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光xrp可以控制光圈嗎
❶ 卡片機幾個不懂功能與設定
好大的工程,現在100分真不好賺。。。
我手頭並沒有CX5,但相機嘛,大同小異,基本上都可以給你標准答案的。
1,「4:3」確實是長寬比例,F是「fine」的縮寫,相對於普通的「N」。
VGA指的是一種視頻(包括靜態圖像)格式,解析度是640X480,1M是100萬像素,也就是解析度為1280X960,CX5最高畫質是10M,也就是1000萬像素,3648X2736。
設置的解析度越高越清晰,不過也看你需求了,一般網路應用,300萬像素就綽綽有餘了,不過要注意的是,解析度設置高,後期縮小畫質不會損失,而設置太低的話,後期調高只能插值,會大損畫質的,一般來說,設置高一點是比較好的。
2,多點對焦:機子會自動選擇同一個平面上(對焦距離一樣的點)它覺得應該是你想要對焦的地方對焦,對於捕捉動態場景較有利,新手最常用最推薦也較可靠的對焦方式。
面部優先AF:機子自動選擇它認為是面部的(有眼睛鼻子嘴巴特徵的東西)來對焦,拍攝人物的時候比較方便,尤其是紀念照、合影。
智能跟蹤AF:會連續對焦,包括多點對焦,方便抓拍運動物體。
單點對焦:對焦點的選擇完全由你自己掌握,較高級的需求了,半按快門對焦後可以改變構圖然後全按下去拍攝。拍攝風景、靜物、擺拍較為適用。
多區域AF:類似多點對焦,但對焦點范圍較大(包括前後),光圈稍微縮小。
手動對焦:完全自主的對焦,對焦速度較慢,但拍攝前後景較雜的時候有用的,比如你想把焦點放在籬笆後面的景物,這時候自動對焦是非常不靠譜的。
快拍:對焦點設在中間偏遠,縮小光圈,大景深,不用對焦就能保證大部分場景在合焦范圍內,可以實現最快的拍攝速度。
無限遠:自動對焦到最遠距離,尤其是遠景缺少反差(一般自動對焦要有反差才起作用的)自動對焦難以作用的時候,比如拍攝夜晚的天空,星星不夠亮,沒辦法自動對焦,設置成無限遠就可以了。
3,預自動對焦:開/關,對焦點設置在中等距離,對焦行程縮短,提高對焦速度的一個方式。通常在你不確定,隨時可能需要高速對焦的場合使用。
4,多點測光:需要參考更多的區域才能較准確的測光,通常在大光比,光線非常強烈的場景有優勢,比如畫面有很多區域亮暗分明。比如晨夕剪影,比如漆黑的室內拍攝包括窗戶的場景。當然,這個測光方式也是新手最安全的選擇。
中央測光:對中央區域的測光,比如拍攝有明顯主體的場景。
點測光:測光區域更小的方式,比如主體表面的亮暗也很分明的時候。
5,超解像:開/關, 這個很容易引起誤解,其實就是數碼變焦,當你需要超過光學變焦的長焦端,想拍得更遠的時候,開啟這個,變焦會加上數碼變焦,機內會把畫面中間部分放大,並且插值,實際效果不會比後期在電腦里用軟體放大效果更好,雖然更方便。
6,減少噪音里的MAX是把降低噪音的程度開到最大,主要就是因為拍攝有聲視頻的時候機子的對焦聲音很容易錄進視頻里。
7,包圍式曝光:開/關,這個就是按一次快門拍攝3張照片,其中一張正常曝光,一張曝光不足,一張曝光過度的照片,因為再好的自動測光都不能保證能自動識別所有廠家,追求保險的一種方法。
8,長時間曝光一般適用環境光線較弱尤其是夜景,最好是把機子固定在三腳架上,先選擇自拍模式(減小按快門時引起的震動)。
9,限制慢速快門速度:開/關,這個就是追求拍攝成功率了,光線較弱的時候,手持機子容易手震,限制了較為安全快門速度,機子會提高感光度以及光圈,減小手抖的影響。
10,白平衡:AUTO,就是自動白平衡,
AUTO(復合AWB),更為高級的白平衡,綜合考慮了閃光燈以及陰影什麼的影響,這個新手較為推薦。
