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懂的人買比特幣
❶ 普通人買比特幣應該怎麼做
現在這個行情還是不建議普通人買比特幣
❷ 被坑買了很多比特幣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比特幣是什麼?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這是比特幣的第一筆公開交易,也是當時的匯率,1萬比特幣=25美元。
如果他當時保留了這1萬個比特幣,現在將擁有2.7億美元,達到財富自由了。
要知道,一共只有2100萬個比特幣,他一頓披薩吃掉了1/2100的市場價值。
正式這筆公開的交易曬在了網路上,讓資金開始關注到比特幣的價值,因為可以產生交易。
於是以程序員為首,開始拚命的挖礦,比特幣的價值開始水漲船高。
之所以比特幣的價值水漲船高,是因為參與挖礦的人越來越多,而比特幣的產量是有限的,挖礦的成本就增高了。
❸ 有些人總說後悔當初為什麼不買比特幣,這么便宜買了放在那裡就發財了
這就和說當初為什麼沒買房是一樣的。能發財的永遠只是那麼一小部分人。因為普通人沒有那樣的眼光也沒有那樣的魄力。普通人希望的是平穩不起波瀾,這樣是不可能發財的。
❹ 為什麼很多不懂比特幣的人,會詆毀和抨擊比特幣
每一個新生事物都有一個被人逐步認識的過程,中間一定會有誤解偏見。而且比特幣的未來也沒有明確的趨勢,是成還是敗誰都不敢說。事物具有兩面性,有不同的看法其實是好事。
❺ 當初稀里糊塗買了20000枚比特幣的人,現狀如何
比特幣市場是一個極度瘋狂的市場,有的人在一夕之間成為了億萬富翁,也有的人被割了韭菜,人間的酸甜苦辣、喜怒哀樂,都演繹得淋漓盡致。了解比特幣市場的人,應該都知道此前比特幣的價值只有1000元人民幣,但是到2017年就上漲到17000元,這樣的升值速度,與之相匹配的利潤也大得驚人。比特幣是在2009年出現的,彼時比特幣的價值只有0.1美元,再看2017年的價格,兩者之間有著天壤之別。如果有人在比特幣剛出來的時候就持有大量的比特幣,現在絕對是數一數二的富豪。
當這位工程師成為億萬富翁之後,他就開始環游世界。事實上,他早就有環游世界的想法,但是由於經濟的原因,一直沒有實現。現在,這位工程師可以自由自在了生活了,實現自己環游世界的夢想。在接受記者采訪時,這位工程師也表示,雖然自己原本的工作很不錯,可以為他提供穩定的收入,但是他一直都夢想著環球世界,探訪各個國家的朋友。現在,他正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而憑借著賣出比特幣得到了上億資產,也足夠他一輩子揮霍。
❻ 普通人怎麼樣買到比特幣呢
到火幣網注冊個賬號,找裡面的客服教你。(當然我不建議你買比特幣最好做正常的投資,比特幣差不多漲到頂點了)
有用請採納謝謝
❼ 王思聰說傻子才買比特幣,你怎麼看
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沒有哪個國家承認具有法定貨幣的屬性,所以這就是一種投機行為,是把自己買到的比特幣,以更高的價格賣給其他人,然後自己獲得差額作為盈利,而比特幣並沒有任何的價值屬性,所以就是一種騙局,不建議買。
❽ 為什麼很多不懂比特幣的人,會詆毀和抨擊比特幣
