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和p2p什麼關系
① 你了解比特幣的P2P網路架構么
了解...
upnp打洞, socket鏈接,設置bootstrap節點,存儲種子列表,廣播trasaction的packet或者同步區塊。 ban掉作惡節點。
沒啥創意吧
② 比特幣概念中的P2P網路是什麼意思
P2P網路(peer-to-peer,簡稱為P2P),又稱為對等式網路,也叫說點對點網路。這是一種無中心伺服器、完全由客戶端交換信息的互聯網體系。
有中心伺服器的中央網路系統可以用下圖來描述:
而P2P網路,可以第二張圖來理解。而P2P網路,可以第二張圖來理解。
和有中心伺服器的中央網路不同的是,P2P網路的每一個用戶端即是一個客戶節點,又具有伺服器的功能。P2P網路的一個重要的目標就是讓所有的客戶端都能提供資源,包括帶寬,存儲空間和計算能力。這種網路的容量可以遠超過有中心伺服器的網路。中心伺服器結構的網路你每增加一個客戶端,就意味著所有用戶的數據傳輸速度要降低,而P2P網路不會。
P2P網路的健壯性也遠超過中央伺服器結構的網路。因為只要中央伺服器出現問題,那整個網路就崩潰了。而P2P網路任意客戶端出現問題,整個網路照樣正常工作。
③ 比特幣和區塊鏈是什麼關系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 比特幣是對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
區塊鏈因為比特幣而走入大眾視野
比特幣因區塊鏈技術而與眾不同
④ 比特幣挖礦機跟比特幣有什麼關系,它是怎麼賺錢的
雖然很多投資者對比特幣挖礦一竅不通,但是依然禁不住比特幣價格的誘惑,紛紛計劃投入到挖礦大軍的陣營當中。那麼如果您也是想要挖礦的話,相信心中肯定會有一個疑問:「什麼是比特幣挖礦機?比特幣挖礦機原理是什麼?」針對這個問題,今天我們來記性一些小科普吧!
比特幣起源
想完全了解比特幣的起源,不得不提現有的金融體系。
專門用於挖礦的比特幣挖礦機
用戶用個人計算機下載軟體然後運行特定演算法,與遠方伺服器通訊後可得到相應比特幣,是獲取比特幣的方式之一。2013年流行的數字貨幣有,比特幣、萊特幣、澤塔幣、便士幣(外網)、隱形金條、紅幣、極點幣、燒烤幣、質數幣。目前全世界發行有上百種數字貨幣。
隨著無現金社會的有序推行,紙幣必然將隨著時間的流逝消失在歷史的長河中。而未來的數字貨幣相信會和比特幣類似,但絕不是有限供給。而是當人類的生產財富的能力完全可以由計算機的計算能力匹配的時候,電子貨幣的發行速度和計算機計算速度成正比或者略微超出一定比率以製造溫和通脹,在未來挖礦的同時也是在創造價值而不是現在的浪費電力。最終數字貨幣實現生產力的微小變動和計算能力難度所匹配,這或許就是人類貨幣的最終形態吧!
⑤ 以太坊與比特幣有什麼關系
雖然比特幣和以太幣都是數字貨幣,但和比特幣不同的是,以太幣的主要目的,並非把自己建成為支付替代物,而是使以太坊的運營便利化且貨幣化,從而使得開發人員可以建立並運行分布式應用程序。
⑥ 區塊鏈和比特幣之間是什麼關系
區塊鏈技術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也是比特幣的核心與基礎架構。比特幣一直在沒有任何中心化機構運營和管理的情況下運行,後來比特幣技術被抽象提取出來,稱之為區塊鏈技術,或者分布式賬本技術。
(6)比特幣和p2p什麼關系擴展閱讀:
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數字貨幣的弊端:
一是「去中心化」沒有流通管理機構。區塊鏈技術本質上是個分布式資料庫系統,邏輯結構為單向鏈表,設計模式基於P2P網 絡,這就決定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沒有統一的中心管控系統。
二是數量供給難以有效調控。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發行量是固定的,而根據費雪方程,全社會一定時期一定價格水平下的總交易量與所需要的名義貨幣量具有一定比例關系,而恆定的貨幣量顯然不能滿足不斷增長的社會商品價格總額要求。
