幣圈項目分紅
『壹』 寶貝狗怎麼分紅
現在幣圈中的Babydoge(寶貝狗)幣是什麼?
Babydoge(寶貝狗)幣是目前特朗普的「新寵物」,Babydoge是一個只有發行時間只有22天的新幣種。但是根據CoinGecko的數據,它在幣圈如果動盪的時期,其價格自成立逆市上漲了549.5%。
Babydoge是一種運行在另一個區塊鏈基礎設施之上的代幣,同時Babydoge是一種BEP-20代幣,它是在幣安智能鏈上開發的。因此,Babydoge在技術設計方面類似於前面的柴犬幣(SHIB)。
Babydoge有什麼特點?
Babydoge幣最大的特點應該就是:Babydoge的每筆交易將有5%重新分配給Babydoge的持有者,還有2.5%Babydoge幣會被燃燒掉 。因此大家一旦賣出,Babydoge就會減少,如果大家想重新買入Babydoge幣是非常難的。
並且Babydoge也是有持幣獎勵機制,大家如果將Babydoge放入TokenPocket錢包可享有分紅權利,這更加導致交易者想更多的持有Babydoge幣。
『貳』 警惕:披著區塊鏈外衣的「火牛視頻」直播就是傳銷資金盤!
火牛視頻,一款近年來備受爭議的直播應用,其運營模式被指涉傳銷與資金盤,以下內容將深入解析火牛視頻的真實面貌。
火牛視頻披著區塊鏈直播的外衣,實則是一個徹頭徹尾的資金盤傳銷項目。分紅機制並不長久,靠資金盤返利堆積起來的用戶群,終將面臨加速崩盤的風險。火牛視頻開啟了此種模式後,後續出現了模仿者,盡管打著區塊鏈名義的短視頻APP,但打法與火牛大相徑庭。正規模式不賺錢,賺錢的模式不正規,這是常識。低質量的羊毛用戶群,錢從何而來?若不想在國內逆著政策風向發幣套取資金,只能選擇資金盤龐氏騙局模式。
火牛視頻的分紅模式鼓勵用戶充值刷票返現,一旦修改制度暫停刷票模式,便能巧妙地將此視為正常消費行為,而非消費分紅。這種模式實質上是在鼓勵他人充值刷票以獲得返現,一旦模式改變,便能輕松將責任推卸。
火牛視頻涉嫌採用二級業績獎勵模式,直接抽成一級底下當天業績的80%,抽成二級間推當天業績的10%,這一高額計酬制度,使得龐氏騙局與傳銷交織在一起,難怪讓許多人瘋狂。這種模式已經觸犯法律,代幣兌換法幣被國家認定為非法集資的手段。火牛用戶通過拉人頭,充值打賞獲得火鑽FB,然後官方對火鑽持有者每天進行人民幣分紅。這種代幣兌換法幣行為已被國家明確禁止,與返現的積分用於再消費不同,返現兌換人民幣屬於違反法律的非法集資。
當前充值入金刷禮物回本周期為約72天,需要2個月才能回本,月利率約為40%,比3M還暴利,還不算給推廣者的動態獎金支持。早期推廣的金字塔頂層用戶賺得盆滿缽滿,這種分紅模式導致泡沫極大,未來修改模式或在新模式推出前跑路,或修改制度以降低動靜態拔出。
火牛視頻在幣圈冰冷的時候異軍突起,吸引了大量羊毛傳銷頭子的關注,其「人民幣分紅」比區塊鏈名義更有吸引力。然而,投資客早已對火牛有所察覺,但未真正作為羊毛推廣者參與。火牛視頻的金字塔注冊模式讓人反感,缺乏糖果獎勵的誠意,更像傳銷排點位。視頻發布者大多是刷子羊毛搬運黨,難以形成後續的質量生態。
火牛視頻的視頻主要依賴搬運抖音、快手等熱門短視頻APP的視頻內容,這不僅涉嫌侵犯版權,而且火牛的瘋狂擴張模式難以持續。如果想打造一款運營長久的互聯網商業產品,更應注重生態IP的形成,讓用戶群體具有粘性。然而,火牛視頻的模式導致用戶群體主要由專業擼毛的羊毛群體構成,這類用戶粘性較差,一旦紅利消失,就會尋找其他項目。
火牛視頻看似亮眼的明星顧問,背後的利益瓜葛疑點重重。土豆網創始人、折800 CTO等知名人士的代言,是否涉及了高額的費用和利益輸送?顧問角色在法律上並不承擔法律責任,但對聲譽影響深遠。對比前些年的鹹蛋家事件,火牛視頻的模式與之類似,都因高分紅吸引用戶,最終導致崩盤。
