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和eos
『壹』 比特幣可以成為貨幣,那eth和eos又有什麼作用呢可以投資么
比特幣根本就不是貨幣,能買東西嗎,能買火車票嗎,能交房租費嗎,怎麼沒有用比特幣開工資的,eth和eos的作用就是割韭菜的工具,所以不可以投資!
『貳』 ETH穩嗎比EOS怎麼樣
我最早回答這個問題時是在EoS眾籌期第70個認籌天(EoS一個認籌天為23小時),當時這個回答下面已經一片哀鴻,因為從初始認籌的3美元高點,已經跌到接近0.5美元。當我開始侃侃而談時,幾乎無人關注。在此之後的2個月,EoS的認籌價一直徘徊在這個位置左右,如果跟進認籌,1個ETH可以換得大概500個EoS,則這個收益應該超過絕大部分參與者。
回顧EoS的融資,不僅創下了ICO的多項紀錄,在整個公開市場融資歷史上,也是一個重大里程碑式的事件。長達350天的認籌周期,20萬人次參與ICO,累計籌得720萬個以太幣,按當天市價折算,總額達到43億美元,這個融資額度接近谷歌(27億美元)和Twitter(21億美元)的IPO總和,是有史以來到目前為止最大的一宗ICO。這很值得進行全面的總結,我很期望所寫的內容,能夠穿透事實表面,抓到背後所隱藏的本質,成為歷史記載的一部分。
EoS的ICO是採用以太坊的智能合約完成自動認籌和派籌,無任何中間人,不存在傳統證券上市的投行和發行人承銷人角色,這是一級市場。EoS幣總數10億,其中9億派發給認籌者,1億為Block.one公司保留。認籌所得資金全部歸屬於Block.one公司,同時按認籌協議,這些資金直接成為該公司利潤,並不存在與認籌者的任何其他責任和義務關系,也不存在維護和開發EoS軟體及網路的責任和義務,EoS主網將由鬆散化組織的技術論壇社區啟動,網路運行資金由代碼規則自動生成發行新的EoS代幣支付給區塊生產者節點。
ICO過程中二級市場(交易所)同步全面開放,一般的融資在一級市場認籌完成後,有一段時間才會進入二級市場流通,而這次融資周期長達350天,認籌所得以太坊EoS令牌,當天就可以進入二級市場流通,產生大量的換手交易,兩個市場的價格隨之同步波動。
EoS在ICO結束後總市值110億美元,位列數字貨幣排行榜第5位,較為逼近第4位的BCH(170億美元),與第3位的Ripple(240億美元)則差距超過一倍。相較認籌資金總額43億美元而言,按照ICO的流行說法,其實不過區區一個3倍
『叄』 ETH和EOS那個好誰更有前途
ETH目前還是最強的公鏈,綜合實力最好,知名度、投資風險僅次於比特幣。EOS性能上更好,不過技術安全缺陷很多,但也不妨礙它是最好的公鏈之一。我個人覺得V神可能最先兌現技術神童的天賦,畢竟ETH團隊一直在不斷開發、研究並突破進步;而BM在令人失望上從來沒讓人失望過。
『肆』 【必看】ETH低風險套利的一種方法
話不多說,直接上干貨。
近一段關注EOS眾籌比較多,看到有小夥伴根據EOS/ETH的數據,發了如下一張圖:
圖中明顯可以看出漲跌周期基本以23小時為一個輪回,如果在每間隔23小時高賣低買一次,算是一種比較穩妥的獲利辦法。
你一定很好奇,這真的是一個規律嗎?或者說為什麼是這樣呢?
