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政府怎麼看比特幣

政府怎麼看比特幣

發布時間: 2021-07-08 17:32:16

㈠ 小白如何了解比特幣

多去比特幣新聞網看比特幣新聞,以及行情,技術
比特幣的誕生
比特幣的誕生應該算在2008年的11月1號的那一天,一個化名為「中本聰」的人在網上發表了一篇論文。 在這篇論文里,他詳細的描述了一種嶄新的貨幣體系,他將之命名為「比特幣」。

隨後,次年的1月3日,首個比特幣程序在中本聰的手裡誕生,與之一起誕生的是最早挖礦所得的50個比特幣。在那之後他開始逐漸淡出,直到徹底的消失。

人們至今也沒找出這個叫中本聰的人的真實身份,即使如今的運營商、互聯網巨頭與政府已將人們在網路上的行跡牢牢掌握在了手裡。

他在發言時會經常切換美式和英式英語,他隨機在全天不同的時間上線,以隱瞞自己的國籍和時區;他隱藏自己的ip地址,加密自己的郵件,故意偽造一些寫作和發言風格來混淆視聽;此外他還是一名造詣頗深的密碼學專家,對了,他發表論文的地方就叫做 "密碼學郵件列表"。

所以比特幣從誕生時起就帶上了一種黑客精神:對抗任何勢力所強加的審查。

當然我們也可以這么看: 如果一個發明了匿名貨幣系統的黑客,卻連自我身份都不能匿名的話,那整件事會變成一個笑話。

但是所幸,中本聰沒讓我們失望。

1. 什麼是貨幣
我發現要講清楚什麼是比特幣,這一節是無論如何也跑不了的了。我不是什麼經濟領域的專家,我只能很粗淺且只能在很直觀的意義上講述這個問題。(不過就標題所表達出來的本文主旨而言,似乎也足夠了)

高中的課本里有講過(還記得嗎?) , 貨幣是儲存價值的媒介,一種東西要成為貨幣,最重要的,他必須滿足:

1) 稀缺性。

這就是為什麼黃金可以而沙子不能被當作貨幣的原因。稀缺性可以理解為獲得它的難度,越是稀缺要獲得它就越難。 一個直觀的認識是這樣的:假設你一個月的薪水是5000元,它意味著人民幣的稀缺程度恰好到了這樣一個度,即你要付出一個月的勞動才能獲得5000個一元。 你不會同意以5000粒沙子來支付你的薪水,是因為與其通過勞動一個月來獲得它,你大可以去沙灘走一圈就輕輕鬆鬆地得到了。

那麼現在的金融系統是如何保證貨幣的稀缺性的呢?控制發行。貨幣的發行是被牢牢掌握在中央銀行手中的,這樣貨幣的發行量才能做到可控(所以你現在知道了,私自印鈔是違法的)。回到剛剛那個例子, 你同意以5000元來支付你一個月的薪水,是因為人民幣發行量剛好到了這個度。如果此時的人民幣發行量翻倍了,稀缺度相應降低, 這時候你就應該要求以1萬元來支付你的薪水了(但市場的響應往往不會這么快,在這期間你的財富其實是被剝奪了--你的勞動本該獲得一萬元卻只得到5000元的回報)。

2)交易性

貨幣存在的目的當然是為了交易。就像很多人告訴你的那樣,錢是用來花的,不是用來帶進棺材的。所以除了滿足稀缺性以外,一種東西它越是方便交易,那麼他就越符合理想貨幣的標准。所以在貨幣史上,銀元代替了貝殼,紙幣代替了銀元,數字貨幣正逐漸取代紙幣。

這里所說的「交易」,是指財產從一方轉移到另一方,即一方的財產減少相應的另一方增多。對實物貨幣來說,它發生得非常自然,甲要給100元乙,當100元鈔票從甲的手裡轉移到乙的手裡的那一瞬間,交易完成了,甲的財產減去了100元而乙的財產增加了100元,這個過程中沒有第三方的參與,完全是甲和乙之間的私密行為;然而當交易發生在數字貨幣層面上時,就沒這么簡單了,甲要給100元給乙,如何確保交易完成了呢?假設甲和乙在各自的電腦上記錄了自己的財富數額的話,那麼如何確保乙在給自己增加了100元的時候甲如實地給自己減去了100元呢?這個時候我們不得不要引入第三方了--我們稱之為「銀行」的那個傢伙。 當甲要轉移100元給乙時,他不是直接給乙而是給銀行, 「請把我的100元轉給乙」 ,於是銀行在甲的帳目上扣掉100元,再在乙的帳目上加上這100元。(我們假設它慷慨地不收取任何交易費)

