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寺庫區塊鏈

寺庫區塊鏈

發布時間: 2025-07-28 13:48:44

㈠ 寺庫的區塊鏈技術有什麼作用

寺庫的區塊鏈技術的作用:

1、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打通品牌方、寺庫、用戶、鑒定機構間的防偽、溯源、全程追溯信息,並通過APP全面展示給消費者,極大提升用戶信任體驗。

2、可以聯合監管部門、優質品牌商積極參與奢侈品追溯標準的制定。藉助區塊鏈技術,可以確保信息的絕對安全,為供應鏈全流程信息管理提供有力的安全保障。

3、可以對分布式存儲的產品信息進行讀取,這些信息可以包括商品設計、生產、物流、流通等的各個環節,以達到對生產企業、經銷渠道、鑒定部門和最終用戶以及再流通的產業鏈全透明。

4、以區塊鏈技術切入,把握二手奢侈品市場機會。拓展更多行業內的合作夥伴作為節點。擁有奢侈品鑒定資質和相應防偽技術的合作方開放上傳商品信息和查詢等許可權。

(1)寺庫區塊鏈擴展閱讀:

2018年6月30日,寺庫在上海舉辦寺庫x Emotionally Unavailable品牌聯名新品發布會。此次合作中,寺庫首次應用區塊鏈技術,所推出的區塊鏈是行業內的首個奢侈品聯盟鏈,寺庫也成為奢侈品領域內首個一推出區塊鏈就實現商用的企業。

相較於公鏈,區塊鏈以其合法合規、高速運行、安全可控,能夠兼顧創新與穩定,具備實現承載商業級應用的條件。

寺庫區塊鏈聯盟的成立將是寺庫高端零售戰略的重要一環。是為了在未來聯盟鏈上的底層技術競爭,還有聯盟鏈的利益分配機制、以及長期公平性問題等諸多層面的全方位考量。

㈡ 寺庫不再受信任,Prada申請凍結千萬資產

寺庫不再受信任,Prada申請凍結千萬資產

寺庫不再受信任,Prada申請凍結千萬資產,奢侈品牌Prada申請凍結奢侈品電商寺庫名下1100萬余元及相應價值財產,期限為一年。寺庫不再受信任,Prada申請凍結千萬資產。

寺庫不再受信任,Prada申請凍結千萬資產1

近日據裁判文書網公布的信息顯示,普拉達時裝商業(上海)有限公司(下文簡稱為「Prada」)於2022年6月,請求對被申請人上海寺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名下價值1100萬元人民幣及相應價值的財產採取保全措施。

所謂「保全措施」,簡單來說就是對保全對象的財產進行監控,防止對其進行惡意轉移或者隱匿。對於Prada而言,則無非是因為寺庫方面可能存在的風險,一旦後者狀況惡化能夠盡可能減少自己的損失。

但在寺庫過往14年的經營歷程中,並非一直與近年來這樣深陷危機、負面纏身。據公開資料顯示,成立於2008年的寺庫,最初定位為二手奢侈品電商交易平台,並在2017年上市前獲得了5輪共計2億美元的融資,投資方則包括IDG資本、Ventech China(銀泰資本)、森合投資等知名機構。並且在2017年上市前後,寺庫方面自2016年第三季度後,更是保持了連續十四個季度的盈利。

而在業務端,寺庫也從此前的二手奢侈品交易,拓展到銷售奢侈品、輕奢產品,品類也從箱包、手錶拓展至珠寶、鑽石,還開設了線下實體店,以及寺庫金融、寺庫智能、寺庫社群等業務線。

然而從2020年開始,寺庫的情況則可以說是每況愈下。自2020年至2021年,該公司「由盈轉虧」,並且2021年的營收為31.32億元、同比下滑47.98%,凈虧損達5.66億元、同比擴大547%。與此同時,截至美東時間8月1日收盤,其股價僅0.26美元/股,較去年同期下跌超過八成,已瀕臨退市。

盡管寺庫董事長兼首席執行官李日學日前表示,「在充分考慮近期市場情況後,決定撤回此前不具約束力的私有化要約」,並且寺庫方面已多次回應稱「破產傳聞不實」。但有諸多關於其經營狀況的質疑聲,以及例如「供應商被欠款拖款」、「在其平台開店的商家回款無門」、「消費者遲遲未收到貨品」等事件被曝光。

