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pow不可篡改51
㈠ 弄個電腦病毒使其廣泛擴散,使其在一時間占據51%的算力,偽造比特幣的交易記錄,是否可行
目測不可以吧。雖然想法不錯,如果可以,那麼早就有黑客下手了。
㈡ 怎麼防止比特幣交易記錄被篡改
根本不用擔心這個,因為根本不可能被篡改!
比特幣是區塊鏈的衍生物,自然也就具有區塊鏈的不可篡改性質,所以根本不用擔心比特幣交易記錄被篡改
㈢ 比特幣遭遇51%以上的攻擊會發生什麼
QUBE交易所為您解答:當一個人控制了51%以上的算力,他就能夠修改自己的交易記錄以及組織部分或全部礦工開採到任何有效的區塊。他可以修改比特幣協議,並寫出相應的代碼,改變比特幣的規則。但是這幾乎是概率為0的事件,同時,當超過51%的算力被控制,控制者依舊不能做的事情是:他無法做到的是:修改其他人的交易記錄;憑空產生比特幣以及把別人的幣轉移到自己手中。因此掌控算力不等於黑客攻擊,兩者是不一樣的,黑客攻擊之後,是可以盜取比特幣,修改錢包地址,對他人的財產造成威脅。希望對你有幫助。
㈣ 比特幣如何防止篡改
比特幣網路主要會通過以下兩種技術保證用戶簽發的交易和歷史上發生的交易不會被攻擊者篡改:
非對稱加密可以保證攻擊者無法偽造賬戶所有者的簽名;
共識演算法可以保證網路中的歷史交易不會被攻擊者替換;
- 非對稱加密演算法3是目前廣泛應用的加密技術,TLS 證書和電子簽名等場景都使用了非對稱的加密演算法保證安全。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同時包含一個公鑰(Public Key)和一個私鑰(Secret Key),使用私鑰加密的數據只能用公鑰解密,而使用公鑰解密的數據也只能用私鑰解密。
- 1使用如下所示的代碼可以計算在無限長的時間中,攻擊者持有 51% 算力時,改寫歷史 0 ~ 9 個區塊的概率9:
- #include
- #include
- double attackerSuccessProbability(double q, int z) {
- double p = 1.0 - q;
- double lambda = z * (q / p);
- double sum = 1.0;
- int i, k;
- for (k = 0; k <= z; k++) {
- double poisson = exp(-lambda);
- for (i = 1; i <= k; i++)
- poisson *= lambda / i;
- sum -= poisson * (1 - pow(q / p, z - k));
- }
- return sum;
- }
- int main() {
- for (int i = 0; i < 10; i++) {
- printf("z=%d, p=%f\n", i, attackerSuccessProbability(0.51, i));
- }
- return 0;
- }
- 通過上述的計算我們會發現,在無限長的時間中,佔有全網算力的節點能夠發起 51% 攻擊修改歷史的概率是 100%;但是在有限長的時間中,因為比特幣中的算力是相對動態的,比特幣網路的節點也在避免出現單節點佔有 51% 以上算力的情況,所以想要篡改比特幣的歷史還是比較困難的,不過在一些小眾的、算力沒有保證的一些區塊鏈網路中,51% 攻擊還是極其常見的10。
- 防範 51% 攻擊方法也很簡單,在多數的區塊鏈網路中,剛剛加入區塊鏈網路中的交易都是未確認的,只要這些區塊後面追加了數量足夠的區塊,區塊中的交易才會被確認。比特幣中的交易確認數就是 6 個,而比特幣平均 10 分鍾生成一個塊,所以一次交易的確認時間大概為 60 分鍾,這也是為了保證安全性不得不做出的犧牲。不過,這種增加確認數的做法也不能保證 100% 的安全,我們也只能在不影響用戶體驗的情況下,盡可能增加攻擊者的成本。
- 研究比特幣這樣的區塊鏈技術還是非常有趣的,作為一個分布式的資料庫,它也會遇到分布式系統經常會遇到的問題,例如節點不可靠等問題;同時作為一個金融系統和賬本,它也會面對更加復雜的交易確認和驗證場景。比特幣網路的設計非常有趣,它是技術和金融兩個交叉領域結合後的產物,非常值得我們花時間研究背後的原理。
- 比特幣並不能 100% 防止交易和數據的篡改,文中提到的兩種技術都只能從一定概率上保證安全,而降低攻擊者成功的可能性也是安全領域需要面對的永恆問題。我們可以換一個更嚴謹的方式闡述今天的問題 — 比特幣使用了哪些技術來增加攻擊者的成本、降低交易被篡改的概率:
