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大陸礦池合同
『壹』 比特大陸重提IPO,吳忌寒宣布辭職,詹克團借款數十億攬下控制權,剝離雲算力及海外礦場謀求上市
比特大陸創始人吳忌寒宣布辭去公司首席執行官和董事長職務,詹克團以6億美元收購了比特大陸近半數股權,獲得4億借款並承諾在集團外融資2億美元。此次變動使得比特大陸有3.27億美元現金,短期流動性缺口為-9200萬美元。比特大陸的調整旨在為IPO作準備,B輪和B+輪投資者的股票數量將增加兩倍。詹克團將獲得比特大陸董事會三個席位的提名權,吳忌寒提名兩席,其中一人是比特大陸S1和S19礦機硬體設計的團隊領導朱翔,另一人是公司的首席財務官和首席財務總監劉建春。此次變動意味著比特小鹿以及美國和挪威的礦場將從比特大陸拆分,吳忌寒將擔任比特小鹿的CEO,螞蟻礦池也將剝離,並歸於詹克團旗下。比特小鹿原本是比特大陸的加密貨幣雲算力平台。吳忌寒和詹克團的業務發展方向分歧已久,雙方的糾紛爆發後,吳忌寒有意取消詹克團所持B股的10倍投票權,此事涉及比特大陸「郵件門」。詹克團一度擁有59.6%投票權,高於吳忌寒,雙方糾紛的核心之一是上述股東大會決議內容涉及取消B股10倍投票權,動搖了詹克團對公司的控制權。比特大陸的上市之路因「奪權」卡在半山腰,2018年9月在港交所遞交的IPO申請未獲受理,同期申請掛牌港股未果的嘉楠科技和億邦國際轉戰美股,現已登陸。在赴港IPO計劃前,比特大陸Pre-IPO投後估值被指在150億美金,但內部「奪權」損耗以及剝離資產後,比特大陸的估值已變動。比特大陸的主營業務包括銷售礦機、礦池運營、礦場服務及自營挖礦,銷售礦機的營收佔比接近90%。比特大陸上市計劃將綜合考慮公司各因素,選擇上市方案。
『貳』 比特大陸上市最新進展:公司秘密遞交美股上市申請
比特大陸已秘密向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遞交了上市申請,保薦人為德意志銀行,並聘任納斯達克前中國代表作為公司顧問。以下是關於比特大陸上市最新進展的詳細情況:
公司背景:比特大陸成立於2013年,專注於超高性能計算領域,擁有強大的研發能力。公司不僅在中國設立基地,還以全球視野整合前沿研發資源,致力於科技創新。
業務拓展:比特大陸不僅涉足比特幣挖礦業務,其旗下礦池Antpool曾一度占據全球第一的算力份額,而且還在積極拓展人工智慧硬體及軟體產品,包括深度學習加速卡、伺服器以及深度學習雲平台等,以擴展雲基礎設施與人工智慧計算領域。
融資情況:比特大陸在2017年9月獲得了來自紅杉資本、IDG資本等機構的5000萬美元A輪融資,顯示出投資者對其業務前景的看好。
市場地位:在2019年10月21日發布的《2019胡潤全球獨角獸榜》中,比特大陸排名第20位,彰顯了其在行業內的領先地位。
上市策略:為了增加上市成功的幾率,比特大陸不僅選擇了知名的德意志銀行作為保薦人,還聘任了納斯達克前中國代表作為公司顧問,以提供專業的上市指導和建議。
然而,盡管比特大陸在業務、融資和市場地位方面表現出色,但其上市之路仍然充滿挑戰。特別是比特幣現金BCH等因素可能成為其上市路上的障礙。因此,比特大陸需要謹慎應對市場變化,以確保上市計劃的順利進行。
『叄』 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爭權大結局,回顧公司控制權多次反轉的關鍵三步
比特大陸兩位創始人的控制權爭奪戰最終以和解告終。吳忌寒曾表示,這場爭奪戰將成為商業史上公司控制權爭奪的經典案例。
2021年1月26日,吳忌寒宣布兩人的分歧以友好、建設性的方式解決。具體內容包括:
1. 詹克團以6億美元收購吳忌寒團隊部分股份。
2. 吳忌寒辭去比特大陸董事長和CEO職務,比特大陸董事會共5人,詹克團提名3人,吳忌寒提名2人,分管風險控制和內部審計(朱翔和劉建春)。
3. 比特小鹿和海外礦場從比特大陸剝離,由吳忌寒擔任董事長。
註:吳忌寒仍是比特大陸前三大股東之一。
在和解協議簽署後,投資人要求比特大陸在2022年底前上市,估值不低於50億美元。拆分到吳忌寒陣營的 BTC.com礦池,已以置換10%股份的方式賣給 500.com彩票網。
2021年3月4日,北京比特大陸的法定代表人由吳忌寒變更為詹克團。
