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歷史不可改

區塊鏈歷史不可改

發布時間: 2021-06-10 02:21:36

區塊鏈是怎樣防止數據篡改的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跟傳統的分布式存儲有所不同,區塊鏈的分布式存儲的獨特性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一是區塊鏈每個節點都按照塊鏈式結構存儲完整的數據,傳統分布式存儲一般是將數據按照一定的規則分成多份進行存儲。二是區塊鏈每個節點存儲都是獨立的、地位等同的,依靠共識機制保證存儲的一致性,而傳統分布式存儲一般是通過中心節點往其他備份節點同步數據。

沒有任何一個節點可以單獨記錄賬本數據,從而避免了單一記賬人被控制或者被賄賂而記假賬的可能性。也由於記賬節點足夠多,理論上講除非所有的節點被破壞,否則賬目就不會丟失,從而保證了賬目數據的安全性。

存儲在區塊鏈上的交易信息是公開的,但是賬戶身份信息是高度加密的,只有在數據擁有者授權的情況下才能訪問到,從而保證了數據的安全和個人的隱私。

區塊鏈提出了四種不同的共識機制,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

基於以上特點,這種數據存儲技術是可以完美防止數據被篡改的可能性,在現實中也可以運用到很多領域之中,比我們的電子存證技術在電子合同簽署上提供了更安全可靠的保證。

Ⅱ 區塊鏈為什麼不可篡改

因為記錄的人太多了唄,你改了一個有什麼用呢,其他人都有備份,所以區塊鏈技術運用在慈善、物流等方面挺好的,現在區塊鏈項目很火的,長沙高新區發起的現在有一個中芯區塊鏈服務平台項目的,現在已經是在正式運營階段了,還入選了湖南省區塊鏈重點項目,下一步就是徵集企業上鏈了。

Ⅲ 區塊鏈的數據可以修改嗎

理想狀態是不能修改的,區塊鏈只能增加不能修改刪除。 以太坊雖然可以修改刪除賬戶數據,但是也只是狀態機層面的, 是通過transaction或者event進行的狀態轉換,之前的狀態不會被修改刪除。
如果是pow演算法:如比特幣等。 用戶往往會同步算力最好的新增鏈。 而且每一個交易會有6個塊的延遲。 所以每當我們去製造一個假的塊,我們通常需要同時將前面六個塊的pow全部做出來而且這6個塊累計的pow需要比真實主鏈(主鏈是多有誠實用戶共同維護的)的pow高才可以保證每次都能成功,所以需要掌握51的算力

Ⅳ 區塊鏈是什麼:這樣解釋區塊鏈更加通俗易懂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狹義來講,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種鏈式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方式 。

(4)區塊鏈歷史不可改擴展閱讀:

區塊鏈的進化方式是:

▪ 區塊鏈1.0——數字貨幣

▪ 區塊鏈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

▪ 區塊鏈3.0——各種行業分布式應用落地。

區塊鏈特徵:

1.去中介化。由於使用分布式核算和存儲,體系不存在中心化的硬體或管理機構,任意節點的權利和義務都是均等的,系統中的數據塊由整個系統中具有維護功能的節點來共同維護。

2.開放性。系統是開放的,除了交易各方的私有信息被加密外,區塊鏈的數據對所有人公開,任何人都可以通過公開的介面查詢區塊鏈數據和開發相關應用,因此整個系統信息高度透明。

3.自治性。區塊鏈採用基於協商一致的規范和協議(比如一套公開透明的演算法)使得整個系統中的所有節點能夠在去信任的環境自由安全的交換數據,使得對「人」的信任改成了對機器的信任,任何人為的干預不起作用。

4.信息不可篡改。一旦信息經過驗證並添加至區塊鏈,就會永久的存儲起來,除非能夠同時控制住系統中超過51%的節點,否則單個節點上對資料庫的修改是無效的,因此區塊鏈的數據穩定性和可靠性極高。

5.匿名性。由於節點之間的交換遵循固定的演算法,其數據交互是無需信任的(區塊鏈中的程序規則會自行判斷活動是否有效),因此交易對手無須通過公開身份的方式讓對方對自己產生信任,對信用的累積非常有幫助。

