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曉松再談區塊鏈
⑴ 曉松奇談自從講台灣後,高曉松言論明顯偏向當局,對校長極力貶低,這跟他以前捧民國 美國 的風格不同呀
可能是坐牢坐怕了
⑵ 高曉松在曉松奇談里提到一句話,意思大概是千年的傷疤結的痂解開才最痛,求原句
說的是英國脫歐的事。沖洗傷口總是痛的。
⑶ 求《曉松奇談》這個節目有些集後面,講述關於高曉松與曉松奇談那一段
你說的是雜書館序吧。
乙未十月,止於大雪。客機折戟埃及,平民濺血巴黎。天地不仁,舉世惶惶。居廟堂者全無廟算,處江湖者糞土江山。或曰大限將至,爭頌末世遺文。同月,於京郊,於天之角。大藏書家獻書百萬,變藏經樓為圖書館,請余為首任館長。余年少時,自詡文青翹楚,浪子班頭。讀書破萬卷,惟閱後即焚。雲游數十國而居無定所。賣琴棋書畫媚眾,弄雕蟲小技營生。及至不惑,識大藏家。乃至浮華浪擲如當下,仍有大隱於市,不墜青雲之志。觀其藏,洋洋數十卷之寶卷、雜志、鼓書、雜字、書信、教材,浩浩數百年華夏之信仰、民生、娛樂、改良、革命、沉淪。於官修機器人正史之外,別有一番呼吸與血肉。歷史於此不再顧影自憐,反生出一派悲天憫人。於是與大藏家議,將此書館命名為「雜書館」。館長曰:以史為鑒,無非再添幾分偏見;以夢為馬,最終去了別家後院。不如大雪之後,清茗一杯,雜志兩卷。聞見時光掠過土地與生民,不絕如縷。
⑷ 歷史問題。前幾天看曉松奇談的時候高曉松說元末明初的時候。江南人民很懷戀元朝統治的時期。這是真的嗎
元朝人分三六九等,蒙族第一,滿第二,色目人三。當時南方有很多色目人。鄭和就是朱棣打到南方時收的戰利品,閹割後做了太監,鄭和就是色目人。
⑸ 普通人該如何投資區塊鏈項目
區塊鏈資產是近期最熱門的投資品種,有量子鏈眾籌翻了30倍,也有DAO因受黑客攻擊而黯然退市,還有小蟻股三年1000倍的!那究竟該怎麼投?有經驗的圈內大佬們都支持者一種投資方式:定投+分散配置。
一,怎樣定投?
1,為什麼要定投?因為誰也確定不了底部在哪裡,區塊鏈是高風險高收益的,只有通過定投才能降低風險。
2,什麼樣的資產值得定投?
一是硬通貨比特幣,二是應用廣泛的以太幣,三是有良好信用背書的新幣種。團隊背景一定要強大!
3,什麼時間定投?
可每周定投,每兩周定投,每月定投,如果你連每月定投都嫌麻煩,那我建議你不要賺錢了,洗洗睡吧。
4,定投多少資金?
區塊鏈大神老貓的建議是在你可支配的資產10%~30%的范圍內,我這里以20%來計算。打個比方,你有可支配資產10萬元,每個月可從收入中安排3000元用於投資,你的定投周期是兩年,那你的總的可投資資金是:10萬*20%+3000*24=92000元,除以24個月,每月可定投3833元,每周可定投958元。
二,分散投資。
聽了老貓等大神的分享,區塊鏈資產建議按:50%比特幣+15%ETH+15%自己喜歡的小幣種+20%眾籌新的幣種.
主流幣是低風險,收益低的。小幣種是興趣愛好,而新幣種的潛力是巨大的,它的收益有一天將成為你的主要資產,如1元眾籌的小蟻股,最高到1400+元。強大背景的團隊+務實的落地,只要給出時間,在這個圈內回報百倍千倍是很正常的!其中區塊鏈+金融又是最容易落地的場景,所以資產上鏈類的項目一直備受歡迎。
推薦一個熱門項目,Sealchain金融公鏈,直接覆蓋了普惠金融、供應鏈金融、ABS、保險、股權、企業債券、智能投顧七大金融應用場景,預計在2019~2021年會成為一匹幣圈黑馬!而且2019年上交易所價格才1塊錢!
⑹ 高曉松的曉松奇談里有一期說到他的一個朋友住在洛杉磯的市中心,這個朋友家還是共濟會的32級成員,門後
曉松奇談裡面的《夢露之死與共濟會》上中下,分為三集。裡面就說到他朋友們的爸爸們都是32 Degree in Freemason,說到神秘的共濟會,你可以回去看看這三集,錄制的日期分別是2014-10-03,2014-10-10,2014-10-17,僅供參考,謝謝!
⑺ 高曉松在《曉松奇談》中講的哪段故事激起了你濃厚的興趣
更明白一切歷史都是當代史。最大的改觀是對高這個人的改觀,現在去尋能講什麼是風骨的太難了。之前看了太多人類的大時代,偶爾看看風月和小細節對於真正明白我們自身也是有幫助的吧,也從高自己注的野史感受他的價值觀世界觀,明晰人性的復雜。單純我個人的角度,覺得咋們明白西方民主博弈和背後的體系以及當前困境,才能讓我們走的更遠。我們現在自己做得太差了,我們現在留下的東西太悲哀了,我們信奉的價值和觀念太需要反思了。
⑻ 高曉松在《曉說》和《曉松奇談》中講的哪些是錯誤的
其實一般人聽不出來對錯的,因為很多人對歷史的知識掌握的比較少,但那些專門搞歷史的學者還是能知道他說的哪些地方是錯誤的。好像高曉松在2014年的時候,在他的曉說中說到了中越邊境反擊戰的一期,那一天節目播出後,很多學歷史的朋友發現了這一期內容的錯誤。
其他可能還有一些小地方的錯誤,比如古代歷史的年代或者是人物時間的問題。基本都是高曉松一說完,就有專業的歷史學家提出反對或者是修改意見。也證明歷史只是高曉松的興趣和業余愛好,他並不是專門的歷史學家,所以歷史並不是他的長項。但是他做這個節目的用心是好的,因為在那個時期都沒有一檔類似的節目,所以這方面來講還是有貢獻的。
⑼ 高曉松又「翻車」題字「曉書館」3個字錯2個,這回是啥理由
虛偽的不是時代,是人
相比高曉松高高在上的虛偽,我更喜歡本山大叔的接地氣:「你穿的是地,你披的是天,走的是陽關道,奔的是日子甜,千百年創業艱辛,換來這春滿家園」。
陳銘老師曾引用過高曉松說過的一句話:「一生溫暖純良,不舍愛與自由」。他說:「一個人,你只有善良了,你才能去追求自由,否則,自由,多少罪惡假汝之名?」望今後的「公知」在到處推崇西方那一套所謂的自由時,先看看自己是否溫暖純良。
⑽ 高曉松在曉說那個節目里講了一期關於一戰和薩拉熱窩事件的,是哪一期節目了
可能是曉松奇談里的,裡面有一個專題是講一戰之前的,不止一集是二集叫一戰19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