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大佬收割江湖
❶ NB雲礦詐騙跑路,傳銷式雲礦機騙局收割再次來襲
新年第一天,幣圈又上演了一出「割韭菜」的戲碼。NB雲礦投資者們,打著退還保證金、網路競價廣告、網路品牌維護、礦機實體考察的旗號,吸引投資者投入資金。然而,這一切都是資金盤的套路。一旦投資者的錢無法提現,應立即聯系公安機關進行調查。如果公司的資質是購買的、銀行卡也是非法獲取的,那麼追回資金將異常困難。因此,維護自己的權益,引以為戒。
幣圈的資金盤玩法多種多樣,其中「雲算力」成為資金盤的重災區。雲算力最初是將礦機、礦場運營的成本以算力形式打包銷售,供投資者購買。然而,這種模式很難盈利,甚至無法收回成本。資金盤的操盤手則利用雲算力的幌子,向投資者提供高額回報的承諾。劣幣驅逐良幣,在幣圈,雲算力已成為資金盤的集散地。
近期,P2P大佬的加入使得雲算力騙局再次升級。在2019年,幣圈資金盤項目層出不窮。幣圈大佬、資本紛紛湧入資金盤模式,導致大量投資者受害。與此同時,比特幣價格的復甦也推動了挖礦領域的資本流入。資金盤瞄準挖礦這塊蛋糕,開始蹭雲算力的熱點。
雲算力是什麼?簡單來說,礦場主、礦工購買礦機,安裝上架,投資者則購買礦機的算力,獲得挖礦收益。然而,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往往沒有真實的實體礦機作為支撐。近期,比特礦場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比特礦場聲稱投資者無需購買實體礦機,無需關注比特幣價格波動,只需購買「虛擬礦機」,即可獲得固定收益。但實際上,這只是一個理財平台,投資者購買虛擬礦機後,幾天後平台會返還資金,並獲得高額利潤。
比特礦場APP上的虛擬礦機回本周期短,利潤高,注冊門檻低。李勇是比特礦場的玩家之一,他被小利誘惑,放下了警惕。在一次次復投後,比特礦場以跑路收場,李勇最終血本無歸。比特礦場還加入了推廣傭金機制,吸引投資者。但最終,10月12日,比特礦場APP上的資金無法提現,疑似跑路。盡管比特礦場給出的理由是系統正在升級大額提現通道,但最終等來的卻是APP的下架。
雲算力資金盤的套路不僅於此。除了比特礦場,還有吉比特推出的同享租借挖礦項目。雖然吉比特聲稱是同享挖礦項目,但收益卻固定,與幣價和挖礦難度無關,同時引入動態收益,讓下線獲得10%-100%的收益。這明顯是資金盤而非雲算力挖礦。
雲算力職業的最大痛點在於,真正運營挖礦業務的雲算力渠道也很難為投資者帶來收益。今年年初,比特小鹿雲算力渠道出現,很快被發現與比特大陸存在千絲萬縷的聯系。盡管背靠全球最大的礦機企業,比特小鹿的雲算力產品的真實性有一定保障,但投資者很難從中獲得收益。
雲算力挖礦與自己建礦場、購買礦機不同,礦工可以按法幣計算成本和收益,而雲算力投資者則需要按幣本位計算。礦工的挖礦周期長,受到礦機價格波動的影響較小,而雲算力渠道則以金融合約的方式運作,算力價格隨著幣價波動大幅波動,且投資者購買和收益都使用數字貨幣。因此,即使雲算力投資者在某些情況下賺了錢,也可能是以法幣本位計算。如果按照幣本位計算,他們很可能還是虧損的。
雲算力挖礦之所以成為幣圈資金盤橫生的重災區,產品模式上需要投資者先投入資金後獲取收益,很容易被包裝成資金盤或龐氏騙局。比特幣價格的波動效應吸引散戶參與挖礦,但實體挖礦門檻高,正規雲算力渠道收益低,因此許多人選擇了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同時,一些從P2P行業退出的大佬也殺入了雲算力市場,他們利用雲算力的幌子吸納資金,再慢慢將資金返還給投資者,但只要渠道賺夠了,隨時都可能跑路。
鑒別一家雲算力渠道是否可靠,最重要的因素是看其是否支持自定義礦池。如果連自定義礦池都不支持,投資者的錢可能根本沒有用於挖礦。盡管如此,礦工仍然不建議投資雲算力。近期幣價不景氣,許多礦場主機位空置,也開始接收小型礦工。現在進入挖礦領域門檻並不高,但在魚龍混雜的雲算力行業,真實可靠的渠道往往賺不到錢,而打著雲算力旗號的資金盤卻在大量收割投資者。
❷ 投資者又被騙走幾千萬!XMX再崩盤,幣圈成了「大佬」的提款機!
