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超時
A. stackexchange 超時 min怎麼設置
.conkyrc
2.打開主文件夾,按ctrl+h顯示隱藏文件,看看有沒有.conkyrc這個文件,一般來說是沒有的,你可以創建一個空白文件,命名為.conkyrc
3.配置解釋:
update_interval
1.0 # 更新時間間隔
double_buffer
yes # 雙緩存,解決Conky閃爍問題
use_xft
yes
# 自定義字體
xftfont DejaVu Sans Mono:size=9
maximum_width
300 # Conky最大寬度像素值
default_color
lightgrey # Conky默認顏色
alignment
top_right # Conky默認位置
#draw_outline
yes # 繪制文本、圖案的輪廓線
#
解決Conky和桌面圖標的沖突問題
own_window yes
own_window_type
override
own_window_hints undecorated
own_window_transparent
yes
TEXT
# 系統信息總覽
${color lightblue}${font :bold:size=12}[SYSTEM]
$font$color $alignr$time
Hostname: $alignr $nodename
Kernel: $alignr
$kernel
Uptime: $alignr $color $uptime
System load: $alignr
$loadavg
Running Processes: $alignr $running_processes/$processes
Running
Threads: $alignr $running_threads/$threads
# 顯示網路使用情況
${color
lightblue}${font :bold:size=12}[NETWORK] $font$color
IP address:
$alignr${addr eth0}
Download: $alignr ${downspeed eth0}/s
Upload: $alignr
${upspeed eth0}/s
# 顯示當前四核CPU的頻率、使用率的數值和示意圖
${color lightblue}${font
:bold:size=12}[PROCESSORS]
Core 1: ${freq_g 1}GHz (${cpu cpu1}%) ${alignr
100}${cpubar cpu1}
Core 2: ${freq_g 2}GHz (${cpu cpu2}%) ${alignr
100}${cpubar cpu2}
#Core 3: ${freq_g 3}GHz (${cpu cpu3}%) ${alignr
100}${cpubar cpu3}
#Core 4: ${freq_g 4}GHz (${cpu cpu4}%) ${alignr
100}${cpubar cpu4}
# 列出排名前三的CPU消耗進程
${font :bold:size=9}Name $alignc
PID $alignr CPU $font
${top name 1} $alignc ${top pid 1} $alignr ${top cpu
1}%
${top name 2} $alignc ${top pid 2} $alignr ${top cpu 2}%
${top name 3}
$alignc ${top pid 3} $alignr ${top cpu 3}%
#${top name 4} $alignc ${top pid
4} $alignr ${top cpu 4}%
#${top name 5} $alignc ${top pid 5} $alignr ${top
cpu 5}%
# 顯示計算機當前內存的使用情況
${color lightblue}${font
:bold:size=12}[MEMORY] $font:$color $mem/$memmax -
$memperc%
${membar}
# 列出排名前三的內存消耗進程
${font :bold:size=9}Name
$alignc PID $alignr RAM $font
${top_mem name 1} $alignc ${top_mem pid 1}
$alignr ${top_mem mem 1}%
${top_mem name 2} $alignc ${top_mem pid 2} $alignr
${top_mem mem 2}%
${top_mem name 3} $alignc ${top_mem pid 3} $alignr
${top_mem mem 3}%
#${top_mem name 4} $alignc ${top_mem pid 4} $alignr
${top_mem mem 4}%
#${top_mem name 5} $alignc ${top_mem pid 5} $alignr
${top_mem mem 5}%
# 顯示磁碟的使用情況,並且顯示磁碟使用示意圖
#
因為只分有兩個區,所以只顯示/和/home的磁碟使用情況
${color lightblue}${font :bold:size=12}[HDD]
