BTC現在為什麼不能兌換
⑴ 盤點世界各國對加密貨幣的態度
任何事物常有兩重性,以BTC為代表的數字貨幣有「去中心化、點對點交易」等優勢,但也普遍存在著許多缺點。比如:數字貨幣不容易受資本管制、數字貨幣能夠用以黑市交易等、更有諸多的毫無實質性價值的ICO項目。
簡單地說,各個國家對數字貨幣的安全監管對策大概分成三種:
1、 措施較嚴苛的國家:中國,關閉數字貨幣兌換人民幣的集合競價,金融機構和支付服務組織都不能參與虛擬貨幣交易。
俄羅斯、約旦 :中央銀行嚴禁金融機構參與BTC以及數字貨幣的買賣交易。
2、 實施相應程度上受限的國家:美國雖實施牌照化管理方法,但牌照卻太難申請辦理。
韓國 為嚴厲打擊洗錢等犯罪行為,嚴禁匿名銀行賬戶買賣交易,未滿十八歲投資人和外籍人嚴禁在韓建立數字貨幣賬號。
日本 金融監管組織下令很多家數字貨幣交易中心整改落實合規管理對策。
3、實施徹底對BTC開放的國家: 新加坡 早就在2016年便發布了廣為人知的「沙盒」機制,即在 事前報備的狀況下,准許從事專業和現階段相關法律法規有一定的矛盾的業務流程 ,即便之後被官方停止有關業務流程也不容易追究其有關法律責任。
「沙盒」制度讓區塊鏈技術企業得到了巨大的自主創新發展空間,使新加坡變成世界各國為避開該國現行政策而趕赴國外ICO的一方紅土,也讓新加坡變成了在亞洲對ICO最友善的發達國家,現階段我國大部分的ICO項目都是在新加坡發行的。
下列盤點部分國家和地區對BTC的看法:
中國:個人能夠擁有並買賣BTC,但法律法規嚴禁金融投資公司比如金融機構這樣操作。
2013年12月5日,中央人民銀行(PBOC)最先通過嚴禁機構解決虛擬貨幣交易管控BTC。
2013年12月16日PBOC對於三方支付平台處理方嚴禁應用BTC買賣交易。
2014年4月1日PBOC命令金融機構和第三方支付企業兩個星期內關掉虛擬貨幣交易賬號。
2017年2月9日,PBOC並非通過法律法規方法,反而是「任務」方法延遲時間或是中止BTC提取服務項目。
2017年9月4日,中央銀行等發布公告,全面禁止ICO和虛擬貨幣交易平台。
2020年年初,中央人民銀行宣布潘功勝領導的國家外匯管理局將嚴厲打擊挖礦。
歐洲 :BTC在歐洲非常風靡,因為歐洲的債務危機、國家人民的財產無法得到相對應的安全保障、通貨膨脹率比較嚴重、國家政府部門的無作為等,全部都是造成BTC在歐洲大受歡迎的根本原因。群眾在生活消費的情況下,還要收巨額的稅款。因而,群眾和商戶都樂於利用BTC買賣交易。
德國 :BTC行業發展趨勢相對來說標准規范,現已列入到國家的監管體系。有消息流傳BTC被德國視為數字貨幣,但緊接著政府部門辟謠說,只不過把它用作個體數字貨幣、貨幣符號。個體使用BTC整年內免稅政策,但進行商業行為要繳稅。
英國 :未對BTC進行過多安全監管,也沒規定貫徹落實反洗錢法基本原則,推行了沙盒安全監管制度,能夠容錯機制。
阿根廷 :因為阿根廷金融危機,資產不斷流失,阿根廷的 社會 經濟發展經常出現停滯不前,群眾的資產無法得到相對應的保障,阿根廷群眾期望尋找某種新的投資方法來確保自身的資產不掉價,因而BTC在阿根廷交易非常頻繁。
非洲 :有新聞稱非洲某些國家也剛開始接受認知和接受BTC,在其中兼具象徵性的便是肯亞。
越南 :政府已經委託多家政府機構來審核虛擬貨幣和資產的監管問題。到2022年12月份,將會由國家銀行、司法部、通信部、越南政府貿易部以及其它部門一起來發布該監管框架。 對於BTC越南政府選擇了監管創新而不是禁止。
烏克蘭 :正處在戰爭風暴中的烏克蘭今年2月份通過了法案,確立了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在該國的合法地位。
中國台灣 :在台灣,比特幣被認為是洗錢工具。台灣央行行長Perng Fai-nan表示,比特幣應該被添加到國家AML預警系統中,以防止洗錢。盡管過去幾年,這種數字貨幣的升值相當強勁,但台灣也加入了監管比特幣的一方,就監管的必要性發表正式評論。
菲律賓 :菲律賓央行主管,Nestor Espenilla,談到了首次幣發行規制,並認為比特幣合法化是安全的。菲律賓央行對比特幣等金融技術持開放態度。
印度 :印度財政部國務部長Anurag Thakur指出政府正在考慮與數字資產有關的問題作為政府的主要議程之一。
雖然一些國家的做法是試圖將其扼殺,但潮水來得太快了,各國政府試圖淡化比特幣的最有可能的方式之一,是通過創建自己的數字貨幣,但這是否能成功還有待考究。
⑵ 比特幣如何兌換人民幣
把比特幣拿到場外交易平台賣掉換成人民幣即可。
⑶ 比特幣會消失嗎
目前不可能取消。比特幣存在的價值就是挑戰現在的金融制度,比特幣是目前市場共識所認可的一個流通私人貨幣,並沒有任何的國家購買力和法律保障,但是想要取消比特幣還是非常困難的。
第一,基於目前龐大的暗網和黑市交易。
有需求就有市場,比特幣最初的價值完全是由暗網和黑客以及灰色交易所推崇起來的,一個去中心化和不可追蹤性的加密貨幣,以及區塊鏈點對點的交易方式完全符合這個市場的交易規則,這也是比特幣一直與洗錢丑聞相關聯的原因。
第二,全球市場開始參與炒作。
華爾街也好,紐交所也罷目前都開始紛紛參與以及有意向參與比特幣期貨交易。這是一個非常明確的信號,數字貨幣目前市值已接近5000億美元這絕對是一個大蛋糕。
綜上所述如果沒有新的,可以替代比特幣的產品出現,短時間內想要取締比特幣是完全不可能的。
自誕生以來,一直有人說他會死,然而現在越活越好,並不會被取消,也取消不了。
你有本事把比特幣取消嗎??求你把我硬碟上170GB的比特幣數據搬走!你上門來砸了也可以,但是這170GB的數據全世界還有至少幾十萬份。你能同時銷毀這么多份數據,就可以把比特幣取消了,試試你能不能做到!
