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興行業區塊鏈
㈠ 區塊鏈這么新興的技術,實用性強嗎
網路上突然掀起了一場風暴——「區塊鏈」,鋪天蓋地的「區塊鏈」信息和夾雜這「黑科技」、「革命」、「一夜暴富」等字眼,人們對這個「區塊鏈」感到一頭霧水,這個「區塊鏈」究竟是個什麼東西?為什麼如此火爆?
2018年被人們稱之為「區塊鏈元年」區塊鏈產業的火爆發展使企業甚至是BAT商業巨頭都紛紛踏足區塊鏈,坐擁一地之席。
那麼區塊鏈技術未來可以應用到哪些領域呢?
一、金融領域
區塊鏈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被提取出來的,因此它自然適用於金融領域。目前,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探索有這主要在幾個方面:數字貨幣、支付清算、數字票據、銀行徵信管理、權益證明和交易所證券交易、保險管理金融審計等。
2018年5月,騰訊與深圳市國家稅務局聯合建立的「智稅」創新實驗室,利用雲計算、人工智慧、區塊鏈、大數據等技術,推進在「互聯網+稅務」領域的深入合作。目前「智稅」將重點探索基於區塊鏈的數字發票解決方案,目標是先解決假票問題。
二、電子商務領域
如今,我國電子商務行業發展迅猛,在快速發展的同時暴露了一些隱患「假冒偽劣」,商品的真假難以辨別,但是應用區塊鏈技術後,可在供應鏈上溯源查詢產品的真假優劣。目前,京東、阿里巴巴均已進軍區塊鏈,欲利用區塊鏈技術打擊「假冒偽劣」。
區塊鏈電商也作為新型的電商模式逐漸興起,利用區塊鏈的特性,可追蹤商品溯源查詢真偽。
谷倉APP正是利用區塊鏈技術的特性,通過區塊鏈技術對商品的全程進行溯源追蹤,將區塊鏈技術應用到用戶的購物、分享、瀏覽等場景當中,並通過Token(可流通數字權益證明)饋贈給用戶,當中各個參與方可根據需要共享和使用數據,實現數據交易市場的高可靠性、實現低成本交易和多方共贏。
影視領域
影視被稱為是「高收入」同時也是「高風險」行業,一個影視項目無論成功與否,它前期投入的資金都是巨大的。而影響一個影視項目是否成功的因素有很多:劇本、演員、製作團隊、宣發、票房等,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有效的解決這些問題。
以我們熟悉的HLW Chain為例,通過用戶在HLW Chain上投資項目方劇本,讓用戶選擇劇本,參與影視的製作與宣傳、觀影過程。保障影片品質,能夠有效精準的預估影片上映後的票房收益,也能引入投資資金。區塊鏈技術具有分布式賬本的特點,人人可參與記賬,從而
㈡ 最近國家扶持區塊鏈行業,發現杭州時邁科技最近聲量很大,有了解這家公司的
區塊鏈改變了很多行業,我知道時邁科技是中國農業環境處理領域的新興科技型綜合服務公司,在畜牧養殖動物屍體收集、無害化處理(裂解炭化)、撲殺消毒殺菌等業務領域擁有多項核心技術。
㈢ 區塊鏈行業的未來前景怎麼樣
區塊鏈行業增長潛力大 五大方面推動技術健康發展
區塊鏈基本概況分析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作為以去中心化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擴展等特點,正成為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後又一項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技術,有望推動人類從信息互聯網時代步入價值互聯網時代。
美國、日本和歐盟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將區塊鏈發展上升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我國亦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在IT等企業的共同參與下,涌現出了一大批新企業、新產品、新模式、新應用,區塊鏈在金融、政務、能源、醫療等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展開,正成為驅動各行業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區塊鏈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以及相關金融基礎設施應用的區塊鏈1.0,以智能合約為代表的區塊鏈2.0,目前正在逐步走向基於區塊鏈技術且更為復雜的智能合約深入應用的區塊鏈3.0階段。
