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比特幣問答 » 羅輯思維說到比特幣

羅輯思維說到比特幣

發布時間: 2023-05-21 01:46:33

Ⅰ 有很多人說比特幣是美好的,為什麼有人說它是一場騙局

說到比特幣這個東西,大家對它還是有一定的了解的,比特幣實際意義上就是一個虛擬貨幣,而它現在又是進行了一個相應的上漲,在疫情的期間比特幣它的一個股市的價格已經上漲了幾倍。對於這樣的一個上漲的形式有很多種一個相關的人員都感覺到這是一個非常虛假的現象,是一個騙局。因為現在在疫情期間,全球的一個經濟地進行的相應的萎縮,所以他們就會在這個時候選擇把自己的一個金錢轉,大家對進行一個相應的保值,這也是一個非常不正常的事情。

所以說咱現在的這一個貨幣政策進行比較松緊的一個狀態之下,我們在這個時候選擇一個比特幣是一個非常不錯的一個現象的,這個時候也是一個非常好的一個事情。而通過比特幣的一個相關數據來進行一個相關的挖礦的話,那麼所產生了一個收益都是非常好的,這也是我們所能夠進行了解和想像到的了。

Ⅱ 玩懂比特幣的那群人,財富翻了多少倍

我身邊有位同事,她當年十幾塊買了10,去年年底四十多萬賣了一個,今年年初42萬又賣了一個。翻了多少倍,算算吧

談到比特幣這個充滿神秘色彩的貨幣,我們得先來看一看第一筆比特幣購買實體物品的交易細節。而這個在當時人們眼中的小小買賣放到如今來看,卻充滿無比的戲劇性,甚至還促成了一個非法定節假日問世。

歷史 上第一個比特幣實物交易發生在2010年5月22日,弗羅里達電腦工程師拉斯洛一時興起,用1萬枚比特幣向網友買了美國連鎖餐廳棒約翰兩塊熱氣騰騰的披薩,並在接下來的幾十分鍾內填飽了肚子。

在這場被認為是比特幣的首次交易中,一枚比特幣的價格大約為0.0041美元,按當前的匯率1萬枚比特幣價值4億美元。也就是說拉斯洛吃下肚子的披薩,一塊如今的要價為2億美元。不用懷疑,這肯定是有史以來最貴的披薩了。

而收下這筆巨款的網友若將這1萬枚比特幣保留至今,也可以輕易的晉升億萬富豪行列。

但事實上,兩個人當時都沒有把這筆重金放在眼中,只是開心的慶祝這個在他們心目中的 歷史 時刻。

此後,每年的5月22日就此被定為比特幣披薩日,全球各地的人紛紛歡聚紀念。隨著比特幣價值飛漲,聚會者更加熱衷於這個與億萬財富擦身而過的小故事,同時也記住了這個賦予比特幣在現實世界一切意義的一刻。

在崇尚自由與資本主義的美國西岸舊金山,距離矽谷不遠的地方有這么一棟外形簡單的房子,後來以「加密城堡」的綽號為人所熟知。多年來,這棟稱不上大的建築,來來去去住過數十名20多歲的 科技 新人。

在不到30歲從事區塊鏈相關技術工作的房東加德納口中,這些年輕的投資者在搬進去的不到兩個小時內都會變成比特幣或者其他加密貨幣的忠實信仰者。

不少人在比特幣僅值數百美元的時候,就開始大量的買入。受到堅定的信仰驅使,這些人常奉行只買不賣的戒條,這也讓他們大賺特賺。

加德納估計,超過60個房客因曾住進加密城堡而成為巨富。

類似的神秘建築在舊金山並不只有加密城堡一座,許多投資加密貨幣的年輕人主動聚集成群,並以自己信仰的貨幣為房子內部的走廊命名,如比特幣大道或以太坊巷。房子內部一眼望去像極了大學宿舍或美式兄弟會的聚會場所。

但事實上,在過著看似平凡生活的同時,很多住戶都持有數百甚至上千枚的比特幣。他們閑暇時常常駕駛著藍寶堅尼超跑外出兜風,為自己的信仰加值一番。

在4年前的2017年,荷蘭男子泰胡圖一家變賣了所有財產,包括房產和 汽車 。夫妻倆甚至解除並領取了退休賬戶中所能動用的每一分現金,把錢全部投入在比特幣上。當時比特幣的價格是900美元,而泰胡圖一家隨後也被稱為比特幣家族,泰胡圖本人始終對比特幣抱持著堅定的信仰。在他進場同年,比特幣曾一度暴漲至逼近2萬美元大關,但隔年卻跌至3000美元。

在暴跌之際,泰胡圖堅信比特幣會大幅反彈,於是便大手筆買進。事實證明,他又一次押對寶了。接連買在起漲點的好眼光,讓泰胡圖一家的財產持續暴增,此時若離開市場幾乎已經能稱得上是財富自由。

