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讀後感
1. 什麼是期權如何操作
期權,是指一種合約,源於十八世紀後期的美國和歐洲市場,該合約賦予持有人在某一特定日期或該日之前的任何時間以固定價格購進或售出一種資產的權利。 期權定義的要點如下:
1、期權是一種權利。 期權合約至少涉及買家和出售人兩方。持有人享有權力但不承擔相應的義務。
2、期權的標的物。期權的標的物是指選擇購買或出售的資產。它包括股票、政府債券、貨幣、股票指數、商品期貨等。期權是這些標的物「衍生」的,因此稱衍生金融工具。值得注意的是,期權出售人不一定擁有標的資產。期權是可以「賣空」的。期權購買人也不定真的想購買資產標的物。因此,期權到期時雙方不一定進行標的物的實物交割,而只需按價差補足價款即可。
3、到期日。雙方約定的期權到期的那一天稱為「到期日」,如果該期權只能在到期日執行,則稱為歐式期權;如果該期權可以在到期日或到期日之前的任何時間執行,則稱為美式期權。
4、期權的執行。依據期權合約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行為稱為「執行」。在期權合約中約定的、期權持有人據以購進或售出標的資產的固定價格,稱為「執行價格」。
(1)比特幣讀後感擴展閱讀:
期權的風險
期權交易中,買賣雙方的權利義務不同,使買賣雙方面臨著不同的風險狀況。對於期權交易者來說,買方與賣方部位均面臨著權利金不利變化的風險。這點與期貨相同,即在權利金的范圍內,如果買的低而賣的高,平倉就能獲利。相反則虧損。與期貨不同的是,期權多頭的風險底線已經確定和支付,其風險控制在權利金範圍內。
期權空頭持倉的風險則存在與期貨部位相同的不確定性。由於期權賣方收到的權利金能夠為其提供相應的擔保,從而在價格發生不利變動時,能夠抵消期權賣方的部份損失。雖然期權買方的風險有限,但其虧損的比例卻有可能是100%,有限的虧損加起來就變成了較大的虧損。
期權賣方可以收到權利金,一旦價格發生較大的不利變化或者波動率大幅升高,盡管期貨的價格不可能跌至零,也不可能無限上漲,但從資金管理的角度來講,對於許多交易者來說,此時的損失已相當於「無限」了。因此,在進行期權投資之前,投資者一定要全面客觀地認識期權交易的風險。
2. 誰有李鈞寫的《比特幣》的讀後感
李鈞寫的那一本書基本上都是在敘述一些比特幣事件以及一些比特幣基本知識。比較適合小白們閱讀。沒有對比特幣,面臨的一些問題,一些一些事件進行深刻的探討,只是進行簡單的知識羅列。沙錢老師出的《無主貨幣——2014年中國數字貨幣研究報告》是比較學術性的一本書。
3. 早是不是決定性因素,讀後感
1、知識的時間價值;老師2011年接觸比特幣,實際上比特幣誕生於2009年(有十多萬人比老師知道的更早),老師真正的幸運在於:抓住比特幣機會;一邊買一邊研究;基於過往知識與經驗,老師通過掙扎比較深入地理解那個機會;老師當時恰如其分的富讓他有錢買;恰如其分的窮讓老師看上那個機會(當時比特幣還是特別小的資產)。老師最大的幸運在於2011年以後的快速成長,乃至於有一天「那實在是太大的變化(變化是什麼?)」出現的時候,老師有能力hold住。
總結:老師早期接觸比特幣,但是同時老師有獨立思考能力,能夠深入分析理解,最終做到特立獨行且正確,最終獲得「幸運」,其實最終這種被外界看來的運氣是老師用自己的知識、經驗、能力所創作出來的。
如果換成自己,就算是早期的接觸了比特幣,很可能會在比特幣價格最高的時候賣掉(誘惑),因為自己看不到長期價值,沒有活在未來的能力。
2、早本身根本不是核心價值。因為追求的是長期復合增長率(這也是有的人買便宜股,而不去買google等看起來貴的股票原因吧,因為不能認識到貴的一直在增長,也不知道有相對增長比例)。
3、結論:展望未來時沒有任何事情是理所當然的,總有哪怕一絲絲的不確定,都可能以幾何級數的量級放大恐懼的效果;另外一個影響因素是每個判斷和決策所涉及到的金額,金額越大,越影響判斷。例子:打斯諾克國際聯賽很少出現滿貫。所以,作為投資者,任何時候都要明白。在這個領域里,一切「自以為是的自高自大」都只不過是「還沒走到那個地步」而已,絕大多數到時候就明白自己究竟有多差多弱了(想起吃瓜群眾包括我自己對於網路一些事情,自己站在道德制高點評判別人的行為如何不好,如果是自己肯定會怎樣怎樣,其實換成自己很可能還沒有當事人做的好)。
思考:展望未來時沒有任何事情是確定的。這也是活在未來那一周老師強調的要篤信自己的判斷是正確的,這樣才不會錯過那個機會,而篤信的前提是自己要做到正確,甚至特立獨行且正確。我們有多少人都是在跟風行事,最終讓未來的自己產生當時要***就好了的感嘆,最終慨嘆,都是命啊!
