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幣就夠
① 比特幣怎麼才能買到現在多少錢一枚比特幣
比特幣就像是游戲裡面的貨幣,不過比特幣是沒有人發布的,而是依靠特定的演算法產生,所以現在尋找比特幣的人也自稱為礦工,不過他們是依靠計算機挖礦。
比特幣的上漲源於全球風險資產的重構,以及加密資產投資渠道的拓寬,今年以來證券和外匯等市場波動加劇,全球投資者尋找可以避險的資產,傳統避險資產黃金更依賴於實體經濟和通脹預期,而比特幣更像是敏感指數,獲得一定的資產對沖優勢。
② 比特幣可以持有嗎
可以,不少大企業也購入比特幣。
2021年2月25日,據國外媒體報道,比特幣的價格在近幾日雖然有大幅波動,但其價格持續保持在高位,也讓不少投資者看好這一加密貨幣,在特斯拉買入15億美元比特幣、在線支付公司Square增購比特幣之後,又一家公司宣布增購了1.9萬枚比特幣。
增購1.9萬枚比特幣的,是幫助企業構建業務分析和移動應用程序的商業情報公司MicroStrategy,他們在當地時間周三宣布,已增購了19542枚比特幣。
(2)比特幣就夠擴展閱讀
2020年11月,比特幣價格周四站上15000美元/枚,為2018年1月以來最高水平,由於一些事件的推進,比特幣價格這兩天已飆升10%以上。
加密貨幣投資公司Morgan Creek Digital Assets聯合創始人兼合夥人Anthony Pompliano表示:「比特幣是當前宏觀環境的最大贏家。正如我們所見,市場從2008年流動性危機中走出來之後,當美聯儲量化寬松政策介入時,通脹對沖資產的表現非常出色。」
在支付巨頭PayPal宣布將在其平台上使用虛擬貨幣進行交易之後,比特幣在過去幾周一直在上漲。這一消息增強了人們長期以來對比特幣等加密貨幣可能成為一種更可行支付方式的期望。
③ 比特幣就是為炒而炒嗎
並不是全是。比特幣最大的價值就是可以用它作為一種無法監管的中介媒質,逃過各國的傳統金融監管,進行資金流動。
比特幣的過程是這樣的。
09年-比特幣誕生
09-13年,莊家們主要忙著投資礦場,挖比特幣。此時比特幣完全沒有流通,誰都可以簡單的獲得比特幣,基本一文不值。
2013年-比特幣數量達到設計總量50%(2100萬上限)
2014年-開始炒作比特幣交易,開設比特幣交易平台。
14-17年-莊家還是持續投資礦場,挖比特幣。比特幣交易完全民間化,沒有莊家進場。
2017年-比特幣數量達到設計總量的75%,且大部分控制在莊家手上。
2017年-莊家開始進場,使用比特幣作為逃避監管的道具
2018年-至今 比特幣逃脫監管的作用非常顯著,大量資金通過比特幣控盤機構進行流動,比特幣水漲船高。
這里要說一下莊家為什麼要控盤。因為這東西本身完全沒有價值,你要通過這東西流動資金,必須在表面上顯得正常。因為你在大環境上還是受金融部門監管的,不是你隨便撿個石頭就說值多少錢人家就可以認的。
首先,我的目的是通過自賣自買的方式「合法」的轉移我的資金,而不是真的去買所謂的比特幣。
其次,我要讓比特幣足夠值錢,才能轉移更多的資金。
再次,散戶一入場很快就會發現這玩意其實根本沒有多少流通性,散戶之間互相接盤根本撐不起這個價格,如果散戶擁有的比特幣過多,他們胡亂拋售,我又不可能真花錢去買他們的,到時候市場價格崩盤,我自賣自買的游戲就玩不了了。
④ 比特幣可以怎麼玩
新手首先要知道如何計算你的成本,充值,交易,提現,都有手續費的。起碼看得懂K線,這個K線基礎網上一大把,隨便看看,弄懂,要有風險意識,比特幣屬於高風險,高利潤投資,可能一夜翻倍,也可能一夜寶馬變單車。資金投入,剛開始建議小量玩玩。
但是現在個人挖礦很難挖到比特幣,所以基本都是規模化挖礦,需要和礦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還想靠挖礦賺錢的話,就目前來看,最適合的挖礦方式是雲挖礦或礦機託管了,畢竟單人挖礦的時代已經過去。
⑤ 新手怎麼玩比特幣
新手首先要知道如何計算你的成本,充值,交易,提現,都有手續費的。起碼看得懂K線,這個K線基礎網上一大把,隨便看看,弄懂,要有風險意識,比特幣屬於高風險,高利潤投資,可能一夜翻倍,也可能一夜寶馬變單車。資金投入,剛開始建議小量玩玩。
但是現在個人挖礦很難挖到比特幣,所以基本都是規模化挖礦,需要和礦池合作,所以如果大家還想靠挖礦賺錢的話,就目前來看,最適合的挖礦方式是雲挖礦或礦機託管了,畢竟單人挖礦的時代已經過去。
⑥ 比特幣的概念是什麼