不過,泰胡圖表示,現在還遠遠不到出場的時機。他堅信比特幣在短短的一兩年內還會繼續書寫 歷史 新高記錄,就算在2022年達到20萬美元,他也不會感到驚訝。

而在過去4年內泰胡圖一家一直在環游世界,截至目前已經游歷超過40個國家。

泰胡圖透漏他一家人到現在還是沒有任何銀行賬戶及房產,所有家當仍全部投入到高度波動的比特幣中。但基於強大的信仰,他對此並不感到擔憂。

我們最後來看一個不知道該歸列於幸運還是悲劇的事件。

這是過去幾天熱騰騰的新聞,美國加州一名城市設計師托馬斯在10年前比特幣剛問世時,受邀製作一段有關比特幣運作的教學動畫,並收到7002枚比特幣作為酬勞。

在當時1枚比特幣僅值數美元,托馬斯未作多想,便將這筆比特幣存進一個數字錢包中,並把這個錢包放入自己的IronKey加密型U盤中。托馬斯隨手將U盤的密碼抄在紙上,之後就把這件事忘得一干二凈。

多年間,比特幣多次迎來暴漲,直到上周,7002枚比特幣價值已高達2.81美元。托馬斯這才想起自己擁有這筆巨款,但抄寫U盤密碼的紙條卻早已遺失,而托馬斯自己怎麼都想不起密碼,只能看著自己手上這個存有巨額財富的U盤干著急。

由於托馬斯的U盤有著最高等級的安全保護,只要連續輸錯10次密碼就會永久加密。這不僅代表U盤將被永久上鎖,更意味著托馬斯將跟世人夢寐以求的富豪生活說再見。

托馬斯說自己在過去這段時間內時時刻刻都在設法找回密碼,他花了數個小時,躺在床上盡全力回想自己過去常用的密碼,一旦想到一個就立刻跑去電腦前嘗試,卻沒有一個通過。

如今托馬斯已經輸入8次錯誤密碼,只要再輸錯2次,將永久與這筆巨款告別。

事件曝光後,任教美國斯坦福大學的網路安全專家亞歷克斯公開對托馬斯喊話,強烈建議他不要再瞎猜密碼,而是轉交專業人士破解。

亞歷克斯提議,只要托馬斯願意將U盤中的一成比特幣作為酬勞,自己可以在半年內破解這個U盤。

不過目前還沒有進一步的消息傳出,我們無從得知托馬斯究竟是會繼續設法想密碼,還是向亞歷克斯或其他收費更為低廉的專家求助。

一、 中本聰發現比特幣,如今淡出比特幣圈。美籍日本人中本聰在十二年前的金融危機之後,在互聯網演算法中發現了一種全新的數字貨幣,那就是比特幣,即一種由一大串數字構成的虛擬貨幣。比特幣的價值體現在區塊鏈中,那時一種去中心化的點對點信息傳輸手段。中本聰在世界經濟低迷之際,做出了對比特幣的白皮書,一時間引起了很多人的注意。作為世界首個發現比特幣的中本聰,他接下來便組建團隊,著手進行比特幣的挖掘工作,即利用演算法去找到節點之間的數字密碼,被稱比特幣。

被人稱為無政府主義者的中本聰,理所當然在比特幣的交易中獲取了大量中間價,畢竟如今的比特幣已經溢價到了一萬美元每個的程度。但或是已經看淡比特幣市場,不久之前,中本聰全身而退,將比特幣交易運作交給繼任者接管,自己已經隱退「江湖」了。

二、 第一個吃螃蟹的人楊林科,創建我國比特幣交易平台。

楊林科是浙江溫州人,自小就有經商天賦,而且眼光極准。他在第一次接觸比特幣時,就預感它將為自己帶來巨大的財富,於是和他的夥伴黃嘯宇合作創辦了我國首個數字貨幣交易平台。我國接觸比特幣的人不少,但是苦於沒有比較正規的國內交易渠道,大部分人會在國外平台進行交易,或者私下買賣。楊科林創辦平台之後,正好填補了需求,一時間湧入了非常多比特幣玩家,而且在他之後,比特幣交易平台就像雨後竹筍一樣,紛紛創建。那時,比特幣迎來了「升值」,當初一美元一個的比特幣,現在已經需要三十美元了,楊林科當然掙了大錢。

比特幣從以前的幾十枚只要幾塊人民幣到現在的一枚達到幾十萬,翻了數不清的跟頭了,按照最早購買的儲藏的價格話,現在要100倍了

Ⅲ 比特幣其實是一場騙局,央行一錘定音,中科院也早已發聲警告,你了解嗎

中信銀行根據國家政策要求,也開始「封殺」比特幣,禁止賬戶用於比特幣交易。如發現,中信銀行有權採取暫停相關賬戶交易、注銷相關賬戶等措施。此外,中國科學院教授關表示,鑒於中國承諾到2060年實現碳中和,有必要實施法規,以減少比特幣開采和未來新興產業的碳排放。因為經過研究發現,很多人因為痴迷比特幣而使用高能耗的電腦來挖掘比特幣。