4、很多時候,人們懂了一個道理之後,就妄想把它應用到任何地方,手裡有個錘子看著啥都覺得那是個釘子……例子:理解先發優勢這個概念後,認為任何事必須有先發優勢才行,全然忘了後發優勢也是一種優勢,甚至可能更厲害。例如老師的知識付費app一塊聽聽。
理解:老師的工具能夠成功,一方面來源於老師的影響力,另一方面有老師的人脈。而這些都是老師之前能力與知識的積累換來的。把自己鍛造成貴人才有可能遇到更多的貴人。
5、結論:早不早根本不重要,關鍵在於對不對,事實上,更關鍵的點在於,是否長期對。
最終,早不是核心價值,最根本的還是要磨練自己,積累知識,把自己鍛造成聰明的人。聰明在於勤奮,天才在於積累。
4. 數字貨幣讀後感
數字貨幣是未來的一個發展趨勢。數字貨幣讓世界變的更小,交流更加通暢。就以比特幣為例子,比特幣是一個共識網路,促成了一個全新的支付系統和一種完全數字化的貨幣。它是第一個去中心化的對等支付網路,由其用戶自己掌控而無須中央管理機構或中間人。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比特幣很像互聯網的現金。比特幣也可以看作是目前最傑出的三式簿記系統。
比特幣具有價值是因為它作為貨幣形式的一種是有用的。比特幣具有貨幣的數學特性(持久性,可攜帶性,可互換性,稀缺性,可分割性和易識別性)而非依賴於物理特性(比如黃金和白銀)或中央權力機構的信任(比如法定貨幣)。簡而言之,比特幣是由數學支持的。有了這些特性,一種貨幣形式要具有價值所需要的就是信任和使用。對比特幣而言,這可以從它日益增長的用戶,商家和初創企業基數上得到體現。同所有貨幣一樣,比特幣的價值直接來自於願意接受它作為支付方式的人們,這也是唯一的來源。
5. 財經頻道觀後感
細心的朋友應該會發現,以前每期財經郎眼都要寫觀後感的文武雙全,竟然沒有寫2014年1月20號的那一集《民營銀行來了》的觀後感。原因是這樣的
話題,對我這樣的老百姓來說實在太無聊了。感覺這樣的節目,完全是欺騙粉絲的感情。所以看完以後,我沒有寫觀後感,以表達我對爛節目的鄙視。1月27號這
一集是節前播出的,剛好春節放假期間我的筆記本電腦壞了。回老家以後沒得電腦上網,於是一直耽擱到2014年2月8號下班回來才有時間上網看這一期的財經
郎眼。就在我對2013年底節目質量越來越差的財經郎眼幾乎要絕望的時刻,2014年1月27號的《財經郎眼之比特幣真相》確讓我眼前一亮。
難得好看的一集《財經郎眼》
這一期節目亮點很多,首先有郎咸平和比特幣網站CEO的激烈爭吵。大名鼎鼎的郎咸平竟然跟一個吊絲,潑婦罵街的在節目里吵架,看到這期節目的觀眾相
信已經大呼過癮了。郎咸平講了什麼已經不重要了,重要的是在這樣全國播出的節目里有這樣的橋段。相信在台灣,這期節目已經變成綜藝節目了。
那兩個比特幣網站來的吊絲,也是有備而來啊。郎咸平顯然也是有準備的,對這兩個人都調查過了。時寒冰准備的也很充分,不像以前總感覺時寒冰來節目里講話總是感覺不到位不給力。
虛擬貨幣替代實物貨幣是人類發展的趨勢
大家只要想一想,自己家裡有多少現金,這些現金佔到家庭總資金的比值有多少。就可以明白,我們的財產其實已經數字化了。我們的存款,變成了儲蓄本和銀行卡上的數字。我們的財富都是以數字的形式存儲在硬碟上,以二進制編碼的形式通過計算機網路傳遞財富數據。
之所以在管理財富的時候,我們引進了計算機技術,就是因為這大大便利了我們管理個人和管家的財富。就像貨幣的不斷簡化一樣,虛擬貨幣最終將替代實物貨幣,這是人類發展的必然趨勢。因為從任何角度來講,虛擬貨幣都超過了實物貨幣。
比特幣不是虛擬貨幣的趨勢
但是苦逼的是,比特幣確並不是虛擬貨幣的發展趨勢。原因就在於,比特幣不是任何政府發行的。如果比特幣是中國人民銀行發行的,他就不會有任何爭論。
但是他是非政府機構瞎搗騰的,就註定他不會有好下場。包括中國人民銀行在內的世界各大國的央行,隨時都有可能山寨一個比特幣出來,而不是讓比特幣具有貨幣
的功能。
比特幣再好,都不會有一個好結果。因為發行貨幣是政府的超級特權,他動了政府的乳酪,這豈是有關部門能忍的?雖然郎咸平講的並沒有太大的錯誤,我跟他的看法一致,但是他的講話確實有點讓人生氣。因為我感覺他又在拍有關部門的馬屁了,而不是他本身的觀點錯誤了。
除非你送我,否則我不會買比特幣
雖然大家都不願意承認,但是比特幣確實就是一個電腦游戲的產物。他不能產生任何價值,除非有比你更傻的人願意買他。所以,除非你送我,否則我肯定不會買比特幣。
就在前不久,我認識一個從北京大學出來的高材生。以前是學計算機軟體開發的,搞android的。這傢伙對比特幣非常感興趣,整天在我耳邊說比特幣
多麼牛逼。我那個時候,就對他講的東西不屑一顧,感覺這個人有點二。事實證明,他投資真的不行,比我還菜。比特幣也好景不長,很快就陽痿了。
郎咸平說比特幣送給他,他不要,我覺得他說假話了。在這里我嚴重聲明,誰要送我比特幣我還是要的。當然,前提是你不要我還禮。哈哈,最後祝大家新年快樂。這是農歷2013年春節過後,文武雙全寫的第一篇日記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