$font$color
/ $alignr ${fs_used /} of ${fs_size /} (${fs_used_perc
/}%)
${fs_bar /}
/home $alignr ${fs_used /home} of ${fs_size /home}
(${fs_used_perc /home}%)
${fs_bar /home}
#swap $alignr $swap of $swapmax
($swapperc%)
#$swapbar
C: $alignr ${fs_used /media/C:} of ${fs_size
/media/C:} (${fs_used_perc /media/C:}%)
${fs_bar /media/C:}
D: $alignr
${fs_used /media/D:} of ${fs_size /media/D:} (${fs_used_perc
/media/D:}%)
${fs_bar /media/D:}
E: $alignr ${fs_used /media/E:} of
${fs_size /media/E:} (${fs_used_perc /media/E:}%)
${fs_bar /media/E:}
G:
$alignr ${fs_used /media/G:} of ${fs_size /media/G:} (${fs_used_perc
/media/G:}%)
${fs_bar /media/G:}
${color pink}${font :bold:size=9}Dread is
proced by a powerlessness!$font$color
${color pink}${font :bold:size=10}LHY
Challenge yourself!$font$color
如何使用別人配置好的conky:
以下是一些比較漂亮的主題,使用方法都比較簡單,下載壓縮包解壓後,如果看到文本文件,就命名為.conkyrc,如果有conky文件夾,就命名為.conky,如果什麼都看不到,說明被隱藏了,按ctrl+h顯示隱藏文件,最後我們把這些文件和文件夾全部放到主文件夾,這樣就可以了。因為不能開機啟動,所以還要寫一個腳本讓它開機啟動,新建一個空白文件命名為conky.sh,內容如下:
#!/bin/bash
sleep 10 && conky /home/你的主文件夾/.conkyrc
把conky.sh放到主文件夾裡面,sleep 10 代表開機10秒後才顯示。在「程序--首選項--啟動應用程序」添加一個啟動項,在命令里選擇剛才新建的conky.sh,OK。
補充:如果Conky在桌面顯示一個個方框,說明缺少字體,可以修改.conkyrc,將裡面的字體替換成自己的
B. 在虛擬機VMware中redhat9.0訪問網路總提示操作超時鑒於百度搜索未果,特此發問,忘朋友解答
主機中網關不用設置 ,虛擬機中網關設置為主機的ip
也就是你設置的192.168.66.1
C. 在Linux系統中數據如何發送
從網路設備驅動程序的結構分析可知,Linux網路子系統在發送數據包時,會調用驅動程序提供的hard_start_transmit()函數,該函數用於啟動數據包的發送。在設備初始化的時候,這個函數指針需被初始化以指向設備的xxx_tx ()函數。網路設備驅動完成數據包發送的流程如下:
1)網路設備驅動程序從上層協議傳遞過來的sk_buff參數獲得數據包的有效數據和長度,將有效數據放入臨時緩沖區。
2)對於乙太網,如果有效數據的長度小於乙太網沖突檢測所要求數據幀的最小長度ETH ZLEN,則給臨時緩沖區的末尾填充0。
3)設置硬體的寄存器,驅使網路設備進行數據發送操作。
特別要強調對netif_ stop_queue()的調用,當發送隊列為滿或因其他原因來不及發送當前上層傳下來的數據包時,則調用此函數阻止上層繼續向網路設備驅動傳遞數據包。當忙於發送的數據包被發送完成後,在以TX結束的中斷處理中,應該調用netif_wake_queue ()喚醒被阻塞的上層,以啟動它繼續向網路設備驅動傳送數據包。當數據傳輸超時時,意味著當前的發送操作失敗或硬體已陷入未知狀態,此時,數據包發送超時處理函數xxx _tx _timeout ()將被調用。這個函數也需要調用由Linux內核提供的netif_wake _queue()函數以重新啟動設備發送隊列。
D. 在window上面ping liunx系統上面的ip地址,ping不同,請求超時,請問是什麼原因
網卡是橋接的嗎?還有真機的網卡也要是通的才行,就是有個交換機插著或者貓、路由器都可以。
E. tp錢包創建錢包的時提示超時
tp錢包創建錢包的時提示超時,可能是網路不流暢,可以嘗試切換網路。
TokenPocket是全球最大的數字貨幣錢包,支持包括BTC、ETH、BSC、HECO、TRON、OKExChain、Polkadot、Kusama、EOS等在內的所有主流公鏈及Layer2。
F. rsas基本工作流程排序為
咨詢記錄 · 回答於2021-11-27
G. 深信服AC1000的默認超時時間是多少,默認登錄失敗幾次鎖定多久
使用一根交叉網線,將設備的eth0和eth1相連。開機,等待這次開機完成,直至設備重啟。將線去掉。這時候就恢復出廠了。之後將電腦連接到eth1口。設備ip 10.252.252.252 用戶名admin 密碼admin或Admin。這就可以登錄了。電腦ip設置成10.252.252.x這個段的就可以
