頻段TRX
A. 無線通信中,物理信道和時隙有什麼區別
在TDMA中,一個載頻TRX可分為8個信道,而在TCH信道上用戶的通話消息又是以幀的格式傳輸的,這是不是矛盾了,即一個載頻已經是一個幀了,而這個載頻上的一個TCH信道又以幀為最小單元傳輸話音信息,是不是很矛盾啊!
B. 某一trx故障,都會導致哪些不良結果
(
主要表現:
觀察處理:
關跳頻時,
切換:向外切換時,下行質差緊急切換多;切入城功率較低;接通率低;
(
主要表現:
ICM統計上:出現有兩極分化的上行干擾,即在測試報告中,5級,查告警有2個載波有故障,用
個別載波的接收靈敏度低:MOTS啟用,可輔助發現問題,即某些3)、
忙時
個別TRU有問題,一佔用就導致閉塞,指配成功率低,若用
另外,有些載波故障在佔用後不會出現閉塞,但在路測時,信號較強的情況下,統計事件中有指配不成功,QD與UNUSED,關跳頻後無異常。200站故障:TRX後也無改善。大部分為 經常在路測中發現,小區開跳頻後強信號質差,關跳頻後測試結果正常。
④、SU掉話較嚴重;其靈敏度較BSRXMIN可緩和掉話情況)
①、TRX、
②、傳輸設備RXAPI)。此類故障經常導致倒站,或信道完好率偏低,嚴重擁塞等。2000站傳輸串聯。在開站或載調整時,半永久性連接定義出錯,經常有載波不能正常工作,擁塞率高。CELL連接錯誤,結果將
⑤、UNUSED。SD或TS經常有LOAD後則恢復正常。有時閉解後故障消除,但掉話急劇增多,特別是
2、
(TRH DEV編號,拆小區
(
(HSN的小區存在,若如此,試改TRH的問題。拆小區
(LOATING UPDATA(位置更新),導致RLCRP觀察)。一般對小區OK。SDCCH極忙而TCH接通率極低的情況,尤其TRXC版本後恢復正常。E頻段(擴展頻段)後,個別小區LOAD後無效,恢復用 參數設置問題CGI時,在MSC漏定,或同一CGI重疊。會導致該小區掉話率極高(
(BSIC的小區相隔太近,將導致其中一小區(或兩小區同時)切入成功率很低,話音接通率及信令接通率,掉話也可能局部增多。BCCH同4)、分層不當或5)、某小區的兩個鄰區有相同的6)、B小區有切換,而
(MSRXSUFF設置不當,與
(
(
(BSTXPWR設置與其他小區思路不一致,致使切入、切出不平衡。CRO設置太高,可能導致成片區域用戶多次打不通電話,或投訴信號時強時弱。MBCCHNO,切換異常。
整體性成功率低:檢查MSC地址、58源分析表、交換MSC、 天線的故障
①、QU掉話多,切入成功率低。D型,與上述情況類似,可能發射天線正常而接收天線掉錯。C型或QD、SUD掉話都較多;上下行質差切換比例多; 同理,也有三個小區天線連環交叉的問題。
單小區天線的方向角不一致,先區分是CDU-D型,其跡象略有區別:SU掉話比例較大;切入成功率與話音接通率偏低,與C型的小區,由於要兩根SD掉話多,質差切換比正常小區多,切入成功率與接通率偏低。SD比例多;而直放站則是200站及
要注意TRU故障或天線偏差、交叉相關。
(SU、BSIC。
C. 一個移動通信基站能覆蓋多遠
覆蓋多遠不是一個定值,是與邊緣場強直接相關的,邊緣場強與信源的發射功率和傳播損耗有關。
傳播損耗與電波的頻率、傳播距離以及遮擋情況有關。
在市區,由於話務量大,基站多,為防止基站之間相互干擾以及單個基站容量飽和問題,設計覆蓋距離一般在100-200米左右;在郊區,由於話務量相對小一些,單個基站覆蓋距離就遠一些,一般能覆蓋半徑3公里左右。理論上一個GSM基站能覆蓋35公里。
現在移動聯通電信都是小區制,只有廣播電台這樣的才採用大區制。手機輻射跟基站輻射沒有直接關系,跟手機發射功率有關,而手機發射功率跟接受到的下行場強有關,因為無線通信是雙工制式,手機接受到基站信號的同時也向基站發射信號,接受到的弱了表明路徑損耗大,手機自然就要提高發射功率使得基站能夠收到並解析手機發射的信號。
D. 版本自動回退告警 如何處理
BTS312基站告警目錄 2114 LAPD告警 42116 TRX配置告警 62118
TRX處理器運行告警 72120 無線鏈路嚴重告警 82122 TRX降功率告警 92124
TRX關功放告警 102126 TRX內部收發通道告警 122134 無線鏈路提示告警
132136 測試鎖相環告警 162138 TRX單板ID錯誤告警 162140 鎖相環告警
172148 TRX硬體告警 182152 功放溫度告警 192156 TRX駐波告警
202166 TRX主時鍾告警 222168 TRX副時鍾告警 232170 DBUS告警
242176 TRX硬體邏輯不支持16K信令告警 252180 頻點與TRX類型不一致告警 262182
幀或時隙號告警 272188 主接收通道告警 292190 分集接收通道告警 302192
