360說房君的一位朋友,當年就是抄底了比特幣,在高點賣出賺出了買房首付,後來他學聰明了,炒幣盡量在自己能接受損失的資金範圍內,只佔到資金的20%左右,30%投資基金債券,50%放在收益穩定、低風險的銀行理財中,最近比特幣又賺了一筆。
他的投資配比是:50%低風險+30%中等風險+20%高風險,這種是比較追求高收益的方式。如果求穩的話可以投資80%低風險(銀行定期理財)+20%中等風險(基金、債券)。就算買不起房子,起碼能通過理財的方式讓自己的財富增值保值。
2018年買房合適嗎?
臨近年底了,有不少人會問明年適不適合買房,在這給大家幾個建議:
一是市場政策方面,在長效機制沒有出台前,短期的限制政策不會輕易放鬆,房貸利率難降下來,開發商價格不能高於規定標准,雖然房價降了,但是貸款利率漲了,整體購房成本增加,買房前要掂量自己的銀子夠不夠折騰。
二是有能力買房的剛需,在房價沒有太大波動的情況下,還是該買就買吧,別再盼著房價大跌了,因為銀行、開發商、已經買房的人會不高興的,長效機制的目的是保證「人人有房住」,說的就是還沒解決居住問題的剛需,與其在這糾結,不如去實地了解哪家銀行好貸款、哪個賣家好說話。
三是沒能力買房的人,說這個可能該不愛但是實話,買不起商品房子,可以嘗試共有產權房、公租房等保障房,你的基本需求是能有一個長久穩定的住處,在不久的將來,長效機制應該是能幫上忙的。
Ⅷ 那些靠比特幣暴富的90後身價有多少
那些靠比特幣暴富的90後身價已經翻了好幾倍。但是比起前幾年來,還是降了很多的。
在此期間,比特幣投資出現了兩輪熱潮,隨後兩輪泡沫破滅。2013年,比特幣價格翻了85倍,然後在第二年急劇下降,在接下來的兩年裡下降了80%。原因是戈克斯山交易所遭到黑客攻擊,動搖了許多早期投資者的信心。第二輪繁榮是在2017年。一年之內,比特幣上漲了25倍以上。2018年,比特幣泡沫再次破滅,到目前為止,暴跌仍在繼續。在這兩次暴漲暴跌中,有的人一夜暴富,及時退卻,有的人看到自己已經獲得的巨額財富白白流失。
Ⅸ 2017年將車子房子公司賣掉,全部用來購置比特幣的男子,現在怎麼樣
在21世紀經濟科技飛速發展的今天,人們掙錢的機會越來越多,掙到的錢也越來越多。現在社會上也有很多機會,但是我們都知道,好的機會總是與風險並行。有的人會選擇過一個平穩的生活,但有的人也會選擇冒一次險,賭一把,說不定自己就可能會成為下一個幸運兒。但不論是哪一種選擇,我想也都沒有人會賠上自己的全部身家吧。但是我們今天所說的這個主人公,他卻是在一次冒險上將自己的車子,房子和公司全部賣掉,用全部身家購買比特幣,而他現在怎麼樣了呢?
