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大戰比特幣
A. 比特幣是否能作為一種儲蓄貨幣
隨著數字化進程和區塊鏈技術的不斷進步,全球金融空間正在經歷快速轉型。美元這樣的主導貨幣是否會被取代,現在回答這個問題可能還為時過早。但正如IMF的一篇文章指出的那樣,數字貨幣必須提供一些獨特且毋庸置疑的優勢。隨著時間的推移,我們可能會看到波動性有所緩和,發幣規則有所改善,這將極大地促進數字貨幣的進一步應用。因此,我們更有可能看到,隨著不同的貨幣類型開始涌現,並成為價值儲存、儲備資產和首選的交換媒介,整個金融領域將變得更加多元化。正如Carney已經指出的那樣,這種對美元的驅逐將釋放出政府目前囤積的大量美元,並為新興經濟體提供相應機會,降低對單一體系的依賴。
B. 很多人認為比特幣在多方面與黃金相比具備優勢,你認為比特幣能和黃金比嗎
我認為比特幣還是很難和黃金相提並論的。
最後,黃金對於世界上絕大多數國家都是通用的,不僅僅是發達國家對於一些落後的國家黃金也能夠起到保存財富的作用。即便是以後發生了世界大戰,在戰爭時期黃金還是能夠作為硬通貨,讓大眾接受。但是對於比特幣來說,不少國家都通過法律明令禁止操作比特幣,而對於一些落後的發展中國家,很多人都根本不知道比特幣這是一種什麼樣的東西,並且互聯網也不是每個國家都存在的,這對於大多數人來說是一種遙遠的存在,根本沒有黃金切合實際。而一旦出現戰爭或者重大自然災害事故,比特幣的變現能力也比較差,對於我們普通人來說是非常不利的,因此持有比特幣真的不如持有黃金來的更加實在。
C. 比特幣如何算出來的
要想了解bitcoin的技術原理,首先需要了解兩個重要的密碼技術: HASH碼:將一個長字元串轉換成固定長度的字元串,並且其轉換不可逆,即不太可能從HASH碼猜出原字元串。bitcoin協議里使用的主要是SHA256。
公鑰體系:對應一個公鑰和私鑰,在應用中自己保留私鑰,並公開公鑰。當甲向乙傳遞信息時,可使用甲的私鑰加密信息,乙可用甲的公鑰進行解密,這樣可確保第三方無法冒充甲發送信息;同時,甲向乙傳遞信息時,用乙的公鑰加密後發給乙,乙再用自己的私鑰進行解密,這樣可確保第三者無法偷聽兩人之間的通信。最常見的公鑰體系為RSA,但bitcoin協議里使用的是lliptic Curve Digital Signature Algorithm。 和現金、銀行賬戶的區別? bitcoin為電子貨幣,單位為BTC。在這篇文章里也用來指代整個bitcoin系統。 和在銀行開立賬戶一樣,bitcoin里的對應概念為地址。每個人都可以有1個或若干個bitcoin地址,該地址用來付賬和收錢。每個地址都是一串以1開頭的字元串,比如我有兩個bitcoin賬戶,和。一個bitcoin賬戶由一對公鑰和私鑰唯一確定,要保存賬戶,只需要保存好私鑰文件即可。 和銀行賬戶不一樣的地方在於,銀行會保存所有的交易記錄和維護各個賬戶的賬面余額,而bitcoin的交易記錄則由整個P2P網路通過事先約定的協議共同維護。 我的賬戶地址里到底有多少錢? 雖然使用bitcoin的軟體可以看到當前賬戶的余額,但和銀行不一樣,並沒有一個地方維護每個地址的賬面余額。它只能通過所有歷史交易記錄去實時推算賬戶余額。 我如何付賬? 當我從地址A向對方的地址B付賬時,付賬額為e,此時雙方將向各個網路節點公告交易信息,告訴地址A向地址B付賬,付賬額為e。為了防止有第三方偽造該交易信息,該交易信息將使用地址A的私鑰進行加密,此時接受到該交易信息的網路節點可以使用地址A的公鑰進行驗證該交易信息的確由A發出。當然交易軟體會幫我們做這些事情,我們只需要在軟體中輸入相關參數即可。 網路節點後收到交易信息後會做什麼? 這個是整個bitcoin系統里最重要的部分,需要詳細闡述。為了簡單起見,這里只使用目前已經實現的bitcoin協議,在當前版本中,每個網路節點都會通過同步保存所有的交易信息。 