載頻類型不支持告警 312196 TRX時鍾嚴重告警 322198 鎖相環嚴重告警
342204 TRX單板通信告警 352206 TRX槽位單板配置錯告警 362208 時鍾參考源異常告警
372210 E1遠端自環測試告警 392214 E1本地告警 402216 E1遠端告警
412220 TMU郵箱故障告警 432222 TMU單板通信告警 442224 TMU軟體告警
452232 TMU時鍾故障告警 462234 主TMU時鍾故障告警 472236
擴展TMU時鍾故障告警 482244 版本回退告警 492248 防雷箱故障告警 502260
13M時鍾校準維護告警 512264 軟體未激活告警 522272 CDU駐波二級告警
532274 CDU駐波一級告警 552276 CDU主接收低噪放告警 562278
CDU分集接收低噪放告警 572280 CDU單板通信告警 582282 主接收塔放告警
592284 分集接收塔放告警 612286 CDU駐波嚴重告警 622292 EDU支路駐波告警
642294 EDU支路嚴重駐波告警 662296 EDU支路低雜訊放大器告警 672298
EDU支路塔放告警 682300 合分路器單板類型配置錯告警 702302 合分路器頻段與TRX頻點不匹配告警
712334 PMU單板通信告警 722354 風扇告警 732358 交流過壓告警
742360 交流欠壓告警 752384 EAC單板通信告警 762560 PBU過駐波告警
782562 PBU過溫度告警 792564 PBU欠功率告警 812574 PBU主時鍾告警
82
E. 頻點的頻率與頻點介紹
1、頻率
這里指無線信號的發射頻率。包含:手機發給基站的上行信號和基站發給手機的下行信號;GSM900的工作頻段為890~960MHz,GSM1800的工作頻段為1710~1880;其中:
Uplink(移動台向基站發信號的上行鏈路頻段);
GSM 900 890~915 MHz
GSM 1800 1710~1785 MHz
Downlink(基站向移動台發信號的下行鏈路頻段);
GSM 900 935~960 MHz
GSM 1800 1805~1880 MHz。
2、頻點
頻點是給固定頻率的編號。
頻率間隔都為200KHz。這樣就依照200KHz的頻率間隔從890MHz、890.2MHz、890.4MHz、890.6MHz、890.8MHz、891MHz … … 915MHz分為125個無線頻率段,並對每個頻段進行編號,從1、2、3、4 … … 125;這些對固定頻率的編號就是我們所說的頻點;反過來說:頻點是對固定頻率的編號。在GSM網路中我們用頻點取代頻率來指定收發信機組的發射頻率。比如說:指定一個載波的頻點為3,就是說該載波將接受頻率為890.4MHz的上行信號並以935.4MHz的頻率發射信號。(參考《愛立信RBS200》黑皮書第1.3節《頻率的分配及復用》)
GSM900的頻段可以分成125個頻點(實際可用124個)。其中1~94屬於中國移動、96~124屬於中國聯通,95保留以區分兩家運營商。 1、BCCH與TCH載波的概念
依據物理信道所傳遞的信息內容不同,將物理信道分為不同類的邏輯信道;包含控制信道和業務信道(關於邏輯信道的具體分類,參考《愛立信RBS200》1.5.1節《邏輯信道的分類》)。
用於發送控制信息的載點我們叫做主頻,即BCCH;
用於發送話音、數據信息的頻點我們叫做TCH頻點,即TCH。
2、BCCH載波與TCH載波的區別
BCCH載波:由於測量的正確性需求(切換機制的需要)與廣播控制信道的工作模式,BCCH載波必需一直堅持最大功率發射(所有時隙),所以其輸出能量是恆定不變的,從另一角度上看,它造成的干擾也是最嚴重的,整個無線網路最大的干擾源由BCCH載波所造成。
TCH載波:大部分優化無線環境的無線功能都只是對TCH載波有效而對BCCH載波無效。如下行不持續發射、下行動態功控、空閑模式下的發射機關閉,這些功效的共同作用下,TCH的輸出能量將比BCCH載波大大弱化(最保守也有10dB以上的平均值),TCH造成的干擾迫害遠遠弱於BCCH載波,也就是說:上述無線功能啟動後,TCH載波對整網的背境雜訊將有極大的改善。但同時TCH載波也弱化了自身的輸出能量(C/I中的C值載波信號強度變小),如果有來自於BCCH載波的同、鄰頻干擾源(I值由BCCH載波決議),則TCH載波本身將呈現較嚴重的質差。
3、BCCH載波與TCH載波應採取不同的頻率復用模式
基於上述剖析,BCCH載波建議採取更大的頻率復用因子。並使用一組獨立的頻率組,如高端頻點中的持續12個至24個頻點。長處在於:
