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abric區塊鏈共識演算法
Ⅰ 區塊鏈技術中的共識演算法
關於區塊鏈技術的一些講解和知識點分析我們已經給大家分享過很多次了。今天,霍營java課程就再來了解一下,區塊鏈技術中的共識演算法的一些基本定義與特點。
簡單過一下區塊鏈
我們一般意識形態中的鏈是鐵鏈,由鐵鑄成,一環扣一環。形象地,區塊鏈的也可以這么理解,只不過它不是由鐵鑄成,而是由擁有一定數據結構的塊連接而成,這是一個簡單的雛形
通俗講解共識
所謂共識,通俗來說,就是我們大家對某種事物的理解達成一致的意思。比如說日常的開會討論問題,又比如判斷一個動物是不是貓,我們肉眼看了後覺得像貓,其滿足貓的特徵,那麼我們認為它是貓。共識,是一種規則。
繼續我們的會議例子。參與會議的人,通過開會的方式來達到談論解決問題。
對比區塊鏈中,參與挖礦的礦工通過某種共識方式(演算法)來解決讓自己的賬本跟其他節點的賬本保持一致。讓賬本保持一致的深入一層意思就是,讓鏈中區塊信息保持一致。
為什麼需要共識,不需要可不可以?當然不可以,生活中沒了共識的規則,一切亂套。區塊鏈沒了共識的規則,各個節點各干各的,失去一致的意義。
這兩個例子的對應的關系如下:
會議的人=挖礦的礦工
開會=共識方式(演算法)
談論解決問題=讓自己的賬本跟其他節點的賬本保持一致
如果你對節點的概念意思不懂,請先理解為礦工,一個節點內部包含很多角色,礦工是其中之一。
共識演算法
目前常見的在區塊鏈中,節點們讓自己的賬本跟其他節點的賬本保持一致的共識方式(演算法)有如下幾種:
PoW,代表者是比特幣(BTC)
弊端:
礦池的出現,一定程度上違背了去中心化的初衷,同時也使得51%攻擊成為可能,影響其安全性。
存在巨大的算力浪費,看看礦池消耗大量的電力資源,隨著難度增加,挖出的不夠付電費
PoS,代表者是以太坊(ETH),從PoW過度到PoS
弊端:
破壞者對網路的攻擊成本很低,擁有代幣就能競爭
另外擁有代幣數量大的節點獲得記賬權的概率會更大,會使得網路共識受少數富裕賬戶支配,從而失去公正性。
Ⅱ 如何通俗的理解ibm區塊鏈技術hyperledger-fabric中的共識演算法pbft
1、區塊鏈的技術是什麼? 如果我們把資料庫假設成一本賬本,讀寫資料庫就可以看做一種記賬的行為,區塊鏈技術的原理就是在一段時間內找出記賬最快最好的人,由這個人來記賬,然後將賬本的這一頁信息發給整個系統里的其他所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