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一萬個比特幣換了一個披薩
A. 比特幣真正的意義和作用是什麼
去中心化:比特幣是第一種分布式的虛擬貨幣,整個網路由用戶構成,沒有中央銀行。去中心化是比特幣安全與自由的保證 。
全世界流通:比特幣可以在任意一台接入互聯網的電腦上管理。不管身處何方,任何人都可以挖掘、購買、出售或收取比特幣。
專屬所有權:操控比特幣需要私鑰,它可以被隔離保存在任何存儲介質。除了用戶自己之外無人可以獲取。
低交易費用:可以免費匯出比特幣,但最終對每筆交易將收取約1比特分的交易費以確保交易更快執行。
無隱藏成本:作為由A到B的支付手段,比特幣沒有繁瑣的額度與手續限制。知道對方比特幣地址就可以進行支付。
跨平台挖掘:用戶可以在眾多平台上發掘不同硬體的計算能力。
(1)用一萬個比特幣換了一個披薩擴展閱讀:
比特幣是最早出現也是目前為止規模最大的加密貨幣,比特幣與區塊鏈同時誕生,跟黃金一樣,比特幣的發行上線是無法突破的,總量上限為2100萬。黃金不受任何國家發行的,是自然界發行的,所以大多數的人們認可黃金是貨幣。
比特幣從邏輯上的設置跟黃金是一模一樣的,那到底比特幣值多少錢?我們來看一下幣圈經久不衰的笑話,九年前一個程序員拿10000個比特幣換了兩塊披薩,這次交易是比特幣的首筆交易,也說明了比特幣已經像貨幣一樣可以流通了,這就是比特幣價值的體現。
如果把區塊鏈比作麵粉,那麼比特幣是麵粉做出來的饅頭,麵粉當然也可以用來做花捲,烙餅等,只不過用麵粉做出來的第一種食物是饅頭。
同樣的,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首個應用,然而區塊鏈技術本身除了應用於比特幣之外,還可以有很多的用途,比如區塊鏈可以有效解決中心監管系統的身份偽造,篡改數據等。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比特幣
B. 被坑買了很多比特幣的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比特幣是什麼?比特幣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8年11月1日提出,並於2009年1月3日正式誕生。
這是比特幣的第一筆公開交易,也是當時的匯率,1萬比特幣=25美元。
如果他當時保留了這1萬個比特幣,現在將擁有2.7億美元,達到財富自由了。
要知道,一共只有2100萬個比特幣,他一頓披薩吃掉了1/2100的市場價值。
正式這筆公開的交易曬在了網路上,讓資金開始關注到比特幣的價值,因為可以產生交易。
於是以程序員為首,開始拚命的挖礦,比特幣的價值開始水漲船高。
之所以比特幣的價值水漲船高,是因為參與挖礦的人越來越多,而比特幣的產量是有限的,挖礦的成本就增高了。
C. 為什麼這么火,居然有人用一萬個比特幣換了兩張披薩
一萬個比特幣換兩個披薩.估計你的比特幣是你自己想像的.比特幣多貴
啊
D. 那個曾經用10000枚比特幣買披薩的兄弟,後來怎麼樣了呢
後悔是肯定會後悔的,這個兄弟肯定後悔的想要跳樓也說不定,因為10000枚比特幣現在價值大概3億元左右人民幣,那麼用3億多元去吃披薩,相信這是世界上最貴的披薩了吧,這位兄弟簡直比中了彩票忘了取還會後悔啊,如果不出意外的情況下,這將是他這輩子最後悔的事情,不過他既然當初會買比特幣,那麼說明這個哥們兒是有投資意識的,除了比特幣之外,他應該還會買一些其他的東西,只不過這些東西可能沒有比特幣賺錢罷了,但是這種投資的意識是非常好的。
只要仔細觀察比特幣的成長歷程,我們就可以看出端倪,在它剛剛出現的時候,了解它的人會非常有興趣的關注它的成長,而且會時常的關注它周圍的成長環境,比如說金融環境,流通渠道等等,這些環境可以說是比特幣成長的一個很重要的因素,那麼能細致入微的觀察這類成長環境,一定會離成功更近一些。
E. 比特幣披薩節是什麼梗