當時很多人都覺得他這一個做法實在太過於瘋狂和冒險,也有很多人覺得不理解。但是就在他購買比特幣之後的2017年12月,比特幣的價格一路升到兩萬美元一枚,這對於一個傾家盪產購買比特幣的人來說無疑是一個非常好的消息。但是泰胡圖也並沒有見好就收,而是繼續的購買比特幣。當時他們全家人都很支持他的這個舉措,也因此受到了很多媒體的關注和報道,他們一家還被媒體稱為"比特幣家族"。
但是在比特幣一次攀升到兩萬美元一枚之後,就開始降價,那時泰胡圖的資產近一半都沒有了。但是他仍然沒有放棄比特幣這一塊投資。而且在隨後他還到過40多個國家進行過比特幣的普及。為了生活有時還會上一些綜藝節目,有時還會被一些節目邀請去作為宣講比特幣的嘉賓,他有時還會去做翻譯,去酒吧做演講等。他所掙的錢除了供家人們生活之外,剩下的也都拿去購買比特幣了。
在2020年,他所購買的比特幣已經一枚漲到了8000美元。很明顯泰胡圖這次購買比特幣的投資,他賭贏了。現如今,他們一家人的生活也非常的好,他也找到了自己人生的意義,也將自己更多的時間用來陪伴家人。
Ⅹ 比特幣暴跌是什麼原因賠了一套房。。。
大概「一夜暴富」是每個人都有夢想過的事情,但「一夜破產」應該沒有人想過吧?
其實這話對我們來說並沒有什麼意義,畢竟我們從沒有經歷過「暴富」,何談「破產」?
比特幣可以算是虛擬貨幣當中帝皇般的存在,一枚的價格都讓人嘆為觀止。
前段時間比特幣暴跌後,看到了一個很有趣的段子:
一個幣圈的朋友,去年還在聊帝都二環買房的事情,今天相遇的時候,他對我說的是:您好,這是您的外賣!
曾經依仗比特幣身價數十億的人,在短短幾天之內淪落至此,如何不讓人唏噓!
一天內下跌12%,一個月42%,一年狂降77%,蒸發了1.6萬億,不亞於十級地震了。
8年間翻翻2500萬倍飛入天堂的比特幣,現如今變成了掙扎求生的無邊地獄。
2017年末的時候,兩萬美元一枚的高價令人驚嘆不已,
10個比特幣就能買輛賓士S500
100個就能在深圳買一套三居室,看起來並不多,是嗎?
但在2009年的時候,一美元就可以買到1309個比特幣,是不是覺得自己錯過了好幾十個億?
但到了如今接近年底的時候,比特幣卻成了我們談之心酸的無奈。
在比特幣最開始下跌的時候,大部分的人都爭相抄底入手,卻不曾想
它就像跳進了無盡深淵,底一次次的被打破,傾家盪產就在你一念之間。
炒幣的傷心,沒炒幣的大概會更加後悔。
在11年的時候知乎有人提問手頭有6800,求推薦理財產品。
但最終她並沒有選擇購買比特幣而是出去旅遊花掉了。
如果購買的話,在17年底的時候大約價值一億!即便是跌倒4千美元,也有2000萬!
原來我們很多時候,就這么與億萬家產擦肩而過,卻並不知曉。
如若我們想要賺錢,炒股炒房都弱爆了,哪兒比得上炒比特幣!
當然,有人曾經研究過,每一次比特幣的暴跌,都會預示著下一次的暴漲:
2011年11月,30美元下跌至2美元,93%的跌幅;
2013年12月,從1166美元跌至170美元,85%的跌幅;
2017年至今,跌破4000美元,77%的跌幅。
意味著每一次的下跌,在之後都會迎來更加猛烈的上漲。
不過,很多時候人在被套牢之後會患上斯德哥爾摩綜合症,越套牢越堅信比特幣的稀缺,之後必然會迎來萬倍狂漲的將來!
畢竟,很多時候依靠比特幣暴富的人們並不願意相信自己會傾家盪產。
股神巴菲特曾告誡過我們:比特幣是幻影,是轉移資金的途徑,是老鼠葯的二次方,加密貨幣沒有底,你能做的就是要離得越遠越好。
我們並不知道比特幣未來一段時間是繼續下跌還是在短期內一夜狂漲,能做的只是靜待。
入場?這就得看你自己的選擇了,畢竟每一次理財都有相應的風險。
入市需謹慎,這句話不僅適用於股市,同樣可以用於比特幣圈。
不過常言道:撐死膽大的餓死膽小的,各位自己決定就好!米小粒,一種嶄新的生活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