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0327
『壹』 如何快速辨別網卡ID與物理網卡的對應關系(即eth
如何快速辨別網卡ID與物理網卡的對應關系
一般購買的伺服器都有4個網卡,這個時候在安裝好伺服器後,配置IP的時候就郁悶了
如是一個浪潮8560M2伺服器安裝Redhat後的網卡顯示:
[root@DBSERVER51 ~]# ifconfig -a
eth0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E0:ED:2D:0F:58
inet addr:192.168.4.10 Bcast:192.168.4.255 Mask:255.255.255.0
UP BROADCAST RUNNING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40428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392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3413500 (3.2 MiB) TX bytes:44521 (43.4 KiB)
Memory:faee0000-faf00000
eth1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E0:ED:2D:0F:59
BROADCAST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0 (0.0 b) TX bytes:0 (0.0 b)
Memory:fae60000-fae80000
eth2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25:90:5A:15:B6
BROADCAST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0 (0.0 b) TX bytes:0 (0.0 b)
Memory:fafe0000-fb000000
eth3 Link encap:Ethernet HWaddr 00:25:90:5A:15:B7
BROADCAST MULTICAST MTU:1500 Metric:1
R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1000
RX bytes:0 (0.0 b) TX bytes:0 (0.0 b)
Memory:faf60000-faf80000
lo Link encap:Local Loopback
inet addr:127.0.0.1 Mask:255.0.0.0
UP LOOPBACK RUNNING MTU:16436 Metric:1
RX packets:1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frame:0
TX packets:10 errors:0 dropped:0 overruns:0 carrier:0
collisions:0 txqueuelen:0
RX bytes:660 (660.0 b) TX bytes:660 (660.0 b)
從一個機房搬下來時,忘記標記了。這個時候還是想修改eth0作為通信口。但是一個一個插拔比較麻煩,於是就想能不能有個好辦法,畢竟Linux不像Windows那樣直觀,打開網路連接就可以看到。這個時候就要用到ethtool這樣一個命令,命令詳解如下:
命令描述:
ethtool 是用於查詢及設置網卡參數的命令。
ethX是乙太網卡的名稱,Linux系統將檢測到的第一塊乙太網卡命名為eth0, 第二塊為eth1,…….。
使用概要:
ethtool ethx //查詢ethx網口基本設置,其中 x 是對應網卡的編號,如eth0、eth1等等
ethtool –h //顯示ethtool的命令幫助(help)
ethtool –i ethX //查詢ethX網口的相關信息
ethtool –d ethX //查詢ethX網口注冊性信息
ethtool –r ethX //重置ethX網口到自適應模式
ethtool –S ethX //查詢ethX網口收發包統計
ethtool –s ethX [speed 10|100|1000] [plex half|full] [autoneg on|off] //設置網口速率10/100/1000M、設置網口半/全雙工、設置網口是否自協商
ethtool [ -a | -c | -g | -i | -d | -k | -r | -S |] ethX
ethtool [-A] ethX [autoneg on|off] [rx on|off] [tx on|off]
