lteltc
① 亞麻酸的生理功效
公認的療效
被國際醫學界、營養學界所公認:
一、預防心腦血管病:由於血栓形成,血管發生堵塞,組織細胞得不到氧氣補充和營養成份的供應,最終會導致死亡。在心臟冠狀動脈和腦血管處易形成血栓,引起心肌梗塞和腦梗塞。人們已經知道促成血栓形成的重要因素是血小板凝集的過程。α-亞麻酸可以改變血小板膜流動性,從而改變血小板對刺激的反應性及血小板表面受體的數目。因此,能有效防止血栓的形成。
二、降血脂:α-亞麻酸的代謝產物對血脂代謝有溫和的調節作用,能促進血漿低密度脂蛋白(LDL)向高密度脂蛋白(HDL)的轉化,使低密度脂蛋白(LDL)降低,高密度脂蛋白(HDL)升高,從而達到降低血脂,防止動脈粥樣硬化的目的。
三、降低臨界性高血壓:血壓在145/90mmHg~160/95mmHg之間叫臨界性高血壓,是初期性高血壓。若長期使用降壓葯,易引起許多不良反應。α-亞麻酸的代謝產物可以擴張血管,增強血管彈性,從而起到降壓作用。
四、抑制癌症的發生和轉移:正常的體細胞會因為機體功能的失衡而產生病變,而癌細胞形成後會產生大量的能抑制多種免疫細胞機能的二烯前列腺素,降低人體免疫系統功能,使癌細胞得以增殖和轉移。α-亞麻酸的代謝產物可以直接減少致癌細胞生成數量,同時削弱血小板的凝集作用,抑制二烯前列腺素的生成,恢復及提高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從而能有效地防止癌症形成以及抑制其轉移。愛斯基摩人乳腺癌的發病率很低,是因為他們大量進食魚類或其它海產品,脂肪攝取量雖然大,但不飽和脂肪酸成份多,主要是n-3系脂肪酸(α-亞麻酸),因此其癌症的發病率極低。
五、抑制過敏反應、抗炎作用:α- 亞麻酸可降低多核白細胞(RMNS)及肥大細胞膜磷脂中花生四烯酸(AA)的含量,使過敏反應發生時AA釋放量減少,從而降低LT4(白三烯)的生成;代謝產物 EPA 還有與 AA 競爭△5去飽和酶的作用;α-亞麻酸對過敏反應的中間體 PAF(血小板凝集活化因子)有抑製作用。所以認為,α-亞麻酸對過敏反應及炎症有抑制效果。臨床研究得出,牛皮癬的發病機理主要由花生四烯酸代謝紊亂所致,而攝入一定量的EPA後症狀得以減輕。大量的動物實驗證明,體質的過敏反應亢進是由攝入含α-亞麻酸食物的缺乏引起的
六、抑制衰老:隨著年齡的增加,體內各種自由基的數目不斷增多,而谷胱甘肽過氧化物酶(GSH-Px)及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數量逐漸降低,活性逐漸減弱,因此自由基代謝產物丙二醛(MDA)的生成增多,使細胞受到損傷,組織器官功能下降。服用α-亞麻酸後,GSH-Px 及 SOD 活性增加,MDA 的生成減少,揭示α-亞麻酸有抗衰老作用。
七、增強智力:健全的大腦絕對不可缺少脂肪酸,特別是α-亞麻酸,脂肪酸為大腦提供所需的能量,人腦之所以能從事高度復雜的工作,離不開高質量的脂肪酸。18個碳原子的α -亞麻酸可以進一步延伸碳鏈,增加雙鍵個數,生成 EPA 和 DHA。DHA 在腦神經細胞中大量集存,是大腦形成和智商開發的必需營養素。
隨著研究的深入,α亞麻酸與健康及疾病的關系,已引起了國內外學者矚目和高度重視。盡管α—亞麻酸資源數量少,能夠攝取到的食物種類也少,但它們的生理活性卻是人體不可缺少的。綜合全球醫學和營養學的研究結果,α-亞麻酸有以下基本功效:
1、調節血脂作用
血脂異常嚴重威脅人類健康和生命,它是動脈粥樣硬化病灶形成和進展的重要危險因素,已證實調脂葯物可以延緩動脈粥樣硬化事件(如心肌梗死和卒中)的發生。很多實驗得出α亞麻酸具有降低血清總膽固醇(TC)、甘油三酯(TG)、低密度脂蛋白和極低密度蛋白,升高血清高密度脂蛋白的作用。在α—亞麻酸降低血清膽固醇的機理中,除增加膽固醇排泄外,抑制內源性膽固醇合成也很重要。HMG-CoA是膽固醇合成的主要限速酶,α-亞麻酸抑制其活性而減少膽固醇的合成。Tield等發現,攝入α—亞麻酸能使家兔肝HMG-CoA還原酶活性降低,同時使ACAT活性升高。α—亞麻酸對脂肪合成酶系的抑制和加強線粒體中的β-氧化,使甘油三酯的合成減少而消耗增加。α—亞麻酸在降低家兔血脂的同時無肝臟積累脂質的現象,而屬於ω—6PUFA的亞油酸和γ—亞麻酸雖然也有降低血脂的作用,但其主要是促使脂質由血液向肝臟轉移而降低血脂,導致脂肪肝。同時有論文報道深海魚油中ω—PUFA的不同類型而出現不同的降脂作用,EPA主要在降低甘油三酯方面起作用,DHA在降低膽固醇方面起作用,作為它們母體的α-亞麻酸在調節血脂時可以起到全面降脂、排脂的作用。
2、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
