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1400保證金是多少
㈠ 火幣合約交易,五倍、十倍、是什麼意思
你好,五倍、十倍是杠桿的意思。舉個例子,你有1000塊錢的比特幣,一倍的時候你只能做70張,但你通過加杠桿,你就可以做到350張,700張。加了杠桿,你下的單子越多風險和收益就越大。
㈡ 幣圈裡面交易逐倉保證金和全倉保證金介紹
杠桿交易的簡介
在介紹逐倉保證金和全倉保證金之前,首先了解什麼是杠桿交易。杠桿交易是指投資者通過向交易平台或經紀商借入資金,以超出其資金量的規模進行交易。投資者以賬戶中的自有資產作為抵押,借入額外資金進行投資,以期獲取更多收益。
假設投資者擁有5,000美元,預計比特幣價格上漲。投資者可以選擇直接投入5,000美元購買比特幣,或利用自有資金借入更多資金進行投資。若比特幣價格上漲20%,沒有使用杠桿的情況下,投資者的投資價值將增加至6,000美元(5,000美元本金 + 1,000美元收益)。若使用5:1的杠桿,投資者將借入四倍於自有資金的資金,即擁有25,000美元的投資本金(5,000美元自有資金 + 20,000美元貸款)。同樣,如果比特幣價格上漲20%,投資價值將增至30,000美元(25,000美元投資本金 + 5,000美元收益)。償還貸款後,投資者將剩餘10,000美元,收益達到自有資金的100%。然而,需要注意,杠桿交易風險極高,包括潛在損失超過本金的風險。
逐倉保證金模式
逐倉保證金和全倉保證金是加密貨幣交易平台提供的兩種不同的保證金類型。這兩種模式各有優勢與風險,本文將詳細解釋它們的概念和運作方式。
逐倉保證金模式允許用戶針對特定頭寸分配有限的保證金金額。這意味著用戶可以根據自己的需求,為每個交易決定分配多少資金作為抵押,而剩餘資金不受該交易的影響。
假設賬戶總余額為10 BTC,投資者認為以太幣(ETH)價格會上漲,決定開立ETH杠桿多頭頭寸。投資者為該特定交易分配2 BTC作為逐倉保證金,杠桿率為5:1。這意味著,投資者實際上使用價值10 BTC的ETH(2 BTC自有資金 + 8 BTC杠桿頭寸)進行交易。如果ETH價格上漲,投資者可以選擇平倉,賺取的所有收益將計入分配給該交易的2 BTC的初始保證金。但如果ETH價格下跌,投資者損失的最大金額為2 BTC的逐倉保證金。即使頭寸被強制平倉,賬戶中剩餘的8 BTC不受影響,這就是逐倉保證金模式名稱的由來。
全倉保證金模式
全倉保證金使用賬戶中的所有可用資金作為所有交易的抵押品。如果某個頭寸虧損,但另一個頭寸盈利,部分盈利可用於彌補虧損,從而延長持倉時間。
假設賬戶總余額為10 BTC,投資者在全倉保證金模式下同時開立ETH杠桿多頭頭寸和另一種加密貨幣Z的杠桿空頭頭寸。投資者實際上使用價值4 BTC的ETH和價值6 BTC的Z進行交易,杠桿率均為2:1。投資者的10 BTC總賬戶余額將用作這兩個頭寸的抵押品。如果ETH價格下跌而Z價格上漲,兩個頭寸都可能面臨虧損,但部分盈利可用於彌補虧損,兩個頭寸均能保持持倉狀態。然而,如果所有頭寸均虧損嚴重且超出賬戶總余額,兩個頭寸都可能被強制平倉,投資者可能會損失10 BTC的全部賬戶余額,這與逐倉保證金模式有很大不同。
逐倉保證金與全倉保證金的主要區別
逐倉保證金和全倉保證金的主要區別在於保證金分配方式、風險控制和頭寸管理。在逐倉保證金模式下,特定交易僅預留部分資金,該部分資金面臨虧損風險。在全倉保證金模式下,賬戶中的所有資金都用作交易抵押品,如果某個頭寸虧損,系統可以利用全部賬戶余額來防止該頭寸被強制平倉。逐倉保證金模式為精細化風險控制提供可能,全倉保證金模式則更適合管理可能相互對沖的多個頭寸。
