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th90真的假的
① 以太坊代幣經濟巨變:從「燃燒銷減」到「三倍減半」
以太坊的倫敦升級於8月4日完成,其中包括了著名的EIP-1559。在EIP-1559推出至今,不到4天,已經燒毀了16,230.38個ETH(截止到寫稿時),價值接近5,000萬美元。當真實的ETH被燒毀時,人們終於感受到EIP-1559的燃燒能量,看到每天都會有大量的ETH被燒掉。
當然,只有EIP-1559無法導致ETH的通縮。當前每天ETH的新增量大約為13,000個,EIP-1559啟動後第一天以太坊燒毀的ETH量為4791.5個。EIP-1559大約使ETH新增率降低30%左右。
藍狐筆記在之前的文章《EIP-1559與以太坊之路》中也提到,未來半年多,以太坊有三件重要的事情,其中影響最大的還是POS的融合,它對以太坊和ETH的影響會遠超EIP-1559,也就是說,EIP-1559隻是拉開大幕,大戲還在路上。PoS的融合會直接改變ETH的性質。
PoS融合才是大戲
減半效應的概念來自於比特幣每四年一次的減半,每次減半導致其新增發行的大幅下降。當新增量下降,而需求量保持不變或者上升時,就會推動價格的上升。關於BTC的減半,可以參考藍狐筆記之前文章《比特幣的減半效應與ETH2.0的質押效應》、《BTC的減半效應:如何計入價格?》
這在比特幣的 歷史 上曾經多次得到證明。如今,以太坊社區中的一部分人也將減半效應概念運用到以太坊上,而且相對於btc的減半來說,是三倍減半。那麼,如何理解以太坊的三倍減半概念?
三倍減半
目前ETH年增發率大約為4%,每年新增大約460萬多個ETH,平均每日新增大約13,000個左右,假設PoS新增發行0.4%(根據質押率會有變化),平均日新增大約13,00多個ETH。也就是說,按照當前每日新增為13,000個ETH,減半之後為6,500個ETH,第二次減半則3,250個ETH,第三次減半為1,625個ETH。從13,000到1,625,一共縮減87.5%,接近於90%的縮減,大約相當於3倍減半。(註:這里的具體數字不是精確數字,根據具體情況,會有一定的上下浮動,主要是為了說明量級)
當每天新增ETH僅為1,625個左右時,即便是如今的日燒毀量也超過這個日新增量,這會導致ETH進入通縮的狀態。
BTC的總量是恆定的,不會通縮。而ETH隨著PoS的到來,有很大概率進入通縮的狀態。這導致ETH會變得越來越稀缺。從這里也可以看出,BTC和ETH經濟機制的不同。
當然,需要著重強調的是,這里無法評判誰的經濟政策更好。如果從長遠生態發展看,不一定通縮就一定是好的,一個越來越稀缺的ETH是否是好事,目前還不能下定論,這個需要辯證來看問題。
不過,僅從供需的市場角度,這會導致對ETH的需求不斷增加,供應的減少會帶來壓力,會導致ETH價值上漲。一個通縮的ETH會面臨越來越大的需求競爭。這個競爭不僅來自於DeFi的鎖定,也來自於PoS的質押需求。
② 以太坊設備壽命
以太坊2.0其實包含的內容非常多,例如分片、擴容等,合並只是其中一項內容,自去年2.0信標鏈啟動開始,我們已經處在PoW和PoS雙鏈運行底下,合並是要徹底結束PoW顯卡挖礦,全部爆塊都用PoS共識來打包,合並後並不代表以太坊2.0就完成,至少還有2-3年時間增加其他功能。
合並這項內容牽涉面廣,利益巨大,時間點非常非常非常關鍵,尤其對礦工而言,那是生死攸關,天天看著這個合並時間點來考慮是否加卡。坦白講,礦工根本不關心什麼分片、擴容,Layer2,Rollup等功能,他們只關心什麼時候正式合並,什麼時候結束挖礦。
已參與ETH2.0信標鏈質押的希望合並越快越好,因為他們需要在合並後的第一次硬分叉才能解除質押,而礦工們持有顯卡,希望合並越晚越好(最好別合並),把顯卡能耐發揮到極致。
兩個月前的消息是,合並提前了,並且在合並前,不再有新的EIP功能修訂升級,ETH團隊所有人員集中全力優先處理合並事宜,合並提案EIP-3675也在8月中由研究員Mikhail正式立案,這標志著合並真的真的真的要進入倒計時了,可惜仍然沒有具體日期,只有概率。啥玩意
總結:
隨著以太坊總市值以及生態膨脹到今天這個體量,船大難掉頭,任何一個小錯誤,都會引起巨大震盪:礦工手上有顯卡,機構手上有幣,DeFi生態里有TVL,有多少礦池靠ETH吃飯,有多少炒賣顯卡為生的代理商......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平衡不好各方的利益,那麼整個網路可能會被凍結,甚至崩潰。我認為以太坊團隊在公布合並時間點這件事上太兒戲了,不把礦工的礦機當回事,幾個月前開發員Trend說保守估計年底前合並,現在看來又要跳票,官方還有什麼可信度?要防止跳票很難嗎:至少提前一年,對外公告「准確的合並日期」,以及合並步驟和詳情。如果沒在測試網通過就不要亂發布各種合並消息,尤其是開發人員。我現在啥都不想看,就等12月的炸彈 pushback 究竟要延到明年幾月。到時再來寫一篇《如何處理手上的礦機》吧,拭目以待。
③ 最好的區塊鏈游戲平台是哪個
建議大家入行需謹慎 少玩仿盤 風險太高了 建議玩官方的 真正的用比特幣玩的 比較好 搶到時間一到自動賣出 比特幣也是可以自己拿去官方出售 安全可靠
想要玩的可以加我了解一下 賬號就是聯系方式 微我即可
也許你們會想我為什麼要免費告訴大家 因為推薦一個玩家可以在平台領到2塊錢啊
實話實說 現在是絕對能賺錢 以後就不知道 所以想發財還真的要抓住機會
④ ETH幣是騙局嗎ETH幣怎麼買
ETH幣是騙局,是騙子們專門給自以為買了騙子們發行的數字貨幣就可以賺大錢的韭菜們而發行的,ETH幣要在騙子們開的交易所購買!
