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爾本碩士去ETH讀博
1. 保研的時候選擇直博真的是無奈之舉嗎
保研的時候選擇直博真的是無奈之舉的。
名校本科生幾乎清一色都不選擇直博,而是優先保研,選擇直博很大一部分都是普通學校學生。
好的導師直博位置(數量很少)早被本校最優秀的本科生在大二大三時候就填滿了,這些學生本科就大概確定好了將來要走哪方向的路。
普通的保研位置(數量中等)給大部分排名中上中等中下的本校學生占滿,他們把選擇的機會從本科延遲到碩士再做選擇,碩士三年能想明白自己適不適合做科研,適合就直接轉博,或以更好的資歷申請出國,不適合的直接拿碩士學位工作。
比較差的直博位置(數量很多)給外校直博生。每個教授的博士位置都是限定的,並不是說好導師就給多幾個名額差導師就給少幾個名額。
事實是好導師和壞導師只要級別一致博士名額差距很小,這就導致了很多入行很早的教授自己早已沒有科研能力了,但手裡還一堆博士名額,他們肯定是招不到本校最優質的生源的,因為上過他們課認識的都知道這些老師的科研水平,本校生沒人願意跟,外校生在別的學校混了四年一身好績點啥也不知道直接被騙進來。
千萬別被名校頭銜top2光環,五年直接博士畢業時間短之類的迷惑,以前也覺得碩士三年為何不多熬兩年直接博士畢業,事實是三年碩士五年博士還是10年博士都不重要。
你的人生很長,五年前你以為你只需要五年時間就能拿到一個博士頭銜,五年後你發現你浪費了五年時間在一條錯誤的人生軌跡上行走,讀博這個東西相當於一張門票,你可以在人生任意一個時間節點選擇讀博,但是一旦用了這張門票你以後很大概率就沒機會再得到一張新的門票了。
你看那些國內外老教授七八十歲了每年還好幾篇文章產出,所以真不用太看重這些獲得博士學位的時間,因為這個時間真的太不重要了,而選擇一個正確的方向才是最重要的。
一個做概率學者的履歷,他國內德語本科畢業後去德國又讀了個數學本科,然後在ETH完成了概率方向的碩博,現在在牛津做博後。所以只要方向是正確的,最後你都能到一個大概理想的水平(或高或低),只是時間問題而已。
2. 結婚是不是真的該找一個條件好的家庭
作為一個已經結婚六年多的女性來說,以我的經驗來看,真的覺得結婚不是簡單的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的事情。除了兩個人感情好之外,兩個人性格還有思想觀念比較合拍之外,另外家庭條件也是很重要的一個考慮因素。如果家庭條件不好的話,這樣也會對自己婚後的生活產生很大的影響。很多人就是因為家庭條件不好,所以結婚之後還是會鬧到離婚的地步。
當然這個條件好,並不是說只在經濟上的一個好,還有家裡的一些家庭關系。比如說對象的父母是比較講理的人,是比較開明的人,不會揪著一點雞毛蒜皮的事情就叨叨沒完的那種。如果是無理取鬧的話,這樣的家庭肯定也是不好的,而且如果父母和對象的兄弟姐妹關系比較和諧的話,這樣的家庭是就比較和睦,結婚以後自己和他們相處也會比較和諧一些,這樣的話,大家生活在一起也能夠愉快。
當然,還有就是家庭成員沒有太多的不良嗜好,特別是不能有賭博這方面的嗜好。如果一個家庭當中有一兩個人都是好賭的話,這樣子肯定遲早都會把家給敗光的,所以這種家庭肯定自己也要考慮清楚才行,因為如果自己嫁過去可能就是一個在坑,想出來又不是那麼容易。
3. 瑞士比較知名的理工科大學有哪些我本科的專業是地質類的,想出國讀研究生,請貴人相助
瑞士,好學校就是EPFL和ETH了吧。地質好不好你得自己查了
費用相當貴,舉個例子,其他地方可樂一瓶33cl的都是1歐左右,瑞士一般都三歐。在瑞士同學的phd獎學金都是3500歐,其他地方都是1600左右,這個錢是按照當地生活水平來說的,你就可以知道到底多貴了。
生活環境相當好,看圖片瑞士風光就知道了。
申請條件這個,eth大牛校很難去,而且一般雖然不說但是如果你不懂德語不要你。EPFL比較好去一點,985學校排名前20%,然後配合上英語成績基本可以了我感覺