從前有個托兒所(沒錯,就是托兒所),但是她不是一般的托兒所,因為她的「員工」是150對在美國國會山上班的人。事實上她根本就不是一個托兒所(...),准確的說是這些國會山工作人員互相照看孩子的一個合作組織(babysitting co-op)。華盛頓特區總是有著燈紅酒綠的社交生活,夫婦們也時不時想享受一下兩人世界,所以保不齊哪一天某些家長們就要晚上外出,不能照顧自己的子女。一次兩次還好,老是去麻煩別人照顧自己的子女也不太好。於是這些在美國政治中心工作的聰明人就想出了一個好主意:在參加托兒合作組織的成員內部發行一種「保姆券」,每張券對應一小時的照看孩子的服務。外出的家長把孩子交付他人照顧後,必須支付保姆券,按對方照顧自己孩子的小時數支付相應的張數。保姆券一開始發行的數量是一定的,成員可以通過在空閑的夜晚幫別人照顧小孩來賺額外的保姆券,以備不時之需。
這貌似是一個萬無一失的制度,但是實際上它運行了一段時間後幾乎陷入到崩潰的邊緣。首先,有些當下空閑時間比較多的夫婦開始利用這些時間努力為他人照顧小孩,多囤積一些保姆券,以便以後能更靈活的利用時間。由於保姆券的數量一定,有人開始囤積就必然有人的券會減少。那些保姆券減少的人也開始慌了,生怕今後要外出,沒人照看小孩,於是減少了外出的次數,也開始努力照看別人的小孩來賺富餘的券。突然間,在沒有新加入成員和沒有新寶寶誕生的情況下,流通的券越來越少了,流通券減少的結果就是保姆服務也越來越少。 如果把這個托兒合作看做一個經濟體,保姆服務看做她的產出(GDP),這就是對衰退的經典定義。
講完故事,我們再回頭來看比特幣,先來看她一直被吹捧的防通脹的特性。比特幣的總量估計會在2140年達到2100萬的極限,貨幣供給會停止,跟我們故事中的保姆券一樣總量不再增加。而任何有通縮特性的貨幣都會鼓勵囤積(hoarding)行為的出現,大家都開始囤錢,錢就越值錢,產出的價格就相對下降,產出下降的結果就是工資和需求的下降,又導致產出價格的下降,這就是螺旋形通縮(deflation spiral)。故事中的托兒所經濟是一個限制了產出總量的經濟,但是一個有通縮屬性的貨幣還是hold不住她,放在一個增長的經濟的話問題只會更嚴重。.如果她真像某些狂熱的投機者鼓吹的那樣,成為「未來的貨幣」,「全球的貨幣」, 全球經濟的下場就和國會山托兒所一樣。
❾ 當初稀里糊塗買了20000枚比特幣的人,現在過得怎樣
有兩種情況,要麼在比特幣價值最高的時候拋售了賺了一大筆錢,要麼現在還在持有著觀望。
❿ 1個比特幣價值6萬,當初傻傻買10萬個比特幣的笨蛋中國人,現在怎麼樣
隨著互聯網的發展,現如今老百姓出門購物都已經不帶上現金,更多的年輕人趨向於手機支付的功能,不得不承認,「移動支付」已經融入了老百姓的生活,給大家帶來巨大便捷的同時,也節約了很多成本。而今天要說這一種貨幣也是屬於虛擬貨幣的一種,它更像一種投資產品,從原來的幾塊錢如今一個比特幣已經上漲到6萬人民幣,那大家還記得當時傻傻買了10萬個比特幣的笨蛋中國人嗎?他現狀如何了?
而在八年前,就有這么一名英語老師,他在教書之餘的時間里,喜歡投資各種股票和貨幣,而比特幣就是他早期投資的一個項目,那個時候其他人還沒有發現比特幣潛在的價值,他就發現了這個商機,於是在幾年的時間里不斷的購入比特幣,總數已經高達10萬個比特幣,這在其他人的眼中看來非常愚蠢,沒想到卻改變了他的一生,他就是李笑來,號稱「中國比特幣首富」。
當年他就因為這件事情一夜暴富,身價直接上漲至60億元,成功以後便設立了自己的投資公司,專門投資圈內價值的貨幣,如今身價已經難以估算出來,不過可以肯定的就是,李笑來是一個幸運且有信仰的男人,他成功的證明了自己的眼光,對此你是怎麼看待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