ethtool [-C] ethX [adaptive-rx on|off] [adaptive-tx on|off] [rx-usecs N] [rx-frames N] [rx-usecs-irq N] [rx-frames-irq N] [tx-usecs N] [tx-frames N] [tx-usecs-irq N] [tx-frames-irq N] [stats-block-usecs N][pkt-rate-low N][rx-usecs-low N] [rx-frames-low N] [tx-usecs-low N] [tx-frames-lowN] [pkt-rate-high N] [rx-usecs-high N] [rx-frames-high N] [tx-usecs-high N] [tx-frames-high N] [sample-interval N]
ethtool [-G] ethX [rx N] [rx-mini N] [rx-jumbo N] [tx N]
ethtool [-e] ethX [raw on|off] [offset N] [length N]
ethtool [-E] ethX [magic N] [offset N] [value N]
ethtool [-K] ethX [rx on|off] [tx on|off] [sg on|off] [tso on|off]
ethtool [-p] ethX [N]
ethtool [-t] ethX [offline|online]
ethtool [-s] ethX [speed 10|100|1000] [plex half|full] [autoneg on|off] [port tp|aui|bnc|mii] [phyad N] [xcvr internal|external]
[wol p|u|m|b|a|g|s|d...] [sopass xx:yy:zz:aa:bb:cc] [msglvl N]
標志
-a 查看網卡中 接收模塊RX、發送模塊TX和Autonegotiate模塊的狀態:啟動on 或 停用off
-A 修改網卡中 接收模塊RX、發送模塊TX和Autonegotiate模塊的狀態:啟動on 或 停用off
-c display the Coalesce information of the specified ethernet card
-C Change the Coalesce setting of the specified ethernet card
-g Display the rx/tx ring parameter information of the specified ethernet card
-G change the rx/tx ring setting of the specified ethernet card
-i 顯示網卡驅動的信息,如驅動的名稱、版本等
-d 顯示register mp信息, 部分網卡驅動不支持該選項
-e 顯示EEPROM mp信息,部分網卡驅動不支持該選項
-E 修改網卡EEPROM byte
-k 顯示網卡Offload參數的狀態:on 或 off,包括rx-checksumming、tx-checksumming等。
-K 修改網卡Offload參數的狀態
-p 用於區別不同ethX對應網卡的物理位置,常用的方法是使網卡port上的led不斷的閃;N指示了網卡閃的持續時間,以秒為單位。
-r 如果auto-negotiation模塊的狀態為on,則restarts auto-negotiation
-S 顯示NIC- and driver-specific 的統計參數,如網卡接收/發送的位元組數、接收/發送的廣播包個數等。
-t 讓網卡執行自我檢測,有兩種模式:offline or online
-s 修改網卡的部分配置,包括網卡速度、單工/全雙工模式、mac地址等
『貳』 一台電腦兩個網卡ping不通問題求教
本地連接 屬性 協議(WIN7 協議4) 手動IP 改成一個網段 192.168.1.1 192.168.1.2
『叄』 ETH介面是什麼
ETH介面指的是介面,是目前應用最廣泛的區域網通訊方式,同時也是一種協議。而乙太網介面就是網路數據連接的埠。
乙太網的每個版本都有電纜的最大長度限制(即無須放大的長度),這個范圍內的信號可以正常傳播,超過這個范圍信號將無法傳播。
為了允許建設更大的網路,可以用中繼器把多條電纜連接起來。中繼器是一個物理層設備,它能接收、放大並在兩個方向上重發信號。
(3)eth0327擴展閱讀
幾種常見的乙太網介面類型。
1、SC光纖介面
SC光纖介面在100Base-TX乙太網時代就已經得到了應用,因此當時稱為100Base-FX(F是光纖單詞fiber的縮寫),不過當時由於性能並不比雙絞線突出但是成本卻較高,因此沒有得到普及,現在業界大力推廣千兆網路,SC光纖介面則重新受到重視。
2、RJ-45介面
