政務區塊鏈的應用感受
❶ 【區塊鏈政務十大案例之一】螞蟻區塊鏈-杭州互聯網法院司法鏈案例
1. 2018年9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上線運行司法區塊鏈,成為全國首家應用區塊鏈技術解決糾紛的法院。該司法區塊鏈使得電子數據全流程可信,通過線上申訴入口,起訴人可以在線提交電子證據,由多個機構共同見證和背書,提供一站式服務。
2. 司法鏈大幅降低了線下存證和取證的成本,提升了判決流程的效率。它破解了司法服務效率低的問題,實現了司法數據的融合共享,打破了數據孤島,推動了社會信用體系的建設,降低了司法成本。
3. 電子證據在司法實踐中的使用日益多樣化,但由於其易消亡、易篡改和技術依賴性強等特點,真實性和合法性的認定難度較大。傳統的電子證據存證方式存在數據丟失或被篡改的風險,且存儲成本較高。
4. 司法鏈解決了電子證據在生成、存儲、取證、示證、舉證和證據認定中的問題,確保了證據的真實性、合法性和關聯性。它通過全流程記錄、全鏈路可信和全節點見證,實現了技術可信和制度可信,且連接成本不高。
5. 杭州互聯網法院的司法鏈通過三層結構組成,包括區塊鏈程序、全鏈路能力層和司法聯盟層,實現了電子數據的生成、存儲、傳播和使用全流程的可信。
6. 司法鏈上線的電子證據平台直接在證據和審判之間建立了專門的數據通道,使得證據的收集、固定、傳輸和運用更加便捷高效。它將電子證據轉變為「數據身份證」,並實時同步備份,確保了電子證據的真實性。
7. 司法鏈的技術提供方為螞蟻金服區塊鏈,其擁有全球領先的核心專利技術,高性能存證能力和頂級安全防控能力。
8. 司法鏈提升了用戶的維權效果,降低了維權成本,增強了品牌的信任度,解決了互聯網最後一公里的問題,使得用戶的使用成本大幅下降。
❷ 如何看待區塊鏈電子合同助推政務服務數字化發展
近日,十三屆全國人大四次會議通過的《中華人民共和國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四個五年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正式發布。提出:推動智能合約、共識演算法、加密演算法、分布式系統等區塊鏈技術創新,以聯盟鏈為重點發展區塊鏈服務平台和金融科技、供應鏈管理、政務服務等領域應用方案,完善監管機制,在智慧政務方面,提出:推進政務服務一網通辦,推廣應用電子證照、電子合同、電子簽章、電子發票、電子檔案,健全政務服務「好差評」評價體系。隨著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電子合同、電子簽章在數字化、網路化及智能化的浪潮中得以快速發展。電子合同、電子簽章作為數字應用的基礎設施,因其「便捷高效、安全環保、無紙化全線上」等優勢,成為政企數字化轉型的核心工具,幫助政府簡化企業辦證流程,提升辦事效率和服務體驗。
在區塊鏈實際應用場景里,政務服務成為應用最多的領域。不論是不動產登記,還是社保、醫療、稅務領域,區塊鏈在打通數據壁壘、解決信息不對稱具有絕對優勢。「區塊鏈+政府服務」,可以有效解決政務數據共享、保真與安全等問題,實現政府監管能力提升的同時,也有助於提高政務綜合服務效率和水平。君子簽作為易保全旗下國內專業的區塊鏈電子簽約平台,創新「區塊鏈+司法+電子簽約」模式,可以為政府部門提供身份認證、電子簽名、印章管控、區塊鏈存證保全、司法服務等一站式電子簽約服務,通過把可靠成熟的電子印章技術與區塊鏈技術深度融合,可以為跨地區、跨部門和跨層級的數據交換和信息共享提供有力的技術保障,助力打通政務服務「全網辦」「一網通辦」,加速數字政府的建設,提升政務數字化服務能力。
❸ 區塊鏈政務詳解
區塊鏈政務是利用區塊鏈技術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精細化、智能化的重要方式。以下是對區塊鏈政務的詳細解析:
一、區塊鏈政務的發展現狀