幣圈又迎來了一場風暴,投資者們再次陷入了苦海。2018年,一個名為「三點鍾無眠區塊鏈」的微信群火遍幣圈,群內聚集了眾多所謂的「大佬」,如真格基金的徐小平、蔡文勝、薛蠻子等人。他們討論的都是區塊鏈技術、經濟學等高深話題,但事實證明,他們進入幣圈的目的是為了割韭菜。這些大佬們發行的空氣幣,圈了上億資金後便離開了幣圈,只留下一堆破碎的希望。
其中一位名叫「玉紅」的人,利用這一熱度發行了一個名為「XMX」的幣種,吸引了大量韭菜投資者。XMX在融資數億後上線,卻在短時間內暴跌超過96%,投資者們失去了回本的機會。2019年,玉紅再次回歸幣圈,以「挖礦項目」為名,吸引投資者投資購買XMX,用投資者的錢購買礦機挖礦。挖礦的利潤用來回購XMX,然而,回購計劃並未兌現,XMX的價格再次暴跌。玉紅將籌集的資金據為己有,投資者們遭受了重大損失。玉紅甚至在前兩天宣布暫停運營礦機,回購計劃也停止了。投資者們無法聯繫到玉紅,只能在微博上尋找答案。盡管有人質疑回購計劃的可行性,但當他們查詢玉紅控制的基金會地址時發現,原本聲稱持有86億個XMX的地址,實際上只剩下24億個,少了整整62億個幣。玉紅的行為被指責為將幣圈視為提款機,投資者的智商被輕視。
本文旨在揭示幣圈中存在的欺詐行為,提醒投資者謹慎投資。如果您對投資感興趣或需要了解更多投資機會,請聯系小黑(el63972)。如果您遭遇了幣圈詐騙、資金盤或跑路事件,請找幣黑免費曝光。幣圈充滿風險,投資者應提高警惕,不要輕易將資金投入未知領域。
❸ 幣圈幾十位名人大佬,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們
幣圈歷史上曾有一批知名人物,盡管現在可能鮮為人知,但他們的名字在幣圈歷史上仍有一定的影響力。以下是一些曾在16年幣圈活躍,如今或許較少被提及的名人大佬:
- 暴走恭親王:曾在幣圈有一定知名度的人物。
- 王團長:幣圈早期的活躍人物之一。
- 吳忌寒:比特幣礦池巨頭比特大陸的創始人,曾對幣圈產生深遠影響。
- 江卓爾:幣圈知名技術專家,曾在多個領域發表過專業見解。
- 長俠、楊林科、審屠青春等:這些名字也曾在幣圈留下印記,但如今可能較少被提及。
- 比特幣收割機、地心墨菲:這些昵稱背後的人物,曾因其獨特的投資策略或見解而受到關注。
- 李笑來:知名投資人、作家,曾因投資比特幣等加密貨幣而聲名鵲起。
- 帥初、比特幣秋山君、李啟元等:這些人物在幣圈也有一定的影響力,但可能因時間流逝而逐漸被淡忘。
- 火星人柯里昂、郭宏才:他們曾是幣圈的活躍分子,參與過多個項目的推廣和討論。
- 達鴻飛:知名區塊鏈技術專家,曾對多個區塊鏈項目做出過貢獻。
- 薛蠻子:知名天使投資人,對幣圈也有一定涉足。
- BM:知名區塊鏈項目EOS的創始人之一,曾因其技術實力和項目影響力而受到關注。
- 趙東:知名投資人,曾參與多個加密貨幣項目的投資和管理。
- 九神、大空翼、暴走北緯等:這些名字也曾在幣圈留下過足跡。
- 孤獨的異客、千里、老貓等:他們曾是幣圈的活躍用戶,對幣圈的發展有一定貢獻。
- 37度、幣老爺、狂人、惡毒的知心等:這些昵稱背後的人物,也曾在幣圈留下過獨特的印記。
這些人物的名字和事跡,雖然可能已逐漸被公眾淡忘,但他們在幣圈歷史上的影響力和貢獻是不可忽視的。
❹ 90後捲走上百億元虛擬貨幣被捕,「幣圈大佬」是如何忽悠「韭菜們」的
對於90後卷軸上百億元虛擬貨幣被捕,是如何忽悠韭菜們的?對於這種情況的話,那麼忽悠這些人其實很簡單的,那麼之所以能夠忽悠這些人也是因為利益的原因,因為總有的人的話,那麼他們不通過踏踏實實的工作去賺錢,那麼總想著這種天上掉餡餅的事情,那麼他們才會去購買這種虛擬貨幣,然後這些虛擬貨幣背後的資本家,那麼就會首先給他一點甜頭,那麼讓他能夠在虛擬貨幣上面能夠賺一點錢,讓他嘗到一點甜頭,之後他就會大量的投入資金,這樣的話那麼就能夠讓他沉迷於購買虛擬貨幣,等到成熟的時候那麼虛擬貨幣背後的資本家就會收割了