H. 求救:不上網ping值正常,可是一上網就顯示請求超時!!!
一、去排除下是不在交換機上的埠問題,把你的ETH口換一個埠,,你可以先試一下單機,,把交換機拆了,直接通過與電信數據機的鏈接,,自動獲取IP地址,,如果這樣測試沒有問題。那問題肯定是出在交換機上了。
二、出在交換機上的話先換一個對接埠試試。
三、如果你單機接入也出現這樣的問題,先換一下網線。如果網線無問題,那十有八九就是網卡的問題了。
這樣要一步一步來進行排除的
I. UBUNTU的網路問題MENTOHUST 銳捷提示認證成功 可還是無法上網- - 求高手給予解決!!!!!!!!!!!!
各人的情況各不同。我的mentohust連接成功,卻上不了網的問題。一年半前我就是這種情況。
是設置問題.在設置的時候,我的是默認網關gateway填不上,填後又恢復為空.我試了在那再點一下add,在下面增加一行,結果網關可以填了。填好就把以前的那行刪了。
使用下面的命令就能退出mentohust:sudo mentohust -k。
銳捷的設置不是很重要,能連接成功(雖然不能上網),就可以了。
J. keepalived怎麼重新載入配置文件
keepalived.conf內容說明如下
●全局定義塊
1、email通知。作用:有故障,發郵件報警。
2、Lvs負載均衡器標識(lvs_id)。在一個網路內,它應該是唯一的。
3、花括弧「{}」。用來分隔定義塊,因此必須成對出現。如果寫漏了,keepalived運行時,不會得到預期的結果。由於定義塊內存在嵌套關系,因此很容易遺漏結尾處的花括弧,這點要特別注意。
●VRRP定義塊
1、同步vrrp組vrrp_sync_group。作用:確定失敗切換(FailOver)包含的路由實例個數。即在有2個負載均衡器的場景,一旦某個負載均衡器失效,需要自動切換到另外一個負載均衡器的實例是哪些?
2、實例組group。至少包含一個vrrp實例。
3、Vrrp實例vrrp_instance。實例名出自實例組group所包含的那些名字。
(1) 實例狀態state。只有MASTER和BACKUP兩種狀態,並且需要大寫這些單詞。其中MASTER為工作狀態,BACKUP為備用狀態。當 MASTER所在的伺服器失效時,BACKUP所在的系統會自動把它的狀態有BACKUP變換成MASTER;當失效的MASTER所在的系統恢復 時,BACKUP從MASTER恢復到BACKUP狀態。
(2)通信介面interface。對外提供服務的網路介面,如eth0,eth1.當前主流的伺服器都有2個或2個以上的介面,在選擇服務介面時,一定要核實清楚。
(3)lvs_sync_daemon_inteface。 負載均衡器之間的監控介面,類似於HA HeartBeat的心跳線。但它的機制優於Heartbeat,因為它沒有「裂腦」這個問題,它是以優先順序這個 機制來規避這個麻煩的。在DR模式中,lvs_sync_daemon_inteface 與服務介面interface 使用同一個網路介面。
(4)虛擬路由標識virtual_router_id。這個標識是一個數字,並且同一個vrrp實例使用唯一的標識。即同一個vrrp_stance,MASTER和BACKUP的virtual_router_id是一致的,同時在整個vrrp內是唯一的。
(5)優先順序priority。這是一個數字,數值愈大,優先順序越高。在同一個vrrp_instance里,MASTER 的優先順序高於BACKUP。若MASTER的priority值為150,那麼BACKUP的priority只能是140或更小的數值。
(6)同步通知間隔advert_int。MASTER與BACKUP負載均衡器之間同步檢查的時間間隔,單位為秒。
(7)驗證authentication。包含驗證類型和驗證密碼。類型主要有PASS、AH兩種,通常使用的類型為PASS,據說AH使用時有問題。驗證密碼為明文,同一vrrp實例MASTER與BACKUP 使用相同的密碼才能正常通信。
4、 虛擬ip地址virtual_ipaddress。可以有多個地址,每個地址佔一行,不需要指定子網掩碼。注意:這個ip必須與我們在lvs客戶端設定的vip相一致!