關於和解方案的具體細節,包括變更法定代表人等事宜,吳忌寒表示,可和解方案在春節前就交割了,但為何一個多月後才變更北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原因不得而知。
「股權道」曾發布7篇關於比特大陸控制權爭奪的文章,竹子也參與了其中的一點過程。下面來分析整個事情的經過,回顧兩位創始人爭奪公司控制權多次反轉的關鍵三步操作。
一、比特大陸成為全球行業第一
2013年10月,詹克團和吳忌寒共同創辦比特大陸。多年來,兩人任聯席CEO、聯席董事會主席。2017年,隨著比特幣價格上漲,比特大陸進入高光時刻,礦機銷售收入從2016年的2億美元大幅增至2017年的23億美元,佔全球3/4的市場份額。
二、比特大陸上市受挫
2017年,比特大陸在不缺錢的情況下進行融資,推動上市。但申請上市前,比特大陸進行了兩輪融資,申請香港上市,但三大礦機公司申請香港上市均未成功。
三、內憂外患之下換CEO
2018年,比特大陸因持有加密貨幣等存貨減值帶來4億美元的損失。隨著業績下滑,比特大陸在2018年底裁員,公司的權力結構也在調整。
四、公司控制權爭奪戰,二股東把大股東踢下台
2019年10月28日,北京比特大陸科技有限公司發生工商變更,執行董事、法定代表人由詹克團變更為吳忌寒。第二天,吳忌寒向員工發布通知:解除詹克團在比特大陸的一切職務。
五、大股東被徹底出局了
在兩位創始人爭奪公司控制權的過程中,吳忌寒組織召開曼公司股東大會,取消了AB股,使詹克團的10倍投票權被取消。
六、錯失良機
被取消10倍投票權後,詹克團組織召開開曼公司股東大會,要求罷免所有董事,選他為唯一董事,但沒有獲得通過。
七、全面開戰
兩位創始人爭奪公司控制權進入全面戰爭,吳忌寒表示,雙方的公司治理律師正在境內外較勁。
八、第一次反轉
在詹克團申請行政復議過程中,北京公司做了第二次變更,法定代表人由吳忌寒變成了劉路遙。
九、兩邊混戰
法定代表人變更被行政復議撤銷後,詹克團申請恢復工商登記,改回詹克團是法定代表人。
十、第二次反轉
北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第二次變回吳忌寒後,詹克團還是不服,又去打官司了。
十一、和解和大結局
北京公司的法定代表人第二次變回吳忌寒後,詹克團還是不服,又去打官司了。最終,於2020年12月16日達成和解協議。
十二、股權道的點滴思考
1. 一家公司最好還是一個人說了算,多頭領導可能會發生內戰。
2. 法定代表人是掌握公司控制權的必要條件。
3. 合同一方面是為了明確交易規則,另一方面是預防萬一。
4. 這場戰爭持續了一年多,花費的時間、金錢、人情、損失可以億計。
5. 先掌握公司控制權只是開了頭,要守住公司控制權還要做全方位的防禦。
6. 關於公司控制權,上上策是設計規則。
7. 文件、合同就是設計規則。
『肆』 如何選擇收益高的礦池
目前市面上能夠挖掘ZEC(zcash)的礦池有幾個,其中比較主流的有幣印和魚池。選擇礦池時,直接測試實際收益是一個不錯的方法。幣印礦池是由比特大陸礦池的核心創始團隊在離開後創辦的,因此其穩定性非常高。
魚池也是一個歷史悠久的老礦池,其質量也不錯,但相較於幣印,魚池的收益略低。因此,我建議樓主可以自行測試一下礦池的實際收益,以做出更加准確的選擇。綜合來看,幣印礦池在穩定性和收益方面表現更為突出。
在選擇礦池的過程中,除了考慮收益之外,還需要關注礦池的服務質量、技術支持以及社區活躍度等因素。穩定的收益加上良好的服務體驗,無疑會使挖礦過程更加順暢。
值得注意的是,不同礦池在處理交易速度、區塊獎勵分配等方面可能存在差異,因此在選擇礦池時,還需要結合個人的具體需求進行綜合考量。希望這些信息能夠幫助樓主做出更加明智的選擇。
此外,建議樓主在選擇礦池之前,可以多查閱一些相關資料,了解各礦池的特點和優劣,從而做出更加符合自己需求的選擇。在實際操作中,也可以參考其他礦工的經驗分享,以獲得更多的參考信息。
最後,提醒樓主在選擇礦池時,務必確保資金安全,避免將大量資金投入到存在風險的礦池中。通過合理的風險評估和選擇,可以最大限度地提高挖礦收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