據估計,中國比特幣區塊鏈的年能耗將在2024年達到峰值,約為296.59太瓦時。比特幣按1太瓦時計算,如果是10千瓦時,年耗電量將達到3000億千瓦時。用電量的增加無疑會產生13.35億噸的碳排放,而這種能源消耗已經成為中國十大能源消耗之一。其實在中國,早在2017年,內蒙古就開始整頓虛擬貨幣礦業。今年2月,內蒙古明確表示,將在4月底前關閉所有虛擬貨幣開采項目。總之,比特幣作為虛擬貨幣,是沒有金銀支撐的。產品和服務雖然可以購買,但最終是沒有價值的。所以人一定要睜大眼睛,避免被剪。

Ⅳ 王思聰為什麼說傻子才買比特幣你認可他的說法嗎

比特幣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所產生的一種基礎應用,在目前已經被過度炒作,將來很可能會變成一文不值,所以王思聰說的對,比特幣很可能就是一個巨大的投資泡沫。

比特幣的過度投機已經引起各國政府的高度警惕,擔心了比特幣成為違法交易和洗錢的途徑,為此不斷出台各種監管措施來限制比特幣的過度投機,比如印度就立法禁止比特幣在國內的交易和轉賬。美國證券交易委員會也在考慮將比特幣的交易納入到證券監管體系當中,而我國的金融監管機構也明確提出禁止比特幣的非法交易和挖礦等行為。

在各國政府的嚴厲監管之下比特幣的價值出現了大幅縮水,因此比特幣的泡沫最終必將破滅。

Ⅳ 李笑來,縱使萬人唾你,你依然是我心中的英雄

2017年9月4日,七部委聯合發文,將ICO定義為非法集資,針對ICO所得,視情況退還投資者。

一文激起千層浪,ICO一詞甚囂塵上,各種分析文章大量涌現,在所有的文章中都不無例外的提到了一個人——李笑來。

一時間,李笑來成為了這段時間的頭條王者,與之相對應的詞彙是詐騙和知識傳銷。

李笑來,東北人,畢業於長春大學會計專業。

不過在大學期間並沒有好好的學習專業知識,導致了畢業就失業的尷尬局面,仗著一張能說會道的嘴巴,李笑來找了份銷售的工作,據他自己說,幹得還不錯。

之後的李笑來一直掙扎在溫飽線上,父親病重使他一貧如洗,開網吧被合夥人欺騙,又使他負債累累。

迫不得已的李笑來投靠了在新東方做老師的羅永浩,(就是錘子手機的那個羅永浩),羅永浩告訴李笑來,當新東方的老師能夠年入百萬。

在北京的地下室,李笑來做了一張年入百萬的海報放到出租屋裡,開啟瘋狂的復習模式,據他自己說,在那段最艱辛的日子裡, 他將每一個單詞都當成了錢,多復習一個單詞,就多一份收入。

皇天不負有心人,李笑來終於如願以償的進入李新東方,據他自己後來說,根本就沒有年薪百萬。

不過正是從那時候起,李笑來的思維和眼界逐步打開,從一個小鎮青年轉變為京城白領,也算完成了一次人生逆襲。

新東方要求每位教師在每堂課前都寫逐字稿,我們看到的新東方老師詼諧幽默的講課方式,其實都是事先反復打磨的,逐字稿鍛煉了李笑來的語言駕馭能力,這給李笑來在網路上發表文章帶來了勇氣。

新東方老師的李笑來出版了《TOEFL核心詞彙21天突破》和《TOEFL高分作文》兩本書,因為有新東方的品牌背書,這兩本書的銷售都還不錯,用李笑來的話說,這叫長銷書。