這還要從EOS眾籌開始說起。BM當時天才的提出了EOS眾籌的想法,以23小時為周期,持續一年,此種眾籌方式可謂前無古人。
我猜測BM是不是考慮區塊鏈乃是全球共同關注的項目,因此把眾籌時間固定在幾點似乎都不合適,那乾脆輪流,每個時間都輪到。
現在把ETH換成EOS有兩種方式,一是在二級市場買入,二是參與一級市場的眾籌。
假設一級市場眾籌的價格持續高於二級市場買入,那麼參與眾籌的人必然越來越少,讓參與一級市場眾籌的價格慢慢降低。降低到什麼程度呢?比較合理的結果是:一級市場眾籌的價格略低於或等於二級市場的價格。
舉一個例子就明白了,以下數據僅為說明用。
比如在二級市場(就是在交易所買入)1個ETH可以換40個EOS,但是在一級市場(參與眾籌)1個ETH可以換41個EOS,那必然有人會用1個ETH參與眾籌換來41個EOS,然後在二級市場換回ETH,這樣在不考慮手續費的情況下,1個ETH就變成了1.025個ETH,獲利了2.5%。
近期隨著EOS價格的走高,每天參與眾籌的ETH多達4萬多個。
這里肯定有不少比例的資金是在進行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的搬磚套利。
如果知道了這個原理,那麼可以分析出在EOS的眾籌時間點就是一個EOS價格的相對低點,這時用ETH換成EOS,等過一小段時間等EOS漲上去,再把EOS換回ETH,實現套利。
以最近兩周多的數據來分析,假設在每天眾籌的時間點把ETH換成EOS,在一小時後把EOS換回ETH,可以盈利多少呢?
經過計算,最近18天的收益總計為3.6%,看起來不算多,好處是風險較小。
如果資金量較大收益絕對收益也比較可觀。
即使發生風險,EOS和ETH也都是大幣種,也不會砸在手裡。
由於時間倉促,我後續會更新上述表格,補充EOS眾籌當時的價格和眾籌1小時後的價格。
最後小結一下操作步驟:
①在EOS的眾籌網站查詢每天EOS的眾籌時間
②在眾籌時間點,在交易網站(如幣安)用ETH買入EOS
③1小時後再把EOS換回ETH
這是一種低風險套利的方式,但並不代表沒有風險。有時二級市場的波動比較大,出現暫時的虧損也是正常的。
如在圖中可以看到,在4月29日,市場波動極大,在眾籌後的一個小時內EOS/ETH下跌了4.1%。
不過我們做事情,只要做概率大的事情即可。如果像銀行存款那樣,雖然幾乎無風險,但年化收益率只有區區1.75%。
如果用理性戰勝人損失厭惡的感性,那麼人的能力邊界無疑就擴大了一些。
這也是借鑒了量化交易的思路,如果確認一件事情是大概率獲利,那就學習冷冰冰的計算機,毫無感情的執行即可。
這里有一點需要說明:現在距離EOS主網上線還有最後一個月,所以這種低風險套利的辦法只能再持續4周,有興趣嘗試的小夥伴可要抓緊了。
『伍』 未來EOS會超越以太坊嗎
從EOS眾籌以來,關於EOS和以太坊的爭論就沒有停止過。到底誰會發展更好,成為發展勢頭最好的公鏈了?
我們可以簡單從以下三方面來看待。
1.從用戶的角度來看,我覺得EOS提供了更好的解決方案和更好的用戶體驗。EOS允許大規模應用,而一旦EOS上出現大規模應用,則會助推它成為最大的區塊鏈之一。相比之下,以太坊還存在許多DApp設計問題和用戶使用問題。
2.從用戶活躍方面來看,EOS已經超越了以太坊。EOS的日活躍用戶比以太坊多太多了。此外,EOS在DApp交易量方面也已超過以太坊,目前每周EOS的交易量已經達到了25億美元。按這個速度EOS在市值上超過以太坊可能只是時間問題。
3.從區塊鏈進步角度來看,無論是EOS超越以太坊或者以太坊取代EOS,都是不斷地發展,更多涉及到的是生態系統發展和區塊鏈技術的進步。其實可以多種技術並存。拿手機市場來說,iPhone有iOS操作系統,安卓也有自己的操作系統。這兩種操作系統都在蓬勃發展。回歸區塊鏈世界,我們有以太坊和EOS甚至更多其他的系統,應該停止爭論孰優孰劣,而是去探討如何發展技術,而不是一味進行比較,畢竟每個系統都有自己的優缺點。
以太坊要先把擴容問題解決好,EOS先把社區建立起來,使其規模達到能和以太坊競爭的水平。若干年後可能出現以太坊和EOS或者更多公鏈相抗衡的局面!
『陸』 【EOS爭議】EOS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本文由EOSUnion( eos.ren )優質內容計劃贊助
最近圈內流傳這樣個帖子,匯總了幣圈知名人物對EOS的看法,我隨便摘錄幾個談談自己的看法:
1/ 郭宏才說:EOS是一場徹頭徹尾的騙局!