比特幣使用了非對稱加密演算法,保證攻擊者在有限時間內無法偽造賬戶所有者的簽名;
比特幣使用了工作量證明的共識演算法並引入了記賬的激勵,保證網路中的歷史交易不會被攻擊者快速替換;
- 通過上述的兩種方式,比特幣才能保證歷史的交易不會被篡改和所有賬戶中資金的安全。
非對稱加密
圖 4 - 51% 攻擊
總結
㈤ 比特幣現金會發生51%算力攻擊嗎
比特幣現金不會發生51%算力攻擊。51%算力攻擊理論上是存在的,但實際上,很難行得通。原因如下:目前,還沒有單個礦工能佔到BCC全網的50%以上;51%攻擊是一種技術活,操作起來難度大;51%攻擊的成本和收益不對稱,51%攻擊會導致交易雙花,但交易平台大部分都已經實行了嚴格的實名認證機制,無法進行及時的變現;一旦有礦工有能力發動51%攻擊,其它大區塊支持者會把算力切到BCC上,阻止51%攻擊的發生;51%攻擊會造成網路暫時的混論,但不是致命的,還會讓攻擊者變得聲名狼藉。
㈥ 區塊鏈中,什麼是51%算力攻擊
比特幣白皮書中,有過這樣的表述:誠實節點控制算力的總和,大於有合作關系的攻擊者算力的總和,該系統就是安全的。
換句說,當系統中有合作關系的惡意節點所控制的算力,超過誠實節點所控制的算力,系統就是有被攻擊的風險。這種由惡意節點控制超過50%算力所發起的攻擊,稱為51%算力攻擊(51% Attack)。
那是不是所有的加密貨幣系統都有可能遭遇51%算力攻擊的風險呢?其實並不是的,只有基於PoW(工作量證明)共識機制的加密貨幣,才存在51%算力攻擊,比如比特幣、比特現金和目前階段的以太坊等;而非PoW共識演算法的加密貨幣則不存在51%算力攻擊,如基於DPoS(委託權益證明)共識機制的EOS、TRON等。
在了解了51%算力攻擊之後,你肯定好奇,這種攻擊能做哪些壞事。
1、雙花(Double Spending)。雙花的意思是一份"錢"花了兩次甚至多次。
51%算力攻擊是如何做到雙花的呢?假設小黑有666BTC,他把這些幣支付的大白同時,也把這些幣發到自己的另一錢包地址上。換一句話說,小黑的一份錢,同時轉給兩個人。最終,發給大白那筆交易先被得到了確認,並打包在區塊高度為N的區塊內。
這時,控制了超過50%算力的小黑,發起51%算力攻擊。他通過重新組裝第N個區塊,將發給自己那筆交易打包進區塊里,並持續在這條鏈上延展區塊,由於算力的優勢,這條量將成為最長合法鏈。這樣小黑666BTC雙花成功,大白錢包里的666BTC"不翼而飛"了。
鏈喬教育在線旗下學碩創新區塊鏈技術工作站是中國教育部學校規劃建設發展中心開展的「智慧學習工場2020-學碩創新工作站 」唯一獲準的「區塊鏈技術專業」試點工作站。專業站立足為學生提供多樣化成長路徑,推進專業學位研究生產學研結合培養模式改革,構建應用型、復合型人才培養體系。
㈦ 比特幣一個UTXO交易為什麼要經過6個區塊確認才被認為更改不可逆(或者說幾乎不可逆)
你說的是對的,的確會回滾, 如果的交易不幸被打包到分叉上面了,這個交易很有可能會在主鏈被同步後被取消掉。
至於為什麼要6個確認是因為加大蒙出最優解難度(防止單節點造假)。 一個塊可能還能蒙出一個最優解,6個塊一起蒙出基本上不可能。 跟分叉關系不大
㈧ 算力達到51%,比特幣會不會很危險
事實上,人們是不會讓這樣的事發生的,因為一旦有人控制了全網51%的算力,這個系統的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就會失效,那比特幣的去中心化體系就崩塌了,比特幣的價格就會一落千丈,甚至歸零,那對於整個網路的參與者來說都是壞消息。所以大家會自發的控制全網算力的分布,不讓一家獨大,甚至很多人發現某一家礦池的算力過大時,他們會主動退出這家礦池。現在全網算力最大的礦池大概占據了全網的25%。
㈨ 對比特幣進行51%攻擊需要多少錢
這樣算吧,假設比特幣的幣值基本等於挖礦的成本,且伺服器成本為租用伺服器一年的租金。比特幣匯率大約是1000美元一個比特幣。那麼目前十分鍾產生25個比特幣,也就是每十分鍾大約25000美元,一小時15萬美元,一天360萬美元,一年差不多12.8億美元。如果要維持51%算力一年,也就是需要增加的算力相當於13億美元的伺服器租金。如果要維持短期的算力,並不一定價格會降低很多,因為短期租用伺服器的價格會高很多。而且目前的礦機基本都是直接像廠家批量訂購的,實際成本其實比租用伺服器低很多。所以對比特幣發動51%攻擊的成本不低。
滿意請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