歷史上發生過的所有交易信息分為兩類,一類為"驗證過"的交易信息,即已經被驗證過的交易信息,它保存在一連串的「blocks」裡面。每個"block"的信息為前一個"bock"的ID(每個block的ID為該block的HASH碼的HASH碼)和新增的交易信息(參見一個實際的block)。另外一類指那些還"未驗證"的交易信息,上面剛剛付賬的交易信息就屬於此類。 當一個網路節點接收到新的未驗證的交易信息之後(可能不止一條),由於該節點保存了歷史上所有的交易信息,它可以推算中在當時每個地址的賬面余額,從而可以推算出該交易信息是否有效,即付款的賬戶里是否有足夠余額。在剔除掉無效的交易信息後,它首先取出最後一個"block"的ID,然後將這些未驗證的交易信息和該ID組合在一起,再加上一個驗證碼,形成一個新的「block」。 上面構建一個新的block需要大量的計算工作,因為它需要計算驗證碼,使得上面的組合成為一個block,即該block的HASH碼的HASH碼的前若干位為1。目前需要前13位為1(大致如此,不確定具體方式),此意味著如果通過枚舉法生成block的話,平均枚舉次數為16^13次。使用CPU資源生成block被稱為「挖金礦」,因為生產該block將得到一定的獎勵,該獎勵信息已經被包含在這個block裡面。 當一個網路節點生成一個新的block時,它將廣播給其它的網路節點。但這個網路block並不一定會被網路接受,因為有可能有別的網路節點更早生產出了block,只有最早產生的那個block或者後續block最多的那個block有效,其餘block不再作為下一個block的初始block。 對方如何確認支付成功? 當該筆支付信息分發到網路節點後,網路節點開始計算該交易是否有效(即賬戶余額是否足夠支付),並試圖生成包含該筆交易信息的blocks。當累計有6個blocks(1個直接blocks和5個後續blocks)包含該筆交易信息時,該交易信息被認為「驗證過」,從而該交易被正式確認,對方可確認支付成功。 一個可能的問題為,我將地址A裡面的余額都支付給地址B,同時又支付給地址C,如果只驗證單比交易都是有效的。此時,我的作弊的方式為在真相大白之前產生6個僅包括B的block發給B,以及產生6個僅包含C的block發給C。由於我產生block所需要的CPU時間非常長,與全網路相比,我這樣作弊成功的概率微乎其微。 網路節點生產block的動機是什麼? 從上面描述可以看出,為了讓交易信息有效,需要網路節點生成1個和5個後續block包含該交易信息,並且這樣的block生成非常耗費CPU。那怎麼樣讓其它網路節點盡快幫忙生產block呢?答案很簡單,協議規定對生產出block的地址獎勵BTC,以及交易雙方承諾的手續費。目前生產出一個block的獎勵為50BTC,未來每隔四年減半,比如2013年到2016年之間獎勵為25BTC。 交易是匿名的嗎? 是,也不是。所有BITCOIN的交易都是可見的,我們可以查到每個賬戶的所有交易記錄,比如我的。但與銀行貨幣體系不一樣的地方在於,每個人的賬戶本身是匿名的,並且每個人可以開很多個賬戶。總的說來,所謂的匿名性沒有宣稱的那麼好。 但bitcoin用來做黑市交易的還有一個好處,它無法凍結。即便警方追蹤到了某個bitcoin地址,除非根據網路地址追蹤到交易所使用的電腦,否則還是毫無辦法。 如何保證bitcoin不貶值? 一般來說,在交易活動相當的情況下,貨幣的價值反比於貨幣的發行量。不像傳統貨幣市場,央行可以決定貨幣發行量,bitcoin里沒有一個中央的發行機構。只有通過生產block,才能獲得一定數量的BTC貨幣。所以bitcoin貨幣新增量決定於: 1、生產block的速度:bitcoin的協議里規定了生產block的難度固定在平均2016個每兩個星期,大約10分鍾生產一個。CPU速度每18個月速度加倍的摩爾定律,並不會加快生產block的速度。 2、生產block的獎勵數量:目前每生產一個block獎勵50BTC,每四年減半,2013年開始獎勵25BTC,2017年開始獎勵額為12.5BTC。 綜合上面兩個因素,bitcoin貨幣發行速度並不由網路節點中任何單個節點所控制,其協議使得貨幣的存量是事先已知的,並且最高存量只有2100萬BTC
