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碩trx40Pro供電
『壹』 華碩三款新TRX40主板如何應對64核3990X的供電需求
華碩三款新TRX40主板通過以下方式應對64核3990X的供電需求:
1. 供電組件升級 ROG ZENITH II EXTREME ALPHA:配備了16個英飛凌TDA21490供電組件,每個能支持高達90A的電流,確保了極限超頻的穩定供電。 ROG STRIX TRX40XE GAMING:採用Dr.MOS解決方案,擁有16個供電模組,電流最大可達70A,滿足高性能處理器的供電需求。 PRIME TRX40PRO S:同樣注重供電能力,採用先進的供電設計,確保處理器的順暢運行。
2. 高效供電設計 這些新主板在供電方面進行了顯著升級,提供更高的供電效率,有力突破性能瓶頸,滿足64核處理器的嚴苛需求。
3. 兼容性與更新 現有的ROG ZENITH II EXTREME等老版主板只要更新到0807或更高版本BIOS,也能兼容3990X,顯示華碩對新一代處理器的全面支持。
綜上所述,華碩的三款新TRX40主板通過供電組件的升級、高效供電設計以及兼容性更新,全面滿足了64核3990X的供電需求,為高端用戶提供了構建頂級平台的絕佳選擇。
『貳』 AMD楂樼鑺鐗囩粍鏀瑰悕TRX40/WRX80錛屾槸涓虹嚎紼嬫挄瑁傝呮e悕錛
AMD鍦ㄦ岄潰甯傚満瀵笽ntel鐨勫弽鍑誨娍澶村己鍔詫紝鐒惰屽湪鑺鐗囩粍涓繪澘鍛藉悕涓婂嵈甯歌╃帺瀹舵劅鍒板洶鎯戙傚師鏈鐨凚350/B450銆乆399絳夊懡鍚嶏紝瀹規槗涓嶪ntel鐨凚250/B360銆乆299娣鋒穯錛屾湭鏉ヨ繕鏈塀550鍜孹499絳夈傜劧鑰岋紝鏍規嵁USB-IF緇勭粐鐨勮よ瘉淇℃伅錛孉MD浠婂勾灝嗘帹鍑哄洓嬈鵑珮絝鑺鐗囩粍錛屽叾涓闈炴瘮瀵誨父鐨勬槸TRX40銆乀RX80銆乄RX80銆
榪欎簺鍚嶇О涓嶢MD鐨勪紶緇熷懡鍚嶈勫垯榪ュ紓錛屽崕紜曞凡緇忛忛湶錛屼粬浠姝e湪鐮斿彂鐨勯珮絝涓繪澘鍨嬪彿涓篜RIME TRX40-PRO鍜孯OG STRIX TRX40-E GAMING錛岃繖琛ㄦ槑TRX40鍙鑳藉苟闈炰唬鍙鳳紝鑰屾槸姝e紡浜у搧鍚嶏紝涓斾笌ThreadRipper鏈夌揣瀵嗗叧鑱旓紝鎰忓懗鐫瀹冧滑鍙鑳芥槸鏂頒竴浠f挄瑁傝呭鉤鍙扮殑鎵胯澆鑰呫俉RX80鍒欏彲鑳戒笓涓哄伐浣滅珯甯傚満璁捐°
AMD浼間箮鎰忚瘑鍒頒簡鍛藉悕娣蜂貢鐨勯棶棰橈紝TRX40緋誨垪鐨勫嚭鐜頒技涔庢爣蹇楃潃鍛藉悕絳栫暐鐨勮漿鍙橈紝涓嶅啀浣跨敤瀹規槗娣鋒穯鐨刋499銆鍘熻″垝浜庝粖騫翠笅鍗婂勾鍙戝竷鐨勪笁浠f挄瑁傝咃紝鐩鍓嶇湅鏉ュ彲鑳戒細寤舵湡錛孉MD CEO鑻忓Э涓版殫紺轟細鍦ㄤ竴騫村唴鍙戝竷錛屽彲鑳芥帹榪熻嚦鏄庡勾鐨勫彴鍖楃數鑴戝睍銆
灝界℃柊鍝佷俊鎮娉勯湶棰戠箒錛屽侴eekBench涓澶氭″嚭鐜扮殑32鏍稿績鎾曡傝呭瀷鍙鳳紝宸茶兘鍔犻熻嚦4.2GHz錛屼絾紜鍒囩殑鍙戝竷鏃墮棿浠嶅緟瀹樻柟紜璁ゃ
『叄』 核心數量優勢碾壓一切不服 AMD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評測
在剛剛過去的2019年,AMD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無疑是DIY硬體市場上最大的熱點,其中銳龍5 3600、銳龍7 3700X和銳龍9 3900X等型號,憑借著不錯的性能、出眾的性價比,在主流消費級處理器市場站穩了腳跟。而在年底發布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3960X處理器更是引爆了廣大A飯的熱情,憑借著IPC全面提升的ZEN2架構,以及核心數量優勢,成功刷新了HEDT平台的性能新高度。而根據國內外各大硬體媒體的首發評測來看,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3960X在綜合性能上確實可以做到一騎絕塵、碾壓全場的地步。
當然,面對這種情況很多喜愛Intel處理器的玩家在心裡肯定不是完全服氣的,就拿最新的酷睿i9-10980XE來舉例,雖然只有18核心36線程,規格上對比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處於全面劣勢,但Cascade Lake-X架構擁有滿吞吐的AVX-512指令集,矢量位寬從AVX 2的256bit提升到了512bit,在某些測試場景下擁有極強的性能(可以參考本站此前做的酷睿i9-10980XE對比銳龍9 3950X評測——
英特爾酷睿i9-10980XE評測 AVX-512指令集大顯神威!
