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接收數量
㈠ 為什麼以太坊總量
以太坊的總量是有限的,其總量限制為約1億枚以太坊。這是其設計之初就設定的參數,以確保系統的穩定性和安全性。下面是對以太坊總量限制的幾個重要原因的解釋:
一、技術設計考量
以太坊作為一種區塊鏈平台,其設計目的是為了實現去中心化、安全性和不可篡改性的智能合約和交易。為了保證系統的安全性和穩定性,設定總量限制是非常必要的。這種限制可以防止無限增長帶來的系統負擔過重問題,確保每個節點在驗證交易和區塊時都能保持高效運行。
二、通脹與經濟模型考慮
以太坊通過挖礦過程來發行新的ETH,作為對礦工驗證交易的獎勵。如果沒有總量限制,隨著挖礦的進行,市場上ETH的數量將不斷增加,這可能導致貨幣貶值和價格波動不穩定。總量限制有助於維持以太坊的經濟模型穩定,並為投資者提供一個相對穩定的預期。
三、避免資源過度消耗
區塊鏈技術依賴於網路中的節點來驗證交易和區塊,而這些驗證過程需要大量的計算和存儲資源。如果以太坊沒有總量限制,隨著數量的無限增長,可能會消耗過多的網路資源,導致網路性能下降。總量限制有助於確保以太坊網路在長期發展中的可持續性和性能。
綜上所述,以太坊的總量限制是出於技術穩定性、經濟模型和資源管理的綜合考慮。這一設定確保了以太坊系統能夠在未來保持其去中心化、安全性和高效運行的特點。
㈡ 以太坊的缺點是什麼ETH多單的數量有限制嗎
以太坊的缺點主要包括擴展性不足、智能合約費用過高、治理模式存在問題、安全性質疑以及gas機制的質疑。以太坊ETH多單的數量一共有1.2億個。以太幣的發行總量是無限的,這意味著它的供應量不會受到限制。X.Game認為限額和不限量也是有利有弊的,所以投資者需要合理選擇。
㈢ 以太坊全球排名躥升24位
2025年5月9日,據8 Market數據顯示,伴隨以太坊突破2400美元,其市值現報2953億美元,在全球主流資產排名上升24位,現排名第41。
以太坊排名躥升可能有以下原因:
- 機構投資者推動:韓國加密分析初創公司CryptoQuant的首席執行官認為,機構投資者大量購買ETH推動了價格上升,如數字支付和金融技術公司Mogo Inc.宣布購買約146枚以太坊,並計劃將部分現金和投資組合價值投資至加密貨幣。
- 鏈上活動激增:一方面,歐洲投資銀行宣布與高盛等合作發行數字債券;另一方面,散戶投資者對DeFi的興趣上升,鎖定的總價值超1000億美元。
- 網路升級預期:「倫敦」硬分叉包括EIP - 1559升級,以及ETH 2.0向權益證明共識模型過渡,預計可減少費用和礦工獎勵的ETH數量,降低賣方壓力。
- 應用開發與概念創新:自2020年下半年起,以太坊網路不斷開發新金融應用程序,DeFi、NFT等鏈上項目不斷涌現,持續創造「造富神話」,吸引投資者關注。
- 市場表現優勢:世界頂級投行摩根大通稱,以太坊流動性更具彈性,在市場恢復階段交易深度恢復迅速,現貨換手率遠高於比特幣。
㈣ 倫敦硬分叉在即,六年前以太坊的創世地址們在幹嘛
撰文:潘致雄
北京時間 2015 年 7 月 30 日晚上 11 點 26 分, 以太坊 0 號 區塊 被正式挖出,該區塊中包含了 8893 筆創世交易 ,為 8893 個地址分配了以太坊網路中初始的 7200 多萬個 ETH 。
剛剛過完 「六歲生日」 的以太坊網路即將在本周迎來 倫敦硬分叉升級 ,此次升級中的 EIP-1559 是 以太坊誕生以來首次經濟模型修改 ,該提案的重要性不言而喻,但也引發了部分礦工和社區的巨大爭議。截止發文時,仍有 35% 的節點未升級支持倫敦硬分叉,不過無論如何,這一切都將在兩天後塵埃落定。
在這個對於以太坊頗具紀念意義的時刻,我們對那幾千個創世地址的特徵和資產持有情況做了些簡單的分析,也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結論。
有兩個比較直觀的維度可以參考這 8893 個地址目前持有 ETH 的情況,一個是這些地址總共持有的 ETH 和持有 ETH 數量的分布情況。
據鏈聞統計的數據,這 8893 個地址當前持有的 ETH 總量約為 309 萬 ETH ,相比六年前的 7200 萬 ETH 減少了 近 96% 。
但是如果以美元價值來看,這些地址資產價格提升的幅度很大。參考 CoinMarketCap 上 ETH 在 2015 年 8 月 7 日的開盤價格 2.83 美元,六年前 7200 萬 ETH 的總價值為 2 億美元;但是按照 ETH 目前的 2500 美元的價格計算,309 萬 ETH 的總價值超過 77 億美元,是六年前的近 40 倍,而在不久前以太坊創出 4300 美元 歷史 高點時,這一增幅更加可觀。
另一個維度是持有 ETH 數量的分布情況,特別是余額小於 0.01 ETH 的地址,很可能是被拋棄不用的地址。