一 、BCCH載波與TCH載波之間並沒有同頻存在,同時鄰頻也只有一個。則BCCH載波對TCH載波也就不會造成干擾。
二、BCCH載波之間因採納了更大的復用因子,則BCCH載波之間的干擾也弱化了許多。
三、由於全網的所有小區都採取這一組中的某一個頻點來做為BCCH頻點,所以BA表的定義也極簡略,即所有小區的IDLE BA表都是基礎一致。這對剛開機的移動台或重新登錄網路的移動台來說,極其有利,便於更快速選擇最強的小區登錄。
TCH載波則可以採納更小的復用因子。因為TCH載波之間的干擾在各種無線功能合理啟動後,將弱化許多。 測量頻點
參數:MBCCHNO
指令:RLMFP,RLMFC,RLMFE
MBCCHNO指定了收集在IDLE、ACTIVE模式下必需監控和測量的頻點,在IDLE MODE下通過BCCH信道傳送給手機,在ACTIVE MODE下通過SACCH傳送給手機;每個小區最多可以定義32個測量頻點。
手機將所有測量頻點的測量報告(包含服務小區的信號強度及質量、六個信號最強的相鄰小區的頻點、信號強度、BSIC)通過SACCH發給BSC;BSC通過切換演算法肯定是否要切往其中某個相鄰小區;
如果兩個小區只定義了相鄰關系但卻沒有定義彼此的主頻作測量頻點,那麼手機就不會對這個鄰區的信號進行測量,也就不會發生切換了;
同樣,如果只定義了測量頻點卻沒有定義相鄰關系也不會產生切換,在路測歷程中可以嘗試將某個頻點定為服務小區的測量頻點來測量該主頻的信號強度;
手機在IDLE模式和ACTIVE模式下的測量頻點可以不一致,就是wo們所說的雙BA表;比如有些小區只盼望在通話進程中產生切換但卻不盼望在空閑狀況下重選到該小區,那麼可以在主小區的MBCCHNO-LISTTYPE = IDLE中刪除該小區的測量頻點。 一 、 話音質量等級(RXQUAL、包括上行和下行質差)
下行話音質量等級:依據下行測量進程中收到的干擾強度定義干擾等級(RXQUAL),0的干擾等級最小,7的干擾等級最大;
0、1:清楚無雜音
2:偶爾有雜音
3:話音尚可
4:雜音、金屬聲
5:斷斷續續
6:瀕臨掉話
7:無法通話
上行信號質量等級:對空閑信道進行測量,以收到的干擾強度為界定義干擾等級(ICMBAND),1的干擾等級最小,5的干擾等級最大;
GSM體系載干比門限:
·C/I >12dB (Non-Hopping System)
·C/I >9dB (Hopping System)
·C/A>3dB (Non-hopping System)
二 、斷定質差是否為頻率干擾引起(是否隨頻點轉移)
1、上行干擾斷定:
RLCRP:CELL=cellname;
觀察上行干擾,查出icmband較高的信道對應的bcp;
RXTCP:MO=rxotg,cell=cellname;
查出小區對應的tg;
RXCDP:MO=rxotg-x;
查看小區對應tg每個時隙對應的bcp;
找到前面查出的icmband較高的bcp對應的時隙,如果大部分時隙所佔用頻點一致的話闡明上行干擾由頻點引起;
2、下行干擾斷定;
路測歷程中發明小區信號質差,應立即關閉小區跳頻,通過不斷撥測查看手機佔用到哪個頻點時質差水平最嚴重; 1)關跳頻測試、更換載波看質差是否隨頻點轉移
路測中發現服務小區信號質差嚴重則應馬上通知BSC操作人員關閉小區跳頻功能進行測試;
指令:rlchc:cell=cellname,hop=off [,chgr=chgr];
(如果使用TEMS Investigation測試,則不用關閉跳頻就可以看到頻點的干擾情形;)
關閉跳頻後,通過不斷撥測佔用到服務小區的所有頻點,就可以定位到哪一個頻點存在較嚴重的質差;
但有質差不等於是由頻率干擾引起的,通知BSC操作人員將干擾頻點更換到另外一個載波硬體上,再進行撥測看質差是否仍停留在本來的頻點上,如果仍然是本來的頻點質差嚴重,則解釋該頻點有頻率干擾;如果質差隨載波硬體產生轉移,則闡明質差由硬體原由引起,需另作處置;
對齊載波與頻點的操作:
1、通知網路監控室,halted小區;
指令:rlstc:cell=cellname,state=halted[,chgr=chgr];
2、閉塞所有載波及發射機;
指令:rxbli:mo=rxotrx-*-*&&-*; 閉塞trx
rxbli:mo=rxotx-*-*&&-* 閉塞發射機;
3、關閉小區跳頻功能;
指令:rlchc:cell=cellname,hop=off; 註:如果不關閉跳頻功效,重新解閉載波後頻率又會凌亂;
4、激活小區;
指令:rlstc:cell=cellname,state=active[,chgr=chgr];
5、逐個解閉載波和對應的發射機;每解閉完一個載波和對應的發射機後,須等到該載波佔用的某個頻點後能力開端解閉下一個載波,以免兩個載波的不同時隙佔用同一個頻點;