上半年區塊鏈投融資統計分析
2016年以來,我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頻次和金額急劇增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領域融資額約107億,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長率達1426%;區塊鏈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數量達到205件,預計今年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又將迎來一個高峰。
從中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輪次分布來看,初創期投資輪次(B輪以前)佔比超過95%,有多行業先行者共同參投,大多數企業還在跑馬圈地。
2014-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區塊鏈投融資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的發展應用。在政策、技術、市場等多重力量推動下,區塊鏈創新步伐不斷加快,與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等技術深度融合,探索應用的范疇也由數字資產向供應鏈管理、智能製造、工業互聯網、社會公益、版權保護等更多領域延伸拓展。
五大方面努力推動區塊鏈技術健康發展,促進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
1、深入研究把握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趨勢。密切關注國際發展前沿動態,共同推進區塊鏈相關技術和產業研究,推動規范區塊鏈發展行業行為,營造良好的發展環境。
2、加強區塊鏈核心技術能力建設。
建立健全骨幹企業、高等院校、研究機構之間的協同推進機制,引導IT企業加強技術儲備,加快突破關鍵核心技術,提升區塊鏈性能、效率、安全性。
3、支持開展區塊鏈領域的創業創新
鼓勵區塊鏈企業與用戶單位開展跨界融合,指導行業組織建立公共服務平台,支持第三方機構開展區塊鏈服務評估檢測,推動豐富區塊鏈的行業應用,服務實體經濟轉型升級。
4、積極構建完善區塊鏈標准體系
加快推動重點標准研製和應用推廣,逐步構建完善的標准體系。積極對接ITU、ISO等國際標准組織,實質性參與更多國際標准化工作,積極貢獻更多「中國力量」。
5、加快完善區塊鏈發展政策環境
支持有條件的企業進行應用創新和模式創新,引導和鼓勵企業、高校和科研院所聯合培養區塊鏈發展所需專業人才。支持符合條件的區塊鏈企業享受國家支持軟體產業和中小企業發展的稅收優惠政策。
產業規模較小但增長潛力巨大
區塊鏈經濟當前處於爆發期前夜。金融行業應用相對廣泛,其他行業的應用也進入了探索研發階段。預計2017年至2022年間,區塊鏈直接市場價值將由4.1億美元增長到76.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79.6%,預計2020年各類基於區塊鏈的延伸業務將達到1000億美元。
行業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金融行業率先應用區塊鏈技術,並已有較多的金融應用落地;醫療行業是區塊鏈應用重要領域,能夠更好保護隱私,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效率;社會鑒證對於區塊鏈的需求迅速攀升,用以解決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證明問題;區塊鏈技術在通信、供應鏈等其他領域的應用迅速拓展。
㈣ 區塊鏈技術未來的發展前景怎麼樣
區塊鏈是一種技術,「最簡單、最通俗來說,區塊鏈技術就是人人記賬,或者分布式賬本。」
在互聯網時代,每個系統背後都有資料庫,這個資料庫可以看作是一個大的賬本,以往都是維護系統的人負責管理資料庫,記錄用戶的行為,也就是記賬,而區塊鏈「去中心化」,它讓系統中的每一個成員都參與其中,不僅人人記賬,而且通過鏈接,人人都能擁有完整的賬本。
