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跨境信用證
❶ 區塊鏈是什麼意思,區塊鏈在跨境支付方面有什麼應用
為什麼說互聯網時代將要結束,區塊鏈時代即將來臨?
區塊鏈一旦發展起來,將會迸發更多的創新。作為區塊鏈的第一款產品的比特幣自從誕生以後,就相繼誕生許多創新。比如小額跨境支付,記錄貨幣間的轉賬交易,記錄各種股票,登記房屋產權,記錄程序代碼等
蒸汽時代解放了社會生產力,電氣時代盤活了社會協作能力,互聯網時代把世界聯系在一起,而區塊鏈時代,將讓我們真正實現自由。
❷ 哪裡查看到區塊鏈資業務發展趨勢
原標題:區塊鏈產業呈現高速發展 助力實體經濟降本提效率
當前,新一輪科技革命和產業變革席捲全球,大數據、雲計算、 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不斷涌現,數字經濟正深刻的改
變著人類的生產和生活方式,成為了經濟增長的新動能。區塊鏈作為 一項顛覆性技術,正在引領全球新一輪技術變革和產業變革,有望成
為全球技術創新和模式創新的「策源地」,推動「信息互聯網」向「價值互 聯網」變遷。
我國《「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中把區塊鏈作為一項重 點前沿技術,明確提出需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
以實現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權。目前,我國區塊鏈技術持續創新, 區塊鏈產業初步形成,開始在供應鏈金融、徵信、產品溯源、版權交
易、數字身份、電子證據等領域快速應用,有望推動我國經濟體系實 現技術變革,組織變革和效率變革,為構建現代化經濟體系作出重要貢獻。
截至2018年6月,中國的區塊鏈相關業務在政府、企業、資本的多方推動下已經初步形成規模,並且在專利數量、融資環境、政策扶持、應用落地等方面均處於世界前列。
產業呈現高速發展,企業數量快速增加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7年全球有406個與區塊鏈相關的專利申請,其中225項來自中國。截至2018年3月底,我國以區塊鏈為主營業務的公司數量已達456家。區塊鏈產業初步形成規模,從上游的硬體製造、平台服務、安全服務,到下游的產業技術應用服務、行業投資、媒體宣傳、人才服務等產業鏈環節已基本完備。
從中國區塊鏈產業的新成立公司數量變化來看,2014年該領域的公司數量開始增多,到2016年新成立公司數量顯著提高,超過100家,是2015年的3倍多。2017年是近幾年的區塊鏈創業高峰期,由於區塊鏈概念的快速普及,以及技術的逐步成熟,很多創業者湧入這個領域,新成立公司數量達到178家。
從設備製造到產業應用,區塊鏈產業鏈條脈絡逐漸明晰
從區塊鏈產業細分領域新成立公司分布狀況來看,截至2018年3月底,區塊鏈領域的行業應用類公司數量最多,其中為金融行業應用服務的公司數量達到86家,為實體經濟應用服務公司數量達到109家。此外,區塊鏈解決方案、底層平台、區塊鏈媒體及社區領域的相關公司數量均在40家以上。
從區塊鏈產業細分領域投資事件分布狀況來看,行業應用服務相關的公司獲投事件數最多,總共達到了113起,可見投資人對於有具體的應用場景,能夠實際落地的項目越來越看重。底層平台領域的獲投事件數為42起,區塊鏈媒體及社區領域的獲投事件數也達到了28起。區塊鏈領域正在吸引越來越多的創業者和資本入場,成為創新創業的新高地。隨著區塊鏈技術的發展以及應用的加速落地,產業規模將不斷增加,該領域未來有望成為新的經濟增長點。
互聯網巨頭湧入快速推動我國區塊鏈產業發展
區塊鏈技術不僅受到了創業企業的青睞,也受到了互聯網巨頭企 業的廣泛關注,互聯網巨頭企業紛紛拓展區塊鏈業務,快速推動我國