以上所說的就是現代貨幣系統的一個粗廓模型,這個模型最大的弊端在於:人們不得不去信任一個中心系統。

數字貨幣的交易必須依賴銀行,而一個人的銀行賬號可能會被審查、限制甚至是剝奪。當一方想要給另一方轉移自己的財富時,銀行可以收取高昂的費用或者直接拒絕(比如你試試匯一筆錢給美國的親戚)。

貨幣的發行必須依賴中央銀行。好吧,這已經是一個廣為人知的秘密了:貨幣一直在貶值,或者說貨幣一直在超額發行(想想20年前的100塊跟現在的100塊)。 我引用兩段話, 一段是凱恩斯說的, 「通過連續的通貨膨脹過程,政府可以秘密地、不為人知地沒收公民財富的一部分。用這種辦法可以任意剝奪人民的財富,在使多數人貧窮的過程中,卻使少數人暴富。」, 另一段,出自哈耶克, 「政府無法克制濫發貨幣的沖動」。

那麼有沒有可能設計出一套貨幣系統,在這個系統里我們不需要一個中心機構,不用被迫去信任任何的第三方, 使貨幣的發行透明可控,貨幣的交易私密而安全呢?

你猜?

2. 什麼是比特幣
所以我們現在可以回答到了,比特幣是一個發行去中心化和交易去中心化的電子貨幣系統。在這個系統里,貨幣的發行量是透明且可預期的,貨幣的交易利用整個網路的協同合作來保證交易的安全。

下面我將逐步拆解比特幣的原理。需要注意的是,比特幣作為一個已經實際在使用的產品,它本身有著非常豐富的細節。本篇目的是向沒有技術背景的讀者講述比特幣的基本原理,因此並不會涉及到這些細節。比如說錢包的地址其實並不是公鑰,而是公鑰的二次哈希值; 區塊鏈的難度要求並不是簡單的把所有區塊鏈的內容做一次哈希運算;等等。但是為了敘述的簡潔性,在不影響對基本原理的講解下這些都做了簡化處理,希望大家能夠理解。

2.0. 比特幣網路 -- 由眾多運行著比特幣程序的節點組成
比特幣是一個由眾多平等的節點組成的網路。

一個節點就是一個比特幣程序,任何能夠連上網和具有一定計算能力的機器都能運行這個程序 -- 所以你家裡的電腦也可以作為比特幣網路里的節點:)

節點之間是可以互相通訊的,同時比特幣有一套機制可以讓一個節點向其他所有節點發出消息,這個行為被稱為「廣播」。

2.1. 區塊鏈 -- 一個公共的賬簿
我們先回到銀行的例子。銀行最基本的功能,無非是維護一個賬簿,而這個賬簿只需如實記錄每一筆交易而已。比如X年X月X日,王小明轉了30塊錢給張大毛;Y年Y月Y日,張大毛轉了12塊錢給李小豆,諸如此類。 根據這個賬簿我們可以查到一個人的所有交易記錄,因而也就能推算出這個人此刻的賬戶余額為多少。比如李小豆從建銀行帳號開始,轉進的交易合計500元,轉出的交易合計300元,那麼可以算出此時李小豆賬戶余額一定是200元。

維護好這個賬簿,並且作為唯一的維護者(只有銀行才有權力查看和修改), 銀行作為一個交易中心的職責就完成了。

比特幣也有賬簿,但是與銀行不同的是,這個賬簿是公開的,任何人可以去查看和審核它。

這個賬簿被稱為"區塊鏈"。你可以把區塊鏈想像成一個小冊子,冊子的每一頁寫滿了交易信息,並且不斷有新的頁加入進來。

2.2 錢包 ---由一對公鑰和私鑰構成的的賬戶
上面一小節,解釋了什麼是比特幣的賬簿。這一小節將解釋這個賬簿里資金的歸屬權問題,亦即比特幣的帳戶系統。

比特幣里的帳戶跟銀行的帳戶有本質的區別。

在銀行賬戶下,銀行記錄下了該賬戶所有者的身份信息(回想一下你去銀行開戶時提交的資料:照片、身份證、電話號碼、家庭住址....),因而只要你能向銀行證明你的身份,你也就獲得了你名下財產的所有權。在這種模型下,銀行扮演了一個全知全能的上帝角色:他知曉現實人們的財富信息。我們除了祈禱上帝不要把我們的信息泄露出去或者利用它干壞事以外,別無他法。