從發生機理來看,血栓主要有兩種,一是脂質栓子,二是血液凝固。大多數的抗血栓葯物只是對其中的某一因素產生作用,而α—亞麻酸的抗血栓作用則是完全的、全面的。在超高倍的電子顯微鏡下,通過對末梢血的觀察,可以明顯看到膽固醇的結晶和乳糜顆粒,有的患者還出現大塊的斑塊,這些膽固醇結晶和脂質斑塊黏附在血管內壁,即可形成脂質血栓,高脂血症是形成脂質血栓的主要原因。游離的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不能溶解在血液中,其在血液中以結晶或顆粒形式存在,在血管內壁出現損傷的情況下,這些脂質物質即可黏附在血管內壁,經過長期的積累,形成大的斑塊,並引起動脈粥樣硬性化。α亞麻酸的調節血脂功能可以降低膽固醇、甘油三酯、LDL、VLDL、升高HDL,發揮抗血栓的作用。服用1.2g/d的α—亞麻酸120天,顯微鏡下膽固醇結晶密度可以非常明顯地減少,大塊的脂質斑塊可以消失。
血小板聚集是血液凝固過程中最重要的環節,血栓素TXA2可以引起血小板的聚集,而PGI2則起拮抗作用,花生四烯酸AA在環加氧酶的作用下生成PGI2,同時也生成TXA2,EPA與AA競爭環加氧酶生成PGI3和TXA3,減少了PGI2和TXA2的生成,PGI3和PGI2有相當的拮抗TXA2的活性,但TXA3並無血小板聚集的活性,故EPA可以抑制TXA2的活性從而防止血栓的發生,預防心肌梗塞和腦梗塞。同時ω—3PUFA能夠穩定心肌膜電位、降低室性心律不齊和敏感性,可以防止心律失常的發生,尤其是可以防止由缺血引起致死性心率失常。
降低血黏度、增加血液攜氧量
在多數情況下,冠心病和腦缺血都是由血栓引起的,但血液黏度也是一個不可忽視的因素。部分冠心病和腦缺血患者都沒有明顯的動脈栓塞,其中的原因就是血黏度的升高,血液攜氧量下降而導致心肌和大腦供血不足及外周循環障礙,表現出心悸、胸悶、頭暈、失眠、記憶力下降及四肢麻木等症狀。高黏血症可以有兩個方面的意義:
一是體現在血液的流動性方面,即是血液的流變學意義,利用黏度計可以測得。血液流動性的下降使血液在血管中的流動變慢,導致組織缺血,同時加重心臟的負擔。
二是體現在紅血球的聚集方面,即是紅細胞的黏連,在高倍顯微鏡下觀察可見紅細胞呈重疊狀,此狀態下的紅細胞所能攜氧的總表面積減少,攜氧量減少,組織同樣出現缺氧症狀,血液中各種溶質的增加使血液的黏滯性增加流動性下降,其溶質主要為一些蛋白質,如糖蛋白、脂蛋白、纖維蛋白原、膠原蛋白等;而紅細胞膜成份的改變使膜表面的帶電量減少,細胞之間的斥力不足以使細胞分開而出現黏連。
對於血黏度,並無針對性的葯物,在這方面,α亞麻酸有其獨特的作用。α—亞麻酸可以調節糖、脂肪和蛋白質的代謝,降低血液中可溶性蛋白質的水平,增加血液的流動性,在補充α—亞麻酸90天左右即可見到效果。α—亞麻酸在細胞膜磷脂中的比例增加,膜的流動性增加,同時細胞膜表面所帶電量增加,細胞之間黏連可以得到明顯的改善,黏連細胞一般在補充α—亞麻酸30天後明顯分散。高黏血症患者以1.5g/d補充α—亞麻酸90天,各項指標可恢復正常,同時心悸、胸悶、頭暈、失眠、記憶力下降及四肢麻木等症狀得到明顯改善,有效率在90%以上。
對胰島素抵抗和糖尿病的作用
α亞麻酸可促進胰島素β—細胞分泌胰島素及使胰島素在血液中維持穩定,可降低靶細胞對胰島素的抵抗,提高細胞膜上胰島素受體的敏感度,減少胰島素的拮抗性。患糖尿病時,肌體內的脂肪分解加速,脂類代謝紊亂引起血脂增高,導致血管硬化、高血脂症、脂肪肝和高血壓等並發症。此外,脂肪過度分解,會產生酮體,如酮體超過機體的利用限度,大量在體內堆積,就會產生酮症酸中毒。α—亞麻酸在人體內可調節脂類代謝,抑制並發症,降低酸、酮中毒的機率。同時α—亞麻酸對人體各器官及神經系統的保護作用和增強作用對糖尿病人是大有裨益的。
降血壓
α—亞麻酸及其代謝物EPA、DHA能使高血壓患者的血壓降低,每天服用1.2克可使收縮壓、舒張壓和平均動脈壓降低10mmHg,而正常血壓幾乎不受影響。ω—3PUFA降血壓的機理被認為是內源性血管活性物質對血管的反應,如前列腺環素PGI3的舒張血管作用,刺激內皮細胞釋放NO,同時使α—亞麻酸能使血漿中的中性脂肪(膽固醇、甘油三脂)含量下降。
減肥
α亞麻酸在減少肥胖病人體重方面不同於任何其它葯物。其主要通過以下兩個途徑來實現:一是增加代謝率;二是抑制甘油三脂的合成,增加體內各種脂質的排泄。但要達到減肥效果,服用量要相對增加。
抑制過敏反應
現代人,花粉過敏、食物性過敏、特異性濕疹和哮喘等發病人數不斷地增加,造成這種情況的可能原因有兩點,一是人們能夠接觸到的過敏源增加;二是身體反應性亢進。在過敏發生過程中,體內的肥大細胞、中性白細胞起著重要作用。過敏原一進入人體,就與肥大細胞結合,肥大細胞受到刺激於是就釋放出組胺和白三烯(LT4)。另外,由中性白細胞釋放出血小板活化因子。這些活性物質導致了過敏的各種症狀,如呼吸困難、分泌物增多、鼻炎等。
食物中不同種類必須脂肪酸的比例變化可引起身體過敏反應亢進。因為由ω—6PUFA的花生四烯酸產生的4系白三烯LT4(LTB4、LTC4、LTD4、LTE4),而由α亞麻酸產生的是5系白三烯LT5(LTB5、LTC5、LTD5、LTE5)。LTB4能強烈吸引中性粒細胞、嗜酸性粒細胞、單核細胞,增加血管壁通透性的活性,而LT5在這方面的生理活性只有LT4的幾十分之一到幾百分之一。給予大鼠高α—亞麻酸和高亞油酸(紅花油)的飼料,兩代飼養,腹腔注入糖原,集聚中性白細胞,並進行刺激,使其釋放LT類物質,然後進行定量。釋放的LT總量無大的差異,但活性強的B4型和活性弱的B5型的比例有很大的差異。
抗炎作用