李老師在做好本職工作的同時,開始在網路上公開發表文章。

他的新浪博客,當年一度成為個人博客的代表,文章反復得到新浪官方推薦。

後來,博客文章集結成書,書名叫做《把時間當做朋友》,雖然博客很火,但是這本時間卻賣得不怎麼樣。

一直到2016年,一個叫羅振宇的胖子,在一個叫羅輯思維的公眾號上,《把時間當做朋友》才一時洛陽紙貴。這是後話,我們暫且不提。

依靠博客積攢起來的人氣和新東方的信用背書,李笑來從新東方辭職。

辭職後創辦了艾德睿智國際咨詢教育公司,據他自己說,公司開始掛牌營業的時候,剛好是春節,他的兩個合夥人放下工作就去過節了。

那個春節,李笑來沒有時間陪伴年邁的母親和嬌美的妻子,而是守在公司且成功的完成了兩個客戶的成交。

這個段子,之後被李笑來拿出來反復講,為了普及節假日的概念。

接著,李笑來又做了天使投資人,具體戰績如何不得而知,不過從從為數不多的資料來看,李笑來持有五十多家公司的股份。

這時候的商人李笑來,並沒有太多的為人所知,即使出版了三本書做了一個公司。

不過他再一次完成了從京城教師到京城商人的轉變,這又是一次人生逆襲。

從小鎮青年到京城商人,李笑來走得異常艱辛但卻又有條不紊腳踏實地。

2013年底,《華爾街日報》報道了一篇關於中國比特幣市場的報道,文中提到了李笑來,報道出來之後,李笑來號稱自己是中國比特幣首富,持有比特幣達6位數之多。

一時間,懷疑者眾。

一直到今天,也沒有人見過李笑來到底持有多少比特幣。

在介紹他的時候,大多都會加一句,號稱比特幣的首富的李笑來,連羅振宇亦不例外。

2015年底,李笑來開通了微信公眾號「學習學習再學習」。

李笑來解釋第一個學習是動詞,第二個學習是名詞,第三個學習是動詞。

他認為應該學習如何學習,掌握了正確的學習方法之後再去學習。

公眾號漲粉很快,這既有李笑來原來的粉絲基礎和趕上了公眾號紅利期的原因,更多的是那時學習學習再學習公眾號輸出了大量的優質文章。

《如何選擇一本書》 《為什麼一定要自學》 《復利,人生的希望》等文章為帶來了大量的擁躉。

不甘寂寞的李笑來開通了《新生大學》微信公眾號和APP,定位於方法論,接著是便是有山寨知乎LIVE之稱的一塊聽聽。

此時的李笑來,擁躉者無數。

他也開始了積極的變現之路。

2016年,李笑來在得到APP開通了名為「通往財富自由之路」的專欄,售價199元/年的專欄,訂閱者達二十萬之眾,位列同類產品第一。

他還創辦了社區,加入社群要1980元/年,社群介紹寫到。

據加入的小夥伴們說,完全沒有價值,群里平時不準閑聊,每月的分享是群內成員分享,李笑來一年到頭也不出現幾次。

有個作者寫道。

可是,交智商稅的不僅如此。

李笑來在知乎LIVE直播《一小時建立終生閱讀系統》,收費一元,聽眾多大12萬。

一位聽眾聽完後,在微博寫道。

如果說以上產品是交智商稅的話,那麼收費高達六萬,兩個月零基礎成為全棧工程師的培訓,則完全就是在羞辱公眾的智商。

知乎用戶朱逸之對李笑來的產品做了如下總結。

此時的商人李笑來頭頂比特幣首富光環挾大量粉絲流量,揮斥方遒指點江山好不得意。

抽著用人幣民點的香煙,一臉陶醉。

2016年全球ICO大熱,無數淘金者如嗜血的螞蝗一般湧入ICO,整個市場到處飄揚著一夜暴富的神話。

作為號稱中國比特幣首富第一人,李笑來明銳的抓住了這一千載難逢的機遇。

李笑來參與的ICO項目能夠叫得出名字的就有數十個之多。

隨著市場的持續發酵,李笑來不滿足於項目的參與,他決定自己做項目。

他做的第一個ICO項目叫做EOS,雖然懷疑者眾,但憑借大量的粉絲基礎,EOS在短短的五天內融到了1.83億美元的資金,最後融資超過50億美元,有「空氣50億」之稱。

有了第一個項目的成功,第二ICO項目Press.One,李笑來充滿了教主般的自信,連白皮書都賴得寫,本來應該在寫白皮書的地方寫著。

短短幾天,Press.One項目又籌得資金3億多美元。

這樣一把玩下來,李笑來對粉絲洗了又洗,連坐擁千萬粉絲的微博大V薛蠻子都覺得面紅心跳。

我靠,粉絲經濟還能這樣玩?真是絕了!

於是薛蠻子不惜腆著老臉,跑到北京去和李笑來取經,兩個老男人肩並著肩笑得燦若桃花!

此時的李笑來儼然是一教教主,一臉庄嚴,一開口彷彿便具有某種魔力,說一聲去,一眾信徒便前仆後繼!