4. 德國亞琛工業大學相當於國內那個大學
很多人可能以為,發達工業國家最好的理工科大學,水平肯定強於中國最好的大學,其實未必。我來提供一點不同的意見,針對老歐洲擅長的電氣工程(強電)領域(西歐有著SIEMENS、Schneider以及ABB等電力領域知名企業)。這里拿歐陸第一名校ETH(強於RWTH)和國內「電氣四虎」清華西交等作對比,觀點引用自知乎上的清華本碩、ETH和EPFL讀博的舌戰群諸葛學長。
強電領域主要有電力系統、高壓與絕緣、電機、電力電子這幾個方向,在去年的時候跟這位清華的學長交流了一下,最起碼在電力系統和高壓這兩個領域,清華是肯定強於ETH的;電力電子的部分領域上是ETH強(不過PES的Kolar教授快退休了,退休後ETH這塊的水平也有著比較大的不確定性),下面再引用學長的一段話
電氣工程這一行說到底需要依靠雄厚的資金和強大的國力,這一點顯然是ETH無法提供的,近些年出了國以後發現國外名校的研究水平還不如國內已經不是新鮮事了。就我這大半年的認識,ETH除了Kolar組的中小功率電力電子之外,在高壓、電力系統、大功率電力電子、半導體材料等方面的研究水平其實都不如國內高校。即便是最強的電力電子方向,過幾年Kolar教授退休後發展前景也是未知數。這一方面是規模的原因,例如電力系統方向ETH這邊只有一個教授和十幾個學生,清華這邊光教授就三十多個。另一方面是國內高校擁有更加充沛的資金,,有國家電網提供的資源和項目,與實際應用的聯系也更為緊密。一個新的拓撲或者控制策略,ETH這邊一般完成了模擬或者小尺寸實驗後發篇文章就算結束了,但在國內完全有機會將其應用到真實的系統中。單純考慮發文章走學術路線的話我待在清華可能是更好的選擇,我來瑞士純粹是因為不喜歡北美和國內的環境且瑞士這邊工作機會較多
5. 國內本科畢業可以申請歐洲學校的博士學位嗎
你可以先去讀個Master,然後認識個好的導師,轉成博士。不要心急一口吃個胖子,在國外,見到導師以後再選擇,比你在國內通過郵件找個導師容易多得多,獎學金(工資)也好商量。
6. 瑞士ETH的博士對申請人本科績點有要求嗎
兩種情況:
你們學校在國際上有一定影響力,演算法能被美國學校普遍接受,那你只能使用你們學校的GPA,學校計算時不去掉也沒辦法。如果政治考的很差的話可以額外附一份GPA核算,註明捨去政治。
如果學校影響沒那麼大,可能你申請的學校會用他們自己的辦法核算你的成績。算不算政治要看他們了。
無論是哪一種,一般情況下都是無所謂。讀博看的首先是你的科研經歷和研究成果,其次才是GPA,gpa的話,專業Gpa要比總Gpa更重要。錄博士不像錄碩士,老闆會看申請者的每門成績。當然確實有連政治分都比較的奇葩老闆,但大多數是不會在意政治的,甚至同狀況挑政治分低的學生。
一句話說就是沒必要在意這個,如果學校要只計算有政治的是沒辦法的,實在太低可以額外附上去政治的Gpa。
7. 讀博,去哪所學校好想去一個學校好給錢多的學校,如果好移民更好了
東大與聯邦工學院二選其一。想移民的話,日本比較麻煩時間長,8年。沒有申請過沒過加拿大的學校嗎?
8. 國內在讀碩士可以申請ETH碩士嗎
入學選校選專業,詢問學校/專業等情況好不好,你可以使用留學志願參考系統https://www.douban.com/group/topic/105579069/ ,看系統中有多少與你情況相似的學生成功申請了這個學校或者那些專業,自己對比參考一下,找一個最適合自己的。
9. 結婚是不是真的該找一個條件好的家庭
不是。
結婚重點看對方的人品,對方家庭條件不是不重要,只是比條件更重要的是人品,包括整個家庭人的人品,然後是二人的三觀,最後才是家庭條件。
因此,結婚更應該考慮結婚對象,只要對方人品好,有能力而且對你好的,二人生活一定會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