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三年前
比特幣更像一種特殊的投資品,而非貨幣(通貨)。
(1)作為五年前由計算機愛好者發起的網路虛擬貨幣,2013年後半期成為比特幣的「希望時刻」。2013年9月,單位比特幣的美元兌換率翻了5倍以上,從2010年低於5美分,漲到1200美元以上。源於一則有關旅行者長期依靠比特幣維持生活的報道,有人認為,比特幣等虛擬貨幣,將在商業支付系統中產生重要作用。事實上,比特幣更像一種特殊的投資品,而非貨幣(通貨)。
(2)經濟學家界定了貨幣的三個屬性:交易媒介、定價手段和價值儲存。比特幣日益滿足貨幣的第一條屬性。因為越來越多的商家,特別是在網路市場上,開始願意接受用比特幣進行支付。然而,比特幣不能存儲在銀行,必須通過一個易受黑客攻擊的類似於「數字錢包」的系統進行支配。當前,沒有任何一種針對比特幣所有制的保險發展起來;沒有貸方在規范的消費金融、汽車貸款和抵押上,用比特幣作為計價單位;沒有信用卡和借記卡用比特幣計值,它也不能像金融衍生品那樣做空。比特幣在後兩種屬性的缺失,似乎最能解釋2013年9月比特幣價值天文數字般的增加。因為貨幣的投資者難以在比特幣升值上下賭注,樂觀主義者們在永遠上漲的價格上進行交易時,而懷疑論者只能觀望。
(3)可見,比特幣並未使自身成為度量單位,或者體現價值儲存功能。由於比特幣過度地波動,並且未能與其他貨幣的變化相關聯,巨大的風險成本被強加於比特幣所有者。從2013年開始,比特幣兌換率的波動率高達133%,遠高於其他貨幣,黃金為22%,大部分可轉讓債券為20%—30%,即便高風險的股票的波動率也很少達到100%。這說明,即使短期持有比特幣,風險也很大,這與貨幣的儲存屬性不一致,並且削弱了一種貨幣作為度量單位的功能。
② 10年前,他買了10萬個比特幣上漲了1300萬倍,如今值多少錢了
你有聽說過「虛擬貨幣」嗎?「虛擬貨幣」實際上就是網上非常火爆的一種幣值,這種幣其實並不算的上真正的錢,因為無法流入市場。本篇文章要講的是一個「虛擬貨幣」的種類,叫做比特幣。比特幣,雖然說是一種虛擬貨幣,但是在經過時間漫長的發展後,很多人將比特幣也流入了市場之中。
貨幣是人類非常需要的一個東西,沒有貨幣的話,市場的交換也不能夠持續下去。在古代的時候,貝殼可以充當貨幣,而在現代的時候,現在所說的「虛擬貨幣」也能充當為貨幣。比特幣在十幾年之前是非常普通的一個虛擬貨幣,並沒有過多的價值。但是在十年後,比特幣就已經上漲了非常多倍的一個價值。曾經就有一位男子買了10萬個比特幣,而這些比特幣上漲了1300萬倍,如今值多少錢了呢?
不過,像李笑來這樣很快就清醒過來的人也不少也不多了,因為很多人都會沉迷於這種比較有毒性的事情中,但是李下來能夠很理智的迅速脫身,想必也是他自身的知識過硬以及自身的知識財富給他帶來的一些警惕感吧。
③ 比特幣是怎樣的一種虛擬貨幣有大神解釋下嗎
比特幣1](Bitcoin)是一種由開源的P2P軟體產生的電子幣,數字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資產。比特幣也被意譯為「比特金」。比特幣基於一套密碼編碼、通過復雜演算法產生,這一規則不受任何個人或組織干擾,去中心化;任何人都可以下載並運行比特幣客戶端而參與製造比特幣;比特幣利用電子簽名的方式來實現流通,通過P2P分布式網路來核查重復消費。每一塊比特幣的產生、消費都會通過P2P分布式網路記錄並告知全網,不存在偽造的可能。
④ 比特幣是那一年發明的
2008年10月31日一個叫中本聰的人,他的英文名字叫做Satoshi Nakamoto,他在一個密碼學的郵件組里發表了一篇論文,題目就叫「比特幣。論文只有八九頁,但把所有重要的概念都說清楚了。
⑤ 比特幣作為一種虛擬貨幣,它的價值為什麼這么高
貨幣需要有價值嗎?自從1971年美元和黃金脫鉤之後,世界上所有的貨比都是一張紙,或者一塊廉價金屬圓餅。所以,自此以後,有經濟學家叫這種貨幣為偽幣。然後它還有一個名字叫法幣。全稱為法定貨幣,其背書者,政府信用。
所以對資本家來說,他們喜歡增值的貨幣而不是跌跌不休的貨幣。在中國這未必行得通,但是在國外,資本家要是認為他不能再按照這樣的規則玩下去了,那麼,他們的政府遲早得按照資本的意願走。這就是高盛,摩根都開始進入比特幣市場的原因。
而比特幣為了吸引更多的眼球,在它如日中天之前,肯定會以飛漲而不是暴跌迎接自己的春天。
⑥ 比特幣是一種虛擬貨幣,它和區塊鏈是什麼關系區塊鏈一定用比特幣交易嗎還是什麼意思
區塊鏈是一種顛覆性的技術。在互聯網支持信息的發布和數字化傳輸的情況下,區塊鏈能夠鑒別財產所有權,使其具有唯一性和可追蹤性。
同時能夠通過利用可信任的自執行代碼為交易提供互信,以降低不確定性的方式促進數字化轉賬和資產交易。
作為一種使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替代支付的加密貨幣,比特幣是目前為止最知名的一種區塊鏈。比特幣是一種非許可區塊鏈,也稱公共區塊鏈,即對消費比特幣或參與對區塊鏈中轉賬區塊真實性進行驗證(一種能源密集的過程,也即所謂的「挖礦」)的用戶身份不做限制的區塊鏈。 這些挖礦者們獲取代幣即比特幣作為回報,而且鑒於所有人都可以查看區塊(雖然是以匿名的形式),區塊鏈自身從某種程度上來說是透明的。
比特幣在很大程度上因為用戶匿名的原因招致爭議並且被許多國家禁止,但是值得注意的是,比特幣的匿名和能源使用等問題是比特幣自身的特點,並不是整個區塊鏈技術的特點。
⑦ 比特幣是否屬於貨幣還是屬於特定的虛擬商品
不是真實貨幣,屬於一種電子貨幣,但是並不能被金融社會所接納。可以當做是虛擬商品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和法定貨幣相比,比特幣沒有一個集中的發行方,而是由網路節點的計算生成,誰都有可能參與製造比特幣,而且可以全世界流通,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買賣,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並且在交易過程中外人無法辨認用戶身份信息。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數量有限,但是可以用來套現:可以兌換成大多數國家的貨幣。你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的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只要有人接受,你也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現實生活當中的物品。
⑧ 比特幣定義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嗎
早在2013年,央行等五部委就曾發文,明確將比特幣定義為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根據相關規定,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等。
鑒於此,8月30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率先針對ICO(即區塊鏈項目首次發行代幣,募集比特幣、以太坊等通用數字貨幣的行為)發布風險提示。9月4日,央行等七部門發文叫停各類代幣發行融資。9月13日,中國互聯網金融協會又針對虛擬貨幣交易平台及市場風險發出提示。9月15日晚,火幣網確認已正式接到監管部門的通知和指導,要求其清理整頓虛擬貨幣交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