2017年9月4日,七部委聯合發布《關於發布代幣融資融資風向的公告》 ,明確定義了ICO項目為非法融資。

於是教主李笑來跌落神壇,成為人人喊打的過街老鼠,詐騙的聲音不絕於耳。

擁躉的教眾此時終於發現,一直信奉跟隨教主實現財富自由不過是一個謊言,實現財富自由的是教主李笑來自己,眾多的擁躉者不過為他輸血。

至此,李笑來除了面對一面倒的譴責之外,還有可能要面對法律風險。

李笑來一直信奉知識能夠改變命運。

於是他幾乎不去出去旅遊,所有的業余時間都拿來看書學習,甚至,學習成為了他生活的一部分,所以他公眾號的名字叫做學習學習再學習。

他相信能夠靠勤奮改變生活狀態。

他連續20多年都沒有節假日,他曾經計算過,每年的節假日多達一百多天,二十多年來,他高興的說他憑空比別人多活了好幾千天。

他相信復利是人生的希望。

於是他瘋狂的積累,確定了一個目標堅持不懈努力奔跑,雖然前路漫漫,但是他心中有希望的火種。

他相信認知可以改變人生

所以他努力踐行,閱讀大量認知心理學書籍,他的書名充滿了認知的態度《把時間當做朋友》 、《七年就是一輩子》。

他是一個小鎮青年,畢業於一所不入流的學校,學了一個浪大街的專業。

父親病重使他一貧如洗,開網吧遇人不淑,又使他雪上加霜負債累累。

他的爸爸不叫李剛也不叫王健林,他不過是一介掙扎在社會底層的草根。

他因為堅信知識改變命運、勤奮改變生活、復利是人生希望、認知改變人生的信條,一步步踐行,終於達到了財富自由和萬人敬仰。

他滿足了大眾的美好幻想,在無數個失眠的夜晚,無數個不安分的靈魂,手不釋卷勤學苦讀,只為李笑來已經做出了榜樣。

知識改變命運、勤奮改變生活、復利是人生希望、認知改變人生。

Ⅵ 羅輯思維181-伯凡對自由的思考

生物的發展史就是追求移動性(自由)的歷史。包括基因移動,信息移動,原子世界向比特世界移動。

植物本身是不可移動的,但它能藉助風、水和動物,讓自己的基因移動。例如,花朵生成花蜜,吸引蜜蜂,讓種子附在蜜蜂身上移動。植物結成果實,吸引動物採摘,動物吃掉果肉,扔掉果核,種子也完成了移動。蓮藕的種子藉助蓮蓬浮在水上,隨著水流移動。

自然界移動效率最高的是禿鷲,熱帶草原大雨後產生熱蒸汽,禿鷹張開翅膀就能很輕松地在高空滑翔,發現食物後收起翅膀就能垂直降落,不費一點力。(喬布斯寫過一篇關於禿鷲的文章,他研究禿鷲是為了尋找提高人類移動效率的設備,於是製造了電腦)

隨著歷史發展,物理世界開始向信息化世界遷移,人類可以通過信息間接地和物理世界交流。例如在希臘神話中,帕修斯去殺美杜莎,他不能和美杜莎面對面對戰,因為美杜莎的眼光能石化任何物體,於是他把盾磨得鋥光瓦亮,把盾當作鏡子,獲取美杜莎的位置信息,最終戰勝了她。

還有個例子,曹沖稱象。曹沖沒有直接把大象吊起來稱重,而是先把大象趕上船,記下水位刻度信息,趕下大象後在船上放石頭,讓船達到相同的水位刻度,通過稱船上石頭的重量就得到了大象的重量。曹沖通過刻度信息間接獲得了大象的重量。

人類剛開始是通過物理位移來傳遞信息,例如雅典的報信兵,從馬拉松到雅典跑了42公里,就是為了傳遞「我們獲勝」四個字的信息。後來發明了不依靠物理移動傳遞信息的方法,例如烽火台傳信息,烽火台雖然矗立不動,但是通過接力燃放烽煙,就能將信息傳到千里之外。

物理世界信息化之後,通信(信息移動)取代了交通(物理移動),人們不必面對面獲取信息,雖然遠隔千里,但卻感覺身在咫尺。有趣的是,250萬年前,類人猿出門都拿著石頭,而今天人們出門拿著手機伍吵。文明的發展史,是原子(Atom)世界向比特(Bit)世界遷移的歷史,在比特世界,脫離了原子的束縛,人類感到空前自由,1秒內能到達地球任何地方(通過視屏、電話獲取當地基行信息)。未來學家預測2045年人類會完成自身比特化,人類可以把記憶存儲到U盤,身體老化後再把記憶放到新身體內,達到永生。

金融史也是追求移動性的歷史,不過是財富的移動。 人類最初的商業是物物交換,但移動效率實在太低,於是有了貨幣,貨幣作為媒介(媒介特點:承載信息,讓信息相對移動),承載著財富信息。從貝殼貨幣,金銀貨幣,到紙幣,財富的移動性不斷發展,而現在,一張銀行卡能就承載著千萬的財富信息,未來,財富正在往完全脫離實體的方向發展,例如比特幣。除了空間移動外,財富還能跨時間移動,例如貸款就是把未來的錢搬到現在。

但我們真的自由嗎?

哲學家把自由分成兩種:積極自由,即我能自由地去干什麼(free to do);消極自由,也叫否定性自由,即免於做什麼的自由(free from)。兩種自由相比,後一種自由更可貴,更難得,例如我不想被打擾,我不想被裹挾,只想靜一靜。 外出旅行是尋找積極自由,待在私人空間是尋找消極自由。

人類一直在追求自由,自由是讓自己的選擇變得更多,但這個時代搏橘嘩的特點是選擇無限多。選擇不但不稀缺,而是像洪水泛濫。人因為口渴而想水喝,但是給你的不是一杯水,而是滔天洪水。在這種自由下,每個人都無所適從,每天都有新消息,每個人高度互聯,到處彌漫著貪多求全的焦慮。