火牛視頻的背景雖然刺眼,但其真實與區塊鏈的關系存疑。其模式更像披著區塊鏈外衣的資金盤游戲,通過傳銷模式吸引大量用戶,月內注冊人數已突破1000萬。然而,火牛視頻並未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上有所體現,白皮書也未提及相關技術,且未提供查詢區塊的功能,明顯屬於資金盤性質。項目團隊原本做蛙趣視頻,但在競爭中並未取得優勢,轉而轉向區塊鏈,前期大量燒錢以獲取用戶。
火牛視頻採用刷禮物挖礦的模式,短時間內吸引了大量資金流入,與早期ICO模式相似。然而,這種模式的可持續性存疑,用戶粘性不足,風險極高。目前,火牛視頻的大戶主要通過充錢直接享受現金分紅,這種模式加劇了資金盤游戲的特徵,早期玩家賺取後入場玩家的錢,後續玩家則寄希望於更多人加入。隨著人數的增長,資金鏈壓力增大,存在斷裂風險。官方信息缺乏透明性,跑路或直接收割用戶的可能性不容忽視。
火牛視頻的模式充滿了風險與不確定性,用戶群體主要由羊毛黨構成,容易受到政策與市場變動的影響。高額分紅難以持續,資金鏈壓力大,存在隨時斷裂的風險。隨著人數的增長,用戶對分紅的期望與實際收益之間的差距增大,風險與不確定性隨之增加。面對這種模式,投資者應保持警惕,三思而後行,避免重蹈覆轍。
『叄』 「曝光」UTOO:又是一個以「智能合約」為幌子的騙局,別碰
幣圈世界裡,項目林立,但往往有項目方編織出華麗的外衣,實則是對韭菜的收割。所謂的「智能合約」項目便是其中一種,它們在前期通過「智能合約」、「去中心化」的名義吸引投資者,然而最終的結局卻往往是崩盤或跑路。
近期,又有一個名為「UTOO」的項目卷土重來,號稱基於波場公鏈,擁有分布式全球公排倍增智能合約,代碼公開,無第三方介入,實現真正的去中心化。但歷史已經反復證明,所謂的「智能合約」幾乎無一例外都存在後門,所謂的「去中心化」也並非事實。
「UTOO」項目的設計模式引人深思,它採用二二矩陣滑落的基礎結構,設有動態和靜態兩種收益。靜態收益通過USDT入金,每日分紅0.5%,同時設有全網自由滑落的見點獎。動態模式則設置了多層次市場獎勵,直推8人即可獲取最高獎金許可權。這種模式無疑是為了吸引更多用戶投入資金。
有說法指出,即便不拉人頭、不滑落,用戶每日也有0.5%的保證金分紅。然而,回本周期需200天,這意味著用戶需等待如此之久才能從本金中獲得回報。誰又能保證200天後的一切仍如預期?「UTOO」項目通過畫餅和「空投」誘導投資者,其目的實則為換取投資者手中的主流幣,而最近的盜幣事件屢見不鮮,提醒大家提高警惕。
歷史的教訓歷歷在目,許多項目在「第一波場」跑路後不久便應運而生,其背後是否為同一團隊,我們不得而知。在此,強烈建議大家遠離所謂的「智能合約」項目,警惕投資陷阱。
『肆』 警惕名為「EOS 生態」的盤圈項目 已打著 EOS 節點旗號斂財 1700 萬
近日,一款名為「EOS生態」的項目通過App形式在炒幣社群中傳播,打著EOS節點的旗號,鼓吹靜態、動態收益模式,吸引了一批投資者。然而,經過調查,這一項目充滿資金盤傳銷的色彩,其收益來源並不穩定,與EOS區塊鏈網路的實際運作機制不符。項目推廣者聲稱,用戶進行生態投票可以獲得分紅,充幣地址即為超級節點,但這一說法並不準確。地址上顯示的幣量表明,該項目在一年半內非法吸金超過1700萬元。
「EOS生態」項目試圖混淆EOS與自身的關系,利用區塊鏈概念吸引投資者。其App既未在EOS鏈上運行,也無需開設EOS賬戶,僅憑手機號即可注冊,實際是一款中心化的移動端軟體。充幣地址為w.io,查詢顯示該地址並非超級節點或備用節點,而是一個普通EOS地址,無法享受節點收益。推廣者宣傳的「投票分紅」模式漏洞百出,難以驗證其真實性。
項目參與者,尤其是中老年人,往往缺乏驗證項目真偽的工具,僅通過群內推廣者的宣傳了解數字貨幣。一旦App無法使用,損失慘重的投資者將難以維權,甚至可能將EOS創始人BM視為頭目。雖然項目宣傳中提及的「賽迪全球公有鏈技術評估指數報告」顯示EOS被評估,但這並不能掩蓋項目的真實性質。