●虛擬伺服器virtual_server定義塊
虛擬伺服器定義是keepalived框架最重要的項目了,是keepalived.conf必不可少的部分。
1、虛擬伺服器virtual_server。這個ip來自於vrrp定義塊的第「4」步,後面一個空格,然後加上埠號。定義一個vip,可以實現多個tcp埠的負載均衡功能。
(1)delay_loop。健康檢查時間間隔,單位是秒。
(2)lb_algo。負載均衡調度演算法,互聯網應用常使用wlc或rr。
(3)lb_kind。負載均衡轉發規則。一般包括DR、NAT、TUN3種,在我的方案中,都使用DR的方式。
(4)persistence_timeout。 會話保持時間,單位是秒。這個選項對動態網站很有用處:當用戶從遠程用帳號進行登陸網站時,有了這個會話保持功能,就能把用戶的請求轉發給同一個應用服務 器。在這里,我們來做一個假設,假定現在有一個lvs 環境,使用DR轉發模式,真實伺服器有3個, 負載均衡器不啟用會話保持功能。當用戶第一次訪問的時候,他的訪問請求被負載均衡器轉給某個真實伺服器,這樣他看到一個登陸頁面,第一次訪問完畢;接著他 在登陸框填寫用戶名和密碼,然後提交;這時候,問題就可能出現了---登陸不能成功。因為沒有會話保持,負載均衡器可能會把第2次的請求轉發到其他的伺服器。
(5)轉發協議protocol。一般有tcp和udp兩種。實話說,我還沒嘗試過udp協議類的轉發。
2、真實伺服器real_server,也即伺服器池。Real_server的值包括ip地址和埠號,多個連續的真實ip。
(1)權重weight,權重值是一個數字,數值越大,權重越高。使用不同的權重值的目的在於為不同性能的機器分配不同的負載,性能較好的機器,負載分擔大些;反之,性能差的機器,則分擔較少的負載,這樣就可以合理的利用不同性能的機器資源。
(2)Tcp檢查tcp_check。
第③版更新內容如下:
每台伺服器都有二塊網卡,分別連接內外網;後端的mysql資料庫與web連接採用內網方式,整個網路環境採用內網;
增加了keepalived.conf語法內容;
刪除了lvs.sh腳本內容,直接讓keepalived內容更直接明了;
lvs主從機上的keepalived.conf文件我直接從生產伺服器上download下來了,可方便大家使用。
※值得注意的是:
1、你必須向你的伺服器所在機房IDC多申請一個IP供VIP使用;多關注/var/log/messages和ipvsadm -ln,利用其有效信息排錯。
2、伺服器的iptables、Selinux均關閉;在生產環境中,我就遇到了iptables的NAT轉發問題,導致了lvs失敗。
3、 keepalived的啟動過程並不會對配置文件進行語法檢查,就算沒有配置文件,keepalived的守護進程照樣能夠被運行起來。在默認狀態下,即 不指定配置文件的位置--keepalived先查找文件/etc/keepalived/keepalived.conf。
4、session的過程默認是以文件的形式存在,在瀏覽器關閉或重啟時刪除;會話保持我建議寫成120秒,如果這個值設置得不合理,用戶將得到非常糟糕的訪問效果。
5、 keepalived是lvs的擴展項目,因此它們之間具備良好的兼容性,這點應該是keepalived部署比其他類似工具能更簡潔的原因 吧,lvs+keepalived目前是一個應用於生產環境的成熟架構,實現了真正意義上的負載均衡高可用,尤其適用於bbs和blog(它們均是訪問頻 繁,用戶量大的對象),建議熟練掌握。
LVS 演算法說明
LVS的常見八種調度演算法:
一:輪叫調度(Round-Robin Scheling)
輪叫調度(Round Robin Scheling)演算法就是以輪叫的方式依次將請求調度不同的伺服器,即每次調度執行i = (i + 1) mod n,並選出第i台伺服器。演算法的優點是其簡潔性,它無需記錄當前所有連接的狀態,所以它是一種無狀態調度。
二:加權輪叫調度(Weighted Round-Robin Scheling)
加權輪叫調度 (Weighted Round-Robin Scheling)演算法可以解決伺服器間性能不一的情況,它用相應的權值表示伺服器的處理性能,伺服器的預設權值為1。假設伺服器A的權值為1,B的權值為2,則表示伺服器B的處理性能是A的兩倍。加權輪叫調度演算法是按權值的高低和輪叫方式分配請求到各伺服器。權值高的伺服器先收到的連接,權值高的伺服器比權值低的伺服器處理更多的連接,相同權值的伺服器處理相同數目的連接數。
三:最小連接調度(Least-Connection Scheling)
最 小連接調度(Least- Connection Scheling)演算法是把新的連接請求分配到當前連接數最小的伺服器。最小連接調度是一種動態調 度演算法,它通過伺服器當前所活躍的連接數來估計伺服器的負載情況。調度器需要記錄各個伺服器已建立連接的數目,當一個請求被調度到某台伺服器,其連接數加1;當連接中止或超時,其連接數減一。