無限自由=不自由 。宇航員在太空中完全擺脫重力,應該是無比自由了,但是失重很可怕,在失重環境下,人類不能控制移動,無所適從,找不到方向。

尼采說,我們的眼睛就是我們的監獄,目光所及之處就是監獄的圍牆。人的一生就是不斷讓目光變得遠大,拓寬監獄的圍牆,但你終究還是在監獄,自由是相對的,有依附的。

自由如果像羽毛一樣隨風飄盪,是不由自主,你隨時能被打擾,隨時被俘獲。自由要像鳥一樣,雖然有重力束縛,但你能展翅自主飛翔。

在這個時代要想獲得自由,從信息洪流中抽身出來,從互聯網路中離線,降低移動效率,找個小角落,成為你自己。

【舟】
自從聽了《冬吳相對論》,就被吳伯凡的睿智折服,向他學習。

Ⅶ 從投資的角度看,比特幣到底是金融工具,還是單純的資本騙局

在筆者看來,比特幣本身沒有價值,它的隱匿性和不可追溯性是非法交易的主要工具之一,而單純從投資角度上看,它炒作的就是一種稀有性,是建立在它僅有的2100萬枚的基礎上,這才有了炒作的噱頭和基礎,經過13年的狂歡後被全世界追捧。其屬性更偏向於資本市場的騙局,且是全世界投資者們默認的超大型的博弈市場。

反思

對於比特幣這類虛擬貨幣金融工具還是資本騙局,想必可輕易辨別,至今,大部分國家都沒在法律定義上將其視為法定存在。投資者們並非看不到比特幣的真相,他們為的就是參與進資金博弈,享受暴富的快感,哪怕背負著杠桿交易的巨大風險,也認為自己是幸運的那批人。資本騙局中,人們都不認為自己會是被騙的那一個。先入場的投資者穩賺,後入場的面臨著巨大風險。值得警惕的是,許多機構平均成本在1-2萬美金,在資本博弈中誰是真正贏家?各人有各自看法,不好強求,但國家態度擺在這兒,且顧忌一下。

Ⅷ 比特幣到底是不是貨幣,金融專家是作何解釋

比特幣不是貨幣,首先它不是國家發行的,沒有受到法律的保護。此外,比特幣數量稀少,無法滿足貨幣的流通和交易職能。

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比特幣,特別是隨著虛擬貨幣風潮的到來,很多虛擬貨幣都是打著“當初你錯過了比特幣,現在別錯過某某幣”的廣告語迎面而來。因此就算很多不了解比特幣的人也被動的進行了了解。所以比特幣造世界上不說是家喻戶曉,但也可以說是國民級虛擬幣了。

要知道貨幣最重要的就是要有國家背書,是國家的法定貨幣,這樣才有可能在世界上進行流通和交易。此外,貨幣的數量必須和人的數量成一定比例,這個就需要國家進行復雜的計算和調查。

反過來看比特幣沒有國家支持,更不是某個國家發行的貨幣。此外,比特幣的數量相比於受眾人群簡直太少了。因此,相比於貨幣,比特幣更像是一種虛擬的收藏品。

Ⅸ 現在如果有人擁有了100枚比特幣,這意味著什麼

近日,羅輯思維&得到App創始人羅振宇談自己投資比特幣的視頻再次被曝光。在視頻中,羅振宇表示因為相信趨勢,自己買了100枚比特幣,如今已經值300萬。

羅振宇表示投資最簡單的方式就是:只要你相信趨勢,投了之後就不管了,增加自己掙錢的能力更重要。

與所有的貨幣不同,比特幣不依靠特定貨幣機構發行,它依據特定演算法,通過大量的計算產生,比特幣經濟使用整個P2P網路中眾多節點構成的分布式資料庫來確認並記錄所有的交易行為,並使用密碼學的設計來確保貨幣流通各個環節安全性。P2P的去中心化特性與演算法本身可以確保無法通過大量製造比特幣來人為操控幣值。基於密碼學的設計可以使比特幣只能被真實的擁有者轉移或支付。這同樣確保了貨幣所有權與流通交易的匿名性。比特幣與其他虛擬貨幣最大的不同,是其總數量非常有限,具有極強的稀缺性。