而寺庫的主要業務「奢侈品銷售」,不僅受到了來自品牌方的壓力,隨著各奢侈品品牌推出自營電商、入駐微信小程序,沒有巨大流量池、也不具備太多影響力的寺庫,自然已不再是後者的首選。

並且隨著天貓、京東等綜合類電商平台開始升級奢侈品頻道,諸如 「天貓奢品(Luxury Pavilion)」、「京東奢品」,以及網易考拉、洋碼頭等全球購平台,也在逐步蠶食著寺庫的市場份額。

更為重要的是,寺庫方面多年來似乎並未在消費者心目中建立起足夠的信任度。事實上在奢侈品的銷售環節中,例如香奈兒、卡地亞等品牌往往會採取「全球統一」的定價策略,並且不會輕易選擇電商平台等銷售渠道。而其他具備批發商/買手店等分銷渠道的品牌,同樣也不會輕易向電商平台授權,因此這也使得寺庫方面更多地是在與供應商、而非直接與品牌合作。

站在消費者的角度,從采購源頭的模糊不清,就已經將對平台的信任度消耗了不少,而想要從采購資質等環節追溯到品牌方,則更是繁瑣復雜。而諸如寺庫這類賺取差價的中間商,本質上也還是下游分銷渠道,在沒有平台的信任背書、也不具備權威第三方機構進行檢驗和資質判定的情況下,自然也就很難吸引更多消費者的關注。

雖然寺庫方面早在2018年便推出了業內首個奢侈品區塊鏈應用溯源,並實現了每件上鏈商品都有獨一無二的身份和鑒定信息,並在2019年與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平台Ultrain達成合作。

但對於消費者來說,這些技術端的投入,或許與奢侈品品牌及其主要渠道達成合作相比,並沒有太多的關聯性。而且在平台本身的信任度上,比起頭部電商平台天貓和京東,或是直接與用戶連接的微信小程序,寺庫顯然並沒有太多的競爭力。

更何況對於各奢侈品品牌而言,其商業模式也更願意保持自己的品牌調性,而不願因為與電商渠道的合作「自降身價」,更不希望電商平台的存在威脅到商品的價格體系。因此對於這些這些品牌而言,電商渠道的營銷意義或遠大於銷量,而其線下實體門店才是更為主要的消費場景。

事實上,寺庫方面或許早已意識到奢侈品售賣作為主要業務所面臨的風險,因此早早便已開始尋求轉型,但從其涉足的金融、社群等業務線來看,在2021年占總營收的比例僅僅只有4.6%,幾乎不值一提。

由此可見,寺庫並沒有從奢侈品銷售成功轉型,而作為奢侈品垂類電商平台的價值,也正在因為綜合電商平台的加入,以及胖虎、妃魚、紅布林、只二等二手奢侈品電商平台的出現而被稀釋。

早在幾年前,調皮電商創始人曾深入分析了寺庫等奢侈品電商的模式。當時他認為,這類平台對很多商品並不能做到深度備貨,常常會出現供應短缺、物流延遲等問題,同時在賬期等方面又與大型電商平台拉不開差距。

而對於非標品的二手奢侈品交易,寺庫、胖虎、只二等平台同樣也會面臨信任問題。據相關數據顯示,在發達國家二手奢侈品的消費額已達到奢侈品消費的20%以上,已處於飽和狀態,而國內的二奢電商市場才剛剛進入增長階段,遠沒有觸及上限。

不過與許多朋友認為是出於經濟方面的考量才購買二手奢侈品不同,許多購買二手奢侈品的用戶並非是沖著「低價」,而是看中中古款的唯一性和稀缺性。但這樣的消費觀念與二奢電商平台顯然很難有更多的結合點,再加上二手非標品的鑒定對於平台而言顯然也有著不小的難度。

同時與海外市場二奢平台Vestiaire、The RealReal高達25%的服務費相比,國內的同類平台大多要在獲客方面付出較高的成本,但又無法收取高額服務費。並且新興的二奢市場暫時還並沒有統一的行業標准,買賣幾乎全靠誠信和信任,這或許就正式此前寺庫慢慢脫離最初定位的原因。