白熾燈有個1和2,兩個的色溫不一樣,因為市面上白熾燈的色溫本來就不一樣,有的光顯得更黃,有的沒那麼黃。根據需求選擇了。
11,逐級變焦:開/關。有這個設置是因為卡片機的變焦撥桿比不上單反相機的手動變焦環的順暢、得心應手,方便你更為細致地變焦,新手建議也選上。
12,AF補助光:開/關,對焦是需要光線的,光線太弱的時候要開啟對焦輔助燈提高被攝物的亮度才能准確對焦。但是有時候你不想干擾、驚動拍攝對象的是吧,那種情形就把這個關閉掉。
13,最短距離:顯示/隱藏,這個功能開啟的時候可以在被攝物體距離太過近超過鏡頭最近對焦范圍的時候提醒,建議開啟,寧可稍煩也提高拍攝成功率的吧。
14,自動旋轉:開/關,關閉這個的話,瀏覽照片的時候,如果是你豎起相機拍攝的照片,會自動轉成橫幅顯示,比豎起(兩邊就是黑的了)的顯示要大很多。看個人愛好了。
15,白色飽和顯示:開/關,開啟這個,在拍攝的照片中有大面積無灰度(沒過渡)的色塊的時候會閃爍什麼的顯示,提醒你拍攝的那張照片很有可能過曝了,不利於後期處理的。
16,視頻方式:NTSC、PAL,不同的視頻制式,尤其是連接到電視上顯示的時候要注意,中國(不含香港地區)、印度、巴基斯坦等國家採用PAL制式,美國、日本、台灣、韓國等採用NTSC制式。一般選擇PAL吧。
17,HDMI 輸出:AUTO、1080i、720P、480P,
高清晰度多媒體介面(英文:High Definition Multimedia Interface,HDMI)是一種數字化視頻/音頻介面技術,是適合影像傳輸的專用型數字化介面,其可同時傳送音頻和影音信號,
AUTO就是自動選擇咯,1080i解析度是1920×1080,隔行掃描;720P是1280×720,逐行掃描,480P是640×480,逐行掃描。i表示隔行掃描,p表示逐行掃描,一般家用480P就足夠了,占的空間也小。
18,AE/AF:自動測光自動對焦聯動,點測光跟點對焦可以是同一個點並且可以自己選擇。
AF:自動對焦。
AE:自動測光。
這個應該某個按鍵可以讓你自定義設置這幾個選擇的。
19,這款機子只有全自動模式,光圈不能自己選擇,只能機子幫你自動選擇,不過可以用場景模式來基本實現控制光圈的功能,比如人像(肖像)模式就是大光圈,風景(遠景)模式就是小光圈。
20,沒錯,焦距就是變焦桿控制的,新手可以設置成逐級變焦,看上面第11個問題。
最後,部分內存卡有存在虛標的情況,4G的標成8G(一般4G的卡實際容量就是3G多,bit換算的問題),低速的卡寫著高速的,找奸商解決這個問題吧。
看你的微距樣張,結合你的第一個問題來看,很可能你選擇了最低解析度,自然不堪放大,一般說來,一張4G的卡也能存儲1000萬像素的jpg格式的照片近千張,建議設置高一點的解析度。
-------------------------------------------
最後,我覺得你採納我的答案的時候再追加獎勵是很合適的,那才不枉我連續回答二十多個問題。反正你還有分匿名。。。
❷ 膠片單反機ricoh xrp的反光鏡彈上去了 弄不下來了咋辦
一般是故障才會這樣的。
ricoh xr是台電子快門的膠卷單反機,
看下快門是不是在T檔,是的話就再按下快門,如果不是,拿下電池試下,如果 是我,會把鏡頭拆下,用手指幫反光板復位,這成功的先例有幾次,
菜鳥還是找師傅修吧,因為反光板非常嬌嫩,弄巧成拙的可能性非常高。
❸ 小米5x手動可以控制光圈快門嗎
裝一個功能強一點相機軟體,看試試topcamera能不能裝,能裝就能控制,測光焦點光圈快門
❹ 為什麼光圈可以改變景深大小它不是控制進光的大小嗎!