郭宏才為了吸引眼球,什麼話都會極致誇張的說出來,這樣才能引起廣泛討論,大家越討論,寶二爺的知名度越高,寶二爺更看重自己的知名度能否足夠高,這樣就會有更多的項目來找他站台,光收站台費就足夠自己幾輩子開銷了,哈哈。
2/ 江卓爾說:EOS的規模效應是不及ETH
這個不好說,主要看未來的潛力,金馬反駁說:ETH是已經發生的規模效應,EOS是未來即將發生的一大波規模效應,已經有大量的應用在EOS上布局,未來將出現爆款,ETH適合證券融資和發幣,EOS可以有大規模應用,應用才是未來,發幣的規模肯定遠遠不及應用的規模效應。我覺得這個未來還要看大家是否願意在EOS建立更多的DAPP,同時要考慮是否有新的強大競爭對手來蠶食市場。現在就妄下結論還為時尚早。
3/ 亦來雲創始人韓鋒說:BM過渡膨脹,仍在走BTS老路。
4/ 菜根談創始人 陳菜根:大佬站台EOS,要麼是無知,要麼是投機
EOS在落地之前,還沒有經歷時間的檢驗,是比較容易炒作的,炒概念才能產生泡沫,傳統行業每年的利潤就那麼多,讓別人炒作也沒人炒作,而EOS具有巨大的想像力,炒作的空間無限,很多大佬當然願意過來趁機大賺一筆。因為吹泡沫才是賺錢最快的生意。
很多人沒有發現互聯網投資最賺錢的階段不是後期價值增長的階段,而是前期互聯網泡沫開始吹起來的階段,如果你能在泡沫膨脹前進場,在泡沫破滅前期離場,短期賺的錢可能比你後來投資某個互聯網企業長期增長賺的錢還多,當然風險也高很多倍。EOS最近一年就處於這種階段。
5/ 點付大頭:LBTC比EOS TPS更高,更去中心化。
點付大頭說這個話完全是為了給他的LBTC做宣傳,什麼東西都往熱點上蹭,是一種營銷的好方法,LBTC通過BTC分叉的方法理論上打破了不可能三角,不過這樣有什麼意義呢?最重要的還是能夠解決現實中的問題,讓更多的應用進入你的公鏈系統上來,建立場景滿足未來用戶的某些痛點需求。否則都是走偏了。
互聯網之所以能夠發展壯大,主要就是滿足了大家社交的需求,方面消費的需求,懶惰的需求,娛樂的需求,如果不能滿足這些人性底層的需求,EOS即使有再多的應用也很難長期發展壯大,ETH是因為滿足了初創企業無法快速融資發展的需求才發展壯大,BTC解決了人們抵抗通脹和低成本快速跨境交易的需求,EOS未來能夠滿足什麼需求?如果只是發展很多的應用,首先要看這種應用是否是沒有區塊鏈不可的,傳統互聯網是否已經滿足了,就像游戲一樣,大家通過傳統互聯網已經玩的很快樂,道具積分交易自由流通是否是強需求,通證經濟是否是大家的痛點,這些還有待時間的檢驗,現在還不能妄下結論。
6/ EOS最吸引人的兩點就是:百萬TPS和零手續費。
當時EOS剛開始眾籌的時候老貓就開始宣傳EOS的百萬TPS,現在很多小白的印象還停留在EOS的百萬TPS,所以價格可能被提前透支出來一部分,後來經過不斷發展原來EOS實現百萬TPS的方法和大家想像的不一樣,大家覺得可能是EOS上每個應用都可以實現百萬EOS,後來發現是很多側鏈加一起來實現,這就降低了預期,所以EOS價格前期降到最低4美金左右。
最近EOS因為超級節點競選,很多大戶需要用EOS投票選舉,所以鎖倉了大量的EOS,導致市場上的EOS供應減少,又加上熱度不斷上升,吸引很多新人購買,供不應求,價格自然快速上漲,未來一旦選舉結束,如何能夠製造更多的需求讓大家購買價格越來越高的EOS是一個問題,如果EOS價格過高,很多想在EOS上開發的應用租用EOS的成本就會不斷上升,可能會降低在EOS上開發的需求,轉而尋求其他成本更低的公鏈。這樣就會遏制EOS的價格繼續上漲,最後公鏈之間的博弈會形成一個動態平衡,而不是一個公鏈一統天下的局面。
EOS零手續費和BTC轉賬需要手續費本質上是一樣的,BTC是因為總量恆定,只能通過增加手續費獎勵記賬礦工的方式來維持系統運行,而EOS是通過增發的方式來間接提高所有持幣人的成本,類似鑄幣稅和印鈔票讓貨幣貶值,羊毛還是出在羊身上,通過增發貶值的方式來獎勵記賬節點,和比特幣本質上沒啥區別,但是提高了記賬效率和TPS,有了運行多個DAPP的可能,未來是否能夠發展壯大,還需要市場的檢驗。現在EOS價格可能被提前預支了,對於短期投機者,現在追高風險比較大,金融市場就是這樣,價格越高,大家預期越好,風險越大;價格越低,大家普遍看跌的時候反而風險最小。不過對於那些准備長期持倉三年不動的信仰者,短期波動無所謂。上期回顧: #063【大聖隨筆】如何能夠克服虧錢恐懼?...