在比特幣的世界裡,並沒有銀行這樣一個機構,它不會強制人們暴露自己的身份以換取資金的安全。比特幣的帳戶只是簡單的由兩串數字構成,分別被稱為「公鑰」和「私鑰」,除此之外再無其他。

這個兩個數字所具有的數學特性 -一個被私鑰加密過的數據只能通過公鑰來解開,所謂的非對稱加密-使它們能夠完美的實現一個帳戶(比特幣世界裡被稱為錢包)需要的功能。

我們把公鑰作為帳戶地址 --在比特幣世界裡也稱錢包地址 --它類似於銀行系統里的帳號,就是當你告訴別人「請給我的帳號打300塊錢」時,需要告訴別人的那一串數字。對銀行來說,它是「招商銀行6214850200251100」,對比特幣而言,它是「 」。

私鑰,是證明錢包所有權的*唯一*憑證,你通過證明你是該錢包的私鑰持有者來獲得該錢包的所有權。注意,和銀行賬號的密碼不同的是,你丟失了密碼還可以通過證實自己的身份來找回,但你一旦丟失了密鑰那這個錢包里的資金就再也找不回了。

因為公鑰和私鑰所具備的非對稱加密的美妙特性,錢包的所有者並不需要通過出示私鑰來證明自己持有它。他只需要出示一段用私鑰加密過的文字,驗證者能用公鑰(即錢包地址)解開這段文字即能證明。

那麼怎麼生成一對這樣的數字呢?

相比於銀行開戶的繁瑣手續,你唯一需要的只是一個實現了該功能的數學軟體。

感謝數學。

2.3 區塊 --- 有難度要求的賬簿頁
前面提到,區塊鏈就是一個賬簿,一個區塊就是這個賬簿里固定大小的一頁。(比特幣規定區塊大小不超過1M,而一筆交易大約250位元組大小,因此一個區塊平均能寫下4000筆左右交易。)

區塊鏈是公共的,每個人都可以下載,驗算和查看區塊鏈里的交易信息。同時每個人也都可以向區塊鏈增加區塊,只是我們需要一種機制來防止壞人們通過提交大量的區塊來拖垮整個網路。這個機制的核心在於我們要使區塊的構造變得有代價,代價大到不可能在短時間內構造出大量的區塊。

比特幣要求,新的區塊必須使區塊鏈具有某種特徵的哈希值才能被允許加入。 哈希值是一種數學運算(感謝數學!),你可以簡單理解為對數據的摘要,不同的數據有不同的哈希值,即使兩個數據只相差一個位元組,他們對應的哈希值也會截然不同。

比特幣通過「要求區塊鏈的哈希值具有某種特徵」來控制構造區塊的難度,這個特徵其實就是要求哈希值開頭的幾位數字為0. 比方說當前比特幣要求哈希值前4位必須位0,我們用P表示當前的區塊鏈,用B表示當前構造的區塊,那麼P+B的哈希值前4位必須為0該區塊B才能被允許加入區塊鏈中。 這里要注意三點, 1. 要構造出這樣一個區塊沒有捷徑,必須通過大量的計算,一遍一遍的往B里放隨機數直到P+B的哈希值滿足要求為止。2. 哈希值前面為0的位數越多,要構造出這個區塊的難度就越大。

好了,我們現在有了控制區塊構造難度的工具了,那麼比特幣通過什麼樣的規則來控制難度呢?