項目推廣者為了吸引投資者,提供了大量面向非幣圈小白的教程,內容直接面向對數字貨幣知之甚少的群體。在推廣群中,中老年人占據了很大比例,很多人已經向App充入EOS幣。一些投資者對項目持樂觀態度,認為這是主流幣種,可以實現穩賺不賠。然而,隨著質疑聲的增多,越來越多的用戶意識到「EOS生態」與EOS是兩個不同的概念,需警惕潛在騙局。
盡管項目推廣者表現出不屑於資金盤的質疑,強調看好項目的投資者可以參與,但這類行為無疑會對行業造成傷害。真正的區塊鏈項目應當通過提供實際價值和服務來吸引投資者,而非藉助概念欺騙。隨著區塊鏈行業的發展,投資者應提高辨別力,警惕利用區塊鏈名義進行非法集資的項目。
『伍』 火牛小視頻,來玩之前你需要知道的幾件事
【本文由贊我(zaneds.com)獨家冠名】
火牛最近在群里火爆起來,持幣分紅的概念十分吸引人。
是的,火牛小視頻比較特殊的一點: 每天中午12點,根據你所擁有的FB(火牛積分)來分紅人民幣,秒速提現支付寶。
具體的規則如圖:
有朋友做了一個1000FB的分紅收益表:
我也在一個星期前,小玩了一下,這里跟大家聊一聊。
團隊的主力都是來自於蛙趣視頻,現在這個視頻已經涼涼了。
網上熱度很少,去搜索一下評價,負面居多:
還有人在網上發帖求教如何去廣告。
可見,蛙趣視頻已經差不多到盡頭了,團隊想借著區塊鏈的東風再起。
像這種,在互聯網屬於二流,三流的產品用區塊鏈包裝一下再上新的情況不是少數。
至少團隊還是有做視頻經驗的,產品也是落地的,比什麼都沒有的空氣要好很多。
創業不易,對於創業團隊不需太苛刻。
現在區塊鏈內容平台如雨後春筍,短視頻作為最賺錢的內容之一,肯定不會放過區塊鏈這層金衣。
但是僅僅是炒概念還是做實實在在的區塊鏈項目,這裡面的區別就大了。
這里需要大家注意:
火牛的FB只是平台積分,不是基於ETH的TOKEN,而且並沒有上交易所的打算 。
我需要和新入門的朋友說一下區別:
這里還有一點:
火牛作為區塊鏈➕短視頻平台,其實其主要的商業邏輯跟區塊鏈沒什麼關系,依然是走互聯網免費模式,依靠規模來獲取廣告,而且火牛還在弱化區塊鏈在整個產品中的比重。
火牛不需要倒入私鑰,沒有助記詞,沒有本地錢包,操作起來,跟抖音,西瓜視頻沒什麼區別。
火牛也無意在區塊鏈技術上有所創造,很多圈裡人甚至根本不認為火牛屬於區塊鏈項目。
在這里,還有一種猜測,就是火牛去掉區塊鏈那一套,其目的也許是為了降低門檻,方便圈外人參與。
畢竟,如果短視頻只限制在幣圈中,人數太少,是沒有發展的。
而,圈外人對於TOKEN是不太容易接受的,人民幣是更直觀的刺激。
總體來看,目前,這還是一個傳統互聯網項目包裝成區塊鏈項目。
我們在上一個部分聊到了,火牛無意將自己打造成一個區塊鏈產品,它的商業邏輯和抖音等沒有區別,還是用互聯網的免費模式。
有人提出,火牛就是一個資金盤。
現階段確實如此,我們每天獲得的分紅,實際上來自於用戶充值,而用戶充值是為了獲得分紅。
所以,這的確是一個後來的人給前面的人分紅的旁氏,一旦,新人進入的速度減慢,或者充值人數減少,分紅下降是不可避免的。
除非,在這個盤子崩掉之前,有新的資金進入,比如廣告,或者贊助商等,也許這個模式就能活下來。
也有人說火牛借鑒FT,用大量的分紅吸引新玩家加入,短時間之內擴大規模,假設用戶增長的速度夠快,火牛再活個一年沒有問題。
但是,火牛和FT兩點不同:
所以,本質上,火牛和FT並不是一回事,只是借用了這種資金盤模式,隨時有跑路的風險。
當然,當用戶基數夠大,自帶流量的大V入駐,可能會帶來打賞的玩家,就是那種大把的錢打賞主播,不求回報的死忠粉,也許會是一個比較大的盈利點。
所以,我們可以看到火牛目前的規劃:
也有幾個趨勢的變化:
前期玩火牛的,羊毛黨居多,注冊成本很低,不需要實名,這對於火牛是不利的。
火牛如今似乎也慢慢把重點從把拉新放到鼓勵充值上了,前期的玩家應該已經賺的盆滿缽滿了。
增加了觀看視頻的時間,實際上在提高刷FB的成本(時間也是成本),而主播加入,可能會使得火牛的粘性增強,短時間來看,發展還算不錯,分紅應該還會維持一段時間。
另外:
總之,火牛小薅怡情即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