這種介面就是我們現在最常見的網路設備介面,俗稱「水晶頭」,專業術語為RJ-45連接器,屬於雙絞線乙太網介面類型。RJ-45插頭只能沿固定方向插入,設有一個塑料彈片與RJ-45插槽卡住以防止脫落。
3、FDDI介面
FDDI是目前成熟的LAN技術中傳輸速率最高的一種,具有定時令牌協議的特性,支持多種拓撲結構,傳輸媒體為光纖。光纖分布式數據介面(FDDI)是由美國國家標准化組織(ANSI)制定的在光纜上發送數字信號的一組協議。
參考資料來源:網路-乙太網介面
『肆』 linux配置中eth0和eth1做什麼用的
是一種光纖乙太網介面卡,按照乙太網通信協議進行信號傳輸。一般通過光纜與光纖乙太網交換機連接。
Eth0和eth1用於區分網卡名。它們的含義與windows本地連接1和本地連接2相同。
這里的子網卡不是一個實用的網路介面,但是它可以作為一個集合介面在系統中閃現,比如eth0:1,eth1:2。
(4)eth0327擴展閱讀:
Linux操作系統嵌入了TCP/IP協議棧,協議軟體具有路由轉發功能。路由和轉發依賴於在主機中安裝多個網卡作為路由器。
當某一網卡接收到度包時,系統內核會根據度包的目的IP地址查詢路由表,然後根據查詢結果將度包發送到另一網卡,最後通過該網卡發送度包。主機的進程是路由器的核心功能。
路由功能是通過修改Linux內核參數來實現的。sysctl命令用於配置和顯示/proc/sys目錄中的內核參數。
出於安全原因,Linux內核默認禁止數據包路由和轉發。在Linux系統中,有臨時和永久兩種方法啟用轉發功能。
『伍』 openwrt怎麼知道哪個商品是eth0.1,eth0.2,eth0.3
我也不知道這個問題有沒有標准答案,從我的經驗來講,有這么兩個辦法
你把所有介面上的網線都拔了,只留一根網線插在你的網口上。這時候你在OpenWRT的命令行里跑ifconfig,看哪個NIC還有顯示,那插上去的口就代表那個NIC。(注意,這個方法只適合物理介面,不適合虛擬介面)
跑ifconfig裡面會有各個NIC的IP的顯示,如果你能區分插在各個網口上的機器的網段,那就能區分出NIC對應的介面
需要注意的是,eth0.x很多時候都是VLan劃分出來的子網(在eth0這個交換機上),所以你看到的介面可能是一模一樣的(比如8口或者24口交換機),也可能是不一樣的(比如家用的路由器,一般eth0.1代表Wan口,eth0.2表示lan口)。這是一個虛擬的劃分概念,和實際介面的外形沒有直接聯系
『陸』 linux 怎麼啟動網卡
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Linux系統進行重啟網卡的操作,有以下三種方法:
1、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可以用CRT工具連接到Linux命令行界面;也可以進入操作系統界面,然後選擇終端輸入:
如果想要對所有的網卡進行重啟操作,
可以輸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進行重啟操作:
這樣完成了重啟網卡的操作。
2、利用ifconfig
eth0
down
和
ifconfig
eth0
up
首先連接到執行命令界面,輸入ifconfig之後查看網卡的基本信息:
先查看到eth3的網卡信息,然後輸入ifconfig
eth3
down,這樣就卸載eth3網卡:
在執行命令界面輸入ifconfig
eth3
up,然後重新載入eth3網卡:
這樣就完成了對網卡的重啟操作。
(6)eth0327擴展閱讀
利用CMD也可以進行操作
1、使用ifconfig命令查看Linux活動網卡與IP地址、子網掩碼或者mac地址等信息
2、然後,如下命令可以對網卡進行相應的操作,執行效果如下圖所示:
3、ifconfig
eth0
up可以用於啟動網卡
;
4、ifconfig
eth0
down可以用於禁用網卡
。
『柒』 linux系統怎麼重啟網卡
方法/步驟在實際工作中,經常會遇到linux系統進行重啟網卡的操作,下面逐一介紹。
一、service
network
restart
1、首先用crt工具連接到linux命令行界面。
或者進入操作系統界面,選擇終端輸入。
2、如果我們對所有的網卡進行重啟操作。
可以嘗試輸入:service
network
restart
命令進行操作。
3、樣就完成了用service
network
restart命令重啟網卡的操作。
二、ifconfig
eth0
down
/
ifconfig
eth0
up
1、連接到命令行界面,輸入ifconfig查看網卡的基本信息。
2、查看到eth3的網卡信息。
輸入ifconfig
eth3
down
,卸載eth3網卡。
3、輸入ifconfig
eth3
up,重新載入eth3網卡。
三、ifdown
eth0
/
ifup
eth0
1、連接到命令行界面。輸入ifdown
eth3,對網卡eth3進行卸載。
2、輸入ifup
eth3,對網卡eth3進行重新載入。
3、這樣就完成了對網卡的重啟操作。
『捌』 火幣收款碼在哪裡