2017年12月17日,比特幣達到歷史最高價19850美元。

Ⅹ 現實社會對人真的是全方面的折磨啊,你光勤勞奮斗是沒有用的,還要有定力有情商有耐心等等等等

書山有路勤為徑,我們從小就被教育只要勤奮上進,就會成功。
但你的勤奮真的用對了地方嗎?其實勤奮也是分層級的,最低級的勤奮不但很累,還沒有回報。
最好的勤奮是在用力前進行自我評估,看看自己處於人生的哪個階段,適合怎樣的勤奮方法,有策略有套路的勤奮,才能事半功倍。
如果說講戰略的勤奮是最高層次的勤奮,講方法論的勤奮是第二層次的勤奮,那拼體力的勤奮就是最低層次的勤奮。
絕大多數人的勤奮往往是廉價的,付出的汗水和回報往往不成正比。
- 01 -單純拼體力的勤奮
很多人的勤奮都是低層次的勤奮,他們的勤奮有個顯著的特徵:不動腦子,只甩膀子。
我年初參加新榜大會,聽到樊登老師講了一個例子:有本書叫《反脆弱》,告訴我們要想致富,飯店這種業務千萬不能碰。
飯店盈利的上限是可以看到的,一般的飯店一天也就中午和晚上兩個流量高峰,加上飯店的接待能力是固定的,收入天花板是很明顯的。
但是飯店盈利的下限卻摸不到底,如果一家飯店不好吃或者不被用戶接受,那真是投多少錢賠多少錢,而且還是一開門就賠的那種。
一個收入有上限,賠錢沒下限的業務,你願意幹麼?
我們往往對此一無所知,更不會考慮這些問題,我們只會覺得有的飯店很賺錢,我也能幹,只要我努力,那也能掙錢。
那些做事之前不動腦子的人,往往是被行業的隱性門檻擋在門外的。他們既不研究規律,也不思考方法,更不知道人生戰略,更喜歡埋頭苦幹。
勞力者治於人,說的就是這種人。
在浴缸里練了十年狗刨,連真正的泳池都沒摸到邊,更不知道什麼叫自由泳。這種勤奮流了很多汗水,九成都是沒價值的。
- 02 -講方法論的勤奮。但不要為了努力而努力
現在越來越多的人在講方法論了,總體上是件好事兒。
你會發現講方法論的人落地能力特別強,整體工作效率也很高,工作交到他們手上你可以很放心。
這些人更願意思考自己的不足之處,更願意想辦法向別人學習,來獲得成長。
就像古典老師說的,你一定要相信,你今天遇到的問題,早就有人經歷過,並且找到了更好的方式。你所要做的,只是學習。
但是也有很多人中了方法論的毒,貪多嚼不爛。
要想解決這個問題,還要更高水平的勤奮。
- 03 -最高層次的勤奮是戰略勤奮,不同階段的戰略是不一樣的
戰略並不是大而空的,包含了長期願景、中期目標和短期發展路徑的綜合方案,讓你始終堅持正確的方向。
願意花時間規劃戰略的人往往目標性更明確,他們做的無用功更少,效率更高,在自己位置上作出的成績要比一般人大得多。
但現在常見的情況是:
年輕人願意談戰略,但實際上對戰略一無所知,既提不出真正有效的戰略,也不會規劃戰略;
上了年紀的人不願意談戰略,因為既定的思維框架太多,而且產生了惰性,大腦里很少有時間思考戰略。
不同的階段戰略的意義是不一樣的,年輕人應該談戰略,要充分了解自身的資源、條件,以及外部環境比如企業戰略、崗位對自己的要求,要把戰略建立在充分認知上。
這些年輕人很多是被雷布斯那句「不要用戰術的勤奮掩蓋戰略的懶惰」打了雞血。但雷軍說出這句話是在經歷了在金山十六年天天到凌晨的加班,卻發現金山上市後市值還不到七億才有感而發的。
後來雷軍痛定思痛,帶領小米在短短幾年躋身中國一線智能機製造商,直至最近上市估值千億美元。
所以年輕人思考戰略不要大而無當,更不要白口空談,還是要踏下心來,多學多看。
而年紀大點的員工則不會這么干,他們往往不願意談,或者腦子里在自動迴避戰略這個詞。
因為絕大多數老員工,每天處理的都是日常工作,繁重的重復勞動和瑣碎的家庭生活,讓他們不願意思考什麼是最重要的。
做好手上的活兒當然非常重要,但是然後呢?
絕大多數老員工只是做好手上的活,但是未來是什麼樣子的,他們只是有模糊的概念,並不知道自己具體想要什麼,也不能預期未來是什麼樣子,那就更別說改變世界了。
不同階段的人應該怎麼規劃戰略呢,我們可以舉個簡單的例子:
剛入行的年輕人,最應該關注崗位需要你做什麼;
入行五到十年的部門負責人,最應該關注公司需要你做什麼,比如做出更好的產品,提升用戶體驗,協調不同部門的資源等等。
公司負責人,更應該關注市場需要你做什麼,比如為公司選擇賽道,構建高效的商業模式以及人才隊伍等等。
當然這只是一個例子,生活中需要思考戰略的地方遠遠不止工作這一個部分。
- 04 -怎麼才能做到戰略層次的勤奮?
真正的戰略勤奮,並不是大而空的高談闊論,而是要建立在充分認知現狀的基礎上,既要甩開膀子,又要策略勤奮,既要有長期的戰略定力,又要有短期的高效執行力。
那麼到底應該怎麼做到戰略勤奮呢?
1)不斷擴展認知邊界,跟更牛的人學習
戰略層次上的勤奮,首先是認知上的勤奮。
你必須搞清楚現階段最重要的問題是什麼、機會和短板是什麼,以及哪些是戰略問題,哪些只是戰術層面的問題。
但很多時候只靠你一個人,以來現有的經驗和知識,以及你的思維定勢,你是很難看清楚問題全貌的,也很容易掉進坑裡。