);此外,Intel的14nm工藝節點經過了數代優化,包括酷睿i9-10980XE在內的第十代酷睿X處理器也都有很好的超頻潛力,經過測試,可以在1.2V電壓下超頻到全核心4.6GHz運行SSE負載,如果換上更好的水冷散熱器,全核心4.8GHz也能夠通過絕大部分性能測試。而在國內外各大媒體的首發評測中,可能受限於時間和軟硬體條件限制,酷睿i9-10980XE被玩家所津津樂道的AVX-512指令集性能及超頻潛力大多都未能被體現出來,這也是令人遺憾的地方。因此,很多玩家都有兩個疑問,在經過適當的超頻後,酷睿i9-10980XE能否縮小和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常規測試中的差距呢?此外,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憑借著核心數量優勢,又能否在支持AVX-512指令集的測試場景中打敗酷睿i9-10980XE呢?筆者藉此契機,重新對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酷睿i9-10980XE展開一場全面對決,以盡可能更全面的反應這兩款旗艦級處理器的真實性能。
測試平台介紹
為了搭配這兩款旗艦級處理器,因此本次測試平台的其他硬體配置也全部選用了高端產品,電源為華碩ROG THOR 1200W白金牌、內存為4條芝奇皇家戟8GB 3600 C16組成4通道、散熱器選擇酷冷至尊P360 ARGB銀色版、顯卡為英偉達RTX 2080 SUPER。
酷冷至尊P360 ARGB銀色版水冷散熱器,集強勁散熱性能和優雅外觀於一身;支持多種燈光控制系統,冷排風扇為一體式設計、安裝快捷。
芝奇皇家戟8GB 3600 C16內存:
AMD平台主板選擇了華碩PRIME TRX40-PRO。
Intel平台的主板選擇了華碩ROG STRIX X299-E GAMING-II。
在測試酷睿i9-10980XE前,我們先進入華碩ROG STRIX X299-E GAMING-II的BIOS,調整超頻選項。
開啟「AI Optimized」AI超頻模式後,酷睿i9-10980XE的各負載單核心睿頻相比默認沒有變化;但全核心睿頻方面:SSE負載的全核心睿頻從3.8GHz提高到4.4GHz、AVX2的全核心負載睿頻從3.3GHz提高到3.7GHz、AVX-512負載的全核心睿頻從2.8GHz提高到3.6GHz。此外,如果選用手動超頻,我們可以在1.3V電壓下,將酷睿i9-10980XE的全核心睿頻調整為4.8GHz(AVX Offset和AVX-512 Offset設置為10)。
渲染性能測試
首先我們進行渲染性能測試,在Cinebench R20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全核心得分高達16764分,相比默認頻率的酷睿i9-10980XE高出了接近一倍!酷睿i9-10980XE經過超頻後確實有很大提升,AI超頻全核心4.4GHz時得分破萬,手動超頻至4.8GHz後得分突破一萬一,但和銳龍Threadripper 3970X依舊有巨大差距。
單核心分數上,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R20成績也依舊比酷睿i9-10980XE略高一點,令人驚喜。
Cinebench R15的測試結果和R20相近,酷睿i9-10980XE即使是經過超頻後,在多核心性能上也依舊摸不到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尾巴。
Cinebench R15單核成績上,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則相對酷睿i9-10980XE要略微落後一點,但差距可以說是微乎其微。
POV-Ray 3.7.1渲染測試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相比酷睿i9-10980XE,結果同樣是單核小幅落後,而多線程性能取得巨幅領先優勢。
V-Ray是由專業的渲染器開發公司CHAOSGROUP開發的渲染軟體,是業界很受歡迎的渲染引擎,對多線程優化較好。這項測試中,結果不出所料,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巨幅領先酷睿i9-10980XE。
Corona Render渲染器是業界後起之秀,在渲染質量和速度上非常優秀。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領先酷睿i9-10980XE(超頻至4.8GHz)45%左右。
基準性能測試
(由於時間有限,以下的測試沒有加入酷睿i9-10980XE手動超頻的結果)
首先是常見的CPU-Z,在V17標准測試中,結果基本上沒有懸念,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單核得分上相比酷睿i9-10980XE差距極小,但在多核性能上則成倍領先。