區塊鏈產業發展。目前,騰訊、阿里巴巴、網路、京東等互聯網行業巨頭紛紛加入區塊鏈技術的研究與場景應用中來。
地域分布相對集中,產業集聚效應明顯
從中國區塊鏈公司的地域分布狀況來看,北京、上海、廣東、浙江依然是區塊鏈創業的集中地,四地合計佔比超80%。其中,北京以175家公司、佔比38%處於絕對的領先地位;上海以95家公司,佔比21%位居第二;廣東省以71家公司、佔比16%位居第三;浙江省以36家公司、佔比8%位居第四。除此以外,中國區塊鏈創業活躍度前十名的省份還包括江蘇、四川、福建、湖北、重慶、貴州。
區塊鏈應用呈現多元化,從金融延伸到實體領域
區塊鏈技術具備分布式、防篡改、高透明和可追溯的特性,非常符合讓整個金融系統業務需求,因此目前已在支付清算、信貸融資、金融交易、證券、保險、租賃等細分領域落地應用。例如,民生銀行與中信銀行合作推出首個國內信用證區塊鏈應用,中國平安的資產交易、徵信兩大應用場景都已上線,招商銀行落地了國內首個區塊鏈跨境支付應用,微眾銀行通過基於區塊鏈的機構間對賬平台把對賬時間從T+1日縮短至T+0,實現了日准實時對賬。
隨著區塊鏈技術創新發展逐步成熟,產業應用的實際效果愈發顯
現,區塊鏈的應用已從金融領域延伸到實體領域,電子信息存證、版權管理和交易、產品溯源、數字資產交易、物聯網、智能製造、供應鏈管理等領域。區塊鏈技術開始與實體經濟產業深度融合,形成一批「產業區塊鏈」項目,迎來產業區塊鏈「百花齊放」的大時代。
實現「協作環節信息化」,助力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
從目前實際的落地案例看,產業區塊鏈技術落地應用要實事求是地為產業解決一些「小問題」,著力於提升產業協作環節的信息化水平,具體可從「降成本」和「提效率」兩個方面推動傳統產業的發展。
用區塊鏈的方式實現信息共享,除了成本低,效率高之外,還可以實現「信任傳遞」或「信任外溢」,基於區塊鏈技術,由於上鏈信息不可篡改,因此在交易雙方共同驗證一筆交易之後,也可以讓第三方信任這個信息,這實際上就使得這種可信的狀態可以傳導到第三方,進而實現數據的資產化。此外讓機構從「黑盒」狀態轉為「白盒」狀態,也就是機構運作機制透明化,使得自證清白變得非常容易,極大地降低多主體之間的互信成本。
進而,區塊鏈將發揮「提高產業鏈協同效率」的作用。提升產業協同水平是推動中國製造邁向中高端的重要途徑,也是建設現代化經濟體系的重要要求。但是目前在很多產業,產業鏈協同效率仍然不高,在國際貿易領域這個問題尤為突出。
技術濫用導致產業發展存在一定的風險,不可忽視
盡管區塊鏈技術的正向價值逐步顯現,但是產業發展過程中仍然伴隨出現了一系列不可忽視的風險。一方面是合規性風險,在區塊鏈發展的早期階段,由於它本身具有傳遞價值的屬性,因此引來了一些不是專注於技術應用,而是熱衷於通過ICO(首次代幣發行)進行非法集資、傳銷甚至是欺詐的行為。
產業政策體系逐步構建,產業發展環境持續優化
區塊鏈技術已經上升到國家科技戰略層面。2016年12月,《國務院關於印發「十三五」國家信息化規劃的通知》中首次提及區塊鏈,並將其與量子通信、人工智慧、虛擬現實、大數據認知分析、無人駕駛交通工具等技術一起作為重點前沿技術,明確提出需加強區塊鏈等新技術的創新、試驗和應用,以實現搶佔新一代信息技術主導權。其次,相關行業、國家和國際標准也在加速制定,解決區塊鏈的關鍵技術標准問題,促進區塊鏈產業生態化發展。為把握區塊鏈產業發展機遇,搶占區塊鏈產業發展制高點,各地政府及時出台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扶持政策,讓區塊鏈產業迎來了一次新的爆發。
目前,各地政府積極從產業高度來定位區塊鏈技術,把握技術升級帶來的產業升級新機遇。例如,2018年3月河北省政府印發《關於加快推進工業轉型升級建設現代化工業體系的指導意見》,提出積極培育發展區塊鏈等未來產業,打造世界級高端高新產業集群。
積極加強行業監管,有力防範金融風險