隨著抗生素和其它抗菌素的應用,病原性炎症對人體健康的影響日趨減少,而一些非病原性、非致命性的慢性炎症給人類健康帶來新的威脅,嚴重影響了人們的生活質量,如風濕、類風濕性關節炎、慢性鼻炎、慢性前列腺炎等,解熱鎮痛、非甾體抗炎葯及激素類抗炎葯對這一類疾病只能起到對症治療作用。即減少各種炎症介質的合成,但同時對機體產生嚴重的副作用。α—亞麻酸對各種炎症介質和細胞因子有抑製作用,並且不會帶來不良反應,給這一類疾病的治療帶來新思路。
α—亞麻酸對脂類炎症介質的作用炎症發生時,細胞膜上的花生四烯酸AA在環氧化酶和脂氧化酶的作用下產生一系列具有生理活性的脂類介質,主要包括前列腺素PGE2和四系白三烯LT4,引起炎症反應。α—亞麻酸的代謝產物EPA是AA的同類物,通過競爭同一種酶系,產生前列腺素PGE3和五系白三烯LT5抑制PGE2和LT4的產生,與PGE2和LT4相比,PGE3和LT5對炎症活動幾乎沒有作用,因此,體內α—亞麻酸有良好的抗炎作用。·
α—亞麻酸對肽類炎症介質(細胞因子)的作用IL-Iβ和TNF-α是重要的炎症介質,可以刺激膠原蛋白酶的產生、介導白細胞向內皮細胞黏附而使嗜中性粒細胞和巨噬細胞活化導致炎症反應。α—亞麻酸明顯可以抑制細胞因子的產生,其機理尚不清楚。服用56%純度的α—亞麻酸4周,體內白細胞EPA的濃度提高,IL-Iβ和TNF-α的產生可以被抑制大約30%。
從α—亞麻酸對炎症介質的抑制可以判斷其對炎症疾病具有治療作用,額外補充α—亞麻酸對許多炎症疾病有預防和治療作用,如類風濕關節炎、特異性皮炎,特別是前列腺炎,因為一般水溶性抗炎葯物很難通過包圍前列腺的脂質膜結構而發揮作用,但對本身作為脂肪酸的α—亞麻酸來說,很容易通過膜質結構進入前列腺內部發揮抗炎作用。日本已經開發α—亞麻酸葯物制劑,用來預防氣喘、過敏性疾病等。
保護視力
如前所述,視網膜中視細胞外節含DHA特別多。有人報道,如果DHA缺乏,視力就下降,視網膜反射能恢復時間就延長。因為視網膜一碰到光,就起化學反應,由此而產生電位變化,再通過神經傳到腦。分別用Ω—6系列紅花油、α—亞麻酸對大鼠進行兩代飼養,然後給予強度不同的光,使產生電位變化,來比較細胞膜電點陣圖α波和β波的大小(振幅),以確定視網膜反射能。結果表明,振幅的大小與α—亞麻酸的含量相對應,即以紅花油、對照組、α—亞麻酸的順序升高。用猴子實驗,亦證明α—亞麻酸缺乏,則視力降低。
增強智力
α亞麻酸而來的二十二碳六烯酸(DHA)在腦神經和視網膜中大量存在,同時,從胎兒到哺乳這個期間腦的發育是非常重要的。到離乳時腦細胞分裂大部分已結束,以後神經細胞數也不怎麼增加,所以妊娠期到哺乳期的α—亞麻酸補給是非常必要的。此外,α—亞麻酸還有抗癌、抗衰老、抗抑鬱、預防老年性痴獃等方面的作用,在維持人類正常生長發育、維護皮膚正常狀態是必不可少的。
包括α—亞麻酸在內的ω—3PUFA在西方國家已作為葯品大規模應用於臨床,用於心血管疾病、糖尿病、肥胖、腫瘤、炎症、抑鬱等疾病的預防和治療,有的國家還以法律的形式規定在某些特定的食品中必須添加α—亞麻酸,否則不得銷售。相信隨著對α—亞麻酸研究的不斷深入,α—亞麻酸應該有更加廣闊的應用前景。傳統的油脂根據其來源分為植物油和植物油,植物油根據其碘價進一步分為乾性、半乾性、非乾性油,油脂按傳統方法分為十類,其中有六類是食用植物油,一類是其軛脂肪酸型油脂,一類是羥基脂肪酸型油脂,傳統上主要植物油的脂肪酸組成主要有:月桂酸(椰子油,棕櫚仁油、巴巴蘇油),棕櫚酸(棕櫚油),油酸(橄欖油、低芥酸菜籽油、花生油、高油酸葵花籽油、紅花油),亞油酸(中等含量,玉米油、棉籽油、芝麻油、大豆油),油酸含量(高含量,葵花籽油、紅花籽油),芥酸(菜籽油)。按油脂的脂肪酸組成分類的方法更適用於基因改良的油脂,這種油脂的脂肪酸組成可能被改變,例如普通葵花籽油與高油酸葵花籽油。
國內的觀點
目前國內營養學認為:α -亞麻酸是我們地球人的營養短板,主要是食物來源於比較少,食物的精加工破壞了α -亞麻酸,另外就是α -亞麻酸本身生物活性高,易氧化,保存的技術要求高。α -亞麻酸是人們要專項補充的一種基礎營養素,一種必需營養素,一種嚴重普遍缺乏、急需補充的營養素。是人類的營養短板。
② 白三烯的簡介
白三烯是一種鼻炎的致病原因。使毛細血管和微靜脈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水腫。
白三烯可由花生四烯酸經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催化而製得。在體內含量雖微,但卻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並且是某些變態反應、炎症以及心血管等疾病中的化學介質。白三烯及其類似物——阻斷劑的研究,對於免疫以及發炎、過敏的治療都有重要意義。
白三烯在上下呼吸道的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在誘導鼻過敏反應方面,白三烯的作用比組織胺強1000多倍。
(2)lteltc擴展閱讀
在變應原誘導的鼻過敏反應中,無論是在速發反應還是遲發反應階段,白三烯的數量都顯著增加。