打開iPhone XR14.7.1手機端幣看APP版本3.3.0在「資產」頁面,點擊ETH,進入ETH的「幣種詳情頁」。點擊「轉賬」,進入「ETH轉賬」頁面。
您可以粘貼或手動輸入ETH收款地址(請反復確認收款地址),或使用「掃一掃」直接掃描二維碼,掃入ETH收款地址。 填入轉賬金額,選擇合適的礦工費(系統會給出推薦值,礦工費越少則轉賬越慢,礦工費越多則轉賬速度越快)。
提醒: 轉賬需要支付礦工費,建議您參考系統給出的推薦值,不要設置過低的礦工費, 因為礦工費過低會導致轉賬失敗。 另一方面,鏈上轉賬失敗時,礦工費依然會被消耗,會給您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點擊確認,輸入安全密碼,再次確認
跳轉至「轉賬中」頁面,您可以在這里查看轉賬進度,等待轉賬完成。
如轉出成功,則會生成「轉賬成功頁」; 如轉出失敗,則出現「交易失敗」頁,提示「轉出失敗!請重試!」您可以在轉賬頁重新設置,再次發起轉賬。
以ETH為例 在「資產」頁,點擊ETH,進入ETH的「幣種詳情頁」。點擊「收款」,進入「ETH收款」頁。
您可以點擊「復制」復制收款地址,或點擊「分享地址」分享收款地址碼。
您也可以在「ETH交易記錄」中查看每筆收款記錄。
拓展資料:
幣看自主研發的智能聚合交易,通過合並幣安、OKEx、火幣全球交易所訂單薄及掛單深度,實現在幣看一家交易所,無需注冊多賬戶,無需授權其他交易所API,即可以跨交易所交易全球80%的流動性,效率及收益提升3倍。
了解到 幣看在全球金融中心例如日本、新加坡均設立辦公室,也獲得了日本金融廳頒發的數字貨幣交易牌照。 前不久幣看剛過完8周年慶典,8年來有好多行業首創: 2012年的行情提醒功能、2013年的資訊聚合功能、2014年的挖礦監控功能、2016年的場外交易功能、2018年的K站垂直社區、2019年的智能聚合交易... 去年還新推出了網格交易,希望繼續越走越遠。
『玖』 新安裝的Centos 7系統怎麼將網卡名稱改為eth0
第一種方式
這種方式適合在安裝操作系統的時候進行設置,
點擊 Tab,打開kernel啟動選項,
增加內核參數: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輸入完成之後回車正常安裝操作系統就好了。
第二種方式
修改網卡配置文件中的 DEVICE= 參數的關於 eth0
[root@ansheng ~]# cd /etc/sysconfig/network-scripts/
[root@ansheng network-scripts]# vi ifcfg-eno16777728
TYPE=Ethernet
BOOTPROTO=dhcp
DEFROUTE=yes
PEERDNS=yes
PEERROUTES=yes
IPV4_FAILURE_FATAL=no
IPV6INIT=yes
IPV6_AUTOCONF=yes
IPV6_DEFROUTE=yes
IPV6_PEERDNS=yes
IPV6_PEERROUTES=yes
IPV6_FAILURE_FATAL=no
NAME=eno16777728
UUID=8a3eade8-005c-46df-81f2-6e2598457bac
#DEVICE=eno16777728
DEVICE=eth0
ONBOOT=yes
網卡配置文件名稱改為 ifcfg-eth0
[root@ansheng network-scripts]# mv ifcfg-eno16777728 ifcfg-eth0
因 CentOS7 採用 grub2 引導,還需要對 grub2 進行修改,編輯 /etc/default/grub 配置文件,在 GRUB_CMDLINE_LINUX 這個參數後面加入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root@ansheng network-scripts]# vi /etc/default/grub
GRUB_TIMEOUT=5
GRUB_DISTRIBUTOR="$(sed 's, release .*$,,g' /etc/system-release)"
GRUB_DEFAULT=saved
GRUB_DISABLE_SUBMENU=true
GRUB_TERMINAL_OUTPUT="console"
GRUB_CMDLINE_LINUX="rd.lvm.lv=centos/root rd.lvm.lv=centos/swap rhgb quiet net.ifnames=0 biosdevname=0"
GRUB_DISABLE_RECOVERY="true"
用 grub2-mkconfig 命令重新生成GRUB配置並更新內核
[root@ansheng network-scripts]# grub2-mkconfig -o /boot/grub2/grub.cfg
Generating grub configuration file ...
