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現金分叉交易所怎麼處理
㈠ 比特幣現金和比特幣是什麼關系比特幣現金是分叉幣嗎
比特幣現金和比特幣是一對軟聲兄弟,比特幣現金的前身就是比特幣,比特幣現金是基於原鏈產生的一種新型區塊鏈資產。在8月1日比特幣現金和主鏈分離,走上了獨立發展的道路。
比特幣現金是長達三年之久的比特幣擴容之爭的產物,比特幣現金的主要支持者和推動者是大區塊的支持者和開發者。
比特幣現金不是一種分叉幣,比特幣現金不符合分叉的定義。比特幣現金和比特幣是兩條不同的區塊鏈。
㈡ 比特幣即將分叉,怎麼看待新比特幣現金
比特幣現金(BCH)是比特幣的分叉幣。其實,除了比特幣現金,比特幣還有很多分叉幣,那麼分叉到底是什麼意思呢?
第一節 為什麼一言不合就分叉?
分叉這個概念最早來源於比特幣。
我們知道,比特幣交易是基於比特幣區塊鏈網路的(一個一個區塊構成一個前後關聯的鏈條,形成比特幣區塊鏈網路),區塊既然是一個塊,它肯定是有容量的(大家腦補一下區塊這個東西,無非是一堆一堆代碼的集合),區塊容量的大小會對交易的效率產生限制,如果區塊容量太小,那麼自然所容納的交易數量也越小,一旦交易量過大,就會造成擁堵。
比特幣區塊的容量只有 1M,它所能容納的交易數量大概也就 5-7 筆而已。早先比特幣交易的用戶比較少,這個容量倒是沒什麼問題,但是隨著比特幣價格的上漲,越來越多的用戶湧入,比特幣區塊容納不下這么多交易,就出現了擁堵的現象。
比特幣心裡急啊:慢點啊兄dei們,我跟不上你們的交易速度啊喂!用戶心裡也急啊:大哥,你能不能快點啊喂!
這是個大問題,不僅在於大家耐心有限,最主要的原因是,比特幣的定位是貨幣啊,你作為一個貨幣,就應該快准狠地實現支付收款嘛,要是一直這么慢,啥時候才能實現貨幣屬性?所以,這是一個大問題。
比特幣社區當然知道這個問題的重要性,至於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比特幣社區就出現了分歧,這個分歧在於要不要擴大比特幣區塊的容量(因為我們剛剛說了,正是比特幣區塊容量太少才導致了交易速度過慢、擁堵的情況)。
爭議主要分成兩個陣營:
以 Core 為首的比特幣原開發團隊認為:比特幣是一種價值儲存品的電子黃金,一旦擴容則會破壞其核心的東西;
而以吳忌寒為首的礦工團隊則認為:比特幣未來應該是一種可快速流通的貨幣,需要對其進行擴容以解決交易擁堵問題。因為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特性,任何個人和機構都無法決定比特幣系統該如何去「擴容」,每個人都有自己的意見,大家的意見產生了分歧,誰也不願意退讓,於是,大家一拍兩散,各走各的路。比特幣這條鏈便分裂成了BTC和BCH兩條鏈,久而久之就演變成了所謂的「分叉」。
這是分叉的由來。
第二節 分叉之後會怎麼樣?
對於區塊鏈來講,分叉就是區塊鏈協議的改變,類似於對區塊鏈做一個升級,來彌補系統存在的不足。這就好比我們現在的手機軟體也經常提示你升級是一個道理的。
但是,我們知道,區塊鏈是去中心化的,它不像你的手機軟體那樣,開發者說升級就升級。在區塊鏈的世界裡,任何的修改都需要全體成員達成共識,沒有人能夠決定什麼時候改變、如何改變區塊鏈底層協議。
所以,當比特幣原開發團隊和礦工團隊產生分歧之後,系統就會一分為二,出現兩個基於原有區塊鏈的新系統,大家各過各的,誰也不能幹預誰。這樣一來,比特幣系統便分成了兩條鏈:BTC 和 BCH,也就是所謂的「分叉」,而 BCH 就被稱為分叉幣(比特幣的分叉幣)。
其實,不止 BCH,比特幣的分叉幣還有很多。為什麼一提到分叉幣首先想到的是 BCH 呢,這是因為,BCH 是做得比較成功的分叉幣,它的市值最高的時候排在加密貨幣市值排行的第四位,僅次於比特幣、以太坊和EOS這三大主流幣種。
第三節 硬分叉和軟分叉
我們打一個比喻,如果說比特幣系統是一棵大樹的樹干,那麼BCH等分叉幣就是大樹的分枝。但是,分叉並不像這個比喻這么簡單,分叉還分為硬分叉和軟分叉。
一、硬分叉:再見再也不見
我們上面說的BCH就屬於硬分叉。硬分叉意味著,使用舊軟體的節點再也不能驗證使用新軟體節點生產的區塊了。你想驗證你只能升級,而升級之後就相當於換了賽道,跑在另一個新系統上了,就好比 BCH 之於 BTC,BCH 就是一個全新的賽道(一個全新的鏈),這個鏈上的幣就是BCH(比特幣現金),那麼,使用BCH系統的節點再也無法去BTC網路上進行交易驗證了。硬分叉,通俗講,就是各走各的路,再也沒有什麼交集了。
二、軟分叉:變得更好來重逢
與硬分叉相對的是軟分叉。軟分叉意味著,使用舊版本的節點可以驗證使用新版本節點所生產出的區塊,使用新版本的節點也可以驗證使用舊版本節點生產出的區塊,兩種版本可以兼容。