顯然易見,目前國內的電商行業在還沒有擺脫「實惠便利」這一印象的情況下,在相對較小規模的電商平台上售賣奢侈品,或許還難以「自洽」。而奢侈品電商身為垂類電商這一賽道的一種,更幾乎是「小眾中的小眾」,所以寺庫未來能否破局,或許將很難依靠這一業務線。

寺庫不再受信任,Prada申請凍結千萬資產2

奢侈品牌Prada申請凍結奢侈品電商寺庫(SECOF.US)名下1100萬余元及相應價值財產,期限為一年。該申請被上海市嘉定區人民法院裁定符合規定,並立即開始執行。

天眼查顯示,該裁定源於普拉達時裝商業(上海)有限公司與上海寺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相關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文書,申請人普拉達時裝商業(上海)有限公司是PRADA ASIA PACIFIC LIMITED(Prada亞太)的全資子公司。

除Prada外,寺庫還與多家供應商或合作方發生合同糾紛。

據天眼查,2022年來,北京寺庫商貿有限公司及其子公司上海寺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作為被告涉及多起買賣合同糾紛、借款合同糾紛,原告公司包括沈陽商業城百貨有限公司、上海龍之夢百貨有限公司等。

一方面與合作方糾紛不斷,另一方面,寺庫也被消費者接連投訴。在黑貓投訴平台搜索「寺庫」,相關投訴共有17210條。今年7月以來的大部分投訴,均涉及寺庫平台不發貨也不退款、申請退款無反應等問題。在這些消費者投訴中,寺庫的反饋包括「系統升級」「退款審核」等原因,其中一位涉及金額18270元的消費者稱下單9個月了,寺庫未發貨也不退款。

寺庫面臨的多方糾紛,在資本市場也得到體現。

2017年9月22日,寺庫頭頂「中國奢侈品電商第一股」的頭銜,在美國納斯達克上市,發行價為13美元/股。上市一年後,寺庫股價持續下跌,截至8月1日美股收盤價為0.26美元/股,相比發行價跌去98%。

2021年12月,寺庫公告稱,由於連續30個工作日股票收盤價低於1美元,公司收到納斯達克的`退市警告。根據納斯達克上市規則,恢復合規的適用寬限期為180天,直到2022年6月15日,收到退市警告的公司股票收盤價需等於或大於每股1.00美元。

從收到退市警告至今,寺庫的股價未突破1美元,且走勢持續下降。對此,2022年6月,寺庫申請將其美國存托憑證(ADS)從納斯達克全球市場轉移至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所謂納斯達克資本市場,是納斯達克專為成長期的公司提供的市場,財務指標要求沒有全球市場標准嚴格。

值得注意的是,2021年和2022年,寺庫的年報信息提交均出現延遲。未按期遞交的年報里,是該公司營收利潤雙跌的業績。2021財報顯示,寺庫全年營收為31.3億元,同比下跌48%;凈虧損5.66億元,同比增加547%。

寺庫不再受信任,Prada申請凍結千萬資產3

近日,天眼查App公開了普拉達時裝商業(上海)有限公司和上海寺庫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在仲裁程序中的財產保全文書。

根據文書,普拉達申請凍結寺庫上海公司名下1100萬余元及相應價值財產。上海嘉定區人民法院審查後認為,該申請符合法律規定,裁定立即對寺庫實行財產查封凍結,為期一年。

2019年5月,正在轉型中的普拉達和Miu Miu宣布入駐寺庫,這是普拉達集團在中國涉足電商的首站。當時寺庫仍是國內最主要的奢侈品電商之一,包括華倫天奴和浪凡等有意加碼線上渠道的奢侈品牌均與其達成合作。

但這幾乎成了寺庫最後的高光時刻。根據財報,寺庫2020年營收下滑12%至60.2億元,歸母凈利潤從盈利1.54億元變為虧損7186.4萬元,毛利潤的跌幅為26.4%,並進一步將毛利率壓縮至14.6%。