指令:rxble:mo=rxotrx-*-0(、-1、-2 … …) 解閉一個trx
rxble:mo=rxotx-*-0(、-1、-2 … …) 解閉對應的tx
rxcdp:mo=rxotg-*; 查看trx和tx是否佔用到頻點;如果已經佔用到頻點就可以開端解閉下一個載波;
2)使用掃頻儀追蹤上行干擾
3)掃頻觀察鄰頻信號強度、暫時刪除有干擾頻點再掃頻看同頻信號強度
實地掃頻是在路測進程中查找干擾和找可用頻點的一種方式;基礎原理是通過掃頻測試查看所有頻點的信號強度,選擇在測試地點信號強度最弱的頻點作主小區的可用頻點;(具體操作辦法後面會詳解)
4)通過地圖推斷干擾頻點
在GSM2000中打開地圖,通過同頻、鄰頻查找,聯合小區實際的地理地位和對周圍建築環境的了解來肯定干擾源的具體地位;
5)依據干擾不斷加重的方向在地圖上找干擾源
在路測歷程中,離干擾源越近,頻率干擾就會越嚴重;所以干擾水平不斷增大的方向就必定是干擾源所在的方向。這樣我們就可以在路測中肯定干擾源的大致地位,縮小定位干擾源的范疇。
F. 雙頻網的雙頻網路運行原理
手機工作於兩種模式,一是空閑模式,二是專用(連接)模式。在空閑模式下,手機需要進行小區的選擇和重選以便能駐留在一個最佳服務小區;而在專用(連接)模式下,為了獲得好的通話質量,手機有可能需要進行小區間的切換。因此,雙頻網路的實質就是能夠在GSM900和GSM1800小區間自由地進行小區重選和切換。
1小區選擇
當雙頻手機開機或從盲區進入覆蓋區時,手機監聽到信號,開始掃描BCCH信道,並按照信號強度從高到低檢查這些小區是否滿足以下條件,如果以下條件都滿足,手機則駐留在該小區:
(1) 小區屬於可選的PLMN;
(2) 小區沒有被禁止;
(3) 小區所在的位置區不屬於禁止漫遊位置區;
(4) 小區的路損判決准則參數C1>0。
基於C1准則,雙頻網路環境同單頻網路沒有太大區別,單頻手機在小區選擇時在所在的頻段范圍內進行搜索,而雙頻手機則在GSM900和GSM1800兩個頻段上進行搜索。
在PHASE2規范中,小區的BCCH中增加了表示本小區優先順序別的參數CBQ(Cell Bar Qualify)和CBA(Cell Bar Access),通過CBQ、CBA的設置可以定義小區的優先順序,如表1所示。
在雙頻網中,C1參數可供調整的餘地幾乎為零,小區選擇主要調整的就是小區的CBQ、CBA兩個參數。較小區選擇而言小區重選對手機的駐留影響更明顯。
2小區重選
當手機已經成功地駐留在一個小區中時,它就會開始為小區重選過程做准備工作。規范中規定,以下情況會導致手機進行小區重選:
(1) 服務小區的C1<0達到5秒;
(2) 服務小區下行信令故障(主要指PCH信道解碼失敗);
(3) 服務小區被禁止(barred);
(4) 有一個更好的相鄰小區(相鄰小區的C2值比服務小區的C2值大到一定程度);
(5) 隨機接入重傳多次仍不能成功。
當決定進行小區重選時,手機按照各個相鄰小區的C2從高到低進行排序,依次檢查是否滿足小區駐留的條件,如果合適,則駐留該小區。通過提供給1800M小區一個適當的偏移量CRO,可以調整1800M小區的重選優先順序。網路運營商就可以通過這一方法,根據網路話務的需求調整雙頻手機駐留各個網路的比例,從而影響話務吸收比。
3 切換
在切換演算法上,最最直接的做法,就是改變900M和1800M的小區的切換優先順序。因為在所有供應商的產品中,每個相鄰小區一般都有一個切換優先順序參數,通過控制它,可以改變各個相鄰小區在切換中作為切換目標小區的可能性。就現階段來說,一般給1800M的小區一個比較高的切換優先順序,而給900M小區一個相對較低的切換優先順序,這樣,雙頻手機在小區切換時,會優先選擇切換到1800M的小區。當然,900M和1800M小區的切換優先順序也可設置為相同或反過來。為了均衡話務,保證話務質量一般必須採用異頻PBGT切換。
四、中興雙頻網系列產品
*高集成度室內宏蜂窩基站ZXG10-BTS(V2)
單機櫃12TRX室內宏蜂窩主要適用於城區話務量較大的場合,同一站點最大支持36個載頻的配置。集成度高,能很好的節省機房空間。
*單載頻緊湊型室外一體化小基站ZXG10-BS30
*大容量BSC
中興一套BSC最大容量可支持2048TRX/1024Site,是目前業界容量最大的BSC,且能夠同時管理下掛的900M和1800M基站。提供完全開放的A介面,保證與不同廠家設備的對接互連;支持多種切換方式:同步切換、非同步切換、偽同步切換、預同步切換、 支持不同頻段切換。
中興GSM產品支持上述所有的組網方式,技術優勢可以歸納如下:
*設備的集成度高,佔地小,設備配置靈活。
*技術成熟,各介面規范。
*支持共BTS混插雙頻模塊的方式。
*1800M產品市場應用成熟,雙頻網規劃經驗豐富。