在1.90版本的CPU-Z中,還有一個V19 beta測試,可以選擇指令集。當使用AVX-512指令集後,酷睿i9-10980XE確實可以一定程度上提高分數,但在多核性能上依舊沒有趕上使用AVX2指令集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
Geekbeech5是一款跨平台CPU測試軟體,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這項測試中同樣獲得了很好的成績,不但多核性能遠遠甩開酷睿i9-10980XE,與此同時單核分數也有一點小優勢。
SuperPi一個考察處理器單線程性能的傳統測試工具,使用老舊的X87指令,因此只對頻率非常敏感,這項測試中酷睿i9-10980XE由於頻率更高,所以相對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有一定性能優勢。
y-cruncher是計算
圓周率
等數學常數的軟體,比SuperPi效率更高,創造了計算圓周率的世界紀錄。由於y-cruncher對AVX-512指令集及其拓展有非常好的支持,所以此前的首發評測中,酷睿i9-10980XE在計算1,000,000,000位數圓周率時比銳龍9 3950X要快很多。不過當面對高達32個核心數量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時,酷睿i9-10980XE已經無法獲得優勢了。7-Zip 19.00版本的基準測試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無論是壓縮性能還是解壓縮性能都遠遠超過了酷睿i9-10980XE。
在AIDA64的內存性能測試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寫入速度和復制速度上領先酷睿i9-10980XE,在讀取速度上則小幅落後,總體來看兩個四通道平台處於同一水準。
由於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改用了改進的第二代Infinity Fabric匯流排,因此在內存延遲上相對上一代銳龍Threadripper 2990WX有了很大改進,和採用MESH網狀結構的酷睿i9-10980XE已經很接近了。
專業性能測試
首先使用SiSoftware 2020進行測試,SiSoftware 2020是一套功能強大的系統分析評測工具,有多個測試項目,能夠全面的反應處理器的性能。
算數處理器和財務分析這兩個測試項不支持AVX-512指令集,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測試結果大幅領先酷睿i9-10980XE,可以說時贏得毫無懸念。
多媒體處理器、影像處理、加密解密性能這三個測試項都對AVX-512指令集有不同程度的支持,因此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相對酷睿i9-10980XE已經取得不了壓倒性優勢,但憑借著核心數量優勢,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多媒體處理器和加密解密性能這兩項測試中依舊獲得了領先。酷睿i9-10980XE經過AI超頻後,在影響處理這個項目中成功扳回一局。
然後是AIDA64的各項基準測試,CPU Queen、CPU Zlib和FPU SinJulia使用傳統的X86 SSE3指令,對AVX2、AVX-512支持不好,因此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可以獲得大幅領先。
FPU Julia、FPU Mandel、FP32 Ray-trace和FP64 Ray-trace對AVX-512指令集都有一定支持,不過由於酷睿i9-10980XE如果在默頻狀態下AVX-512全核心負載只有2.8GHz,所以銳龍Threadripper 3970X依舊可以獲得很大程度的領先優勢;當酷睿i9-10980XE AI超頻至AVX-512全核心負載3.6GHz時,二者差距有所縮小。
而CPU PhotoWorxx這個同樣對AVX-512指令集有很好的支持,經過測試筆者發現CPU PhotoWorxx對多核心優化並不好,因此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相比酷睿i9-10980XE還要落後一些。
由於AMD處理器都額外支持Hash加速指令,所以CPU AES一直以來就是AMD銳龍處理器的傳統優勢項目,甚至16核心的銳龍9 3950X都不遜色於酷睿i9-10980XE,至於32核心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面對酷睿i9-10980XE更是贏的毫無懸念。
GPGPU Benchmark可以說對AVX-512的支持可謂是非常好了,但憑借著高達32個核心,無論是單精度還是雙精度,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即使使用AVX2指令集也依舊能夠領先默頻下的酷睿i9-10980XE;和經過華碩主板AI超頻後,AVX-512負載全核心睿頻3.6GHz的酷睿i9-10980XE基本打平。