根據黨的十九大的總體部署,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是未來中國三年的經濟工作重點之一,而防範和化解重大風險的關鍵則是防控金融風險。因此,我國也積極加強行業監管,防範區塊鏈發展過程中可能出現的金融風險,維護國家金融的穩定和安全,促進區塊鏈產業規范健康發展,以更好地發揮區塊鏈「價值互聯網」的積極作用。
區塊鏈是一項前沿技術,技術造成的新監管挑戰也在要求監管技術的持續進步。金融科技細分領域的「Reg-Tech」(監管科技)。就是利用大數據、人工智慧和區塊鏈等的新技術,來解決監管合規問題,減少合規費用。區塊鏈備案平台、基於區塊鏈的監管體系等都屬於Reg-Tech領域。國內已經出現從事監管科技的公司,他們主要為政府和各大銀行等金融監管機構提供監管科技解決方案。金丘科技、眾享比特等公司專門推出基於區塊鏈的監管體系。
❸ 支付寶用區塊鏈實現香港和菲律賓的跨境轉賬有啥評論嗎這個區塊鏈跨境轉賬市場以後墨客moac想加入,
香港這個情況很特殊,就是香港有很多菲律賓女傭需要向家裡匯錢。不知道他們的費用如何,但是說一個美國的例子:美國就是中南美洲移民匯錢到鄉下,大概這些都是做一些工資很低的工作,比如幾美元一個小時,但是匯款的moneygram、西聯這些,大概收 35-45%的手續費,真是黑!那麼,這些高額利潤都是金融體系拿去了。馬雲要做這個,肯定需要菲律賓總統的支持,不然在菲律賓當地的代理機構就被砍了。
❹ 區塊鏈能用在跨境支付上嗎
能的
區塊鏈技術是指一種全民參與記賬的方式。所有的系統背後都有一個資料庫,你可以把資料庫看成是就是一個大賬本。目前是各自記各自的賬。
❺ 如何可以清楚了解到跨境人民幣遠期信用證+境外貼現融資+境外NDF 這類業務的操作及收益
目前人民幣結算外貿貨款並沒有全面開展,現在主要是在珠三角地區試驗人民幣結算。如果你在該地區,可以到當地中行咨詢,其他地區恐怕短期內還無法開出人民幣的信用證。
❻ 人民幣跨境信用證怎麼操作要詳細點的,價格啊什麼的,怎麼算的。sos!!!
跟正常的信用證一樣,也可以拿到退稅的,就是減少了匯率損失而已.我也准備要去客戶弄人民幣呢,不過現在河北這邊還沒開始施行.
價格上你也可以把退稅除掉,就是少去換算美元的步驟而已.
最好問問當地銀行,能不能支持了.
❼ 跨境人民幣信用證有什麼開證要求以及受益人是否有地域限制
創建背景
編輯
為促進人民幣的跨境使用,推動人民幣國際化進程,人民銀行自2009年起出台多項政策進行支持,監管環境有利跨境人民幣信用證產品推廣。同年,中國工商銀行創行業先河,率先完成我國第一筆跨境人民幣信用證業務。 [2]
產品特點
編輯
不佔短期外債額度
當客戶需要開立90天以上的遠期信用證時,不再受到銀行短期外債額度的限制。 [3]
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通過人民幣結算,為客戶規避匯率波動風險。 [4]
若客戶的交易對手需要收匯外幣,銀行可以提供人民幣+外幣信用證組合產品,並為客戶在境外尋找最優的匯率購匯。
全球比價的低成本融資
若客戶需要融資,跨國銀行可依託遍布全球的境外機構及經營網路,尋找最優的融資利率,提供優質的內外聯動服務。 [4]
組合產品豐富
編輯
通過雙幣信用證、雙幣雙期信用證等組合產品,在結算的同時可幫助客戶獲取更多收益。
申辦流程
編輯
(一)進口商提交開證申請書、合同及相關資料;
(二)開證行審查無誤開出信用證;
(三)通知行通知信用證;
(四)出口商備貨出運並向議付行或寄單行交單;
(五)議付行或寄單行向開證行寄單索償;
(六)開證行付款/承兌/拒付;
(七)進口商付款贖單。
客戶使用要點
編輯
(一)應符合國家及相關銀行有關規定;
(二)須具備真實的貿易背景,開證金額與付款期限符合正常的貿易需求,禁止開立無貿易背景的融資性跟單信用證;
(三)對於辦理服務貿易項下的進口開證業務、與保稅區(出口加工區)有關的進口開證業務、轉口貿易、深加工結轉和異地開證業務,應按照國家外匯管理的有關規定審核相關憑證和材料;