*覆蓋性能:城市典型模型為200m至800m。
*向第三代移動網平滑過渡,充分保護現有投資。
G. 基帶跳頻 射頻跳頻 時隙跳頻的區別
基帶跳頻:每個發信機工作在固定的頻率上,tx不參與跳頻,通過基帶信號的切換來實現發射的跳頻,但其接收必須參與跳頻。因此小區跳頻頻點數不可能大於該小區的trx數。
射頻跳頻:trx的發射tx和接收rx都參與跳頻。小區參與跳頻頻點數可以超過該小區內的trx數目。
混合跳頻中,小區某些載頻採用射頻跳頻,某些載頻採用基帶跳頻。
對於基帶跳頻,只有參與跳頻的頻率才可分配給各載頻;對於射頻跳頻,一個載頻可以使用多個頻率。一般而言,為獲得充足的跳頻增益,跳頻的頻率數都大於載頻數。如果小區中載頻數目少但頻率充足,可使用射頻跳頻以提高系統性能。如果小區中載頻多而頻率不足,可使用基帶跳頻來提高系統性能。
一般地,混合跳頻適用於共bcch小區。
gsm900/dcs1800m共bcch小區表示在同一小區中存在有gsm900和dcs1800的載頻。混合小區必須配置為同心圓小區。
在共bcch小區的內圓,使用頻率的緊密復用模式,因此共信道和鄰信道干擾較大。另外,內圓小區通常工作在1800/1900mhz頻段,頻率充足。共bcch小區的外圓通常工作在900/850mhz頻段,使用寬松的頻率復用模式,頻率不充足。通常地,bcch配置在內圓。為適應這些共bcch小區的特徵,可採用混合跳頻。在內圓載頻使用射頻跳頻且使用較多的頻率以提高系統抗干擾能力。在外圓,載頻使用基帶跳頻以改善系統干擾,且無額外的頻率需求。
綜合以上分析,混合跳頻與基帶跳頻區別就是多了射頻跳頻。
H. 無線通信系統中一個信道大概可以容納多少移動台
一塊TRX(載頻)中最多包含8個TCH信道,一個信道最多可以支持兩個用戶同時使用。
I. 基帶跳頻與混合跳頻的區別是什麼
基帶跳頻:每個發信機工作在固定的頻率上,TX不參與跳頻,通過基帶信號的切換來實現發射的跳頻,但其接收必須參與跳頻。因此小區跳頻頻點數不可能大於該小區的TRX數。 射頻跳頻:TRX的發射TX和接收RX都參與跳頻。小區參與跳頻頻點數可以超過該小區內的TRX數目。 混合跳頻中,小區某些載頻採用射頻跳頻,某些載頻採用基帶跳頻。 對於基帶跳頻,只有參與跳頻的頻率才可分配給各載頻;對於射頻跳頻,一個載頻可以使用多個頻率。一般而言,為獲得充足的跳頻增益,跳頻的頻率數都大於載頻數。如果小區中載頻數目少但頻率充足,可使用射頻跳頻以提高系統性能。如果小區中載頻多而頻率不足,可使用基帶跳頻來提高系統性能。 一般地,混合跳頻適用於共BCCH小區。 GSM900/DCS1800M共BCCH小區表示在同一小區中存在有GSM900和DCS1800的載頻。混合小區必須配置為同心圓小區。 在共BCCH小區的內圓,使用頻率的緊密復用模式,因此共信道和鄰信道干擾較大。另外,內圓小區通常工作在1800/1900MHz頻段,頻率充足。共BCCH小區的外圓通常工作在900/850MHz頻段,使用寬松的頻率復用模式,頻率不充足。通常地,BCCH配置在內圓。為適應這些共BCCH小區的特徵,可採用混合跳頻。在內圓載頻使用射頻跳頻且使用較多的頻率以提高系統抗干擾能力。在外圓,載頻使用基帶跳頻以改善系統干擾,且無額外的頻率需求。 綜合以上分析,混合跳頻與基帶跳頻區別就是多了射頻跳頻。
J. 手機維修
A/D:模數轉換。
AC:交流。
ADDRESS:地址線。
AF:音頻。
AFC:自動頻率控制,控制基準頻率時鍾電路。在GSM手機電路中,只要看到AFC字樣,則馬上可以斷定該信號線所控制的是13MHz電路。該信號不正常則可能導致手機不能進入服務狀態,嚴重的導致手機不開機。有些手機的AFC標注為VCXOCONT。
AGC:自動增益控制。該信號通常出現在接收機電路的低雜訊放大器,被用來控制接收機前端放大器在不同強度信號時給後級電路提供一個比較穩定的信號。
ALERT:告警。屬於接收音頻電路,被用來提示用戶有電話進入或操作錯誤。
ALRT:鈴聲電路。
AMP:放大器。常用於手機的電路框圖中。
AMPS:先進的行動電話系統。
ANT:天線。用來將高頻電磁波轉化為高頻電流或將高頻信號電流轉化為高頻電磁波。在電路原理圖中,找到ANT,就可以很方便地找到天線及天線電路。
ANTSW:開線開關控制信號。
AOC:自動功率控制。通常出現在手機發射機的功率放大器部分(以摩托羅拉手機比較常用)。
AOC-DRIVE:自動功率控制參考電平。
ASIC:專用應用集成電路。在手機電路中,它通常包含多個功能電路,提供許多介面,主要完成手機的各種控制。
AUC:鑒權中心。
AUDIO:音頻。
AUX:輔助。
AVCC:音頻供電。
BACKLIGHT;背光。
BALUN:平衡/不平衡轉換。
BAND:頻段。
