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說法不正確的
❶ 比特幣究竟是不是貨幣
比特幣是貨真價實的貨幣而非准貨幣現在有一種說法,認為比特幣不是貨幣,而是一種准貨幣。
准貨幣是一種以貨幣計值,雖不能直接用於流通但可以隨時轉換成通貨的資產,主要由銀行定期存款、儲蓄存款以及各種短期信用流通工具等構成。顯然,比特幣不符合上述定義。
目前比特幣在我國不能用來購物是行政命令禁止的結果,並不是由其本身的性質導致的,如果不考慮行政命令的限制,比特幣天然是可以用於流通的,因此比特幣是貨真價實的貨幣而不是准貨幣。
先放下通縮不利於經濟增長這一假設是否正確不說,在布雷頓森林體系崩潰後,各國貨幣雖然不再與黃金掛鉤,但黃金仍然作為重要的國際儲備貨幣被廣泛接受。因此,通縮性並不能否認比特幣作為貨幣的理由。況且在相當長的時間內,比特幣實際上仍處於一個通脹階段,目前每年的通脹率為4%左右。相信100年後的經濟學家和金融家們能想出更好的方法來解決比特幣的通縮問題。
❷ 關於比特幣說法不正確的是
比特幣就是一種傳銷,不可進入。
❸ 比特幣說法不正確
比特幣還是不要投資了,在微商到上不要投資了。
❹ 比特幣是不是貨幣
比特幣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網民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特幣還是一種交換工具,更是一種證券化的產品。
比特幣不僅僅具有貨幣的應用需求、應用場景,還有證券化的內核。所謂證券化的內核,指的就是能夠被人們炒賣的一種資產形式,這種資產形式,一方面有著價值內核,另一方面又有著追高的泡沫。
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該貨幣系統曾在4年內只有不超過1050萬個,之後的總數量將被永久限制在2100萬個。
(4)比特幣說法不正確的擴展閱讀
貨幣可以是一般等價物,是物質存在,但也可以直接就是價值本身,價值只存在於概念和意義中,只能用物質界的物體去指代。
那麼這么看比特幣是貨幣也不是貨幣,因為比特幣作為貨幣,它的確在代表著價值;又不是貨幣,而是對貨幣的指代,因為它仍然需要物化成數字和代碼,並儲存於物質的計算機中才可以實現。但不管怎麼說,它的確被一些人作為一般等價物了。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❺ 馬斯克發文支持比特幣,對於比特幣你的看法是什麼
我對比特幣的看法是極大風險性的投資。曾有學者指出比特幣每隔四年減半,這是中本聰最初就設計好的,而且中本聰還設計好了比特幣的總量,這在一定程度上防止了通貨膨脹。但是也正是由於區塊鏈的比特幣獎勵每四年減半,因此在2016年,比特幣的價格大跌後,又迅速回暖,到達高峰,因此,可以說中本聰的這種設計其實從一定程度上保證了比特幣的價值不會下降得太厲害。比特幣從2017年開始進入了一個瘋狂狀態,一枚比特幣價格一度上漲到2萬多美元,引起了眾多投機者的蜂擁而入。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比特幣,在17年底進入一個下跌的振盪期,一度下跌到5千美元左右,春節後又上漲到了一萬多美元,可以看到每當比特幣價格下跌時,總會有很多資金進入,助推價格上漲,後邊總會看到操盤者的影子。
比特幣最近為什麼會這么火!下面說說我的看法:
一、是出現了很多暴富神話
比如瑞波幣的創始人現在成了區塊鏈首富,有人靠比特幣短時間內身價上億,再加上寶二爺這樣的人,到處現身說法,從賣牛肉的,到可以有資金購買限量版的勞斯萊斯幻影,其造富神話,令很多人嚮往。
四、比特幣區塊鏈的稱號
比特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號稱可以取代一切中心化的組織,顯然是一種烏托邦的情節,但烏托邦往往是美好的,雖然不能實現,卻人人嚮往。
個人認為比特幣其實就是披著區塊鏈外衣的一個數據邏輯,它的存在基礎是非常脆弱的,一旦出現一點問題,將會血本無歸,所以幣市風險太大,想進入幣市,一定要謹慎。
❻ 比特幣違法嗎
比特幣在中國是不合法的。
根據中國央行2013年12月5日發布的《關於防範比特幣風險的通知》的規定:
比特幣具有沒有集中發行方、總量有限、使用不受地域限制和匿名性等四個主要特點。雖然比特幣被稱為「貨幣」,但由於其不是由貨幣當局發行,不具有法償性與強制性等貨幣屬性,並不是真正意義的貨幣。從性質上看,比特幣應當是一種特定的虛擬商品,不具有與貨幣等同的法律地位,不能且不應作為貨幣在市場上流通使用。
現階段,各金融機構和支付機構不得以比特幣為產品或服務定價,不得買賣或作為中央對手買賣比特幣,不得承保與比特幣相關的保險業務或將比特幣納入保險責任范圍,不得直接或間接為客戶提供其他與比特幣相關的服務,包括:為客戶提供比特幣登記、交易、清算、結算等服務;接受比特幣或以比特幣作為支付結算工具;開展比特幣與人民幣及外幣的兌換服務;開展比特幣的儲存、託管、抵押等業務;發行與比特幣相關的金融產品;將比特幣作為信託、基金等投資的投資標的等。
❼ 關於比特幣的說法不正確的是什麼
1、比特幣的長期投資者正在轉變為短期投資者;
2、價格暴漲的背後是財富的轉移;
3、比特幣的絕大部分交易來自於交易所,也有大量的用於實體經濟;
4、比特幣大佬持有大部分比特幣;
5、銀行不願意與加密貨幣公司、交易所進行合作,許多操作是合規的。
(7)比特幣說法不正確的擴展閱讀:
購買方法:
用戶可以買到比特幣,同時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依照演算法進行大量的運算來「開采」比特幣。在用戶「開采」比特幣時,需要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
然後通過反復解謎密與其他淘金者相互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用戶的電腦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那麼就將會獲得25個比特幣。
由於比特幣系統採用了分散化編程,所以在每10分鍾內只能獲得25個比特幣,而到2140年,流通的比特幣上限將會達到2100萬。換句話說,比特幣系統是能夠實現自給自足的,通過編碼來抵禦通脹,並防止他人對這些代碼進行破壞。
❽ 你說原子幣不合法,當時的比特幣合法嗎現在又是怎樣的結果,馬雲搞支付寶的時候你說合法嗎現在都在用
偷換概念啊,支付寶是有實體貨幣支持的,不是虛擬貨幣,只是把貨幣數字化了
近年來,與虛擬貨幣相關的炒作(如ICO、IFO、IEO、IMO和STO等)花樣翻新、投機盛行,價格暴漲暴跌,風險快速聚集。相關融資主體通過違規發售、流通代幣,向投資者籌集資金或比特幣、以太坊等虛擬貨幣,其本質上屬於未經批准非法公開融資行為,涉嫌非法發售代幣票券、非法發行證券以及非法集資、金融詐騙、傳銷等違法犯罪,嚴重擾亂經濟金融秩序。
2017年9月4日,中國人民銀行等七部委發布《關於防範代幣發行融資風險的公告》,對ICO和虛擬貨幣交易場所進行清理整頓,境內虛擬貨幣交易規模大幅下降,有效避免了虛擬貨幣價格暴漲暴跌對我國金融市場的沖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