總的來說,那麼對於虛擬貨幣這種東西我們最好還是不要去碰,因為心理貨幣這種東西都是資本家在炒作的一種東西,那麼在一夜之間破產都是很正常的事情
❺ 90後「幣圈大佬」孫宇晨到底是什麼來頭
❻ 幣圈幾十位名人大佬,還有多少人記得他們
在幣圈的歷史長河中,曾有一群人,他們的名字如同烙印,代表了一個時代的輝煌。盡管時過境遷,昔日的幣圈大佬們可能已鮮為人知,但他們的影響力不容忽視。讓我們一起回顧那些曾活躍在16年幣圈,如今或許鮮少被提及的名字:
暴走恭親王
王團長
吳忌寒
江卓爾
長俠
楊林科
審屠青春
比特幣收割機
地心墨菲
李笑來
帥初
比特幣秋山君
李啟元
火星人柯里昂
郭宏才
達鴻飛
薛蠻子
BM
趙東(趙樂天)
九神
大空翼
暴走北緯
孤獨的異客
千里
老貓
37度
幣老爺
狂人
惡毒的知心
這些名字象徵著一個時代的興起與沉寂,有些已經淡出公眾視野,或是選擇了另一種生活方式。幣圈的故事從未停止,新的英雄或許正在孕育中。對於投資者來說,加密貨幣的世界充滿了挑戰,不斷學習和適應是生存的智慧。無論過去還是現在,我們都在這場沒有硝煙的戰斗中尋找機遇,堅守理念。克幣哥的公眾號將繼續分享這樣的歷程,讓我們一起見證幣圈的變遷與成長。
❼ 「孫割」讓賢幣圈第一割!它15天連續爆倉7次!
在幣圈,孫割曾經被譽為「第一割」,他的名字如同一把鋒利的刀,無情地在投資界收割著「韭菜」。然而,當阿凡達出現,孫割在它面前彷彿黯然失色。孫割在大眾眼中存在感不強,但在幣圈,他卻是無人不知無人曉的「韭菜收割拉力賽大滿貫選手」,「幣圈賈躍亭」,「白皮書復讀機」,「空氣幣凈化器」,「東方碰瓷王」,「梭哈主義包裝廠廠長」等等,各種稱號不一而足。
孫割的行事風格,讓他的支持者和批評者形成了鮮明的兩極。有人贊賞他玩弄金融市場,戲耍世界首富,但也有人認為他只是善於炒作的騙子。然而,在幣圈,他以一種獨特的姿態存在,即使被多數人所批評,他依然能夠在投資界自由地操作,甚至還能惡心到像巴菲特這樣的大佬。
「孫割」近期的割人技巧更是令人瞠目結舌。據報道,他僅在15天內就連續爆倉7次,這種頻率和規模的收割讓人不禁感嘆,即便是最聰明的韭菜,也難以逃脫他的「魔掌」。而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阿凡達的操盤手,他們不僅連續收割,甚至在收割之後,連根拔起,徹底清除韭菜的痕跡,這無疑展示了他們高超的「神操盤手」技巧。
阿凡達的模式更為惡劣,它不僅在開盤初期就搶走了韭菜的錢,還通過一種獨特的方式慢慢收割,使得韭菜們以為這只是項目的獨特策略。這種連續15天熔斷7次的玩法,每次虧損高達35%,使得參與者的體驗比直接爆倉還令人感到刺激,同時也暴露出操盤手的貪婪和不道德行為。
在阿凡達中,韭菜們無論多麼努力地逃脫,最終都會被項目方牢牢鎖定,只有當韭菜們虧得一干二凈時,他們才有機會逃脫。而真正賺取利潤的,往往是那些高層領導和操盤手。這種模式完全顛覆了傳統的金融操作,項目方不僅利用區塊鏈名義進行欺詐,更是在時間的控制下,操縱數據,讓韭菜們陷入無法逃脫的陷阱。
阿凡達的操盤手如同吸血鬼,他們似乎樂於將韭菜的財富榨乾,甚至在技術層面,他們也能通過手段使智能合約無法造假,完全控制項目的走向。在這個游戲里,韭菜們的命運彷彿被牢牢綁定了鏈子,想要逃脫,只能面臨更大的損失。
在阿凡達的游戲中,想要成為勝利者,你必須避免成為今後維權的主力軍。這不僅是一場金融游戲,更是一場對人性貪婪的揭露,提醒著我們在這個復雜多變的金融市場中保持警惕,避免成為下一個被收割的韭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