評論精選: 觀光者 :好舒服的心靈按摩。首先告訴我性格和情緒是底層操作系統,如果能力不夠,咱就修身養性升級底層系統。接著話鋒突變,不甘心平庸的痛苦才是激發成長的動力,頓時讓我又緊張起來,佛繫心態是不努力的借口嘍?隨後又說太在意別人的評價是恐懼的根源,這個地方建議大聖哥做下承接鋪墊,比如可以建議人們把關注焦點往自己要努力做好的事情上集中,把某一次的出場看做是一次學習和結識高手的機會。或者要學會拉長放遠,假設過了十年再回頭看這次演講,到底有沒有那麼重要,或者你最終想要的結果和這中間某一次的表現有多強的關聯性。最後再接上第十條結尾就很自然了。按摩的很流暢,既實事求是,也說出了人們願意看到的事情,達到了正向激勵效果。 江明 :有句話是這樣說的:當你生氣的時候,實際上是你自己無能的表現。 克服恐懼說明我們自身不夠強大,對投資來說如果我們對自己投資的資產不夠完全了解,對大趨勢不夠有清晰的邏輯判斷,那我們當然會恐懼不安。 當然我們不可能做到100%的准確率,但只要過了不安的邊界就行。 1月大跌的時候有牛人把自己所能搞到的錢都取抄底了,在這波牛市開啟時出手,大賺一筆。 他也會有一絲不安,不過他有堅實的投資依據做支撐,幫助他過濾不安,勇往直前。 我們能做的就是不停的學習,提高認知,這是克服恐懼必備的技能。 阿扉afield 幣圈首部奇幻長篇巨著《幣界召喚師》 :《喝了這碗雞湯,我想到了中國的家庭教育》大城市我不敢說怎麼樣,在我們這樣的七八線城市裡,絕大多數家長對孩子教育的目的是不明確的。在他們的觀念里,考大學就是孩子的理想,就是他們唯一的目標,至於考上大學後怎麼辦?大學畢業後怎麼辦?沒有幾個人會想這么遠。所以,孩子們只知道悶著頭使勁學,根本不知道為什麼學,學來干什麼,更不知道考什麼樣的大學,選什麼樣的專業,反正考完了再說,考到哪算哪。其實這種想法往往是致命的,很多天才級的人才就這樣被盲目給扼殺了。就算考個好成績也學不到自己真正擅長的專業。如果有人在中學階段,甚至更早就對孩子進行正確引導,確立真正適合他們的人生目標,這樣的悲劇便會大大減少,年青一代才能真的做到人盡其才。如果每個人都能夠進入自己擅長的領域,失敗的風險便會大大降低,自然也就沒有了「虧錢」的恐懼。 陡川飛魚 :分析的很透徹啊,人生失意的時候看看這篇文章,可以理性對待自己的情緒。其實,今年幣圈行情不好,相信大部分人都虧了,但是我們不能因為行情好壞影響了判斷力。我的投資策略很簡單,用閑錢(可判死刑的)買完後放長線,至少放三年,買完就不管它了,任它漲跌我都不會賣,我也不會去關注實時的價格,注意力還是放在工作生活上面,所以即使出在熊市當中也未曾感覺恐懼。
『柒』 EOS,ETC,ETH這三個幣子有什麼關系
ETC硬分叉後產生了ETH,這三種幣的關系就像日元韓元美元的關系
『捌』 eos是什麼幣
區塊鏈幣。
EOS幣即為商用分布式應用設計的一款區塊鏈操作系統,EOS是引入的一種新的區塊鏈架構,旨在實現個布式應用的性能擴展,被稱為區塊鏈3.0。E0S是相當有投資價值的,基本得到幣圈共識,也可以說是虛擬貨幣的三架馬車。
(8)eth和eos擴展閱讀:
注意事項:
區塊鏈技術還處於一個早期的階段,不僅尚未形成統一的技術標准,而且各種技術方案還在快速發展中。但是對於區塊鏈技術的可擴展性,還沒有經過大規模的實踐考驗,現在主要還停留在原型設計階段。因此在未來較短時間內,區塊鏈的上鏈速度還存在問題,暫時無法滿足大規模商業應用。
市場上各種虛擬貨幣,存在泡沫,投資須謹慎:虛擬貨幣本身並不是真正的貨幣,盡管虛擬貨幣採用了區塊鏈的源頭技術,但它既無國家力量背書,也無實際使用價值。
『玖』 EOS的巨大隱患——CPU爆表
對於EOS這個2018年的明星公鏈項目,蔥爺關注還是比較多的,但是EOS生態太大,想要寫一篇EOS的完整項目評級難度太大,不僅要考慮項目立項,技術團隊等,還要考慮超級節點、錢包、DAPP等,蔥爺這里僅僅從局部出發寫一寫對EOS CPU的看法。
首先聲明一下,蔥爺是比較看好EOS的,畢竟幾大公鏈項目裡面,ETH和EOS是現有應用最廣泛的兩個公鏈,最近孫宇晨的TRON比較活躍,但目前來看市場份額和前兩個大哥相比還是有點差距。而相比於ETH,EOS的百萬級TPS確實為大規模應用場景提供了可能,像之前EOS像素大師在以太坊上就很難玩起來。如果EOS解決了門檻和CPU等問題的話,未來EOS還是有很大看點。所以蔥爺直接憑主觀臆斷先給EOS打個7.5的評分。
接下來進入正題,蔥爺要說說EOS CPU的事。這個事情不處理好的話,有可能會毀掉EOS的整個生態。
之前EOS標榜自己不像ETH一樣每筆轉賬都需要GAS,EOS轉賬沒有交易費用,在很多批量交易的人被ETH的GAS所煩擾的時候,EOS 這一塊確實是一個比較好的優勢點,但是隨著這幾個月EOS DAPP越來越多,CPU爆表的事情頻繁發生,EOS轉賬的缺陷也逐漸暴露出來。
蔥爺玩了幾次菠菜類DAPP,經常幾十次不到CPU就爆表,什麼事都做不了,需要繼續的話就得去抵押CPU,或者直接去租賃,自己抵押CPU的話資金利用率太低,租賃的話大概一天100EOS需要10塊錢,按現價18塊來計算EOS,日化租賃收益能達到0.55%,一年有202.8%的收益。對於需要CPU的散戶玩家而言,這些租賃費用就像ETH的GAS,而且操作上還比以太坊麻煩;對於那些持有EOS的大戶而言,這是一條生財之道:EOS上的CPU是整個公鏈上共用的,別人用的多,你持有等量EOS享受到的CPU就會減少,所以大戶完全可以發送很多無效交易來大量佔用CPU,導致整個市場上的CPU緊缺,然後再拿出自己的EOS放到市場上供需要CPU的散戶租賃,畢竟目前租賃的年化收益有200%多。
很多人都會說,EOS的大戶是持有EOS最多的人,這樣做對EOS沒好處,會損害他們自己的利益,大戶是不會這么做的,你這是陰謀論!!這又涉及到EOS的第二個制度漏洞了——21個超級節點,EOS的21個超級節點歷來是EOS被吐槽的一個點,說它是「偽去中心化」或者「弱去中心化」,我這里提出21個超級節點意思是EOS內部並非鐵板一塊,有一些節點是想好好搞事情,但誰能保證所有的節點都能擰成一條繩?有些節點可能只是想賺些錢而已,生態你們做,DAPP你們做,社群你們維護,我就等著躺賺,遇上200%的好生意我肯定不能讓它從我嘴邊溜走(僅僅惡意揣度,未必是真),所以這就導致了有個別大戶會去做上述那些事情,而且是讓整個EOS生態都為他們個別人買單,但你又不能說人家不對,畢竟機制設計就是這樣。再說說那些原本想好好做EOS生態的人,看見別人在賺錢,誰不眼紅?你這邊做的再多,也架不住別人爆整個公鏈的CPU,那他們會不會也生出跟著一起租賃CPU的想法?等大多數大戶和節點加入投機,剩下幾個有情懷的節點也就獨木難支了。