BAND-SELECT:頻段選擇。只出現在雙頻手機或三頻手機電路中。該信號控制手機的頻段切換。
BASEBAND:基帶信號。
B+:電源。
BATT:電池電壓。
BAND:頻段。
BCH:廣播信道。
BDR:接收數據信號。
BDX:發射數據信號。
BKLT-EN:背景燈控制。
BIAS:偏壓。常出現在諾基亞手機電路中,被用來控制功率放大器或其他相應的電路。
BOOT:屏蔽罩。
BRIGHT:發光。
BS:基站。
BSC:基站控制器。
BSEL:頻段切換。
BTS:基站收發器。
BSI:電池尺寸。在諾基亞的許多手機中,若該信號不正常,會導致手機不開機。
BUFFER:緩沖放大器。常出現在VCO電路的輸出端。
BUS:通信匯流排。
BUZZ:蜂鳴器。出現在鈴聲電路。
BW:帶寬。
CARD:卡。
CDMA:碼分多址。多址接人技術的一種,CDMA通信系統容量比GSM更大,其微蜂窩更小,CDMA手機所需的電源消耗更小,所以CDMA手機待機時間更長。
CELL:小區。
CELLULAR:蜂窩。
CH:信道。
CHECK:檢查。
CHARG+:充電正電源。
CHARG-:充電電源負端。
CLK:時鍾。CLK出現在不同的地方起的作用不同。.若在邏輯電路,則它與手機的開機有很大的關系;都在SIM卡電路,則可能導致SIM卡故障。
CLONE.復制。
CMOS:金金屬氧化物半導體。
CODEC:編解碼器。主要出現在音頻編解碼電路。
COL:列地址線。出現在手機的按鍵電路。
COM:串口。
CONNECTOR:連接器。
CONTACTSEVICER:聯系服務商。
CORD:代碼。
COUPLING:耦合。
COVER:覆蓋。
CP:表示鑒相器的輸出端。
CP-RX:RXVCO控制信號輸出。
CP-TX:發射VCO控制輸出端。
CPU:中央處理器。在手機的邏輯電路,完成手機的多種控制。
CRYSTAL:晶振。
CS:片選。
n/A:數模轉換。
DATA:數據DAT。
DB.數據匯流排。
DC:直流。
DCIN:外接電源輸入。
DCON:直流接通。
DCS:數字通信系統。工作頻段在1800MHz頻段。該系統的使用頻率比GSM更高,也是數字通信系統的一種,它是GSM的衍生物。DCS的很多技術與GSM一樣。
DCS-SEL:DCS頻段選擇信號。
DCSPA:功率放大器輸出的DCS信號。
DCSRX:DCS射頻接收信號。
DEMOD:解調。
DET:檢測。
DGND:數字地。
DIGITAL:數字。
DIODE.二極體。
DISPLAY:顯示。
DM-CS:片選信號。摩托羅拉手機專用,該信號用來控制發射機電路中的MODEM、發射變換模塊及發射
VCO電路。
DP-EN:顯示電路啟動控制。
DSP:數字語音處理器。在邏輯音頻電路,它將進行PCM編碼後的數碼話音信號進一步處理。
D-TX-VCO:DCS發射VCO切換控制。
DTMS:到數據信號。
DFMS:來數據信號。
DUPLEX:雙工器。它包含接收與發射射頻濾波器,處於天線與射頻電路之間。
DYNATRON:晶體管。
EAR:聽筒。又被稱為受話器、喇叭、揚聲器。它所接的是接收音頻電路。
EEPROM:電可擦只讀存儲器。在手機中用來存儲手機運行的軟體。如它損壞,會導致手機不開機、軟體故障等。
EL:發光。
EN(ENAB):使能。
EXT:外接。
ERASABLE:可擦寫的。
ETACS:增強的全接人通信系統。
FACCH:快速隨路控制信道。
FDDEBACK:反饋。
FDMA:頻分多址。
FH:跳頻。
FM.調頻。
FILTER:濾波器,有時用FL表示。濾波器有射頻濾波器、中頻濾波器;高通濾波器、低通濾波器、帶通濾波器、帶阻濾波器等之分。按材料,又有陶瓷濾波器、晶體濾波器等。
FLASH:一種存儲器的名,在手機電路中用來存儲字型檔等。
GAIN:增益。
GCAP:電源IC。
GCAP-CLK:CPU輸出到電源模塊的時鍾(用於摩托羅拉手機)。
GCLK:32.768kHz,輸出到CPU的時鍾信號。
GIF-SYN:雙工中頻。
GND:地址線。在手機機板上,大片的銅箔都是地。
GREEN:綠色。
GSM:全球數字通信系統。最早被稱為泛歐通信系統,由於後來使用該技術標準的國家與地區越來越多,被稱為全球通。
GSM-SEL:GSM頻段切換信號。
GSMPA:功率放大器輸出的GSM信號。
GSMRX:GSM射頻接收信號。
GMSK:高斯最小移頻鍵控。一種數字調制方法,900MHz及1800MHz系統都使用這種調制方式。
G-TX-VCO:GSM發射VCO切換控制。
HARDWARE:硬體。
HEAD-INT:耳機中斷請求信號。
HOOK:外接免提狀態。
HRF:高通濾波器。
FO:輸入輸出埠。
IF:中頻。中頻有接收中頻RXIF,有發射中頻TXIF。中頻都是固定不變的。接收中頻來自接收機電路中的混頻器,要到解調器去還原出接收數據信號;發射中頻來自發射中頻VCO,被用於發射UQ調制器作載波。在接收機,第二中頻頻率總是比第一中頻頻率低。