比特幣規定區塊鏈應保持在平均每兩周時間增加2016個區塊(也就是平均10分鍾一個)的速度上。 也就是說,每增加2016個區塊,系統就會算出產生這2016個區塊的時間,如果它小於兩周那麼就提高接下來2016個區塊的難度(比如從要求哈希值前3個必須為0提高到前4個為0), 如果它大於兩周就降低難度(比如從要求4個0降低到3個0), 這樣從長遠來看,就使區塊鏈平均以每10分鍾一個的速度增加了。

也因此可以推論,區塊鏈的難度要求與全網構造區塊的算力成正相關關系。也就是說,參與構造區塊的算力增加那麼難度要求就會提高,相反則會降低,這樣才能使區塊鏈以固定的速度增加。

上面提到,讓構造區塊變得有難度,是為了防止被壞人攻擊。同時,它還有一個作用是防止壞人們將一筆錢花兩次(所謂雙花問題)。 我們看如下一個比特幣的應用場景:

小張要用比特幣在小李那裡網購一個商品,

1) 小李用數學軟體生成好一個比特幣錢包,並將該錢包地址(公鑰)告訴小張。

2) 小張選取了自己一個有足夠余額的錢包,並用這個錢包的私鑰簽發了一筆交易(該交易把一部分比特幣發到小李的錢包地址上),然後把交易廣播給全網路。

3)網路中的一些節點把該交易收納到當前正在構造的區塊中。 第一個成功構造出合法區塊的節點把該區塊廣播給全網路,得到全網路的認可被加到區塊鏈上。

4) 小李發現區塊鏈上已經有一個區塊包含了指向自己錢包地址的交易,並且交易金額正確。 小李隨即給小張發貨。

5)小張發現小李已經發貨,這時他開始重新構造一筆交易,試圖把剛剛發給小李的錢發到自己另外的一個錢包里。這個時候他不能再把這筆交易廣播出去了,因為網路中的其它節點會發現該交易是不合法(花掉一筆已經花掉的錢)而直接拒絕掉, 小李只能自己構造一個包含了該交易的區塊,並且試圖說服網路中的其它節點他的這個節點才是合法而剛剛那個(包含發給小李交易的區塊)是不合法的, 這樣就能實現他一筆錢花兩次的目的。

比特幣規定當區塊鏈發生分叉時(即出現了兩個或以上互斥的合法區塊)時,應該追隨最長的那條。 那意味著小張要實現自己雙花目的,他必須在產生了小李那個區塊後,馬上構造出兩個區塊來,才能說服其他節點跟隨自己的這條鏈。 要達到這個目的,當前時間內他必須擁有(或者接近擁有了)全網51%的算力, 才能搶在其他所有節點之前構造出兩個區塊出來。

2.4 礦工 --- 通過挖礦來爭奪記賬權的區塊鏈維護者們
前一節我們講到,區塊鏈的難度實際上是對區塊鏈的保護,這個難度要求越高區塊鏈就越免於被壞人攻擊。換個方式表述就是,全網構造區塊的算力保障了區塊鏈的安全,全網的算力越高,那麼壞人們獲得全網51%算力的難度就越大,因此越不容易被攻擊。

那麼我們如何激勵節點們貢獻出自己的cpu跟電力來提高全網的算力呢? 答案是區塊獎勵。

比特幣規定,成功構造出合法區塊的節點會獲得一部分比特幣作為獎勵,這部分比特幣是系統生成的,他類似於淘金業里的挖礦,通過辛勤的勞動增加了黃金(比特幣)的流通總量,因此構造區塊的過程被稱為「挖礦」,企圖通過挖礦來獲得區塊獎勵的節點被稱為「礦工」。

挖礦的意義:

1) 它激勵節點們貢獻出算力來保護網路

2) 它實現了一種公平的方式發行比特幣,因為不存在一個中央發行機構。

除了區塊獎勵外,交易者還可以通過額外支付一筆交易費給礦工們來鼓勵他們將自己的交易收納到它的區塊里。這樣當區塊獎勵趨於0時(比特幣總量2100萬枚,意味著越到後面區塊獎勵會越少), 因為有交易費的存在,礦工們也會繼續維護整個網路。值得注意的是這里的交易費跟銀行轉賬費有所不同,銀行的轉賬費是由銀行自上而下規定的,比特幣的交易費是由使用者自由設置自下而上競爭的結果(如果當前交易數量很多而你給的交易費太低的話,可能不會被礦工們收取。)