游戲性能簡測
HEDT平台的主要目標面向的是對生產力有需求的創作者,他們對多核性能有極強的需求,並不是發燒級游戲玩家。而目前絕大部分游戲對於超多核心/線程優化做的並不算好,使用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酷睿i9-10980XE這兩款處理器進行游戲可謂是有些暴殄天物的意味。
但也不排除部分創作者、設計師用戶也有玩游戲的需求,因此本次測試也順便跑了3個游戲以作參考。
為了解決游戲對超多核心調用不好的問題,AMD也為銳龍Threadripper 3970X處理器准備了Game Mode游戲模式,用戶在玩游戲前可以使用Ryzen Master程序將其開啟,帶來更好的體驗。
從實際的測試結果來看,開啟游戲模式後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在運行《刺客信條:奧德賽》、《孤島驚魂5》以及《奇異小隊》時都能取得不錯的成績,和酷睿i9-10980XE難分高下。
總結和購買建議
通過此次評測,我們再一次對AMD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強悍性能有了進一步的認知。由於採用全新設計的ZEN2架構,第三代銳龍處理器在IPC上提高了15%,再結合睿頻的改進,最高加速頻率4.5GHz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和最高加速頻率4.8GHz的酷睿i9-10980XE在單核性能及游戲性能上差距極小,基本處於一個級別,補足了此前第二代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的短板。
而在生產力性能和專業計算上,這一直以來都是AMD銳龍Threadripper系列處理器的傳統優勢,此次的銳龍Threadripper 3970X也不例外,在絕大部分不支持AVX-512指令集的常規基準測試和渲染測試中,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都可以遙遙領先酷睿i9-10980XE將近一倍之多,如此差距,即使酷睿i9-10980XE經過全核心大幅超頻後也難以追上。
而當面對y-cruncher、SiSoftware Sandra 2020以及AIDA64中部分對AVX-512指令集支持較好的測試項目時,銳龍Threadripper 3970X雖然沒有AVX-512指令集,但其憑借著32核心和位寬翻倍的AVX2計算單元(此前2990WX的SIMD寬度為128bit,3970X為256bit),同樣取得了出色的成績,相比默認18核心AVX-512負載頻率2.8GHz的酷睿i9-10980XE還要更強一些,酷睿i9-10980XE需要將AVX-512全核心頻率超頻到3.6GHz以上,才有機會在這些測試中和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相抗衡。
AMD在2019年憑借著7nm ZEN2架構的第三代銳龍處理器確實有了全面崛起的跡象,這在需求多核性能的高端處理器市場中更加明顯。主流消費級平台的旗艦產品——銳龍9 3950X面對競爭對手的HEDT平台旗艦——酷睿i9-10980XE,兩者的常規性能就已經非常接近了,後者只能通過手動超頻、以及對AVX-512指令集的支持來挽回臉面。但銳龍Threadripper 3970X可謂是真正刷新了HEDT平台的新高度,核心數量的巨大優勢,讓酷睿i9-10980XE在絕大部分測試中根本難以招架。更不要說AMD還有一個隱藏的大招64核銳龍Threadripper 3990X沒有被放出來......
目前銳龍Threadripper 3970X的國內零售價為15299元,和海外指導價基本相當;而酷睿i9-10980XE的國內指導價卻高達12999元,相比979美元的海外售價差距極大,匯率高達13以上,甚至超過了銳龍Threadripper 3960X的國行10699元指導價!按照當下的這個形式,顯然在國內購買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會更加劃算,畢竟對於組裝X299/TRX40平台的發燒級用戶來說,2300元差價實在不算大,多花費15%預算就能讓處理器的綜合性能獲得質的飛躍,何樂而不為呢?此外,銳龍Threadripper 3970X擁有對PCIe 4.0協議的原生支持,AMD也承諾TRX40晶元組主板是一個長期平台、未來將兼容下一代銳龍Threadripper處理器,後續有很強的升級潛力,這些平台上的優勢在攢機時也不容忽略。
購買鏈接:
AMD 銳龍Threadripper(線程撕裂者) 3970X 處理器 (tr)7nm 32核64線程 3.7GHz 280W sTRX4介面 盒裝CPU
京東價:15299.00
去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