D. 炒比特幣APP哪個好
我個人認為是紅色警戒3 因為凱恩之怒是2008年的游戲了,游戲性雖然重要,但是畫面質量也很重要,這一點凱恩之怒實在是比不過。 從劇情角度來講,我認為GDI和NOD的恩怨比紅色警戒3的世界大戰更帶感,但是紅色警戒3經過這么長時間的打磨,游戲內元素要比凱恩之怒豐富的多,可玩元素也多一點,但是游戲深度就明顯比不過凱恩之怒了,所以從游戲性上來說這兩個大概是五五開的,但是如果你是娛樂玩家,游戲深度就不重要了。。。所以紅色警戒更有是優勢。 如果你玩盜版,這點就不用看了。凱恩之怒現在能不能連上伺服器都不好說了,想找人聯機估計很難,但是紅色警戒3憑借前作的名氣,還是有一部分忠實擁蹙的,所以能找到聯機的對象,這一點紅色警戒有優勢,想當年一起聯機打游戲都是什麼時候了。。。 凱恩之怒還有一點優勢,配置要求非常低。。。當年要求是很高的,我還專門配了台電腦。。。純手打,。
E. 比特幣和龐氏騙局的本質區別在哪裡

我寫這點,既不想忽悠誰接盤,也不想抨擊政策——我對於政策是相當支持的。
所要發聲目的只有一個,以比特幣為視角,觀察這個多維度的世界。
先說觀點,比特幣既不是鬱金香也不是龐氏騙局。當然,比特幣絕不能成為未來貨幣,也絕對會消亡——如果以時間為維度去看,這個世界上本來就沒有什麼不朽。
把比特幣比作鬱金香和龐氏騙局的說法由來已久,其中不乏所謂知名「 專家學者」 。歷史上到底有沒有過「 鬱金香泡沫」 以及是否如記載那樣誇張,其實很難講。如果非要比方,倒不如說「 君子蘭」 。之所以把三者相提並論,無非是三者有相似之處。但是武斷地評價三者相同,缺乏思辨精神,也少了一種維度。二十年前,你如果見到馬雲,很難不懷疑他是一個騙子。好的商業模式和傳銷、天才和瘋子,在某些方面的行為是如此的相似。
如果非要給比特幣下一個定義,我的答案是:一個新物種,互聯網時代的美麗貝殼。
想要搞清楚比特幣到底是什麼,需要把這個世界分成兩個群體。一個是強有力政權下的貨幣,一個是無強權或者躲避強權下的自由市場。以這個視角看下去,比特幣就一清二楚。
一個穩定的政權下,想要一個可以掌控的平穩的金融體系和貨幣政策。比特幣當然不符合定義,在這個層面上看下去,說比特幣是鬱金香都算寬容,它就是赤裸裸的龐氏騙局。
可是這個世界上還有很多人,生活在政權不穩當或者要躲避政權下的人們,比特幣便形成了一種下賦權的貨幣,猶如多年前的貝殼。在這個層面上比特幣已經是「 貨幣」 了。
我們有央媽的保護,有互聯網的便利,而比特幣是生活在不穩定環境下自發信任的央媽和互聯網支付。打個比方,他們就是科索沃辛巴威人民的央媽加「支付寶」。
那些比特幣的真正擁簇者,不管生活在哪個地區,本質上,他們的想法與「 貨幣地區」 的人們想法無異。
所以成為今日,無非是兩個原本不相乾的圈子發生了碰撞——「非貨幣地區」 的人炒作比特幣,變相地對「 貨幣地區」 的人民財產進行打劫。
比特幣本身的承擔系統,被更高的科技攻破,就是比特幣消亡的那一天。
如果無法攻破,這個世界仍未和平,仍未達成共識,比特幣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周星馳有一部片子叫《武狀元蘇乞兒》,皇帝對丐幫幫主蘇乞兒講「你丐幫弟子甚重,朕心難安啊。」蘇乞兒回,「假如皇上治理有方,百姓安居樂業,又有誰想去當乞丐呢?」
F. 普通人能做的投資有哪些
1、零錢理財——穩守
貨幣基金、銀行T+0,最適合做零錢錢包,存取比較方便,而且安全性強,虧損的可能性極低。把暫時用不到的錢,放在裡面生息,每個月接近4%的投資回報,比銀行活期0.35%強得多哦~
信用卡,之所以把信用卡放到零錢理財這塊,是因為它作為消費工具,應用場景比較多,而且可以與貨幣基金等結合使用。
信用卡用得好,其實對於個人是很有幫助的,一來可以加信用,降低以後的貸款門檻;二來有長達50天的免息期,自己的錢留在貨幣基金里,比如花了10萬,50天後再還就能有大概500多的收入,妥妥的「借」銀行的錢來理財。