亦即,礦工成功挖到區塊時,他將獲得 1)區塊獎勵 2)該區塊內所有交易的交易費。

2.5 總結
比特幣的核心是一個公共的賬簿--區塊鏈,每個人都可以核算查看這個賬簿里的交易信息。這個賬簿里不會記錄任何真實世界裡的個人信息,比特幣保護了使用者的隱私。

通過非對稱加密,用戶可以不用出示密鑰就可以證實自己是該密鑰的持有者。因此提供了一個安全的不用信賴任何第三方(對比銀行,你必須信賴它不把你的賬號密碼泄漏出去)的方式發起一筆交易。

因為比特幣是開放的,意味著任何人都可以攻擊比特幣網路。通過控制區塊的難度,使比特幣網路免疫於大部分的攻擊除非攻擊者獲取了接近全網51%的算力。而礦工們是比特幣網路的保護者,比特幣通過區塊獎勵和交易費的方式激勵他們貢獻出自己的cpu,組成巨大的算力屏障,使得任何組織或個人想要發起51%算力攻擊都成為不可能。

㈡ 中國政府是否承認比特幣

中國央行於2013年12月5日下午發布《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央行在這一通知中稱比特幣不是貨幣,只是一種虛擬商品,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與比特幣相關的業務。通知一出,比特幣在中國的交易平台上旋即暴跌,三周時間已跌去60%。這才是比特幣被中國央行限制的開始。2014年,中國央行於3月中旬向又央行各分支機構下發了一份名為《關於進一步加強比特幣風險防範工作的通知》,該文件要求各銀行和第三方支付機構,在4月15日前關閉15家境內比特幣平台的交易賬戶。這表明,在中國金融機構為比特幣網站平台的交易賬戶開戶不合法,除非現金交易,比特幣的投資者無法在中國境內為交易進行銀行轉帳、第三方支付。

㈢ 空中比特幣的案件人民政府能查詢得到嗎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虛擬貨幣,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屬於虛擬財產的范疇。同時,它不具備貨幣的法償性與強制性屬性,與現存通行的人民幣等法幣不是一個概念。我國現行法律並不禁止個人持有比特幣,而比特幣作為一種互聯網上的商品買賣行為,普通民眾在自擔風險的前提下擁有參與的自由。因此,在民事領域中,「法無禁止即自由」,應當適用《中華人民共和國法總則》《中華人民共和國合同法》《中華人民共和國侵權責任法》等法律,保護擁有比特幣等虛擬財產相關權利的合法權益。
就虛擬財產而言,最新近頒布《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總則》已經將其列入權利客體,但在立法過程中的廣泛爭議,使得法律只以宣示性條款的方式加以保護,致使不論是虛擬財產的范圍,還是其法律性質均未明確。因此在法無明文規定並且各地司法機關裁判觀點差異的情況下,各地區政府對於數字資產的財產屬性並沒有統一的認知,往往取決於司法機關的自由裁量。因此,虛擬貨幣的性質有待未來監管法規的進一步出台以及司法實踐的逐漸統一,予以確定。監管部門的政策性規定雖不具備法律地位,但其仍反映出了主管機關的監管態度並可能進一步通過法律法規予以落實。
從機構職權的角度,中國人民銀行是貨幣管理機構,它有權發行貨幣,有權承認和否認貨幣的形式和形態。但中國人民銀行不是立法機構,無權制定法律,央行發布的政策性文件並不能作為確定物權的法律依據,央行對比特幣的定性是沒有效力的。央行沒有直接否定比特幣,並不是承認其地位或作用,而是作為監管部門對新生事物的寬容。

㈣ 怎麼看比特幣行情呢

比特幣行情可以在很多平台上面都可以看到,但這些的前提是你的會看,並且找到一個靠譜的品平台來看。

這里就舉個例子,比如CoinPlus交易所

1、首先來到加幣站的官網,然後看首頁

重點是平台做得非常的貼心,連下載步驟都有直接的指導。

以上僅僅是個人意見哦,可參考可指導。

㈤ 比特幣騙局國家為什麼不制止

比特幣騙局只要不是影響特別惡劣,政府一般都是採取民不告,官不咎,睜一隻眼,閉一隻眼。因為政府即使進入也很難抓到罪魁禍首,一些運營創世團隊的信息都是不公開的,在互聯網上難以查找,有的還是在國外,破案難度較大,有一些罪魁禍首轉身一變也就成了受害者。還有就是參與比特幣傳銷騙局的,很大一部分受害者也是最大的幫凶。