- 全國范圍內的推廣:截至2020年10月,全國已有22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將區塊鏈寫入政府工作報告,並開展區塊鏈產業鏈布局。北京、湖南等地更是出台了區塊鏈三年發展規劃。
- 政務應用的快速增長:據不完全統計,已完成和正在籌建的區塊鏈政務應用已超過90項,涵蓋了數字身份、電子存證、電子票據、產權登記、工商注冊等多個場景。
二、區塊鏈政務的核心優勢
- 解決信任問題:區塊鏈技術通過其不可篡改、去中介化、可追溯等特點,為政務數據提供了可靠、可信、可用的基礎,解決了城市、產業協同中的信任問題。
- 打通數據孤島:區塊鏈技術能夠打破政務數據壁壘,實現跨部門、跨地區、跨層級的數據共享,優化政務服務流程,簡化企業和群眾辦理業務的步驟。
- 保證數據安全:區塊鏈可建立非人為控制的信任系統,通過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保障數據在生成、存儲、使用和更新過程中的安全性。
三、區塊鏈政務的應用前景
- 廣泛應用領域:區塊鏈在社區服務、教育、醫療、交通、養老等便民服務領域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能夠提升服務效率和透明度。
- 構建可信資料庫:區塊鏈技術能夠實現從單點的復式記賬法過渡為多點的分布式記賬模式,構建可信資料庫,有利於政府高效、全面和立體化監管各行業數據信息。
- 智慧城市的構建:區塊鏈底層技術與新型智慧城市建設的結合,特別是在數字化技術賦能的基礎設施層面,如智慧交通、能源電力等,能夠推動智慧城市的快速發展。同時,區塊鏈技術還能實現城市間的數據共享,促進區域協同發展。
綜上所述,區塊鏈政務在推動公共服務和社會治理精細化、智能化方面發揮著重要作用,具有廣闊的發展前景。
❹ 區塊鏈在提升公共服務的意義具體表現
區塊鏈在提升公共服務的意義具體表現如下。
1、提升公共服務系統穩健性。區塊鏈的去中心化網路架構的抗攻擊能力很強,鏈上的政務數據分布式存儲,即使部分節點出現故障仍能從其他節點中讀取備份,區塊鏈的共識機制與時間戳設計,有效避免了第三方篡改的風險。
2、降低公共服務運營成本。數據上鏈有助於降低公共服務系統的後期維護成本,搭建鏈式系統有助於降低提供公共服務所產生的制度性交易成本。
3、擴大公共服務供給覆蓋面。區塊鏈技術會迅速擴大公共服務的供給者和參與者,並逐步形成網路形態的治理與服務,促進公民之間的直接互助互動,甚至在沒有公共管理員的情況下完成行政管理和公共服務工程,從而進一步提升公共服務供需之間的精準匹配度,推動服務主體多元化,服務方式智能化,服務內容精準化,服務管理閉環化。
❺ 為什麼政務服務是區塊鏈特別好的應用場景
相對於其他領域的鏈改,政務服務領域的鏈改有著較大的差異性。企業進行鏈改的最終目的往往是追逐商業利益,而政務服務領域則偏向於流程的優化和成本的節約。雖然企業鏈改中這些也是重點,但是目的的不同也會產生一些差異。
今年3月,長沙首家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中芯區塊鏈公共服務平台上鏈了三萬多家企業。這樣的區塊鏈政務平台的上線一方面可以促進政務信息公開,高效連接企業和政府,促進政府辦事效率提高,減少企業辦事流程;另一方面由於企業在平台上的信息上鏈行為也為企業的誠信經營、獲取商業信任提供有力支撐,同時對於政府部門在辦事過程中的信息調動也提高了能效。除此之外,政務服務涉及面非常廣,區塊鏈技術還有更多的應用場景可以發掘。如知識產權保護、司法鑒定、中小微貸款等也有著相當大的可能性。
❻ 多類數據「鏈」上共享,線上線下服務協同,區塊鏈政務讓辦事更輕松
“區塊鏈+政務”會碰撞出什麼樣的火花?福建省 福州市 馬尾新港社區利用區塊鏈技術解決政務信息化痛點,推出“區塊鏈+社區證明”應用。“這項應用輕松實現企業、群眾辦事所需證明的電子化開具,推動‘減證明’向‘無證明’轉變,讓數據跑路代替群眾跑腿,提升了辦事效率,也更好地服務群眾。”福州市民朱女士說。