要證明光圈大小可以改變景深,需要繪圖,用幾何光學證明。簡單理解就是針孔成像原理,光孔越小圖象越清晰。可以理解為實驗結果。景深是鏡頭的光學特性,景深來自焦深,由於被攝景物離鏡頭遠近不一,在成相面的聚集點也就有了前後之分,有的成實點(實像),有的成為虛點,這個虛點叫彌散圈,若彌散圈的直徑小於人的鑒別能力時,虛點和實點的距離就叫焦深,和焦深相對的焦景深,景深,顧名思意是景物的深度,是使影象清晰的前後的景物深度。在物理學上很多結論、公式 ,都是實驗的結果。
❺ 我是新手,喜歡微距,以前玩旁軸相機有B門什麼的,可以控制快門速度,請問松下LX5和理光GX200那個更適合我
gx200就不要考慮了!光圈沒有lx5大,原來可以說手感比lx3好,現在也不如lx5了!光變還沒有lx5大呢!ccd尺寸也不如lx5!課能唯一好的地方就是adj快捷鍵!lx5現在也能用電子取景器了,可以說gx200差的很多!畢竟不是一個時代的東西!gx200是拿來和lx3比,都比不過的!lx5是1cm的微距,而且光圈大,拍微距背景虛化的那個好啊!
快門速度,現在的准專業dc都可以控制!但是b門不能實現!貴陽不太清楚,但是京東,新蛋等網上商城都已經上貨了!可以考慮看看的!價格是個問題,快1000的差價,但是我個人而言,既然要買准專業機就會考慮到用的時間比較長,不會淘汰,lx5的做工真的不錯,質量也還可靠!
grIII是定焦,但是也相當不錯,出片甚至過lx5,但是也不便宜,適馬dp1s,都說神器,但是不是很好用,也沒其餘幾款做工好,還是看自己喜歡!
希望對你的選擇有幫助!
lx5 開微距玩虛化當然很好!可以說除了單反單電外!dc里沒有比它強的!背景虛化的要求很簡單!大光圈啊,大光圈淺景深大家都知道!
我本是1樓,你修改問題我修改答案!成了地下室!嗚嗚嗚嗚!
❻ 尼康d300s攝像時光圈如何控制,可以鎖定光圈嗎
M\Av檔都能調節光圈,可以鎖定,右手大拇指旁有一個曝光鎖定的按鈕(AE L)
❼ 尼康的機身可以上佳能的鏡頭嗎小小白可以用在尼康機身上嗎有什麼不妥沒有光圈可以控制嗎
不能用,小白是自動頭,在NIKON上不能控制光圈。另外Canon的相面距比NIKON短1mm,即使把小白轉接到NIKON上,也沒有無窮遠合焦。
❽ 為什麼光圈可以改變景深的深淺它不是控制進光量的嗎
如人眼一樣,要看遠時常眯著眼,這在光圈上就是小光圈……
❾ 為什麼光圈可以改變景深的深淺它不是控制進光量的嗎
光圈通過收縮孔徑的大小來控制進光量,以此同時鏡頭中的晶片組也會做出相應運動,達到使光線的焦點落在相機的感光晶元上。通俗點說,就是焦點的位置已經固定,通光孔徑大時(大光圈)光柱的面積也較大,光線中所帶的像素信息點不用擁擠在一起,就形成了所謂淺的景深,這也是用特大大光圈的時候連拍攝的主體都感覺肉肉的原因; 相反,小孔徑(小光圈)的光柱面積中的像素點很密集,而且因為孔徑小使很多光線弱的信息沒辦法擠進來,造成落在感光片上的都是光線較強的信息,並且用小光圈時相對的曝光時間也就長過一些,遠的近的較強光線信息都有足夠的時間在感光片上成像,景深也就比較大了。 也就可以解釋,為什麼用大光圈長時間曝光,沒有特別措施的話,相片就會慘白一片,相反小光圈用高速快門而沒有足夠補光就會漆黑一片的問題。其實都是進光量惹的禍。 不知這么解釋LZ明白沒?
❿ 光圈除了能夠控制光線的多少外
光圈除了能夠控制光線的多少外,還可以控制景深,光圈大小對拍攝的照片的反差也有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