Ⅳ 被歷史銘記,肖戰和AO3被綁定到區塊鏈,不可消亡不可更改,為什麼

被歷史銘記?肖戰和AO3被綁定到區塊鏈,不可消亡不可更改

如今肖戰的影視資源、商業資源以及路人好感全方位下跌,更是被帶大名和AO3綁定在區塊鏈上,被歷史銘記。所以你怎麼評價呢?(圖片來自網路)

Ⅵ 區塊鏈應用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區塊鏈科學研究所創始人梅蘭妮·斯萬,在她的《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這本書中,根據區塊鏈的應用發展狀況分為三個階段:區塊鏈1.0、2.0和3.0。
 
一、區塊鏈1.0 加密貨幣時代(2008-2013)
 
2008年,中本聰首次提出了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概念,隨後在2009年1月,第一個區塊鏈問世。在這個階段,人們更多關注的加密貨幣的交易,區塊鏈僅僅作為底層技術,充當「公共帳薄」的作用。
 
二、區塊鏈2.0 智能合約時代(2014-2017)
 
2014年,"區塊鏈2.0」成為去中心化區塊鏈資料庫的代名詞。在這個階段,人們主要關注平台的應用。任何人都可以在區塊鏈上上傳和執行智能合約,並且執行完畢後會自動獲得獎勵。由於這個交易過程不需要任何中介,因此人們的隱私得到了極大的保護。
 
三、區塊鏈3.0 大規模應用時代(2018-)
 
這個階段,人們開始構建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數據網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不再局限於經濟領域,而是擴大到藝術、法律、房地產、醫院、人力資源等領域。

Ⅶ 區塊鏈數據可以修改嗎

如果是工作量證明的話,是可以修改的,但是需要投入大量的錢財,比如你要更改比特幣的區塊數據(比如把所有的比特幣都轉到你的錢包之類的...)需要佔到全網算力的51%,但是這么多礦工在挖,佔到全網算力的51%基本是不可能的。

Ⅷ 區塊鏈的發展區塊鏈發展歷程

該概念在中本聰的白皮書[1]中提出,中本聰創造第一個區塊,即「創世區塊」。
2009年1月3日,比特幣的創始人中本聰在創世區塊里留下一句永不可修改的話:
「The Times 03/Jan/2009 Chancellor on brink of second lout for banks(2009年1月3日,財政大臣正處於實施第二輪銀行緊急援助的邊緣)。」
當時正是英國的財政大臣達林被迫考慮第二次出手紓解銀行危機的時刻,這句話是泰晤士報當天的頭版文章標題。
區塊鏈的時間戳服務和存在證明,第一個區塊鏈產生的時間和當時正發生的事件被永久性的保留了下來。
比特幣公司BTCC於2015年推出了一項服務「千年之鏈」即區塊鏈刻字服務,就是採用的以上原理。用戶可以將通過這項服務將文字刻在區塊鏈上,永久保存。
比特幣、瑞泰幣、萊特幣、狗狗幣、以太坊等數字貨幣都會利用區塊鏈技術。

熱點內容
股票合約到期了怎麼辦 發布:2025-07-10 17:59:03 瀏覽:576
以太坊eth與區塊鏈區別 發布:2025-07-10 17:51:19 瀏覽:19
洛杉磯幣圈 發布:2025-07-10 17:39:47 瀏覽:255
trx怎麼玩的 發布:2025-07-10 17:38:52 瀏覽:416
合肥市落戶去戶政中心還是派出所 發布:2025-07-10 17:30:56 瀏覽:126
比特幣怎麼賭 發布:2025-07-10 17:28:04 瀏覽:912
螞蟻礦機s7設置ip 發布:2025-07-10 17:27:10 瀏覽:159
歐專局區塊鏈會議報告 發布:2025-07-10 17:23:49 瀏覽:364
LTC與MSOP的關系 發布:2025-07-10 17:23:31 瀏覽:773
以太坊為什麼成為硬通貨 發布:2025-07-10 17:18:22 瀏覽:6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