比特幣 2017 年隔離見證升級所採用的方式就是軟分叉。在整個過程中,不管是使用舊版本還是使用新版本都沒有關系,因為兩者兼容,新版本只是更好地解決了一些問題,本質上大家還是在比特幣這一條鏈上跑,沒有新幣產生。
總結來講,軟分叉與硬分叉的區別就在於,使用舊軟體的節點能否兼容使用新軟體的節點,可以兼容就是軟分叉,不能兼容就是硬分叉。
㈢ 比特幣放在錢包,分叉了有代幣嗎
關於比特幣分叉之後是否有代幣的問題,主要看錢包是否支持比特幣分叉。
眾所周知,常見的比特幣錢包有兩種:
一、網路版的,不需要用戶下載,可以直接通過電腦、或手機登錄訪問錢包平台,使用比特幣錢包。
二、單機版的,需要電腦下載(或手機端下端),安裝之後才能使用的一種錢包。
另外,還有一種類似 u盤的比特幣錢包(硬錢包)。
作為一家比特幣錢包服務平台,幣包認為:錢包中的比特幣是否在分叉之後產生新的代幣,主要看這種錢包,是否支持比特幣分叉。
因為作為比特幣錢包,無論是網路版、單機版還是硬錢包,首先要對比特幣分叉支持之後,才能產生新的代幣;是否有新的代幣產品,主要取決於用戶。
用戶還可以咨詢錢包的客服,了解關於比特幣分叉問題。
㈣ 比特幣分叉了,我本地持有的比特幣怎麼辦
特幣分叉了,你本地持有的比特幣保持原樣。
㈤ 比特幣為什麼會分叉,分叉後該怎麼辦
比特幣需要擴容,所以分叉,分叉等於有糖果了,
㈥ 什麼是分叉幣怎麼操作的
分叉幣,顧名思義,來源於區塊鏈中「分叉」的概念。早期對於比特幣的分叉,是針對比特幣的區塊擴容問題產生的妥協方案。
分叉意味著對比特幣的一次不完全升級,升級後,部分未升級的節點拒絕驗證已經升級的節點生產出的區塊,不過已經升級的節點可以驗證未升級節點生產出的區塊,從而分出了兩條鏈。
現在市場上山寨幣泛濫,實際上就是一些分叉幣。
典型的分叉幣操作是:通過宣布分叉幣,為每個用戶按1:1的比例贈送特殊的新「分叉幣」「糖果」。
在用戶普遍獲得分叉後的新幣之後,自然會產生交易需求,這時可以引導輿論,以龐大的用戶數量和交易需求倒逼交易所上幣。
而在交易所上幣之後,分叉幣持有者先用一定的資本拉高分叉幣,營造出追捧假象,再將自己「預挖」的分叉幣賣出套利。
但是玩家也可以認為某些分叉幣有價值,從而進行跟進,因此分叉幣交易所也是有價值的,現在還開展這類活動的還很多,比如bitfinx、幣升、幣安等。
㈦ 比特幣現金BCC是分叉幣嗎
BCC不是分叉幣,BCC是一種基於比特幣原鏈產生的一種新型區塊鏈資產。
BCC不符合比特幣網路分叉的定義,BTC和BCC是兩天完全不同的兩條鏈。比特幣全網信息沒能同步在一條鏈上,出現了兩條(多個)一模一樣的比特幣區塊鏈網路,兩個網路都有大量的礦工挖礦,在兩個不同的網路上發生的交易不能同步互通,這樣產生了兩條連難度都是一模一樣的兩條平行鏈,這個才叫分叉。
BCC也已經被比特幣國際圓桌論壇定性為一種復制了比特幣區塊鏈並修改了一些代碼的競爭幣。因此,BCC是比特幣的網路分叉是一種錯誤的解讀。
㈧ 分叉後,比特幣現金(BCH)的價格會是多少
比特幣現金(BCH)在2018年8月1日誕生的時候價格約為2000元,現在的價格在8000元左右。比特幣現金最高漲到28000元左右。
當然,比特幣現金也已經被分叉過一次,分叉的幣種在微比特上可以進行交易,價格已經暴跌了很多,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大部分的分叉幣也都是這種情況。
比特幣現金刪除了隔離驗證,目前支持8M,在穩定性和手續費上佔有非常大的優勢。
㈨ 比特幣現金BCH是怎麼來的
簡介:比特幣現金是比特幣的一個分叉。為了解決比特幣交易時間過長的問題,在2017年8月1日20:20,一小部分礦機開始使用8M的區塊開始挖礦,交易確認速度是使用1M區塊的比特幣的數千倍。
發行時間:比特幣現金是比特幣在2017年8月1日進行的一個硬分叉。
最大供給量:21,000,000BCH
目前流通總量:16,959,625BCH
市場體量:目前佔加密貨幣市場的5%
市值:$21,882,632,910
未來前景:比特幣現金(BCH)是2017年8月才誕生的一種代表大區塊的加密數字貨幣。比特幣現金(BCH)更側重於鏈上交易。因此比特幣現金(BCH)與Bitcoincore相比具有低手續費、不擁堵、交易不可逆的優勢。
㈩ 比特幣現金(BCC)是怎樣的貨幣,怎麼能獲得它
比特幣現金(Bitcoin Cash)是由一小部分比特幣開發者推出的不同配置的新版比特幣。2017年8月1日20:20分,比特幣現金開始挖礦,每個比特幣投資者的賬戶上將出現與比特幣數量等量的比特幣現金(BCC)。可以在交易平台上購買,也可以像比特幣一樣挖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