2、定期理財——穩攻
銀行理財、保險理財、券商理財、P2P
這些產品要說沒有風險是不可能的,比較穩妥的是銀行理財,但收益最低,其他三項的投資收益要高一些,風險也比銀行理財高。
不過選出穩妥的產品是沒問題的,比如短期的保險理財、綜合指數高的P2P平台,這些產品也是比較不錯的,但要避免選錯大家還得多花點時間學習。
定期理財之所以備注【穩攻】,是因為它們的收益率比較明確,非系統性風險低,不像浮動收益類產品,在一年內起起伏伏很多保守型甚至穩健型的投資者都接受不來。
買這類產品的好處就是不用受行情波動影響最終受益,也可以精簡一些個人精力。
3、高收益理財——強攻
基金、股票
【強攻】的特點就是收益空間大,能夠引發大家對高收益的嚮往。
之所以沒有把基金和股票放到前文所說的期貨、比特幣等類型中,是因為它們的投資門檻低很多,不管是資金還是操作層面的。
此外,股票賬戶還可以參與國債逆回購、打新等短期較為高收益的投資。
4、避險資產——避險
黃金、外匯
避險類資產,顧名思義,是用來避險的,比如世界大戰、貨幣貶值這些,可能性比較低,所以配置比例不用太高,一般建議配置5%以內即可。
要注意的是,買黃金和外匯大家很容易會找錯平台。
在國內做黃金交易,一般在銀行的平台,或者獲得上海黃金交易所牌照的平台;
外匯的話,只建議找銀行的,就是普通的換匯。
很多人會上外匯騙局的當,出發點是想加杠桿投資賺取高收益,但平台選錯了。
雖然說有外國的監管,但在國內是不受法律保護的,這一點要謹記。
5、保險配置——保障
經濟條件一般的朋友,先把社保配上,這是最基礎的保障,其中一些優勢(如帶病投保)是連商業保險都比不上的。
對於經濟條件比較好的朋友,買商業保險就考慮重疾險、壽險、意外險和醫療險即可。
而那些雜七雜八的理財型保險,一般是不建議的,除了年金險,條件不錯的朋友在配好保障型保險後,可以考慮有豁免條件的年金險,收益雖然不是特別高,但豁免保障可以接受。
記住,以上只是羅列了一些投資方式,不是每一樣都要試,也不是把資金平均分散到看中的投資上。
理財是非常個性化的活,也就資產配置與投資組合的重點,必須要立足個人/家庭,靈活設置,才能實現資金的最大化哦!
購買什麼產品需要結合你自身的經濟情況,風險偏好和家庭情況。無論你經濟情況如何風險偏好是激進還是保守,都需要先做一個資產配置。
資產配置的第一項:應急金/3-6個月的月開銷/,至於是留三個月月還是六個月,看你自身的情況,工作比較穩定的話可以留三個月,應急金主要用來直付每月開銷外的突發費用,婚喪嫁娶的禮金費呀,突發的疾病呀,這筆費用支出後,一定要盡快補充上,保證應急金最開始設置的金額,因為隨時會支出,所以此項費用存入貨幣基金即可,方便取存。
資產配置第二項:債券和股票基金的比例,一般有一個最簡單的計算方法,用100減去自己的年齡,假如你今年30,100-30=70,也就是可以持有30%的債券和70%的股票或者股票基金,當然這個比例不是絕對的,還是得結合你自己的風險偏好,如果你特別保守,50%50%也是可以的。
G. 發生戰爭了比特幣還能用嗎
局部戰爭的話,比特幣作為避險資金,會刺激其價格上漲,比如每當伊朗和美國有沖突的時候,價格就會上漲,但是如果是世界大戰,任何投資產品都拋了吧,因為那時候人人想著逃命,還想著黃金和比特幣上漲,瘋了吧。但是世界大戰不大可能,所以每天有沖突的時候,我就去抹茶交易所買比特幣,漲了就拋了,賺十幾個點沒問題
H. 美國印鈔機不停,為什麼美元不貶值
最近有個困擾很多人的奇怪現象,那就是隨著美元一直在降息印鈔,但美元卻反而升值了。
尤其是最近又推出了無限量化寬松,直接開啟了無限印鈔機模式。
論放水量這次可比08年次貸危機要猛多了,其中6037億是給國民發鈔票,如果說08年是水娃,那這次就是海王了。
美元指數一路上漲,短時間漲幅超過了5%,而盧布貶值14%,澳元、紐西蘭元下跌10%。
美元指數突破100大關,這是之前以來的第一次。