第一,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換句話說,它具有去中心化的特點,或者說是分布式記賬;
第二,區塊鏈技術源於比特幣;
第三,比特幣是一組復雜的代碼,只有解開這個代碼的人,才能獲得比特幣。而總的只有2100枚比特幣,意味著比特幣將會通過挖礦被不斷發掘出來。
第四,目前比特幣有專門的挖礦公司進行發掘,這也就說明比特幣會越變越少。
綜上所述,我覺得不是比特幣會不會消失,而是區塊鏈技術究竟會不會產生出第二個「比特幣」出來。
從技術角度說,至少有兩種辦法摧毀比特幣:
1、只要各大網路運營商從骨幹網上切斷比特幣的P2P協議通訊,比特幣的挖礦作業和轉賬能力就被切斷了,比特幣的幣值也就會立馬趨近於零,相對於被取消了,從政府辦事流程上來說,以金融穩定、反洗錢、返黑市交易等任何羅織的罪名出發立個法(或者行政規定),比特幣就算被合法的摧毀了。任何國家的當局者在本國的法幣受到沖擊、金融穩定受到威脅時,都很可能果斷採取上述措施。
2、集中購買大量礦機對比特幣發起51%算力攻擊,比特幣幣值也會應聲歸零,而發動這種攻擊需要的投資並不大(相對於國家而言)
因此,千萬不要對比特幣幣值的未來過於樂觀,希望炒幣、屯幣賺錢的人盡量避免重倉持有比特幣。
目前比特幣已經曲曲折折發展了9年之久。事已至此,它是不會消失的,未來只是會討論他的價格依波動,還有就是面對群眾面的大小問題。照目前來看,知名度是越來越大,尤其是在經歷了2017年的瘋狂之後。
從下面幾個因素來看:
1.自身在幣圈的地位,無論是市值還是用戶基礎以及忠實度,在目前的虛擬貨幣圈中他論第二,沒人敢說自己是第一。尤其是17年中國採取了監管了之後,直接關閉了法幣和虛擬數字貨幣之間的兌換通道。交易所基本都是幣幣交易,BTC成為幣圈的硬通貨。現在資深炒幣的人一般都是說自己賺了多少個BTC。
2.需求,有一點不可否認的,現在這些虛擬數字貨幣交易為一部分人提供了另外一種投機的選擇,投機需求;另外一個需求,也是BTC備受爭議的一點,暗網交易,助長了黑暗犯罪的氣焰。我們都知道我們所能夠接觸到的互聯網只是冰山一角,佔比4%,而暗網則是深藏於深海,體量數十倍於它的平行互聯網世界。只要有互聯網在,BTC永遠不可能消失,他是活在互聯網中的。
3.監管。世界各國對於BTC的態度都不是統一的,有的支持,有的反對,有的保持中立。要想全面監管BTC,只有全世界的國家都達成一致,才有可能。只是目前為止,全世界就某件事情保持高度一致,對不起,我沒看到。要知道,國與國之間的還是存在利益的博弈的。你看,就算成立了聯合國,在某些問題上,又能怎樣呢?
有些話我們都熟讀於耳,「 科技 是第一生產力」,「 科技 是把雙刃劍」
自古以來, 科技 本身沒有錯,只是因為險惡人心滋生的一切需求,才會把另一面利用的淋淋盡致
貨幣的價值不是取決於這個,而是取決於貨幣在人們心中的分量,或者說是貨幣的信用。你的擔心確實是正確的,在比特幣誕生的初期,好多幣都丟失了,好多地址的幣,很久都沒有動,可能主人也忘記了密碼,或者是地址丟失了。
長期會,長期比特幣也一文不值,那比特幣沒有價值的時候是什麼時候呢,黃金一文不值。
就未來十年,比特幣不會消失,而且價格越來越高,1個比特幣等於一幢別墅。
投機大過於兌換物質的比特幣是陷阱、誰會去花會升值的金錢?這比投資股票還恐怖、它沒有任何實體的保障、再者、簡單的看是理想的貨幣、可仔細的看就應該理解到、它是利用了人多幣少的危機性普遍心理而炒作的傳銷、[打臉]傳銷的特點之一、為了利益的投資、之二、自己會成為宣傳者、之三、投資大過於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