三是「挖礦機制」難以創造公認價值。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也沒有國家信用支撐。有觀點認為,「通過不斷消耗算力與能源為虛擬貨幣注入價值」,但為尋找一個符合要求的hash值而消耗百萬億次計算,這顯然不是最有效率的選擇。
四是生產者和先期持有者易獲高額「鑄幣稅」。任何一種基於區塊鏈技術的虛擬貨幣,在其發展的初始階段都為少數人持有。以比特幣為例,最初比特幣只是少數人游戲的產物,2010年5月發生的第一次比特幣購物是1萬BTC購買了25美元的比薩餅,同年7月完成的第一筆比特幣交易是0.04美元/BTC。
⑦ 有人說比特幣用的P2P技術,有人說它是區塊鏈,到底是怎麼回事
比特幣P2P技術的虛擬的加密數字貨幣沒錯,這是更本質的說法,區塊鏈這個名詞是在比特幣誕生之後才有的,因為是比特幣打開了區塊鏈領域的大門,比特幣的火爆讓越來越多的人關注到區塊鏈技術,而在區塊鏈誕生之前,很多老手習慣稱之為P2P,大概就是這樣。包括現在很多世界上領先的交易所,如OKEx,也都基於了區塊鏈技術去開發一些功能,更多的你可以到OKEx平台了解一下。
⑧ 區塊鏈跟P2P究竟有什麼關系
一、有助監管P2P企業
監管部門(央行、銀監、證監)作為區塊鏈的一部分,可以實時獲取P2P交易的公共賬本,通過分析公共賬本獲取各家P2P企業的理財項目和資金劃轉信息,實時為P2P行業監管提供低成本、高效率、可信賴的監管數據。
二、借款人的徵信透明化
區塊鏈最主要解決的就是信用問題,所以區塊鏈最被看好的就是應用於徵信。但徵信這塊其實爭議也多,畢竟徵信相關數據是非常敏感的,無論是徵信機構還是用戶,其實都是不希望公開的,數據是徵信機構的命根子,家家都希望別人公開,自己保密。用戶也不希望自己的數據公開。當然,如果未來能做到徵信透明化,對P2P的投資人來說還是一件很有利的事。
三、交易結構的低成本化
對於一個P2P平台來說,每個月用戶的取現費用也是一筆不小的開支,只是一般的P2P平台都會自己掏腰包去支付這部分費用。應用區塊鏈強大的在線交易功能,去第三方支付,抑或銀行資金託管,完成資金快速、准備、透明的交易,對於P2P平台來說是一件利好的事。
四、行業基礎建設設施
大部分事物之所以飛速發展,很大程度上得益於基礎設施的完善。就目前來看,區塊鏈技術可以當做P2P乃至整個互聯網金融體系的一個非常重要的新的基礎設施建設,類似於像高速公路對汽車運輸業,集裝箱對遠洋運輸業的巨大改變一樣。
⑨ 比特幣什麼東西P2p是什麼里念密碼忘記了向誰去喊冤為什麼會有0.1個幣的概念為什麼全年無休
比特幣(英語:Bitcoin,縮寫:BTC 或 XBT)是一種基於去中心化,採用點對點網路與共識主動性,開放源代碼,以區塊鏈作為底層技術的加密貨幣,比特幣由中本聰(網名)(Satoshi Nakamoto)於2008年10月31日發表論文,2009年1月3日,創世區塊誕生。在某些國家、央行、政府機關則將比特幣視為虛擬商品,而不認為是貨幣。
任何人皆可參與比特幣活動,可以通過稱為挖礦的電腦運算來發行。比特幣協議數量上限為2100萬個,以避免通貨膨脹問題。使用比特幣是透過私鑰作為數字簽名,允許個人直接支付給他人,與現金相同,不需經過如銀行、清算中心、證券商、電子支付平台等第三方機構,從而避免了高手續費、繁瑣流程以及受監管性的問題,任何用戶只要擁有可連線互聯網的數字設備皆可使用。
但是由於比特幣區塊鏈在一定時間內能接受的交易量有限,約每10分鍾能接受最多2,500筆交易,交易手續費也會隨著比特幣交易量而波動,在2017年6月,小於1毫比特的交易,交易手續費已遠遠大於交易金額;在2017年12月,Steam宣布停止接受比特幣,理由是「交易費用高昂,且波動性大」,在2018年2月,平均交易手續費從2017年第四季度的34美元,下降至約1美元,而此問題,正在試圖以閃電網路之類的技術來解決,擴展比特幣一定時間內的交易量。
P2P可以指:
對等網路(peer-to-peer),一種網路技術和網路拓撲結構。
文件分享,常利用點對點技術。
點對點協議(Point-to-Point Protocol),撥號上網計算,通常縮寫PPP。
網路借貸(Peer-to-Peer Lending),又稱P2P借貸,在中國大陸也被稱為網路借貸、P2P理財。
收費服務模式(pay to play)。
一種用甲胺制甲基苯丙胺的製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