公積金可異地轉移接續
“90後”陳靜去年底入職了一家新公司,工作地點由浙江杭州變動為四川成都。換了工作地點,怎麼把此前積累的住房公積金轉移到新的賬戶上?陳靜咨詢後得知,在手機上搜索“全國住房公積金”小程序即可實現異地轉移接續。住建部有關負責人介紹,“全國住房公積金”小程序於2021年10月上線運行,住建部通過深化區塊鏈等新技術應用,為小程序運行構建了可信的數據環境,確保繳存人的信息和資金安全。得益於區塊鏈技術,繳存人可通過小程序實現住房公積金賬戶、資金跨城市轉移,不再需要前往櫃台辦理異地轉移接續業務,大大縮短了辦理時間,進一步方便了人力資源跨區域流動。
多類數據“鏈”上共享,線上線下服務協同,區塊鏈技術的利用提升了政務部門辦事效率和群眾滿意度。例如,北京市海淀區在海淀通APP開設“區塊鏈專區”,可直接辦理公租房補貼、海淀區高新技能人才培訓補貼審批等事項……藉助區塊鏈等新技術的應用,不少政務服務實現“一網通辦、全程網辦”。
此外,湖南省株洲市也創新行政審批服務方式,啟動電子證照區塊鏈應用場景,有效提升政務數據共享水平和業務協同效率;福州市啟動“鏈上榕城”計劃,在電子政務、金融科技、社會治理、民生保障等4個領域探索區塊鏈技術利用。
政務領域為啥青睞區塊鏈技術?業內人士認為,區塊鏈技術具有不可篡改、安全保密及可溯源等特性,高度契合數據跨域共享、業務協同辦理等政務服務需求,積極運用區塊鏈技術,可以解決政務服務過程中數據共享難和業務協同難等問題,提升政府管理服務、統籌協調能力。
有效助力民生服務
中國多地基於區塊鏈的相關管理服務平台頻頻上線:在江蘇,全國首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閑置住宅使用權流轉交易順利完成,依託省信息服務平台,交易信息可以直接上“鏈”存證,保證房源可信、結果可溯;在浙江,首個知識產權區塊鏈公共存證平台正式上線,為數據資產、原創設計等知識產權提供高效快捷的存證服務;在雲南,該省市場監督管理局與省區塊鏈應用技術重點實驗室共同開展基於國產自主的雲南省區塊鏈底層鏈食品追溯工作,通過區塊鏈技術推動實現產品源頭追溯、一碼到底、物流跟蹤、責任認定和信用評價,讓區塊鏈技術真正為民生服務作出貢獻。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計算機學院教授胡凱告訴本報記者,目前區塊鏈行業應用主要分為實體經濟、金融服務、社會治理和民生服務四大類,政府重視引導區塊鏈在製造、能源、政務、教育等領域的應用落地。
政策層面的積極驅動,讓區塊鏈在司法存證取證、交通航運數據共享等行業持續推進。最高人民法院5月發布《最高人民法院關於加強區塊鏈司法應用的意見》,提出到2025年,建成人民法院與社會各行各業互通共享的區塊鏈聯盟,形成較為完備的區塊鏈司法領域應用標准體系。交通運輸部6月發布《基於區塊鏈的進口乾散貨進出港業務電子平台建設指南》,提出推動區塊鏈技術與交通行業深度融合發展。
讓數據安全有序流動
胡凱認為,在數字經濟高速發展的今天,數字、數據是未來社會發展的關鍵要素,但數據背後還面臨著合法、互通、隱私、安全、追溯、存儲、交易等多項復雜問題。如何讓數據更加安全有序地流動?區塊鏈技術有廣闊的施展空間。
區塊鏈技術正加速突破應用,並在建立可信安全的數字經濟秩序、推動經濟社會高質量發展等方面發揮作用。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今年7月發布《區塊鏈基礎設施研究報告(2022年)》,提出隨著區塊鏈基礎設施建設規模不斷擴展、運行能力不斷增強,區塊鏈不僅可應用於加密數字貨幣等場景,還可以在製造業、服務業等領域開展應用實踐,目前已涌現出數字藏品、數據流通、供應鏈金融、產品溯源等典型應用場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