IFVCCO:中頻VCO。用於接收機的第二混頻器或發射機的I/Q調制器。與後面的VHFVCO作用一樣,只要看到IFVCO或VHFVCO,就可以斷定這種手機的接收機是超外差二次變頻接收機,有兩個中頻。
IFLO:中頻本振。
IF-IN中頻輸入。
IFTUNE:中頻VCO控制信號。
IF-VCC中頻電路供電,有些手機也用SW-VCC表示。
IC:集成電路。
ICTRL:供電電流大小控制
IMEI:國際移動設備代碼。該號碼是唯一的,作為手機的識別碼。
IN:輸入。
INSERTCARD:插卡。
INDUCTANCE:電感。
INFRAREDRAY:紅外線。
IP/QR:RXI/Q信號。
ISDN:綜合業務數字網。
KBC:按鍵列地址線。
KEY:鍵。
KEYBOARD:鍵盤。
KBLIGHTS:鍵盤背景燈控制。
LAC:位置區號。
LAL:位置區域識別碼。
LCD:液晶顯示器。用來顯示一些手機信息。目前手機所使用的LCD基本上都是圖形化的LCD,可以顯示圖形。
LED:發光二極體顯示器。早期的手機通常使用LED顯示,特別是摩托羅拉手機。LED顯示器耗電,且不能顯示圖形,在手機電路中,已被LCD替代。
LEV:電平。
LI:鋰。
LNA:低雜訊放大器。接收機的第一級放大器,用來對手機接收到的微弱信號放大。若該電路出現故障,手機會出現接收差或手機不上網的故障。
LNA-G:GSM低雜訊放大器。
LNA-275:常用於摩托羅拉手機中,表示2.75V低雜訊放大器電源。
IDGIC:邏輯。 』
LOOPFLITER:環路濾波器。
LO:本機振盪器。
LOCKED:鎖機。
LPF:低通濾波器。多出現在頻率合成環路。它濾除鑒相器輸出中的高頻成分,防止這個高頻成分干擾VCO的工作。
MAINCLK(MCLK):表示13MHz時鍾,用於摩托羅拉手機。也有使用MAGIC-13MHz的,諾基亞手機常採用RFC表示這個信號,愛立信手機常採用MCLK表示,松下手機採用13MHzCLK表示。
MDM:調制解調。
MEMORY:存儲器。
MENU:菜單。
MF:陶瓷濾波器。
MIC:送話器、咪、微音器、拾音器、話筒。是一個聲電轉換器件,它將話音信號轉化為模擬的電信號。
MIX:混頻器。在手機電路中,通常是指接收機的混頻器。混頻器是超外差接收機的核心部件,它將接收到的高頻信號變換成為頻率比較低的中頻信號。
MIX-275:一般用於摩托羅拉手機中,表示2.75V混頻器電源。有些手機的混頻器電源用VCCMIX表示。
MIXOUT:混頻器輸出。
MOBILE:移動。
MOD:調制。
MODIP:調制工信號正。
MODIN:調制工信號負。
MODQP:調制Q信號正。
MODQN:調制Q信號負。
MODEM:數據機。摩托羅拉手機使用,是邏輯射頻介面電路。它提供AFC、AOC及GMSK調制解調等。
MS:移動台。
MSC:移動交換中心。
MSIN:移動台識別碼。
MSRN:漫遊。
MUTE:靜音。
NAM:號碼分配模塊。
NC:空,不接。
NEG:負壓。
NI-H:鎳氫。
NI-G:鎳鎘。
NONETWORK:無網路。
OFSET:偏置。
OMC:操作維護中心。
ONSRQ:免提開關控制。
ONSWAN:開機觸發信號。
ON/OFF:開關機控制。
OSC:振盪器。振盪器將直流信號轉化為交流信號供相應的電路使用。
OUT:輸出。
PA:功率放大器,在發射機的未級電路。
PAC:功率控制。
PA-ON:功率啟動控制
PCB:印刷電路板。手機電路中使用的都是多層板。
PCH:尋呼信道。
PCM:脈沖編碼調制。
PCMDCLK:脈沖編碼時鍾。
PCMRXDATA:脈沖編碼接收數據。
PCMSCLK:脈沖編碼取樣時鍾。
PCMTXDATA:脈沖編碼發送數據。
PCN:個人通信網路。數字通信系統的一種,不過其稱謂還不大統一,在一些書上有叫PCS。在諾基亞手機中,1800M系統常被標注為PCN,其它手機則標注為DCS。
PCS:個人通信系統。
PD:鑒相器。通常用在鎖相環中,是一個信號相位比較器,它將信號相位的變化轉化為電壓的變化,我們把這個電壓信號稱為相差電信號。頻率合成器中PD的輸出就是VCO的控制信號。
PDATA:並行數據。
PHASE:相位。
PIN:個人識別碼。
PLL:鎖相環。常用於控制及頻率合成電路。
PM:調相。
POWCONTROL:功率控制。
POWLEV:功率級別。
POWRSRC.供電選擇。
POWER:電源。
PURX:復位。常見於諾基亞手機電路。
PUK:開鎖密碼。
PWM:脈沖寬度調制,被用來進行充電控制。常見於諾基亞手機的充電控制電路。
PWRLEV:功率控制參考電平。
PWR-SW:開機信號。