這個時候就要不斷的跨領域學習,同時要向更牛的人取經。
1997年,任正非帶領的華為走到了發展瓶頸,在戰略層次一片迷茫。於是他親赴美國向把IBM帶出泥潭的郭士納請教。
彼時任正非53歲,郭士納55歲;華為銷售額40億人民幣,6000名員工,而IBM則是銷售額600多億美元,27萬員工的龐然大物。
跟郭士納的閉門交流結束後,任正非深受觸動,回國就召開了全體動員大會:我們只學最好的,那就是IBM。
1998年,任正非斥資上千萬美元請IBM作為企業顧問,改造企業流程、發展新興業務、砍掉沒有前途的業務。
相比每年30億的銷售額,每年上億人民幣的咨詢費可謂是誇張了。但是結果大家也看到了,短短二十年,華為的銷售額增長到了6000億人民幣。
不斷突破認知邊界,向更優秀的高手學習,就是戰略勤奮的重要基礎。
2)時刻保持戰略定力:最重要的事情只有一件
所謂的戰略勤奮,就是抱定長遠目標,所有的工作都為這個終極的戰略目標而努力,時刻提醒自己:最重要的事情永遠只有一件,任何與之無關的事情都必須放棄。
在戰略上勤奮的人一定是焦慮的,因為他很可能不知道自己堅持的這件事情是不是正確的,加上戰略的行為往往是長期的。如果長期做一件前途未卜的事情,那麼問題就來了:你到底能堅持多久?
這個時候就要通過上一條,盡可能的確定自己的這條賽道是正確的,然後聚焦,all in。
據說,羅輯思維CEO脫不花三歲的小女兒都能說得出來媽媽的工作:媽媽要加班,媽媽要賣專欄。
聚焦到這種程度,加上羅胖和脫不花超強的能力、勤奮,羅輯思維想不成功也難。
當然他們並不是沒走過彎路,有一段時間他們什麼都賣,月餅、柳桃、會員,賣得都不錯,但後來毅然決然的全砍了。
他們還原價賣掉了很多投資項目。因為靠非核心能力賺錢,會損害企業的核心能力。
找到你最擅長的那件事情,反復的做到最好,時刻保持定力,你離成功就很近了。
3)不要頑固的捍衛過去:別用已知判斷未知
IBMCEO羅睿蘭有一句很牛的話:「不要嘗試捍衛過去。」
我總結了很多經驗,發現這句話太對了,我就是一直被過去的經驗和知識死死地束縛著,做了很多錯誤判斷。
戰略層面的勤奮,需要你結合時代發展的潮流做深入思考,不要用成見來束縛自己,本能性的追逐或者拒絕新生事物。
2004年,有人向我介紹阿里剛推出的支付寶,我嗤之以鼻:這項業務肯定發展不起來,用戶怎麼會放心把錢交到你的手上呢?
2011年微信推出來的時候,我覺得微信不會成功,畢竟已經有了QQ了,幹嘛還需要一個替代性的產品呢,多此一舉。
2013年,我當時的老闆大開腦洞,說要用比特幣給我們發工資。當時比特幣也就幾百塊,我們一個月能拿十個比特幣。當時我們無情的拒絕了老闆,覺得老闆把我們當傻逼。現在比特幣六萬多一個了,我們覺得自己確實是傻逼。
絕大多數人可能也跟我一樣,要麼對潮流熟視無睹,要麼認為潮流根本就是騙人的,但是普通人的想法,往往被證明是錯的。
所以我現在的心態越來越開放,面對新事物,第一反應不是給它定性,更不是腦子一熱就去跟潮流,而是放平心態,持支持的態度,看它怎麼發展,考慮怎麼把新生事物融合到自己的戰略發展當中來。
4)真正的戰略勤奮:抬頭望大事,埋頭干小事
真正戰略上勤奮的人,就是那種抬頭望大事,努力思考戰略,學習策略的人,同時又能夠踏下心來,專心把小事做好。
這也要求你在現階段分清對自己來說,什麼是戰略,什麼是戰術,什麼是單純的體力付出。
千千萬萬不要讓這三者錯位,特別是戰略和戰術的錯位。
比如很多人會把買房、買車、結婚生子認為是戰略層面的目標,但實際上這只是你人生中的一個小節點,解決的也都是你人生中的幾個小問題。
畢竟有沒有房子和車,有沒有女朋友,遠遠到不了決定人生勝負的層面。
而能夠決定人生長遠勝負的才算是戰略問題。
好了,最後在提醒大家一句,真正聰明的人,往往會聚焦長遠價值,因為這才是決定人生勝負的核心,畢竟人生不止短短兩三年。

熱點內容
以太坊顯卡驅動 發布:2025-07-12 02:55:24 瀏覽:698
區塊鏈token怎麼應用 發布:2025-07-12 02:46:34 瀏覽:106
幣信可樂礦池官網 發布:2025-07-12 02:42:08 瀏覽:225
怎樣創建一個比特幣帳號 發布:2025-07-12 02:16:13 瀏覽:205
2019年9月25幣圈 發布:2025-07-12 02:09:17 瀏覽:58
區塊鏈技術屬於互聯網嗎 發布:2025-07-12 02:01:24 瀏覽:603
去蘭州美年大體檢中心怎麼走 發布:2025-07-12 01:51:52 瀏覽:4
doge一條狗 發布:2025-07-12 01:27:23 瀏覽:665
普京以太坊普京以太坊 發布:2025-07-12 01:27:14 瀏覽:352
fabric區塊鏈共識演算法 發布:2025-07-12 01:26:31 瀏覽:5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