這里先解釋一下什麼是美元指數。
所謂美元指數,指的是美元兌換一攬子貨幣的指數。
但是國債市場上的投資者一看美聯儲開始接盤了,於是紛紛加大了拋售國債的力度。
結果之前美聯儲印的7000億美元就完全不夠用了。
美聯儲的接盤壓力還是非常大的,過去一段時間里,賣國債的人越來越多,美聯儲有點接不過來了,所以也就出現了國債票面價格出現暴跌。
美聯儲開啟無限接盤模式後情況才有所緩和。
另外一方面,因為新冠疫情影響,世界經濟不知道要停滯到多久,還有到今年夏天美國很多企業債務會到期,很有可能會爆發更大的債務危機。
屆時美聯儲需要繼續印鈔以解決危機,但是會引發拋售國債,美元信用進一步打折,甚至極端情況下崩盤。如果減少印鈔力度,債務危機就會全面爆發。
我個人對今年是偏悲觀的,現在市場只看到貨幣政策救市這一面,而對經濟的影響和未來到期的債務,並沒有計算在內。
新冠疫情沒有明朗之前,多看少動,最多配點債券和黃金做對沖。
I. 比特幣虛擬貨幣會引發第三次世界大戰嗎
一發核彈,網電全斷,哪來的比特幣了。。。
J. 為什麼世界銀行不發行全球通用的貨幣
最基本的思路就是,既然經濟學上充分的自由競爭,對市場的發展的是有利的。那貨幣是不是也可以進行自由競爭,人們可以自由選擇各自認為優質的貨幣進行交易。貨幣自由競爭的前提有兩點,一是不僅國家,任何人或者機構都可以發行貨幣,二是世界上的人都可以自由的選擇其認為優質的貨幣。如果貨幣進行了充分的自由競爭,世界性的流通貨幣是人們篩選出來的,人們自由篩選出來的至少不會是一種天天超發,動不動就貶值的貨幣吧。但目前的現狀就是,幾乎所有貨幣都由國家發行並強制在本國流通,各國貨幣的信用背書完全建立在政權的信用之上。各國人民在貨幣上幾乎沒得選,生在一些操蛋國家,只能忍受。在國際貿易中,人們自然會選擇信用好一些的貨幣來進行結算。第二次世界大戰以及冷戰結束以後,美國做為世界唯一的超級大國(政權),自然信用相對較好,被人們選來做為國際貿易的結算貨幣(當然也因為美國胳膊粗,威逼利誘各國用美元結算)。注意剛才說美元只是信用相對較好,並不是說完全沒有問題,現在基本情況就是美國操縱匯率收割著各個政權的財富,各個政權再超發貨幣收割其人民的財富。這就是國家發行貨幣並且強制流通的弊端。所以才會出現哈耶克這種讓貨幣自由競爭,任何個人/銀行/機構都可以發行貨幣,讓人們自由選擇的想法。但個人認為哈耶克的想法也不是沒有漏洞,個人/銀行/機構發行的貨幣的信用背書也無非是這些人/銀行/機構。如果其形成一定的壟斷,還不是和現在一樣嗎?
回顧人類歷史,到底有沒有一種貨幣是人類自由選擇出來的流通貨幣,答案當然是有。在發明紙幣之前,金銀銅紛紛被各國人民選擇成為流通貨幣。在交通 科技都不發達的古代,這絕對不可能是各國人民商量好的,也不可能是一種巧合。而是因為金銀銅在某種程度上是那個時代最好貨幣,在當時這幾種惰性金屬,易攜帶 拆分 ,更重要的是貨幣增長速度(開采速度),和人們交易增長的速度基本一致。既然古代人都可以自由選擇出當時最適合的貨幣,現代人在意識到黃金/國家發行的紙幣都不是最適合這個時代的貨幣時,是否應該尋找另外一種更適合這個時代的貨幣呢?比特幣的出現給人以一種希望。總體來說,比特幣通過演算法將貨幣的信用背書分布在系統的每一個節點上,系統中的任何一個節點想要打破這種信用所要付出的代價,要遠遠高於其打破這個信用體系而獲得的收益。所以說比特幣帶來一種全新的思路,讓貨幣可以不再以某個國家政權做為信用背書,而讓每個參與到這個貨幣系統中的人都成為信用背書的一部分,並且相互監督/制衡保持這種信用的動態平衡。在比特幣發展的過程中,褒貶不一,有專家指出比特幣代碼隨便復制,稍微修改就是另外一種貨幣,這不是荒唐的嗎?專家說的太好了,比特幣真不一定是現代人最終共同選擇出來的最適應這個時代的貨幣,如果有一種或幾種從比特幣代碼中復制/修改出來的貨幣,被人們發現更適合這個時代的交易/貿易。那麼人類可以把他當做世界流通貨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