在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中,在暴露阿司匹林後,鼻分泌物中的白三烯產物LTB4和LTC4都顯著增加,但在對阿司匹林不敏感的正常人中和脫敏後的阿司匹林敏感患者中,未觀察到白三烯增加。
哮喘和AR患者粒細胞釋放白三烯的數量高於正常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白三烯在上下呼吸道的炎症病變中起關鍵作用。
③ 誰能告訴我,曲尼司特和孟魯司特分別的作用機理和區別,還有就是哪個葯好
曲尼司特1982年由Kissei葯品工業株式會社 (日本)研發上市,是一種過敏介質阻滯劑,可抑制變應原及其他刺激引起的肥大細胞脫顆粒和過敏介質的釋放反應。具有穩定肥大細胞和嗜鹼粒細胞的細胞膜作用,阻止其脫顆粒。從而抑制組胺和5-羥色胺過敏性反應物質的釋放,對於IgE 抗體引起的大白鼠皮膚過敏反應和實驗性哮喘有顯著抑製作用,是一種針對過敏性疾病發生機制的病因治療性葯物。
半胱氨醯白三烯(LTC,.LTD,.LTE,)是強效的炎症介質,由包括肥 大細胞和嗜酸性粒細胞在內的多種細胞釋放。這些重要的哮喘前介質與半胱氨醯白三烯(Cyd_T)受體結合。l型半胱氨醯白三烯(CysLT,) 受體分布於人體的氣道(包括氣道平滑肌細胞和氣道巨噬細胞}和其 他的前炎症細胞(包括嗜酸性粒細胞和某些骨髓幹細胞)。CysLTs與 哮喘和過敏性鼻炎的病理生理過程相關。在哮喘中.白三烯介導的效應包括一系列的氣道反應,如支氣管收縮、粘液分泌、血管通透性增加及嗜酸性粒細胞聚集。在過敏性鼻炎中.過敏原暴露後的速發相和遲發相反應中.鼻粘膜均會釋放與過敏性鼻炎症狀相關的CysLTs。鼻I為CysLTs激發會增加鼻部氣道阻力和鼻阻塞的症狀。 本品是一種能顯著改善哮喘炎症指標的強效1:3服制劑。生物化學 和葯理學的生物測定顯示.孟魯司特對CysLT,受體有高度的親和性和選擇性f與其它有葯理學重要意義的氣道受體如類前列腺素、膽鹼能和β一腎上腺能受體相比)。孟魯司特能有效地抑制LTC, LTD.和LTE·與CysLT,受體結合所產生的生理效應而無任何受體激動活性。目前的研究認為孟魯司特並不拮抗CysLT2受體
一個是眼葯水一個是改善哮喘的...
④ 過敏性紫癜是怎麼形成的
過敏性紫癜又稱出血性毛細血管中毒症,是一種較常見的微血管變態反應性出血性疾病。病因有感染、食物過敏、葯物過敏、花粉、昆蟲咬傷等所致的過敏等,但過敏原因往往難以確定。兒童及青少年較多見。起病前1~3周往往有上呼吸道感染史。表現為皮膚瘀點,多出現於下肢關節周圍及臀部,紫癜呈對稱分布、分批出現、大小不等、顏色深淺不一,可融合成片,一般在數日內逐漸消退,但可反復發作;病人可有胃腸道症狀,如腹部陣發性絞痛或持續性鈍痛等;可有關節疼痛;腎臟症狀,如蛋白尿、血尿等,多見於兒童。治療包括盡力找出過敏原因並加以避免;使用抗組胺葯物如苯海拉明、異丙嗪、安其敏、撲爾敏等及糖皮質激素等。 中醫認為病理性質有虛實之分,實症為氣火亢盛,血熱妄行;虛症有二:一為陰傷虛火妄動,灼傷血絡,一為氣虛不能攝血,總之,因氣火逆亂,血不能循經致絡傷血溢,病因以感受外邪,飲食失節,淤血阻滯,久病氣虛血虧為主。西醫認為本病屬自身免疫性疾病,由於機體對某些過敏物質發生變態反應而引起毛細血管通透性及脆性增高,導致皮下組織、黏膜及內臟器官出血及水腫。過敏原有細菌(溶血性鏈球菌,結核桿菌),病毒(風疹、水痘),寄生蟲(蛔蟲、鉤蟲)等感染引起。也可由動物性異體蛋白引起,如魚、蝦、蟹等,亦可由抗生素(青黴素,鏈黴素),磺胺葯,解熱鎮痛葯(水楊酸類,保泰松),鎮靜劑(苯巴比妥類),激素類(雌激素,雄激素),抗結核葯(對氨柳酸、異煙肼)等葯物引起,還可由其他因素如:寒冷,花粉,外傷,昆蟲咬,預防接種等引起。 常見皮膚出血點,故心理較緊張,應安慰病人,介紹康復病例,使其樹立戰勝病魔的信心,應注意生活調節,急性期應卧床休息,少活動,因活動可加速血液循環,加重出血,緩解期經常參加體育鍛煉,增強體質,預防感冒,應積極清除感染灶,防止上呼吸道感染,應避開一切過敏原,防治本病的誘發因素。飲食調節也很重要。 過敏性紫癜又稱紫癜,是侵犯皮膚或其他器的毛細血管及小動脈的一種過敏性血管炎,多發生於男性兒童,特點是血小板不減少性紫癜,常伴腹痛及關節症狀。
⑤ LTC 4G LTE手機密碼忘記了如何解鎖
電腦直接硬刷機。刷機精靈。注意看一下功能有的可以直接去除密碼。過來開機時同事摁住開機鍵和音量鍵。進入場測模式,直接還原
⑥ 取暖器LTC、LTG、LTE有什麼區別
沒有區別都能供熱,價格不一樣
⑦ ltd是什麼意思
abbr. 有限責任公司(Limited);激光目標指示器(等於Laser Target Designator)
網路釋義專業釋義英英弊此釋義
長時程抑制(Long Term Depression)
包括 LTP 、長時程抑制 (LTD)以及近年來發現的自身穩定的突觸可塑性( homeostatic synaptic plasticity)
最後交易日(Last Trading Day)
期貨英語 ... 保證金追繳 (Margin Call) 最後交易日 (Last Trading Day ;LTD) 交割 (Delivery) ...