「區塊鏈實質上是一種集體式記錄方式。特別之處在於它別出心裁地採用一組技術,實現了記錄結果的真實可信,難以毀壞也無法篡改。」張孝榮說,「一是人人都有權記錄,並且互相認證以辨真假,這叫共識機制;二是人人都無法篡改記錄,因為有密碼學簽名;三是人人都有副本,所以即使有的賬本損壞了,整體也不受影響,這叫分布式存儲。通過這種方式記錄下的信息以區塊方式按照時間鏈條呈現,所以叫做區塊鏈。」
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各種加密數字貨幣本是區塊鏈技術的一種應用,可謂是區塊鏈1.0版本。但2014年前後,業界開始認識到區塊鏈技術的重要價值,區塊鏈逐漸從數字貨幣中剝離出來,應用於數字貨幣外的經濟社會各個領域。
應用領域前景廣泛
區塊鏈技術被認為是繼蒸汽機、電力、互聯網之後的顛覆性創新。如果說蒸汽機和電力解放了生產力,互聯網改變了信息傳遞的方式,那麼區塊鏈作為構造信任的機器,將可能改變價值傳遞方式。
例如在金融領域,金融機構特別是跨境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清算、結算的成本一直很高,還有復雜的手工流程,而區塊鏈技術具有數據不可篡改和可追溯性,其應用有助於降低金融機構間的對賬成本及爭議解決的成本,能顯著提高支付業務的處理速度及效率,還使小額跨境支付成為可能。2017年12月,招商銀行完成從香港永隆銀行向永隆銀行深圳分行的人民幣頭寸調撥業務。這是全球首筆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同業間跨境人民幣清算業務。
此外,根據中國工業與信息化部發布的《中國區塊鏈技術和應用發展白皮書2016》,區塊鏈的應用已延伸到醫療健康、教育、慈善公益、社會管理等多個領域。拿文化產業來看,復製成本低、維權成本高、舉證困難等使得知識產權保護一直是行業痛點。有了區塊鏈,文化產品的生產、傳播、交易等記錄真實透明、可信可查,問題迎刃而解。
張孝榮表示,區塊鏈技術解決了數字經濟時代的兩大問題:一是流向可見,二是零信任成本。在過去,實體紙幣的流通是看不見的,但所有數字化資產的流向都有「鏈」可查。中國社科院知識產權中心研究員楊延超也認為,區塊鏈的最大優勢是真正完成了一個匿名社會下的信用構建,給諸多領域帶來新的機遇,因此就使各種創新應用成為可能。
未來發展任重道遠
在技術推廣上,區塊鏈不存在太大的壁壘,這在全球的比特幣實踐中已經得到證實,其主要阻力還是來自觀念和施行上的障礙。
「一方面,社會對於區塊鏈中的『裸露』狀態可能會很介意。區塊鏈為商業社會構建了一個『天網』,公司的經濟活動全部被記錄,也就沒有任何秘密可言,這樣一些商業策略在區塊鏈之下很可能無法實施。」
「另一方面,現在的法律體系滯後於信息技術的發展,新興的區塊鏈技術如何置於法律的監管之下是需要進行研究的。」段永朝說。
區塊鏈的核心是去中心化,這就會對長久以來社會形成的中心管理模式造成沖擊。除了法律,如何建立能夠促進區塊鏈技術應用的監管環境,讓技術造福社會而不用於作惡,也是急需解決的問題。
㈤ 區塊鏈技術應用行業有哪些
原標題:2019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應用廣泛落地加速數字中國建設
區塊鏈行業正整體邁入3.0階段 加快數字中國進程貢獻巨大力量
我國區塊鏈行業經過十年發展。基本上已經形成較為成熟的產業鏈。在國家政策推動和下游應用領域需求不斷增加的條件下,我國區塊鏈行業市場規模不斷發展,地域集中度較高,產業集群效應明顯。隨著區塊鏈技術成熟程度的不斷增加,區塊鏈行業正整體邁入3.0階段,在金融、物流、版權保護等領域有著良好的表現,為推動我國數字化建設,加快數字中國進程貢獻了巨大的力量。
區塊鏈行業產業鏈分析:下游應用領域眾多 發展潛力巨大
從產業鏈來看,我國區塊鏈行業包括上游硬體、技術及基礎設施;中游區塊鏈應用及技術服務;
下游區塊鏈應用領域等環節。上游硬體、技術及基礎設施主要是提供區塊鏈應用所必備的硬體、技術以及基礎設施支持,其中,硬體設備包括礦機、礦池、晶元廠商等;通用技術包括分布式存儲、去中心化交易、數據服務、分布式計算等等相關技術。