⑤ 為什麼第90要改ieth
因為變成了序數詞哦。
去y加ieth是序數詞的Thirtieth,從20開始到90,變成序數詞形式,變化都一樣的。twenty ~twentieth,??ninetieth
基變序,有規則;一、二、三,自己背;五、八、九、十二;其它後接th;y結尾,變為i, eth跟上去。
⑥ 以太坊虧了多少人
虧了80%的用戶。市值第二的加密貨幣以太坊自從高點下跌之後,有3131萬個以太坊地址處於虧損狀態,這佔到以太坊地址數的90%。
以太坊價格:以太坊虧了多少人?以太坊為什麼大跌?
66%的地址,購買時的價格在211美元至530美元,平均價虧損65%;
14%的地址,購買的平均成本在262美元至352美元,平均價虧損58%;
10%的地址,購買的平均成本在745美元至1340美元,平均價虧損89%;
8%的地址,購買比特幣的成本低於目前的價格,
2%的地址,購買成本與目前的市場價位持平。
以太坊虧了多少人?
可以看出,90%持有ETH的地址,虧損幅度在50%以上,也就是腰斬,還有10%左右的,市值只有原來的十分之一。
不知道有沒有跟風的投資者,如果有的話,被割韭菜的機率恐怕達到百分百了吧,這種教訓,2018年已經大家都領略到了吧。
1、最慘應該是這兩類人
數字貨幣交易所推出兩個服務,一類是加杠桿服務,一類是網貸服務。凡是占著這兩類的人,估計好不了哪裡去。
特別是借款投資數字貨幣的人,日子恐怕更不好過了。
加杠桿一般是專業投資人,反而哪些跟風進來的人,對加密貨幣市場過度自信,或盲目跟風,不斷加碼,為了挽救損失,借款入市。
目前來看,結果是比較慘烈的。
2、ICO項目方
當只靠一個白皮書就可以眾籌一大筆錢ICO項目被叫停之後,對於那些已經准備很久的項目商來說,絕對是一個壞消息。
以前的事例來看,只要上線一個ICO項目,至少可以圈到幾千萬美元。如果一個項目圈錢低於500萬美元,被視為不成功的ICO。
今年1月1日,以德交易所進行歷史上最差一次的ICO,只到融到幾百萬美元的投資。不過一個月後,以德負責人陳軍跑路了,以德交易所及其代幣也就散了。
不過也難怪,大家都把2017年非常高漲的發展勢頭,誰也想不到只踏上了2018年才剛剛一個月,市場走勢就反轉了。
有人對其充滿著幻想,是非常有可能的。
那些想靠一本白皮書就可以圈到幾千萬美元的時代已經過去了。
籌備了幾個月項目方,這下黃花菜都涼了。這些做早期投資的人,估計錢也花得差不多了。
⑦ 請問這幾款香奈兒的型號和價錢是多少跪謝
這幾個全都是chanel的leboy,1、3是時尚款,2、4是經典款,價格(以法國為參考)總體說是經典款高於時尚款,中號大約在人檔答民幣2W5,大號大約在3W左行伏慧右,國內通常在此價格上再貴5千。但由於1、3款是2013Paris-Edimbourg高級定製系列,所以價格更高。第一款叫凱爾特包,只有一個size,20cm長,價格在3W4上下;第二款是經典款已說明;第三款是愛丁堡浮雕款,size也只有一個廳賣25cm,價格在3W;第四款拼接色13年春夏的,價格同經典款。
⑧ 貨幣以太坊安全靠譜嗎
安全靠譜。
1、以太坊是除了比特幣之外,排名第二的數字貨幣,以太坊是中國極其重要的挖礦社區。
2、以太坊與中國的加密社區有著特殊的聯系。以太坊聯合創始人VitalikButerin與萬向區塊鏈實驗室的肖風以及分布式資本的沈波在2015年10月共同創辦了兩個實體。一個是投資區塊鏈初創企業的分布式資本,另一個是支持非商業項目的非盈利機構萬向區塊鏈實驗室。
⑨ 以太坊,以太幣,etc和eth的區別,90%的人都被蒙蔽了
以太幣是以太坊的代幣,etc和etc是以太幣分叉後的兩種幣,火幣網已經上線eth
⑩ 以太坊重啟pow是真是假
真的。
2022年9月15日和以太坊2.0合並一起完成上線,但是效果不佳,具體情況如下:以太坊9.15順利完成合並後,主張保留以太坊PoW挖礦機制的分叉團隊EthereumPoW(ETHW)也如期上線主網,沒想到出師不利,發生ChainID烏龍事件,讓用戶紛紛哀嚎「無法訪問網路」,場面一度陷入混亂,而原本就在下行趨勢的ETHW也進一步受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