白三烯D
白三烯C4(LTC4)、白三烯D4(LTD4)、白三烯E4(LTE4)共同具有租歲迅稱為抗原性慢反應物質雀橘的生物學活性,參與哮喘的氣道炎症的形成。孟魯司特(順爾寧)是一種特異性強效LTD。
and long-term depression
⑧ 白三烯存在於哪些細胞
一種鼻炎的致病原因。使毛細血管和微靜脈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水腫。
中文名
白三烯
外文名
leukotriene
拼音
sanxi
生物學功能
使毛細血管和微靜脈通透性增加
重要作用葯物療效
簡介
【品 名】:白三烯
【拼音】:sanxi
【英文名稱】:leukotriene;LT
【說明】:從花生四烯酸在白細胞中代謝產物分離得到的具有共軛三烯結構的二十碳不飽和酸。可按取代基性質分為A、B、C、D、E、F六類,其中LTA3的結構為2001下標3代表碳鏈中雙鍵總數。LTA4為5,6-環氧-7,9,11,14-二十碳四烯酸;LTB4為5,12-二羥基-6,8,10,14-二十碳四烯酸;LTC4為5-羥基-6-S-谷胱甘基-7,9,11,14-二十碳四烯酸;LTD4、LTE4、LTF4與LTC4類似,只是6位取代基LTD4不含谷氨酸,LTF4不含甘氨酸,LTE4隻有半胱氨酸,其他白三烯命名法類似。白三烯可由花生四烯酸經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催化而製得。在體內含量雖微,但卻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並且是某些變態反應、炎症以及心血管等疾病中的化學介質。白三烯及其類似物——阻斷劑的研究,對於免疫以及發炎、過敏的治療都有重要意義。
【生物學功能】:使毛細血管和微靜脈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水腫。
重要作用
白三烯在上下呼吸道的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在誘導鼻過敏反應方面,白三烯的作用比組織胺強1000多倍。在變應原誘導的鼻過敏反應中,無論是在速發反應還是遲發反應階段,白三烯的數量都顯著增加。在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中,在暴露阿司匹林後,鼻分泌物中的白三烯產物LTB4和LTC4都顯著增加,但在對阿司匹林不敏感的正常人中和脫敏後的阿司匹林敏感患者中,未觀察到白三烯增加。哮喘和AR患者粒細胞釋放白三烯的數量高於正常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白三烯在上下呼吸道的炎症病變中起關鍵作用。
葯物療效
從科學的角度上講,任何呼吸疾病葯物都有針對性,不可能會針對所有病因。建議不要盲目求醫用葯、一定要去專業的醫院檢查、再一個是病因及分型不明確。沒有採取一個針對性的治療,不僅達不到預期的治療效果,反而促使病情加重惡化。
呼吸系統疾病是一種常見病、多發病,發病誘因由於主要是大氣污染、吸煙、人口老齡化及其他因素。
治療關鍵在於:與其他系統疾病一樣,周密詳細的病史和體格檢查是診斷呼吸系疾病的基礎,X線胸部檢查對肺部病變具有特殊的的重要作用。由於呼吸系疾病常為全身性疾病的一種表現,還應結合常規化驗及其他特殊檢查結果,進行全面綜合分析,力求作出病因、解剖、病理和功能的診斷。進而針對性制定最適合患者的療法,從根源入手實施治療。建議及時到國家正規呼吸內科接受科學系統化、規范化、多元化診療。
⑨ 關於營養的一些名詞,請給解釋一下!
白三烯
開放分類: 醫學、白三烯
品 名:白三烯
拼音:sanxi
英文名稱:leukotriene;LT
說明:從花生四烯酸在白細胞中代謝產物分離得到的具有共軛三烯結構的二十碳不飽和酸。可按取代基性質分為A、B、C、D、E、F六類,其中LTA3的結構為2001下標3代表碳鏈中雙鍵總數。LTA4為5,6-環氧-7,9,11,14-二十碳四烯酸;LTB4為5,12-二羥基-6,8,10,14-二十碳四烯酸;LTC4為5-羥基-6-S-谷胱甘基-7,9,11,14-二十碳四烯酸;LTD4、LTE4、LTF4與LTC4類似,只是6位取代基LTD4不含谷氨酸,LTF4不含甘氨酸,LTE4隻有半胱氨酸,其他白三烯命名法類似。白三烯可由花生四烯酸經脂(肪)氧合酶(lipoxygenase)催化而製得。在體內含量雖微,但卻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並且是某些變態反應、炎症以及心血管等疾病中的化學介質。白三烯及其類似物——阻斷劑的研究,對於免疫以及發炎、過敏的治療都有重要意義。
生物學功能:使毛細血管和微靜脈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水腫。
高能磷酸化合物(energy rich phosphate compounds)
機體內有許多磷酸化合物如ATP,3—磷酸甘油酸,氨甲醯磷酸,磷酸烯醇式丙酮酸,磷酸肌酸,磷酸精氨酸等,它們的磷酸基團水解時,可釋放出大量的自由能,這類化合物稱為高能磷酸化合物。ATP是這類化合物的典型代表。ATP水解生成ADP及無機磷酸時,可釋放自由能7.3千卡(30.52千焦)。一般將水解時釋放自由能在5.0千卡(20.9千焦)以上的稱為高能化合物。5.0千卡以下的稱為低能化合物,化學家認為鍵能是指斷裂一個鍵所需要的能量,而生物化學家所指的是含有高能鍵的化合物水解後釋放出的自由能。高能鍵用「~」表示。
在生物體的能量代謝中,ATP為最關鍵性的高能化合物,是生命活動中的直接供能者,生物體需要利用能量時,都是從高能化合物ATP水解中得到。ATP的生成,概括起來有兩種方式:底物水平磷酸化,氧化磷酸化(電子傳遞水平磷酸化)。
檔案一:什麼是肌酸?