與之伴隨而來的還有多起法律訴訟。天眼查公司風險信息顯示,寺庫涉及上百條法律訴訟,其中包含網路購物合同和供應商貨款支付糾紛。受此影響,寺庫旗下的北京、上海和西安等公司被凍結財產金額超過1億元。

陷入困境中的寺庫曾試圖通過私有化來解決問題。2021年,寺庫創始人李日學提議以總價約2.3億美元的現金收購公司全部已發行、李日學及其附屬尚未擁有的A類普通股。

但根據財經媒體金融界的報道,2022年5月23日,寺庫又稱,公司董事會下屬的特別委員會收到李日學的通知函,他將撤回之前發出的不具約束力的私有化要約。這種不穩定且不具持續性的運營方式,顯然只會讓寺庫更難從泥沼中脫身。

曾有寺庫員工告訴界面新聞,從2021年9月份開始就再沒有收到過工資。而公司飛書群內的人數也從2020年的900人上下減少到了2021年的535人。「每個部門都被分配了裁員指標。」該員工表示,自己所在的部門也從13個人縮減到了7個人。

而寺庫的困境,實則也是當前國內奢侈品電商集體落寞的縮影。當前寺庫仍在繼續運營,而尚品網和等其它本土奢侈品電商早接連倒下。

過去十年,中國電商市場高速發展,淘寶和京東兩個頭部平台擁有最多的消費者。早期崛起奢侈品牌出於調性的考慮,沒有選擇淘寶和京東,而是與在奢侈品行業已有一定名氣的寺庫合作。

但當淘寶和京東開始重整形象,在奢侈品行業發力後,寺庫們被拋棄便在意料之中。加之近年奢侈品牌均著力加碼下沉市場,面向廣闊消費群體的淘寶和京東便是最好的試水渠道。

此外,奢侈品銷售與一般的日常百貨不同,單價高且產量有限的特點是其註定無法大規模走量,電商平台積累的品牌資源,尤其是頭部品牌的資源,自然成為在市場中決勝的關鍵。

雖然寺庫曾和多個奢侈品牌合作,但它始終缺乏頭部品牌的支持。然按照寺庫的運營模式,它可以通過第三方供貨商在自己的平台上銷售路易威登和愛馬仕等頭部奢侈品牌,但貨物款式不全、真假信息難以辨別以及售後服務差等問題依然存在。