㈥ 中國法律對比特幣是怎麼定義的

中國法律對比特幣的定義:
《人民幣管理條例》規定,禁止製作和發售代幣票券。由於代幣票券的定義並沒有明確的司法解釋,如果比特幣被納入到「代幣票券」中,則比特幣在中國的法律前景面臨不確定性。
文化部、商務部關於加強網路游戲虛擬貨幣管理工作的通知(文市發〔2009〕20號)二〇〇九年六月四日 《通知》稱首次明確了網路游戲虛擬貨幣的適用范圍,對當前網路游戲虛擬貨幣與游戲內的虛擬道具做了區分;同時,通知稱,《通知》規定從事相關服務的企業需批准後方可經營。
在中國,部分淘寶的店鋪也開始接受了比特幣的使用,商家會逐漸增加。
2013年10月,第一本比特幣季刊《壹比特》創刊號發行。
2013年10月15日,網路旗下網路加速樂服務宣布支持比特幣。
2013年10月26日,BTCMini報道了GBL被黑內幕。
2013年10月31日,著名互聯網律師雷騰發文建議《盡快立案調查GBL比特幣交易平台關閉》事件,分析了比特幣具有的「價值功能」和「使用功能」,比特幣應受相關法律管轄。

㈦ 比特幣它的價值體現在哪裡

第1章提升資本自由

人渴望自由,我們都想自由遷?肌⒆雜刪鴕怠⒆雜賞嫠#?⒃謐雜裳≡裼胱雜尚卸?惺迪腫約旱募壑怠H思詞故欽?煺?詡依錚?蠶胍?A糶卸?雜傘?/p>

但政府做為權力的掌握者,在觸及其本身利益時,其並沒有動力去保護私有產權。在民主國家,因為貧民掌握了大量的選票,政府為了討好選民都有傾向強化對富人的征稅。這包括美國,現在的總統候選人川普都聲稱要加強對富人的征稅。

比特幣是一種終極的安全財產,比特幣不會被審查、不會被凍結、不會被剝奪、不會被強制繳稅、不會被強制變賣、不會被限制使用。你的就永遠是你的。

比特幣是人類第一次用技術保證私有財產神聖不可侵犯。

㈧ 政府應該對比特幣進行監管嗎

比特幣是一個工具,好的工具就會有市場。
比特幣是去中心化,去集權化的貨幣體系。政府的角度來說不是應不應該,而是必須要進行監管,在其發展過程中找到對自己有利的部分進行牽引。
民間的經濟對於比特幣的接受程度是不是足以形成不可逆轉的趨勢,還要看政府和個體在這過程中的博弈。
如果現有的貨幣體系帶給經濟鏈條上的多數節點或者是你個人的利益更多,從個人的角度也不會選擇比特幣的交易場景了吧。
比如你使用比特幣的原因是:支付更方便?交易更安全?買電腦更便宜?還是為了投機賺錢?
使用比特幣的多數人如果是投機心理,那麼正常發展的社會經濟過程中,比特幣受監管從道德角度上也是合理的了。

熱點內容
北歐區塊鏈技術強國 發布:2025-07-24 10:45:49 瀏覽:582
eth程序源碼 發布:2025-07-24 10:45:09 瀏覽:717
每次比特幣礦潮統計 發布:2025-07-24 10:37:45 瀏覽:43
比特幣成救世主 發布:2025-07-24 10:28:11 瀏覽:77
區塊鏈資產的日語 發布:2025-07-24 10:26:55 瀏覽:270
171算力的晶元 發布:2025-07-24 10:12:02 瀏覽:499
DNF英傑戰鬥力怎麼算 發布:2025-07-24 10:05:22 瀏覽:254
區塊鏈das是什麼意思 發布:2025-07-24 09:55:21 瀏覽:186
數字貨幣公鏈需要關注哪5點 發布:2025-07-24 09:03:39 瀏覽:71
eth2網線不亮 發布:2025-07-24 08:45:28 瀏覽: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