起碼到目前為止,這個問題還沒有有效的解決方法,BM推出的EOS REX應該是試圖解決類似問題,但是還不能有效解決。幾個菠菜挖礦游戲就能讓EOS CPU爆紅,那未來如果大場景應用有大量用戶參與進來,遇上幾個搗亂的大戶出來爆CPU然後賺租賃的錢,可想而知體驗得有多差。
現有幾個公鏈裡面,蔥爺最看好的就是EOS,但是EOS CPU的問題確實讓人非常尷尬,如果這個問題不解決,蔥爺覺得始終是個非常大的隱患。
最後附一張網上大神關於EOS CPU的解決途徑
『拾』 BTC、ETH、EOS三大貨幣相比較 區別在哪裡
眾所周知,人們常用的手機是一直在不斷進化的。從一開始只能打電話的大哥大演變成現今的智能手機,這就是它的一個成長過程。
而BTC就好比當初的「大哥大」,是開啟幣圈的老大,但始終只有打電話功能;ETH則是比特幣的進化版——「小靈通」,升級過後的以太坊不僅可以打電話,也具備一些小游戲;EOS相當於第一代 iPhone,開始有一些更為高端的應用及上網等等。
從智能合約的運行上來講,ETH是基於BTC進行改進的,EOS又是基於ETH改進的,那麼ETH與EOS到底做了那些改進與優化呢?一同來梳理一下。
首先,要說到的肯定就是「大哥大」(比特幣)。雖然比特幣的「應用」非常少,但加密貨幣面紗卻是由它掀開,並成功打開貨幣市場的,所以比特幣是很有存在價值的。 當然,除了對貨幣本身感興趣以外,更多人所關注的則是貨幣背後的區塊鏈技術。
自區塊鏈公布它去中心化的技術特點後,人們就開始好奇並想要將它應用到其它領域中。相較於區塊鏈多變的技術,比特幣本身的功能則非常單一,對於它的用戶來說,BTC無非就是簡單的挖礦、轉賬而已。
因此,基於比特幣的本質,V神就弄出了2.0版本——擁有其它功能的「小靈通」(以太坊)。相對於比特幣,以太坊是具備諸多優勢的,就拿區塊確認時間打比:比特幣的平均確認時間是10分鍾,而以太坊則可以做到十幾秒。 顯而易見,使用以太坊的交易速度會更快。
不過,以太坊雖然超越了比特幣,但它同樣也面臨著兩個問題。一:雖然以太坊已經將確認時間縮短至十幾秒,但對於用戶而言,依舊沒有支付寶、微信的秒到性能方便。二:以太坊的交易手續費較高,尤其是遇到以太坊擁堵時,所需要支付的費用就更加「昂貴」。
這時,想要解決以太坊不足之處的EOS就誕生了。EOS的轉賬速度顯然是更快的,它可以做到每秒 處理3500筆 交易 。同時,EOS交易手續費還相當於「免費」,所以EOS的可擴展性也比以太坊更強。
然而,雖然明面上以太坊是比特幣升級版, EOS是以太坊升級版,但這也並不意味著以太坊就一定比比特幣好,EOS就一定比以太坊好。
在區塊鏈世界中,這三大貨幣都有著自己的優缺點,好比EOS雖然擴展性好,但去中心化卻不比以太坊強,同樣以太坊也沒有比特幣去中心化強。
譬如當代基於區塊鏈發展的企業也是一樣, 雖然新興企業不斷崛起,但不論是運用、性能還是發展前景,始終都無法超越ICIC(智聯國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