肌酸(Creatine)是一種存在於人體中的天然營養素,由三種必須氨基酸即精氨酸(Arginine)、甘氨酸(Glycine)及甲硫氨酸(Methionine)所組成。它是製造人體細胞能量—三磷酸腺甘(ATP)不可或缺之物,能提供肌肉進行快速、爆發之動作。肌酸在人體中約有95%集中在骨骼肌它b於心臟、腦及睾丸中。人體可藉由一般食物或營養補充品中獲得肌酸;如果體內肌酸含量不足時,人體也可藉由肝臟、胰臟及腎臟自行合成少量的肌酸以供使用。
檔案二:肌酸的基本功能
1. 增加肌肉細胞的含水量:
剛開始使用肌酸時,你會明顯地感覺肌肉變得更大也更結實。這是因為肌酸會使人體的肌肉細胞儲存較多量的水分;而當所有的肌肉細胞都吸收較多量的水分而增加容積時,肌肉自然會變的更加飽滿、有形。
2. 幫助肌肉細胞儲存能量:
人體的肌纖維中含有兩種不同形式的肌酸:未鍵結的肌酸及帶有磷酸根的磷酸肌酸,而其中磷酸肌酸約佔了三分之二總肌酸的含量。當肌肉收縮產生運動時,身體會利用一種稱為ATP的化合物當作其能量來源。不幸的是,人體的肌肉細胞只可提供低於十秒急速收縮所需之ATP能量,必須要有更多的ATP產生才能維持持續的運動,而此時存於肌肉中的磷酸肌酸,便會犧牲自己的磷酸根而使得ATP再次生合成。因此,如果肌肉內的肌酸較多,肌肉便有更大的潛在力量得以發揮。
此外,肌酸的補充也可幫助疲憊的肌肉細胞恢復活力,原因是當肌肉中的ATP能量耗盡時,身體也會激活另一種ATP生成系統(glycolysis)而產生乳酸(Lactic acid)。當身體激烈運動時大量的乳酸產生會使得肌肉產生酸痛感及疲憊感;此時肌肉中若能儲存較多的磷酸肌酸以提供ATP,身體便會減少乳酸的製造而減少肌肉細胞的疲憊感,讓我們能運動的更持久、更具爆發力。
3. 增加蛋白質的生合成:
肌酸的攝取能使身體利用較多的蛋白質來增長肌肉。而肌肉中的兩種蛋白質結構物;肌動蛋白及肌凝蛋白,更是使肌肉纖維收縮而產生運動的最主要成分。因此若能補充足夠量的肌酸,使得身體減少蛋白質在能量上的消耗而去合成較多量的肌動蛋白及肌凝蛋白細胞,肌肉自然會變得更強壯、更有力量。
檔案三;肌酸對什麼人有益?
任何人、任何年齡,無論是想增長肌肉、增加運動時的爆發力及肌耐力、或只是單純想要身體變得較強健者,都可藉由肌酸的使用而得到助益。雖然目前有關肌酸對於提升各種運動表現的研究還不算很多,但根據現今已有的研究報告顯示,愈需要爆發力或瞬間動作型的運動員愈能從肌酸中得到最大的助益。一些運動如健美、舉重、短跑、游泳、棒球、橄欖球或甚至於武術家、角力選手....等,由於需要經常做出瞬間超大負荷動力的動作,因此若能藉由肌酸的補充而使肌肉於短時間內能得到最多的能量,相對的其爆發力及運動成績表現一定會提升許多。
另一方面,肌酸對於耐力性運動項目如馬拉松、自由車等,目前仍未被科學家證實有所助益。但已有研究證實可藉由提升肌酸的利用率來延緩疲勞之發生,並可降低運動後乳酸的堆積進而減少疲勞及縮短恢復的時間。
檔案四;我能從食物中獲得足夠的肌酸嗎?
一般而言平均每人每天會消耗掉1~2克的肌酸,但對於經常運動或練健身的人而言,對於肌酸的需求量遠大於這個數字。肌酸主要存在於肉類、魚類等動物性食品,植物性食品的含量相當少;此外,過度的烹煮也會破壞食物中的肌酸含量。平均來說,我們每日約可由飲食中攝取到將近1克的肌酸。
在此須注意的是,肌酸雖然可從大量的動物性食品中攝取,但其中通常夾雜著大量的油脂及膽固醇(如牛肉、豬肉等),會對我們的健康造成危害。因此最佳的攝取方式,最好還是利用脫脂、脫膽固醇的肌酸水化物(Creatine Monohydrate)
檔案五;肌酸安全嗎?