市場環境變化疊加自身運營模式的缺陷,最終壓垮了寺庫。它最早在中國嘗試線上銷售奢侈品的模式,但在風口真正到來之時,卻已經無法在市場上尋找到立足之地。

㈢ 保險科技時代,眾安與螞蟻會從友軍變成對手嗎

在創辦 17 個月拿下 500 億估值後,眾安保險又成為了今年以來香港最大的科技公司 IPO 之一。
高估值加持和投資者熱情高漲的同時,眾安也交出了第一季度虧損的成績單,公司更新後的招股說明書顯示,2017 年一季度,眾安在線凈利潤為 -2.02 億元,同時,公司預計 2017 年將錄得重大虧損凈額。
而自誕生起,關於眾安保險與大股東螞蟻金服的討論就不曾停止過。2013 年,眾安保險依靠淘寶退運險橫空出世,在隨後幾年不遺餘力的擺脫對螞蟻金服的依賴。另一邊,螞蟻金服對眾安的扶持力度也與日俱減,悄然規劃自己的保險平台的野心。
上市,或是另一個故事的開始。
1、靠阿里發家,再 " 去螞蟻化 "
依託阿里巴巴生態體系誕生的退運險是眾安保險創造的一些想像空間的起點,這款再經典不過的互聯網保險產品在每年的雙十一都大放異彩,但也為眾安帶來了 " 依賴股東 " 的質疑。
從 2014 年到 2016 年,退運險分別產生總保費 6.13 億、12.98 億和 11.94 億元,雖然退運險占公司保費收入的比例從 77.2% 和 57% 下降到了 35%,但退運險依然是眾安保險業務收入的重要來源。
根據 2017 年財險電商市場統計情況,在網銷非車險產品上,無論是按保單數量還是按保費規模,眾安均以退運險占據鰲頭。
初期股東的流量傾斜和之後的跨界合作讓眾安獲得了寶貴的場景,但這種合作並非獨家,而且正變的越來越貴。
場景是眾安估值的重要籌碼,但也是他們業務發展的掣肘。沒有自己的場景和流量,意味著公司的命脈掌握在別人手裡。
咨詢費及服務費是眾安保險一直是主要經營開支之一,主要是向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支付的費用,當中包括銷售服務費以及索賠金。數據顯示,2014 年到 2016 年,該項費用分別占已賺保費凈額的 13.3%、30.7% 及 33.9%,分別達到 9446.2 萬元、5.9 億元、10.93 億元,支出壓力上升明顯。
過去幾年裡,眾安的種種動作也一直在表明自己擺脫股東依賴的決心,盡可能地給互聯網保險一個全新的解釋。
在淘寶之後,眾安的合作夥伴名單里又增加了小米、蘑菇街、寺庫、同程等公司,同時陸續推出了基於出行場景的車險和航延險,基於手機使用場景的碎屏險,結合穿戴設備的 " 步步保 " 等產品。
車險業務也曾被作為低保費的小單業務之外的收入支柱推出,但具體進展並不順利,其 2016 年車險收入僅為 372.4 萬。相比傳統財險公司,這樣的規模幾乎可以忽略不計。
公開資料顯示,在過去三年裡,眾安保險通過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平台售出的保險產品分別占同期總保費的 99.8%、97.9% 及 86.5%。盡管整體呈現下降趨勢,但難以掩蓋其產品銷售極度依賴合作夥伴的事實。
此外,眾安還開始搭建金融科技開放平台,向外輸出技術以圖在未來創造利潤——去年 7 月,眾安科技正式成立,作為眾安內部的信息技術平台,這家公司主要研究最新的互聯網新技術的應用,包括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研發,承保與理賠的自動化應用等。這家公司不僅服務眾安,還服務整個保險行業。
今年 6 月,眾安科技和橫琴人壽達成深度合作,眾安科技將完成橫琴人壽 80% 以上互聯網平台的建設實施,再共建包括客戶運營中心決策平台、數據監控平台等,但具體的合作金額並未披露。
2、螞蟻金服的保險路線圖
對螞蟻金服來說,眾安同樣不是他們的全部。不久前,螞蟻就把用在基金上的開放平台模式搬到了保險上。
在眾安保險公布 IPO 細節的兩周前,支付寶上線了全新的保險服務板塊,從原來貨架式的產品陳列,變成了包括在線互動、智能保顧、演算法推薦、保單管理內的綜合平台,淡化了原有的銷售色彩。
根據螞蟻金服披露的數據,目前已有 18 家保險公司和螞蟻保險平台展開了數據產品合作,同時還有 20 多家保險公司在對接中。
在保險業,螞蟻金服更多的以眾安股東的身份被提及。眾安成立初期,阿里巴巴層給予了眾安前所未有的扶持力度,其第一款產品 " 眾樂寶 - 保證金計劃 " 便嫁接在淘寶平台上,眾安保險也一度是淘寶退運險唯二的兩家合作夥伴之一。
不過螞蟻金服的野心顯然並沒有一直停留在眾安保險身上。2015 年底,螞蟻金服成立保險事業部,在整合原淘寶、支付寶等多個電商平台的保險業務基礎上,系統地建立綜合、開放的互聯網保險平台。