RAM:隨機存儲器。
RD:讀。
R/W:讀寫。
RED:紅色。
REF:參考。
RESET:復位。
RETC-BATT:實時時鍾電源。
RF:射頻。
RF-V1:頻率合成器電源(用於摩托羅拉V系列手機)。
RF-V2:射頻電源(用於摩托羅拉V系列電源)。
RFLO:射頻本振。
RFC:邏輯時鍾。常見於諾基亞手機。
RFI:邏輯射頻介面電路,常見於諾基亞手機電路。
RFVCO.射頻VCO,用於接收機第一混頻器及發射機電路,常見於三星手機電路中。
ROW:行地址。出現在手機按鍵電路中。
RSSI:接收信號強度指示。
RST:復位。
RTC:實時時鍾控制。
RX:接收。
RXACQ:接收傳輸請求信號。
RXEN:接收使能(啟動)。在手機待機狀態下(即手機開機,但不進行通話),該信號是一個符合TDMA規則的脈沖信號。若邏輯電路無此信號輸出,手機接收機不能正常工作。
RXI/Q:接收解調信號。在待機狀態下,用示波器也可測到此信號,若手機無此信號,手機不能上網。
RXIFP:接收中頻信號正。
RXWN:接收中頻信號負。
RXON.接收啟動,見RXEN
RXPWR:接收電源控制。常見於諾基亞手機電路。
RXVCO:接收VCO,一般表示一本振VCO,用於接收機第一混頻器。
RXVCO-250:2.5VVCO電源。
SAMPLE:取樣。常出現在VCO的輸出端及功率放大器的輸出端。
SAT:飽和度。
SAW:聲表面濾波器。
SCH:同步信道。
SDTA:串列數據。
SENSE:感應。
SF:超級濾波器。
SF-OUT:超線性濾波電壓。摩托羅拉手機專用,是一個穩壓電源輸出,給VCO供電。
SIM:用戶識別碼。
SIMDAT:SIM卡數據。
SIMCLK:SIM卡時鍾,為3.25MHz。
SIMPWR(SIMVCC):SIM卡電源或是SIM卡電源控制。
SIMRST:SIM卡復位。
SIMDET:SIM檢測。
SLEEPCLK:睡眠時鍾。常見於諾基亞手機,若該信號不正常,手機不能開機。
SMOC:數據機。
SOUND:聲音。
SPEAKER:受話器、聽筒。參見EAR。
SPI:外接串列介面。摩托羅拉手機電路專有名詞。
SPICLK:串列介面時鍾。
SPIDAT:串列介面數據。
SPK:受話器、聽筒。參見EAR。
SRAM:靜態隨機存儲器。
STDBY:待機。
SW:開關。
SWDC:未調整電壓。
SW-RF:射頻開關。
SYN:合成器。
SYN2.8V:頻率合成器2.8V電源。
SYNSTR:頻率合成器啟動。
SYNCLK:頻率合成時鍾。
SYNDAT:頻率合成數據。
SYNEN:頻率合成使能。
SYNON:頻率合成啟動。
SYNTHPWR:頻率合成電源控制。
TACS:全接人移動通信系統。
TCH:話音通道。
TDMA:時分多址。一種多址接人技術,以不同的時間段來區分用戶。
TEMP:電池溫度檢測端。
TEST:測試。
TP:測試點。
TRX:收發信機。
TX:發信。
TX-KEY-OUT:發射時序控制輸出。
TXGSM:TXVCO輸出的GSM信號。
TXDCS:TXVCO輸出的DCS信號。
TXC:發信控制。
TXIF:發射中頻。
TXEN:發射使能、啟動。當該信號有效時,發射機電路開始工作。
TXVCO:發射壓控振盪器。
TXVCOOFF:發射VCO啟動控制信號。
TXI/Q:發送數據。
TXON:發射啟動。參見TXEN
TXPWR:發射電源控制。見諾基亞手機。
TYPE:類型。
UHFVCO:射頻VCO,一般表示一本振VCO,同RXVCO、RFVCO。
UNREGISTERED:未注冊的。
UPDATE:升級。
VBATT:電池電壓。
VBOOST:升壓電源。
VCC:電源。
VCCMIX:混頻器電源。
VCTCXO:溫補壓控振盪器。
VCO:壓控振盪器。該電路將控制信號的變化轉化為頻率的變化,是鎖相環的核心器件。
VCXO:基準時鍾電源,有的手機用VXO等表示。
VCXOPWR:13MHz電路電源控制。諾基亞手機專有名詞。該信號線路故障會導致手機不開機。
VDD:正電源輸入。
VEE:負電源輸入。
VHFVCO,一般用來表示接收第二本振壓控振盪器,同IFVCO功能類似。
VIB-EN:振動器控制。
VHFVCO:用於手機的接收或發射中頻電路。
VLIM:過壓保護參考電壓。
VPP:峰值。
VREF:參考電壓。
VREG:調整電壓。
VRX:接收機電源。見諾基亞手機電路。
VSWITCH:開關電壓。
VSYN:頻率合成電源。
VTX:發射機電源,見諾基亞手機電路。
VTCXO:基準時鍾電源。
WATCHDOG:看門狗。
WD-CP:看門狗脈沖。
WR:寫。
WRONGSOFTWARE:軟體故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