(四)代理進口方式下的開證業務,應審核開證申請人的代理進口權,並要求其提交代理進口協議。對無代理進口權的企業,不得為其辦理代理進口方式下的開證業務;
(五)進口信用證項下付匯行為需經外管局事先備案的,應要求開證申請人提交《進口付匯備案表》。
典型案例
編輯
在人民幣跨境貿易結算時,進口企業以人民幣全額保證金質押,銀行為企業開具人民幣遠期信用證。產品到期後,發放人民幣保證金用於支付境外貨款。企業可以在不佔用授信額度的同時,通過遠期信用證延遲支付從而獲取了境內利息收益。與美元信用證相比,人民幣信用證不僅節省了企業購匯成本,而且90天以上人民幣信用證不受銀行短期外債指標規模限制。因此,跨境人民幣信用證備受銀行和企業青睞。2011年1-8月,我國跨境貿易人民幣支付中信用證結算的佔比已經達到29.8%,大大高於2010年全年17.3%的水平。隨著人民幣對美元的持續升值和國內融資成本的上升,涉外企業利用遠期信用證融資的動機將更強烈,而遠期信用證在支付前不佔用銀行的資金。因此,只要交易對方願意接受,今後人民幣信用證的佔比必將進一步提高。
操作方式為:境內企業出口收取外匯,將結匯人民幣資金作為開證保證金,存定期,或以部分人民幣存款加境內銀行授信額度為質押。通過銀行開具進口遠期人民幣信用證,境外交易方(多為境內企業的關聯公司)憑境內行開具的遠期人民幣信用證為質押向境外銀行融通等值外匯,用於支付下批次進口貨款。境外交易方同時辦理同期限等值NDF遠期購匯用於償還境外銀行到期外匯貸款。企業通過境內人民幣存款與境外外匯貸款利率差、即期結匯與遠期匯率差及人民幣升值預期套取利益。
❽ 外匯局跨境金融區塊鏈服務平台是干什麼的
跨境區塊鏈平台的定位是服務實體經濟,尤其是銀行、企業等服務對象,以「區塊鏈+跨境金融服務」為著力點,推動對區塊鏈和實體經濟融合的探索。現在區塊鏈+服務平台的項目非常熱門,長沙高新區發起的現在有一個中芯區塊鏈服務平台項目的,是區塊鏈+公共服務模式,正在徵集企業上鏈的。以後相關企業事務和政府事務可以在鏈上合作了,也有國資背景。
❾ 跨境信用評級TCR代幣發行,以為走進了幣圈結果掉進了陷阱
這兩年什麼區塊鏈、比特幣、以太坊、代幣火的一塌糊塗,騙子先上啦!這個跨境信用評級項目去年聽著那麼高大上,以為自己要走進幣圈人生有望啦,一 沖動投了自己買房首付里的5萬塊!結果這些騙子賣幣足足賣了一年多,騙了大傢伙那麼多錢,那高大上的項目程序沒影,現在官方回復下月上線,也就是又 要拖大家一個五月,5月還是什麼都沒有呢?那徹底說明自己掉了坑,我的首付給你們買棺可好!我們這些上當受騙的雖然也怪我們蠢,可是政府能管理懲治 他們么?!搞得我都想去不勞而獲!到時候項目沒影,錢肯定也拿不回來了,到時我們也不能怎麼辦,給丫送進去也行啊!他們非法集資!詐騙!
❿ 交通銀行已累計開立區塊鏈國內信用證20筆嗎
2018年8月16日,交通銀行執行董事、副行長沈如軍在銀行業例行新聞發布會上通報。「截至今年7月26日,交行累計開立區塊鏈國內證20筆,金額達到1.56億元。」
據了解,長期以來,國內信用證交易要經過開證行、通知行、交單行、議付行等多家銀行和快遞服務商。每家機構在各自的賬務系統中完成記錄,機構之間信息孤立,不透明,單證處理存在真實性核實困難,處理效率低、易延誤、易丟失等諸多問題。
2018年4月,交行區塊鏈國內信用證項目投產。截至今年7月26日,交行累計開立區塊鏈國內證20筆,金額達到1.56億元。
沈如軍表示,交行持續關注區塊鏈技術,並且分析判斷出國內信用證、票據與供應鏈金融業務將首當其沖成為區塊鏈在技術在銀行金融領域應用的突破口。
除了信用證,6月27日,業內首個區塊鏈資產證券化平台「聚財鏈」在交行正式上線。第一筆住房按揭貸款證券化融資產品的基礎資產信息由交行完成上鏈,實現了證券化融資業務體系的信用穿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