同一時間,螞蟻金服海通過收購完全控股了國泰產險。盡管螞蟻回應稱並不影響與眾安的合作關系,但這比收購依然被解讀為大股東螞蟻金服打算另起爐灶,單干保險。
螞蟻金服在保險行業的布局從去年下半年開始加速,伴隨螞蟻金服集團架構調整,螞蟻金服保險事業部提升為 " 保險事業群 "。手握海量數據和客戶資源的螞蟻金服顯然已經不甘於只做代銷渠道,而是想要參與到產品研發和未來的市場利益分割中。
目前,螞蟻保險已經與 80 余家保險公司建立了合作關系,代銷過 2000 餘款保險產品,服務用戶達 4 億人次。
依靠螞蟻金服體系內的技術與流量優勢,螞蟻保險已然成為國內第一大保險平台。根據螞蟻金服披露的數據,截至 2016 年底,螞蟻金服保險服務平台上日均保單量已超 2100 萬單,其中,來自移動端的保單量逾 6 成。
3、技術與流量的交鋒
今年 5 月,螞蟻金服保險數據科學實驗室發布 " 車險分 " 技術,通過人工智慧等技術對數據進行挖掘,從而對車主進行精準畫像和風險分析,量化為 300-700 不等的分數,分數越高,風險越低,從而來幫助提升保險行業的風險識別能力。
6 月,螞蟻金服又推出了基於深度圖像識別檢測技術的 " 定損寶 ",通過部署在雲端的演算法識別事故照片,與保險公司連接後,在幾秒鍾之內就能給出准確的定損結果,包括受損部件、維修方案及維修價格。
顯然,螞蟻金服無意利用支付寶入口的優勢對保險公司取而代之,卻與眾安保險技術輸出的路線如出一轍,僅在具體應用上有所差異。
" 業務發展上來講,我覺得的確有些業務看上去非常類似,細細分析下來都有各自的定位,比如騰訊和阿里更多強調開放的平台,而眾安保險更多是專注於在保險科技垂直的領域裡面的深耕和發展。" 在正式招股的發布會上,眾安保險 CEO 陳勁這樣評價。
同時,眾安的產品銷售也極度依賴合作夥伴的場景與流量,數據顯示,2014 年、2015 年和 2016 年三年間,眾安保險通過生態系統合作夥伴平台售出的保險產品分別占同期總保費的 99.8%、97.9%、86.5%。
而在過去三年,向生態系統合作夥伴支付的咨詢費及服務費也成了眾安保險主要經營開支之一。2014 年到 2016 年,該項費用分別占已賺保費凈額的 13.3%、30.7% 及 33.9%,分別達到 9446.2 萬元、5.9 億元、10.93 億元,支出壓力上升明顯。
同時,在類似的合作中,眾安保險更多地扮演 " 供應商 " 的角色,已經服務了超過 4 億用戶。在最新的規劃中,眾安也試圖將用戶留在自己平台上,並嘗試激活。
相比眾安,螞蟻金服則是當時無愧的流量金礦。作為國內網銷保險當之無愧的第一大平台,體量百十倍於眾安的傳統保險公司也對螞蟻的開放平台追之猶恐不及,作為一家存在股權關系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或許也難以獨善其身。
事實上,在去年年底眾安保險 IPO 的傳聞出現時,就有消息稱由於擔憂赴港或赴美 IPO 的計劃與螞蟻金服產生競爭,眾安保險考慮為螞蟻讓路回歸 A 股 IPO。
除了螞蟻,傳統險企也在攪動著市場。
中國太保今年提出了 " 數字太保 " 戰略,並攜 " 阿爾法保險 " 這款智能保險產品高調亮相。據其公布的數據顯示,該產品 9 月 1 日上線後 4 天,用戶訪問量高達 200 萬。中國平安近期也發布了 " 智能保險雲 " 產品,其中包括 " 智能認證 "、" 智能閃賠 " 等產品。
作為第一家持牌的互聯網保險公司,眾安也正在弱化互聯網的概念,反復提及保險科技。但傳統保險根深蒂固、盤根錯節,保險科技能否產生變革進行重塑,還需觀察。

熱點內容
去購物中心英語單詞怎麼寫 發布:2025-07-28 20:11:49 瀏覽:777
BTC礦池FPPS 發布:2025-07-28 20:00:31 瀏覽:657
加交互項去中心化 發布:2025-07-28 19:49:26 瀏覽:230
中國移動合約話費套餐怎麼取消嗎 發布:2025-07-28 19:34:15 瀏覽:990
去中心化海報 發布:2025-07-28 19:29:55 瀏覽:403
人人都懂區塊鏈電子書 發布:2025-07-28 19:16:06 瀏覽:416
區塊鏈數據確權 發布:2025-07-28 19:00:05 瀏覽:232
eth7月改演算法 發布:2025-07-28 19:00:00 瀏覽:714
比特幣合約杠桿原理 發布:2025-07-28 18:50:09 瀏覽:513
區塊鏈跨境電子商務 發布:2025-07-28 18:47:19 瀏覽: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