四:加權最小連接調度(Weighted Least-Connection Scheling)
加權最小連接調 度(Weighted Least-Connection Scheling)演算法是最小連接調度的超集,各個伺服器用相應的權值表示其處理性能。伺服器的預設權值為1,系統管理員可以動態地設置伺服器的權值。加權最小連接調度在調度新連接時盡可能使伺服器的已建立連接數和其權值成比例。
五:基於局部性的最少鏈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Scheling)
基 於局部性的最少鏈接調度(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Scheling,以下簡稱為LBLC)演算法是針對請 求報文的目標IP地址的負載均衡調度,目前主要用於Cache集群系統,因為在Cache集群中客戶請求報文的目標IP地址是變化的。這里假設任何後端服 務器都可以處理任一請求,演算法的設計目標是在伺服器的負載基本平衡情況下,將相同目標IP地址的請求調度到同一台伺服器,來提高各台伺服器的訪問局部性和 主存Cache命中率,從而整個集群系統的處理能力。LBLC調度演算法先根據請求的目標IP地址找出該目標IP地址最近使用的伺服器,若該伺服器是可用的 且沒有超載,將請求發送到該伺服器;若伺服器不存在,或者該伺服器超載且有伺服器處於其一半的工作負載,則用「最少鏈接」的原則選出一個可用的伺服器,將 請求發送到該伺服器。
六: 帶復制的基於局部性最少鏈接(Locality-Based Least Connections with Replication Scheling)
帶 復制的基於局部性最少鏈接調度(Locality- Based Least Connections with Replication Scheling,以下簡稱為LBLCR)演算法也是針對目標 IP地址的負載均衡,目前主要用於Cache集群系統。它與LBLC演算法的不同之處是它要維護從一個目標IP地址到一組伺服器的映射,而LBLC演算法維護 從一個目標IP地址到一台伺服器的映射。對於一個「熱門」站點的服務請求,一台Cache 伺服器可能會忙不過來處理這些請求。這時,LBLC調度演算法會 從所有的Cache伺服器中按「最小連接」原則選出一台Cache伺服器,映射該「熱門」站點到這台Cache伺服器,很快這台Cache伺服器也會超 載,就會重復上述過程選出新的Cache伺服器。這樣,可能會導致該「熱門」站點的映像會出現在所有的Cache伺服器上,降低了Cache伺服器的使用 效率。LBLCR調度演算法將「熱門」站點映射到一組Cache伺服器(伺服器集合),當該「熱門」站點的請求負載增加時,會增加集合里的Cache服務 器,來處理不斷增長的負載;當該「熱門」站點的請求負載降低時,會減少集合里的Cache伺服器數目。這樣,該「熱門」站點的映像不太可能出現在所有的 Cache伺服器上,從而提供Cache集群系統的使用效率。LBLCR演算法先根據請求的目標IP 地址找出該目標IP地址對應的伺服器組;按「最小連 接」原則從該伺服器組中選出一台伺服器,若伺服器沒有超載,將請求發送到該伺服器;若伺服器超載;則按 「最小連接」原則從整個集群中選出一台伺服器,將 該伺服器加入到伺服器組中,將請求發送到該伺服器。同時,當該伺服器組有一段時間沒有被修改,將最忙的伺服器從伺服器組中刪除,以降低復制的程度。
七:目標地址散列調度(Destination Hashing Scheling)
目 標地址散列調度 (Destination Hashing Scheling)演算法也是針對目標IP地址的負載均衡,但它是一種靜態映射演算法,通過 一個散列(Hash)函數將一個目標IP地址映射到一台伺服器。目標地址散列調度演算法先根據請求的目標IP地址,作為散列鍵(Hash Key)從靜態分 配的散列表找出對應的伺服器,若該伺服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載,將請求發送到該伺服器,否則返回空。
八:源地址散列調度(Source Hashing Scheling)
源 地址散列調度(Source Hashing Scheling)演算法正好與目標地址散列調度演算法相反,它根據請求的源IP地址,作為散列鍵 (Hash Key)從靜態分配的散列表找出對應的伺服器,若該伺服器是可用的且未超載,將請求發送到該伺服器,否則返回空。它採用的散列函數與目標地址 散列調度演算法的相同。它的演算法流程與目標地址散列調度演算法的基本相似,除了將請求的目標IP地址換成請求的源IP地址,所以這里不一一敘述。在實際應用 中,源地址散列調度和目標地址散列調度可以結合使用在防火牆集群中,它們可以保證整個系統的唯一出入口。
此文出處撫琴煮酒之網路博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