肌酸在體內經由腎臟代謝成肌酸酐,服用過多是否會造成腎臟功能失調?目前科學家證實每天服用二十克肌酸並未對人體產生副作用。唯一發現當超過身體負荷時,會有腹瀉的情形發生,但此腹瀉情形會隨著服用量之減少而停止;對於其它會造成嚴重副作用的類固醇增強劑而言,肌酸真是既安全又可靠不過了。
肌酸與磷酸組成的化合物,為高能磷酸基的暫時貯存形式,存在於肌肉和其他興奮性組織,如腦和神經細胞中。在脊椎動物中,肌酸與ATP反應可逆地生成磷酸肌酸,這個反應是由肌酸激酶催化的。
磷酸肌酸的功能是保持肌肉,特別是骨骼肌有較高的ATP水平。當細胞處於休息狀態,ATP濃度相對高時,此反應朝磷酸肌酸凈合成的方向進行;而當細胞有高代謝活性,ATP濃度低的時候,平衡移向ATP的凈合成。磷酸肌酸就這樣在含有肌酸激酶的組織中起作用。通常休息狀態的脊椎動物骨骼肌含有充分的磷酸肌酸,可提供其自由能需求達數分鍾(但在最大限度使用時只有數秒鍾)。在某些無脊椎動物,如蟹的肌肉中,磷酸精氨酸的功能與上述磷酸肌酸的功能相同
去甲腎上腺素
開放分類: 醫學、葯理學、擬腎上腺素葯、α受體興奮葯
原文也可寫做norepinephrine或L-arterenol。它是從副腎髓質和腎上腺素一起被提取出來的激素(廣義)。在哺乳動物中,它從交感神經的末端作為化學傳遞物質被分泌出來。是從腎上腺素中去掉N-甲基的物質。牛的副腎髓質里去甲腎上腺素和腎上腺素的含量是1∶4(1份去甲腎上腺素,4份腎上腺素)。市售的腎上腺素含有10—20%的去甲腎上腺素。其作用如表所示與腎上腺素類似,但在量上和或質上均稍有差別。去甲腎上腺通過轉甲基作用,變成腎上腺素,這種轉甲基作用的反應,需要有副腎內的酶和ATP的存在。髓質以外的很多嗜鉻組織,也能分泌出去甲腎上腺素。
去甲腎上腺素是一種血管收縮葯和正性肌力葯。葯物作用後心排血量可以增高,也可以降低,其結果取決於血管阻力大小、左心功能的好壞和各種反射的強弱,例如頸動脈壓力感受器的反射。
去甲腎上腺素經常會造成腎血管和腸系膜血管收縮。嚴重低血壓(收縮壓<70mmHg)和周圍血管低阻力是其應用的適應症,其應用的相對適應症是低血容量。應該注意該葯可以造成心肌需氧量增加,所以對於缺血性心臟病患者應謹慎應用。去甲腎上腺素滲漏可以造成缺血性壞死和淺表組織的脫落。
去甲腎上腺素的具體用法:將去甲腎上腺素4mg或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8mg(2mg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效價與1mg去甲腎上腺素相同)加入250ml含鹽或不含鹽的平衡液中,產生16ug/mL去甲腎上腺素液或32ug/mL重酒石酸去甲腎上腺素液。去甲腎上腺素起始劑量為0.5-1.0ug/分鍾,逐漸調節至有效劑量。頑固性休克患者需要去甲腎上腺素量為8-30ug/分鍾。需要注意的是給葯時不能在同一輸液管道內給予鹼性液體,後者可以使葯物失活。如果發生葯物滲漏,盡快給予含5-10mg酚妥拉明的鹽水10-15ml,以免發生壞死和組織脫落。
功用作用: 主要激動α受體,對β受體激動作用很弱,具有很強的血管收縮作用,使全身小動脈與小靜脈都收縮(但冠狀血管擴張),外周阻力增高,血壓上升。興奮心臟及抑制平滑肌的作用都比腎上腺素弱。臨床上主要利用它的升壓作用,靜滴用於各種休克(但出血性休克禁用),以提高血壓,保證對重要器官(如腦)的血液供應。</P><P> 使用時間不宜過長,否則可引起血管持續強烈收縮,使組織缺氧情況加重。應用酚妥拉明以對抗過分強烈的血管收縮作用,常能改善休克時的組織血液供應。
用法用量:(1)靜滴:臨用前稀釋,每分鍾滴入4~10μg,根據病情調整用量。可用1~2mg加入生理鹽水或5%葡萄糖100ml內靜滴,根據情況掌握滴注速度,待血壓升至所需水平後,減慢滴速,以維持血壓於正常范圍。如效果不好,應換用其他升壓葯。對危急病例可用1~2mg稀釋到10~20ml,徐徐推入靜脈,同時根據血壓以調節其劑量,俟血壓回升後,再用滴注法維持。</P><P> (2)口服:治上消化道出血,每次服注射液1~3ml(1~3mg),1日3次,加入適量冷鹽水服下。</P><P>
注意事項:(1)搶救時長時間持續使用本品或其他血管收縮葯,重要器官如心、腎等將因毛細血管灌注不良而受不良影響,甚至導致不可逆性休克,須注意。
(2)高血壓、動脈硬化、無尿病人忌用。
(3)本品遇光即漸變色,應避光貯存,如注射液呈棕色或有沉澱,即不宜再用。
(4)不宜與偏鹼性葯物如磺胺嘧啶鈉、氨茶鹼等配伍注射,以免失效;在鹼性溶液中如與含鐵離子雜質的葯物(如谷氨酸鈉、乳酸鈉等)相遇,則變紫色,並降低升壓作用。
(5)濃度高時,注射局部和周圍發生反應性血管痙攣、局部皮膚蒼白,時久可引起缺血性壞死,故滴注時嚴防葯液外漏,滴注以前應對受壓部位(如臀部)採取措施,減輕壓迫(如墊棉墊)。如一旦發現壞死,除使用血管擴張劑外,並應盡快熱敷並給予普魯卡因大劑量封閉。小兒應選粗大靜脈注射並須更換注射部位。靜脈給葯時必須防止葯液漏出血管外。
(6)用葯當中須隨時測量血壓,調整給葯速度,使血壓保持在正常范圍內。
(7)其他參見腎上腺素。
5-羥色胺
開放分類: 化學、化合物、有機物
5-hydroxy tryptamine
一種吲哚衍生物。分子式C10H12N2O。普遍存在於動植物組織中 。
色氨酸經色氨酸羥化酶催化首先生成5-羥色氨酸,再經5-羥色氨酸脫羧酶催化成5-羥色胺。
5-羥色胺最早是從血清中發現的,又名血清素,廣泛存在於哺乳動物組織中,特別在大腦皮層質及神經突觸內含量很高,它也是一種抑制性神經遞質。在外周組織,5-羥色胺是一種強血管收縮劑和平滑肌收縮刺激劑。在體內,5-羥色胺可以經單胺氧化酶催化成5-羥色醛以及5-羥吲哚乙酸而隨尿液排出體外。
5-羥色胺能與酸作用生成結晶鹽 。其鹽酸鹽熔點167~168℃ ;苦味酸鹽熔點185~189℃。5-羥色胺在腦組織中的濃度較高,它是調節神經活動的一種重要物質。有些肌體組織當受到某些葯物作用時,可以釋放出5-羥色胺,例如一個利血平分子可以使受作用的組織釋放出幾百個5-羥色胺分子,因而產生利血平的一系列生理作用。
作為自體活性物質,約90%合成和分布於腸嗜鉻細胞,通常與ATP等物質一起儲存於細胞顆粒內。在刺激因素作用下,5-HT從顆粒內釋放、彌散到血液,並被血小板攝取和儲存,儲存量約佔全身的8%。5-HT作為神經遞質,主要分布於松果體和下丘腦,可能參與痛覺、睡眠和體溫等生理功能的調節。中樞神經系統5-HT含量及功能異常可能與精神病和偏頭痛等多種疾病的發病有關。
5-HT必須通過相應受體的介導才能產生作用。5-HT受體分型復雜,已發現7種5-HT受體亞型。5-HT通過激動不同的5-HT受體亞型,可具有不同的葯理作用,但5-HT本身尚無臨床應用價值。
摩爾
開放分類: 化學、單位、伊斯蘭、物理量、中世紀
摩爾
摩爾是表示物質的量的單位,每摩物質含有阿伏加德羅常數個微粒。
摩爾簡稱摩,符號為mol。
根據科學實驗的精確測定,知道12g相對原子質量為12的碳中含有的碳原子數約6.02×10^23。
科學上把含有6.02×10^23個微粒的集體作為一個單位,叫摩。摩爾是表示物質的量(符號是n)的單位,簡稱為摩,單位符號是mol。
1mol的碳原子含6.02×10^23個碳原子,質量為12g。
1mol的硫原子含6.02×10^23個硫原子,質量為32g,同理,1摩任何原子的質量都是以克為單位,數值上等於該種原子的相對原子質量(式量)。
同樣我們可以推算出,1摩任何物質的質量,都是以克為單位,數值上等於該種物質的式量。
水的式量是18,1mol的質量為18g,含6.02×10^23個水分子。
通常把1mol物質的質量,叫做該物質的摩爾質量(符號是M),摩爾質量的單位是克/摩(符號是「g/mol」)例如,水的摩爾質量為18g/mol,寫成M(H2O)=18g/mol。
物質的質量(m)、物質的量(n)與物質的摩爾質量(M)相互之間有怎樣的關系呢?