比特幣(BitCoin)的概念最初由中本聰在2009年提出,根據中本聰的思路設計發布的開源軟體以及建構其上的P2P網路。比特幣是一種P2P形式的數字貨幣。點對點的傳輸意味著一個去中心化的支付系統。
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
比特幣:又稱「比特金」,是一種網路虛擬貨幣,網民可以使用比特幣購買一些虛擬物品,比如網路游戲當中的衣服、帽子、裝備等,網民之間也有用來購買現實物品的情況。
比特幣網路通過「挖礦」來生成新的比特幣。所謂「挖礦」實質上是用計算機解決一項復雜的數學問題,來保證比特幣網路分布式記賬系統的一致性。比特幣網路會自動調整數學問題的難度,讓整個網路約每10分鍾得到一個合格答案。隨後比特幣網路會新生成一定量的比特幣作為賞金,獎勵獲得答案的人。
(6)比特幣就夠擴展閱讀
用戶可以買到比特幣,同時還可以使用計算機依照演算法進行大量的運算來「開采」比特幣。在用戶「開采」比特幣時,需要用電腦搜尋64位的數字就行,然後通過反復解謎密與其他淘金者相互競爭,為比特幣網路提供所需的數字,如果用戶的電腦成功地創造出一組數字。
比特幣是類似電子郵件的電子現金,交易雙方需要類似電子郵箱的「比特幣錢包」和類似電郵地址的「比特幣地址」。和收發電子郵件一樣,匯款方通過電腦或智能手機,按收款方地址將比特幣直接付給對方。下列表格,列出了免費下載比特幣錢包和地址的部分網站。
參考資料
網路-比特幣
⑦ 比特幣有價值嗎
我從2個角度分析一下個人對比特幣價值的認知:
1. 對貨幣的小小思考
目前世界各國發行的貨幣,基本都是信用貨幣。比如美元,自布雷頓森林體系後,就與黃金脫鉤了。一般認為,現代美元的價值是以美國的國家信用,或者說,國力和軍力支撐的。
但是,這個裡面是似是而非的。因為美國的國力和軍力無法量化,誰能告訴我美國的國力和軍力值多少美元呢?既然無法量化,如何能保證美元沒有印多了?事實上,這也是無法保證的。另一方面,美元上寫著IN GOD WE TRUST,這等於已經明明白白告訴你了,美元其實是一種信仰。就像特朗普的支持者在競選時高喊,「美國!美國!」,人們對於美元的這種信任並非是純理性的,而是理性、自豪感、神聖感、似是而非、慣性思維的混合物。
而這種信任也是脆弱的,近的比如泰銖、盧布,一夜間下跌百分之四五十,也是稀鬆平常。更離譜的比如金圓券,民國政府基本上算是詐騙了。
比特幣其實也是如此,它的價值也來自信任,只是它背後不是政府的信用背書。對比特幣的信,是一種更純粹的信,因為它比法幣更看不見摸不著,但就是有那麼一小撮人對它深信不疑,比如我。這種信,來自比特幣技術的簡潔、有力,來自其中包含的超越時代的思想,來自對現有貨幣體系的不滿,來自人類對進步事物的天然嚮往。
2. 比特幣價格與反身性
巴菲特的價值投資理論是非常深入人心的:因為人的恐懼或貪婪,一件東西的價格可能會暫時高於、或低於它的價值,但最終又一定會回歸價值本身。
索羅斯的觀點是,因為人性的殘缺,一個東西永遠回不到它的價值。即矯枉必須過正。當一個東西價值被絕對低估,那麼在上漲的過程中,人們對其上漲的認知不斷強化,往往會導致瘋狂的買入,最終價格會漲到它本身的價值之上,反之亦然。
在這個過程中,價格的上漲引發了人們對一個事物的追捧,人們因此產生的上漲預期又會繼續推高這個東西的價格。
索羅斯稱之為反身性。
舉個例子:村子裡有一個先知。他告訴大家黃金一定會去漲,大家快去買黃金。大家一窩蜂去買了,黃金供不應求,果然漲了。於是大家都說,先知預測的真准。
這個過程,跟黃金的基本價值,或者對黃金的實際需求,沒有任何關系。
如果拿一個放大鏡來看。在這個過程中,對黃金的看漲的看法是不斷被強化的。因為過程中黃金也是波段上漲。假如在第一個上漲回調時,有人賣掉了。當第二次漲到更高時,這個人就會覺得自己這次操作特別傻,那麼當他下一次再次買入時往往就不會輕易賣出。即使他下一次又賣出了,總會有一次,他會「學聰明了」,不再賣了。
人還是一種社會動物。所以這種上漲預期會不斷傳播啊,還會互相「學習」,加劇了人性的這種弱點。
而往往當一個泡沫破滅時,大多數人都逃不掉。少數理性的人可以跑掉,少數人贏了大多數,賺得盆滿缽滿。在《烏合之眾》一書中就說,群體的智商往往比一個人還低。在管理學上,這叫羊群效應。在中國股市,這就叫「散戶紅利」。君不見,幣易平台上每天有多少人賺的盆滿缽滿,甚至財富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