2010年5月18日,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在Bitcoin Forum發帖表示,希望用一萬枚比特幣(當時價值40美元)換取兩份Papa John』s的大披薩。而後在22日密碼學愛好者「jercos」,趁商家優惠,花了25美元購買兩份披薩寄給Laszlo,並按承諾獲得一萬枚比特幣。
自那以後,比特幣社區就把發生這筆標志性交易的5月22日,當作是「比特幣披薩節」來慶祝。甚至還出現了一個推特賬號,每日更新這兩份披薩當日的比特幣價值。此外,比特幣價格每次破新高的時候,這筆交易和Laszlo都會被拿出來「調侃」。
如果按照當前比特幣價格來計算的話,這兩份披薩價值7630萬美元。
庫幣合約KuCoin Futures是KuCoin 旗下的數字貨幣衍生品平台,全球最公開透明,最受信賴,全球化用戶最多,全球合約市場覆蓋率最高的合約交易平台,目前支持比特幣永續及交割合約。
F. 比特幣披薩節是哪一天
10年前有個小夥子花了 1萬個比特幣買了兩個披薩,那一天是2010年5月22號。這個小夥子就是第一個使用比特幣的人。
G. 如果2011年花100萬元買比特幣,現在能成為世界首富嗎
首先,先看一下2018年兩個主流富豪榜排名情況:10月底發布的福布斯中國富豪榜前400名中,第400名以58億元人民幣入圍;胡潤百富榜的門檻設在20億元人民幣,而在胡潤全球榜中,更是需要10億美元才能勉強擠進榜單。
再來看一下八年前(2010年)的十萬元能買多少比特幣以及如今價值幾何:八年前十萬元人民幣大概等於1.5萬美元。而由於自身的特殊屬性,比特幣僅短短一年光景就從0.003美元漲至0.5美元。如今更是以6000+美元的價位長居虛擬貨幣榜首。
時間推至同年11月,這個時候比特幣在交易所的價格已經達到0.5美元,整整上漲了九倍,這個時候再花1.5萬美元買入,也只能換得3萬個比特幣。按今日比特幣市價,頂多值兩億美元,連馬爸爸的零頭都不及,想擠進中國富豪榜都不大可能了,何況是世界富豪榜?最多是個村裡的首富。
不過,不管如今價值幾何,不管是否擠進富豪榜,能在2010年便購入比特幣,並且持有這么多年,從比特幣個位數美元起步至18674美元光輝戰績再至如今6000+美元頹象都不拋售,也是個值得敬佩的人啊!
H. 比特幣被認為是莊家操盤到底是怎麼回事
2020年是個神奇的年份,雖然年初到年尾麻煩事不斷,但資產價格卻漲的很好。
我們看看各類資產的表現:
這里多說一件有意思的事,在比特幣剛出來的前 7 個月里,創造者中本聰自己開采了 110 萬枚比特幣,佔了當前比特幣總量的6%,這些比特幣一直放著沒動,現在價值接近400億美元。
如果一個市場具備了高杠桿、價格波動劇烈、交易量有限、集中度高這四個特點,那這個市場就是一個完美的割韭菜市場。
我們之前做過一期《亨特兄弟白銀投機案》,美國的亨特兄弟就是在囤積了大比例的白銀之後,通過在期貨、現貨兩個市場操縱價格,大肆的收割著市場上的白銀投資人,今天的比特幣市場跟當年的白銀市場有點像。
任何的資產泡沫破裂之前,都會有很多人賺得盆滿缽滿,泡沫的上限在哪裡?價格會升到多高?市場的情緒能有多瘋狂?這些都沒人能預測。
一個理性的投資者不應被暴漲的價格撩撥的失去理智,而應該在狂熱的市場情緒之外,仔細想清楚兩個問題,我真的理解了這東西背後的投資邏輯?這東西真值這么多錢?
如果你跟我一樣,對比特幣的暴漲一臉懵逼,那最好就不要去湊這種看不懂的熱鬧。
I. 最早持有比特幣的那些人,現在過得怎麼樣
那些人現在日子過得很滋潤,早期把玩比特幣的這些“風口的豬”掙了很多錢。
現在很多遍論壇對比特幣的討論不再局限於“比特幣是不是一個騙局”,而是拓展到“比特幣能不能成為全球性貨幣”。在筆者認為比特幣就是一個十足的數字泡沫,一個由演算法構建出來的虛擬貨幣,背後沒有國力支撐,而且比特幣的稀缺性必然導致其升值很快,尤其是在市場經濟的引導下。各國日常使用的貨幣背後是有國家威望的背書,就像美元之所以全世界流通,還不是因為美國強大的國力確保了美元的流通能力。中本聰當初單純的設想,讓比特幣代替各國貨幣,成為全球流通對象,在國與國之間的力量角斗看來,簡直是笑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