Found linux image: /boot/vmlinuz-3.10.0-327.el7.x86_64
Found initrd image: /boot/initramfs-3.10.0-327.el7.x86_64.img
Found linux image: /boot/vmlinuz-0-rescue-
Found initrd image: /boot/initramfs-0-rescue-.img
done
重啟系統
[root@ansheng network-scripts]# reboot
重啟之後驗證網卡名稱:
[root@ansheng ~]# ifconfig
eth0: flags=4163<UP,BROADCAST,RUNNING,MULTICAST> mtu 1500
inet 192.168.56.130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92.168.56.255
inet6 fe80::20c:29ff:fe6d:d894 prefixlen 64 scopeid 0x20<link>
ether 00:0c:29:6d:d8:94 txqueuelen 1000 (Ethernet)
RX packets 27413 bytes 38532163 (36.7 Mi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7727 bytes 702194 (685.7 Ki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lo: flags=73<UP,LOOPBACK,RUNNING> mtu 65536
inet 127.0.0.1 netmask 255.0.0.0
inet6 ::1 prefixlen 128 scopeid 0x10<host>
loop txqueuelen 0 (Local Loopback)
R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R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frame 0
TX packets 0 bytes 0 (0.0 B)
TX errors 0 dropped 0 overruns 0 carrier 0 collisions 0
『拾』 在Linux上怎麼兩個網卡配同一個IP
linux中雙網卡的梆定
創建一個bond設備,三個簡單的步驟即可搞定:
(1)首先要保證相應的驅動程序已經載入:
localhost@root
~#
modprobe
bonding
或
modprobe
<3c59x|
eepro100|pcnet32|tulip|...>
(2)其次給等梆定bond設備分配IP地址
localhost@root
~#
ifconfig
bond0
<IP地址>
netmask
<子網掩碼>
broadcast
<廣播地址
>
例如
ifconfig
bond0
192.168.1.242
netmask
255.255.255.0
broadcast
172.31.3.254
(3)最後將所有要梆定的物理網卡介面添加到bond設備中去
localhost@root
~#
ifenslave
bond0
[{-f|--force}
bond0
eth0
[
eth1
[eth2]...]
例如
ifenslave
bond0
eth0
eth1
梆定了eth0
eth1兩個網卡設備。
--force
表示強制進行梆定
創建好bond設備後,就可以像一般的網卡設備一樣使用了
如啟動bond0:
#
ifconfig
bond0
up
停用bond0:
#
ifconfig
bond0
down
在不停用bond0的情況下添加介面:
#
ifenslave
{-d|
--detach}
bond0
eth0
[eth1
[eth2]...]
--detach表示"附加"的意思
改變活動的從設備:
#
ifenslave
{-c|--change-active}
bond0
eth0
--change-acitve
表示"改變活動的從設備"的意思
顯示主介面(指bond0)信息:
#
ifenslave
bond0
顯示所以介面信息:
#
ifenslave
{-a|--all-interfaces}
--all-interfaces
表示"所有介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