經整理發現,目前有 5317 個創世地址 的余額小於 0.01,佔全部創世地址的約 60% 。如果擴大該標准為小於 1 ETH 的地址數量,則佔全部創世地址的約 82% (7248 個) 。
雖然這些地址已經將絕大多數的以太坊轉出,但這並不代表這些地址背後的用戶賣掉了以太坊,因為也很有可能只是轉移到了其他地址,或用戶是在對地址進行整理,不過這些情況無法從鏈上准確判斷。
在這批創世用戶中,仍有 8% 的地址幾乎未挪動手中的 ETH,特別是在這六年的時間里,以太坊的價格從最低不到 1 美元漲到了最高 4000 多美元,這些人的浮盈至少有了幾千倍。
從具體的規則來說,我們獲取了這些地址創世時的余額和當前的余額,如果差值介於 0.01 ETH 至-0.01 ETH 之間,則符合該標准,因為其中不少的地址收到過各種各樣的空投,或創建過智能合約,所以可能會增加或者減少一些 ETH。
所有符合該標準的地址數量為 723 個,更可怕的是,這些地址持有的 ETH 數量超過 200 萬 ETH ,占 8893 個地址當前 ETH 總持有量 (309 萬 ETH) 的 65%。這 200 萬個 ETH 目前的價值約 50 億美元。
在這 8893 個地址中,有一個地址的當前余額相比創世時減少了超過 1190 萬個 ETH,也就是該地址在創世階段的幾乎所有 ETH 都已轉出,只留下了零頭 (不到 10 ETH) 。
該地址 (0x5abfec2…56f9) 在創世時收到了 1190 萬個 ETH (也是創世時余額最大的地址) ,一周後該地址創建了一個智能合約地址 (0xde0B295…7BAe) 用以管理這 1190 萬個 ETH,目前該地址在 Etherscan 上被打上了 「Ethereum Foundation」 (以太坊基金會) 的賬戶標簽和 「EthDev」 (以太坊開發者) 的姓名標簽 (一個賬戶標簽下可能有多個姓名標簽) 。
所以從 EthDev 這個地址來看,目前的余額接近 40 萬 ETH,相比創世時的 1190 萬個 ETH 減少了 97% 的 ETH。不過和上面的情況一樣,其實持有的美元價值是增長了,從創世時的 3368 萬美元 (ETH 以 2.83 美元計) 增長至如今的 10 億美元 (ETH 以 2500 美元計) 。
藍色是 ETH 余額,黑色折線是持有 ETH 的美元總價值
另外在 8893 個地址中,有 40 多個地址 的余額相比創世時的余額還增長了,其中增長最多的一個地址增加了超過 3 萬個 ETH (現在價值 7500 萬美元) 。
該地址 (0xddbd2b9…121a) 在創世時獲得了 1 萬個 ETH,沒過幾天這位未知用戶就把 ETH 全部轉到了 Kraken,或許是在出售這些 ETH,或提供流動性。然後該地址又在 10 天後收到了一筆 8 萬多 ETH 的轉賬,後來又陸陸續續分批轉移出 (部分流向了交易所) ,剩下約 4 萬個 ETH。該地址自 2015 年 10 月以來,余額就再未變化過。
而該地址收到的 8 萬個 ETH,其實最終還是來自於上述的這個 EthDev 的。所以一個比較合理的猜測是,這位用戶 (機構) 除了參與創世之外,還和以太坊基金會有較深的關聯,或許是某個開發者、某個以太坊基金會的內部地址、某個早期投資機構等。
網路中對於該地址的信息極少,不過在 Etherscan 的 開發者文檔 中,使用了該地址作為演示,這也許並不是一個巧合。
㈤ 挖一枚以太坊需要多久
當使用2080ti顯卡,其算力大約為每秒55兆(M)時,每日挖取以太坊(ETH)的數量大約是0.003枚。如果我們假設未來的算力不會下降,那麼為了確保穩定的55M算力,你需要持續挖礦大約330天才能獲得一枚ETH。這就是當前條件下挖取一枚以太坊所需的時間。請注意,這個時間是基於現有算力和挖礦效率的預測,實際挖礦時間可能會受到技術進步、網路擁堵和其他因素的影響。
㈥ 什麼是eth
在數字貨幣領域,ETH這個縮寫有多重含義。它既代表了著名的去中心化區塊鏈平台——以太坊(Ethereum),也指代該平台的代幣,即以太幣(Ether)。通常情況下,人們提到ETH時,指的是以太幣,它在加密貨幣市場中占據了市值排名第二的重要位置。
以太幣的發行機制與比特幣有所不同。以太坊的供應並非固定,每13秒便會生成2個ETH,每天新增1.3萬個,總計每年約500萬個。值得注意的是,每次以太坊升級,其產出會逐漸減少,目前流通的ETH數量約為1.1億枚。盡管礦工數量眾多,但賬戶總數已超過5000萬,活躍地址更是達到了1000多萬。
以太坊的獨特之處在於,它的目標超越了單純作為貨幣的去中心化,它致力於將這一理念擴展到更廣泛的現實應用場景。通過智能合約技術,以太坊為傳統商業活動與區塊鏈世界之間的連接開辟了新途徑,這使得其在解決去中心化問題的同時,也為眾多非貨幣領域的應用提供了無限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