化學方程式可以表示反應物和生成物之間的物質的量之比和質量之比。例如:
系數之比2∶1∶2
微粒數之比2∶1∶2
物質的量之比2∶1∶2
質量之比4∶32∶36
從以上分析可知,化學方程式中各物質的系數之比就是它們之間的物質的量之比。運用這個原理就可以根據化學方程式進行各物質的量的有關計算。
物質的量的單位,符號為mol,是國際單位制7個基本單位之一。摩爾是一系統物質的量,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微粒數與12g12C的原子數目相等。使用摩爾時基本微粒應予指明,可以是原子、分子、離子及其他粒子,或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體。
12C=12,是國際相對原子質量(式量)的基準。現知12g12C中含6.0221367×10^23個碳原子。這個數叫阿伏加德羅數,所以也可以說,包含阿伏加德羅數個基本微粒的物質的量就是1mol。例如1mol氧分子O2中含6.0221367×10^23個氧分子。其質量為31.9988g。1mol氫離子H+中含6.0221367×10^23個氫離子,其質量為1.00794g。
摩爾是在1971年10月,有41個國家參加的第14屆國際計量大會決定增加的國際單位制(SI)的第七個基本單位。摩爾應用於計算微粒的數量、物質的質量、氣體的體積、溶液的濃度、反應過程的熱量變化等。
1971年第十四屆國際計量大會關於摩爾的定義有如下兩段規定:「摩爾是一系統的物質的量,該系統中所包含的基本單元數與0.012kg碳—12的原子數目相等。」「在使用摩爾時應予以指明基本單元,它可以是原子、分子、離子、電子及其他粒子,或是這些粒子的特定組合。」上兩段話應該看做是一個整體。0.012kg碳—12核素所包含的碳原子數目就是阿伏加德羅常數(NA),目前實驗測得的近似數值為NA=6.02×10^23。摩爾跟一般的單位不同,它有兩個特點:①它計量的對象是微觀基本單元,如分子、離子等,而不能用於計量宏觀物質。②它以阿伏加德羅數為計量單位,是個批量,不是以個數來計量分子、原子等微粒的數量。也可以用於計量微觀粒子的特定組合,例如,用摩爾計量硫酸的物質的量,即1mol硫酸含有6.02×1023個硫酸分子。摩爾是化學上應用最廣的計量單位,如用於化學反應方程式的計算,溶液中的計算,溶液的配製及其稀釋,有關化學平衡的計算,氣體摩爾體積及熱化學中都離不開這個基本單位。
⑩ 白三稀是什麼
白三烯 品 名:白三烯
拼音:sanxi
英文名稱:leukotriene;LT
說明:從花生四烯酸在白細胞中代謝產物分離得到的具有共軛三烯結構的二十碳不飽和酸。可按取代基性質分為A、B、C、D、E、F六類,其中LTA3的結構
為2001下標3代表碳鏈中雙鍵總數。LTA4為5,6-環氧-7,9,11,14-二十碳四烯酸;LTB4為5,12-二羥基-6,8,10,14-二
十碳四烯酸;LTC4為5-羥基-6-S-谷胱甘基-7,9,11,14-二十碳四烯酸;LTD4、LTE4、LTF4與LTC4類似,只是6位取代基
LTD4不含谷氨酸,LTF4不含甘氨酸,LTE4隻有半胱氨酸,其他白三烯命名法類似。白三烯可由花生四烯酸經脂(肪)氧合酶
(lipoxygenase)催化而製得。在體內含量雖微,但卻具有很高的生理活性,並且是某些變態反應、炎症以及心血管等疾病中的化學介質。白三烯及其
類似物——阻斷劑的研究,對於免疫以及發炎、過敏的治療都有重要意義。
生物學功能:使毛細血管和微靜脈通透性增加,造成局部水腫。
白
三烯在上下呼吸道的炎症中起重要作用。在誘導鼻過敏反應方面,白三烯的作用比組織胺強1000多倍。在變應原誘導的鼻過敏反應中,無論是在速發反應還是遲
發反應階段,白三烯的數量都顯著增加。在阿司匹林敏感的哮喘患者中,在暴露阿司匹林後,鼻分泌物中的白三烯產物LTB4和LTC4都顯著增加,但在對阿司
匹林不敏感的正常人中和脫敏後的阿司匹林敏感患者中,未觀察到白三烯增加。哮喘和AR患者粒細胞釋放白三烯的數量高於正常人。越來越多的證據表明,白三烯
在上下呼吸道的炎症病變中起關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