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曉楠采訪比特幣
❶ 12360沒驗證是什麼意思
現在的規定要在火車站售票處買過票才能再在12306裡面添加信息購票
❷ 鳳凰台 陳曉楠
姓名:陳曉楠
身高:162CM
體重:48公斤
出生日期:1972年11月13日
星座:天蠍
血型:還不知道
最喜歡的顏色:有層次的過渡色
嗜好:睡覺,睡覺前閱讀
最喜歡的詞:隨心所欲,水到渠成
家庭成員:排行第二 有一個哥哥(中央電視台社教中心文化專題部《見證•影像志》欄目的製片人陳曉卿)
性格:任性、執著
喜歡說的一句話:「那又怎麼樣。」
[編輯本段]個人履歷
1991年考入北京廣播學院(現中國傳媒大學)外語系英語專業,學習英語及傳播。
1994年在學期間,入選北京電視台英語新聞主播。
1995年進入北京電視台國際部,任國際文化交流節目《大全景》主持人。
1996年與香港著名節目主持人黃詹合作主持知識性娛樂節目《江山如此多嬌》
1997—2000年擔任北京電視台大型國際資訊節目《世界你好》主持人兼製片人。
多次赴世界各地采訪並擔綱主持製作大型特別節目《新年時鍾驛站》。期間主持製作的《中華神韻》節目曾獲全國雙語節目二等獎。
1998—2000 兼任中央電視台經濟部《世界經濟報道》節目主持人,多次主持經濟特別節目如《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期間曾獲第一屆華鶴杯十佳全國經濟節目主持人稱號。
1999年主持大型經濟現場對談節目《財富對話》,在上海財富論壇上有幸采訪到經濟巨子如,著名傳媒集團VIACOM公司總裁萊德斯通,著名經濟學家尼葛絡.龐帝等。
2000年底,進入鳳凰衛視,擔任《鳳凰早班車》,《鳳凰午間特快》主持人。期間曾主持特別節目《水木清華》,大型直播報道《邁向2008—北京申奧特別報道》《和平號返回》等。
2003年由她獨挑大樑的《冷暖人生》更令觀眾動容。
她曾參與直播多宗國際大事,包括911事件、伊拉克戰爭、北京申奧、莫斯科人質事件等。
❸ 為什麼別人24歲月薪3萬,而我只能拿3000
@
2016年7月,正准備從工地還未完工的29層樓上跳下來的時候。
老爸在樓下喊:「樓上的人聽著,我們已經不包圍你了,你可以一個人去外面看看了。」
我坐著碩大的施工電梯下樓,連滾帶爬的逃離了工地。
一直都沒弄明白是什麼力量,讓我這個懦弱了20年的人,突然就堅挺了一回。
直到前幾天,我看了陳曉楠采訪毛不易的一段視頻,陳曉楠問毛不易做護士是一種什麼感覺。
毛不易說:「很累很累,累得想死。」
我突然意識到勇敢是對未來生活的恐懼。
@
2016年8月我一個人來到武漢,我跟所有人說武漢同學朋友多,但是像我這樣高冷的人怎麼會在這么落魄的時候去約朋友?
一個人找了個青旅安頓下來,然後瘋狂的投簡歷。
「你理想薪資多少?」「3000」
「對不起,二本學校應屆生在武漢是找不到3000月薪的工作的。」
最後找到了一份能讓我吃飽飯的公司。
公司的績效考評是靠背論語,漲薪幅度靠軍體拳和踢正步的標准程度。
@
人是一種很奇怪的動物,會自動遺忘不美好的生活經歷,現在能夠回憶起在武漢的片段少之又少。
印象最深刻的是那些在青旅那些牛逼的哥們。
A兄弟大半夜的跳到我床上,聽到動靜的我在床上瑟瑟發抖。然後神秘兮兮的問我要不要買毛片,我說打飛機太累還是算了,其實很想告訴他床下的筆記本里有1個g的種子。
B兄弟經常跟我一起吃飯,我問他為什麼不去上班呢?他說找不到合適的。我說咱們就在這家吃吧,他說我不能吃這種街邊的小館子。
C兄弟常年在床位上玩農葯,一手二爺上天入地,有一次刷街的時候他跟我講當年他是夢幻西遊的服戰選手。
我很羨慕他們。
@
2016年10月來到杭州
我沒敢告訴老頭子我又從武漢跑到了杭州,畢竟我還是那麼不爭氣。
面試的時候HR問我為什麼要做新媒體?
「我說會寫字。」
「會寫字可以去當作家,我是問你為什麼要做新媒體?」
「我覺得像我這種從小學到高中都以網吧為家,還能正常考上大學畢業的人,應該為中國互聯網事業做點貢獻。」
「下周來上班。」
@
最終在一家創業公司上班,這個時候我才意識到之前在武漢那個公司似乎真的有點別具一格。
之後陸陸續續的來了很多同事,有我之前迷戀的知乎大v、咪蒙月薪5w的實習生??整個公司就我最low。
經常和同事在九點之後下班,凌晨還在改稿子,為了一篇公關稿夜裡十點從家裡跑到公司。
最終寫出10w+的稿子,也算是為自己的新媒體生涯畫上一個句號。
@
2017年4月從公司離職,次要原因是我覺得新媒體的瓶頸太低,主要原因是我覺得我不行。
如同世俗大眾一樣,我想要去更多金的行業,最終也如願所償的進入互金行業。
見證了現金貸的火爆,體會到信息不對稱所帶來的暴利,了解了那些悶聲發大財的人群,第一次如此強烈賺錢的念頭。
最討厭的就是上天給了我一個想賺錢的念頭,卻又給了我一個懶惰的身體和愚蠢的大腦。
又是一陣不知白天黑夜的加班,但是依然滿足,畢竟得到了自己想要的。
但是當一段路走到盡頭,生活再次變得索然無味,因為當人群散盡的時候,你依然不清楚要去往什麼地方。
最近在反思究竟做什麼工作才最適合自己。
@
空閑的時間會思考人生,但是更多的時候是在想杭州能容得下我嗎?
會慶幸自己去過武漢來到杭州,讓我這個貧窮的小鎮青年體會到了更有趣的生活。
由於不明喜好,我經常凌晨半夜依然晃盪在街上,杭州的燈紅酒綠給了我滿滿的安全感。
當代青年的焦慮主要來源於朋友圈結婚的人數的指數增長背景下爸媽催婚的無奈。和00後都開始創業背景下自己還是個窮光蛋的尷尬。
越來越多的同學開始籌劃著回老家,同事們則都開始盤算如何在杭州買上一套房,所謂安居樂業大概就是這種狀況。
@
我之前那麼討厭寵物的人,現在開始養了只貓。
看書成為了焦慮的出口,買了一堆書,真正看完的去少之又少。
爬山、吃火鍋、打狼人殺成了周末最常見的活動。
一個人徒步刷街道胡同依然是最喜歡的活動,杭州已經刷了一半。
其實沒有想像的那麼慘,也沒有期望的那麼好。
24歲
在杭州,還好。
跟我講一講現在的你生活是什麼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