逐倉保證金的優缺點
逐倉保證金模式的優點包括風險可控、盈虧更清晰、具備可預測性,但需要更積極的管理,且杠桿有限。全倉保證金模式的優點包括保證金分配更靈活、抵消頭寸、降低強平風險、簡化管理多筆交易流程,但整體強平風險更高、對單筆交易的控制較弱、存在杠桿過高風險、風險敞口不夠清晰。
結合逐倉和全倉保證金策略的示例
在加密貨幣交易中,將逐倉保證金和全倉保證金策略結合使用,可以實現收益最大化和風險最小化。投資者可以針對投資組合的一部分使用逐倉保證金模式,將資金用於特定頭寸的交易,以限制潛在損失。同時,對於剩餘資金,使用全倉保證金模式進行其他頭寸的交易,利用頭寸間的盈虧相互抵消,對沖風險。這樣,投資者可以在市場預測中積極獲利,同時管理風險。
結語
杠桿交易雖然能增加收益潛力,但也伴隨著高風險。投資者應根據自身交易策略、風險承受能力和理想的頭寸管理需求,在逐倉保證金和全倉保證金之間做出選擇。理解這兩種保證金類型的優勢與風險對於加密貨幣交易至關重要。在深入研究杠桿交易之前,請確保進行充分的研究,並實施全面的風險管理實踐。
㈢ 幣安全倉是扣保證金還是所有可用
幣安全倉是扣保證金還是所有可用,扣保證金
㈣ 爆倉的錢被誰掙去了
爆倉手續費交易所賺走了,你開平倉中間虧的錢是對手賺走的,對手中一般包括交易所 。
一般合約在爆倉時,產生爆倉單的手續費要高於正常吃單交易的手續費(例:某安BTCUSDT的爆倉手續費是0.3%,eth是0.5%,小幣是0.75%,而所有幣種正常吃單只要0.04%)。這個0.3%是根據你倉位大小 而非本金大小來的,換言之,那些想要全倉杠桿125的,如果自己手上100U,那爆倉時不是3毛爆倉手續費,而是100*125*0.3%=37.5。
做個簡單的計算:小明有100U,在btc開了125倍的全倉多,因為最大杠桿下維持保證金是開倉保證金(100U)的一半(即50U),那麼行情不需要往下走0.8%,實際走過0.4% 就會因為保證金<維持保證金而爆倉,此時系統強制用吃單平倉並扣除保證金100*125*0.3%=37.5U,手上就只剩12.5U了。以上是正好在0.4%爆倉的情況,如果不明白計算過程的話,切勿高倍杠桿梭 。
爆倉手續費會被交易所存到該產品名下當爆倉保證金 ,在行情劇烈的時候會用爆倉保證金來支付浮盈方關單時的盈利。之前2020年不時看到有大量4.5K(小幣種最多50x杠桿,倉位大小限制為5k)爆倉上下來回動,比如CVC,那時估計就是有人從爆倉保證金里賺錢——因為不會穿倉,小賬號的高杠桿就算一路爆到負很多也只能算0。當時還有高杠桿的朋友時不時因為盈利太多被ADL(在爆倉保證金為0的時候優先平掉杠桿最高盈利最多的倉位),2月初行情劇烈,某安一狠心把爆倉保證金改成了btc 2% eth 3% 其他4%,在之後大量做市商加入、某安也積累了足夠多的爆倉保證金後才把爆倉手續費再次下調。現在已經基本看不到盈利過多自動平倉的情況了,畢竟保證金夠,每個品種的保證金都能自己去查。
至於倉位損失的錢,那肯定就是和你開反方向的對手方賺走了,這個好理解。此外還有兩點:
你爆倉產生的反方向吃單未必是別人的止盈,也可能是將價格打到另一人爆倉價的最後一根稻草,因此大行情經常出現爆倉組團出現;
交易所是能看到所有人的爆倉位置的。與此同時,他們若是自己操作,吃單成本是0或者給做市商的比例(極小),因此交易所自己是可以通過短線定向推價格而利用爆倉單盈利的。不要在不確信的行情使用高杠桿,使用高杠桿切勿抱僥幸心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