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應用區塊鏈技術與現有行業的結合,主要包括金融行業、物流行業、版權保護、醫療健康、工業能源等眾多領域,區塊鏈作為新興技術,下游應用領域眾多,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中游區塊鏈應用及服務包括基礎平台建設和提供技術服務支持,其中基礎平台建設分為通用基礎鏈和垂直領域基礎鏈;技術服務支持包括技術支持和服務支持,技術支持與上游相關技術類似,負責為購買者提供區塊鏈安全防護等一系列基於區塊鏈產品的技術支持;服務支持包括數字資產交易場所、數字資產存儲、媒體社區等系列服務。
區塊鏈行業產業鏈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我國互聯網巨頭公司也紛紛布局區塊鏈行業,主要切入點為區塊鏈技術在金融領域中的應用,阿里巴巴、網路、騰訊、京東、360等企業多數通過自身的金融公司應用區塊鏈技術推出區塊鏈+金融新模式,拓寬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場景。
我國區塊鏈行業發展趨勢分析
1、隨著我國區塊鏈技術的不斷發展,區塊鏈應用領域的不斷拓展,未來我國區塊鏈行業將呈現區塊鏈成為全球技術發展的前沿陣地,開辟國際競爭新賽道;
2、區塊鏈領域成為創新創業的新熱土,技術融合將拓展應用新空間;
3、區塊鏈未來三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成為數字中國建設的重要支撐;
4、區塊鏈打造新型平台經濟,開啟共享經濟新時代;
5、區塊鏈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
6、區塊鏈監管和標准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六大發展趨勢。
㈥ 區塊鏈公司有哪些
——以下數據來源及分均來自於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
——原標題:2019年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現狀及發展趨勢分析 應用廣泛落地加速數字中國建設
區塊鏈行業產業鏈分析:下游應用領域眾多 發展潛力巨大
從產業鏈來看,我國區塊鏈行業包括上游硬體、技術及基礎設施;中游區塊鏈應用及技術服務;
下游區塊鏈應用領域等環節。上游硬體、技術及基礎設施主要是提供區塊鏈應用所必備的硬體、技術以及基礎設施支持,其中,硬體設備包括礦機、礦池、晶元廠商等;通用技術包括分布式存儲、去中心化交易、數據服務、分布式計算等等相關技術。
下游應用領域包括應用區塊鏈技術與現有行業的結合,主要包括金融行業、物流行業、版權保護、醫療健康、工業能源等眾多領域,區塊鏈作為新興技術,下游應用領域眾多,發展潛力十分巨大。
中游區塊鏈應用及服務包括基礎平台建設和提供技術服務支持,其中基礎平台建設分為通用基礎鏈和垂直領域基礎鏈;技術服務支持包括技術支持和服務支持,技術支持與上游相關技術類似,負責為購買者提供區塊鏈安全防護等一系列基於區塊鏈產品的技術支持;服務支持包括數字資產交易場所、數字資產存儲、媒體社區等系列服務。
區塊鏈行業產業鏈分析情況
資料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㈦ 區塊鏈的發展趨勢是什麼
突如其來的疫情給許多行業按下「暫停鍵」,但科技是抗擊災難最有效的手段,區塊鏈技術實現了與金融、物流、供應鏈、政務、公益、城市管理等應用領域的結合。同時,由於技術發展不夠完善,在此次疫情防控中,區塊鏈發揮的作用十分有限,因而還需探索更深層次的場景應用。
從調研數據來看,後疫情時期產業區塊鏈主要應用方向包括:溯源.金融(含保險)監管、協同共享。存證、數字化、徵信、數字資產交易等。
在後疫情時期產業區塊鏈的主要應用方向中,溯源,金融(含保險)監管均有70%以上的企業選擇,另外協同共享,存證。數字化也均有超過60%的企業選擇,相較而言徵信與數字資產交易選擇率較低其中數字資產交易選擇率低於50%僅為48%。
規避風險,推進產業區塊鏈健康發展
作為一個新興的技術發展方向和產業發展領域,區塊鏈受到廣泛關注。產業區塊鏈的應用正在加速,主要體現在兩個方面:
其一,早先技術上都是以開源系統為代表,多是面向消費者的開源項目,而現在已經增加了很多面向產業、企業特點的項目;同時,越來越多的企業如互聯網巨頭、高科技企業等開始進入這一領域,說明產業區塊鏈時代已經來臨。
其二,區塊鏈的出現降低了信任門檻和變現成本,讓之前無法實現的一些金融和貿易場景得以實現,這樣就可以衍生出一些新的金融形態,給金融創新提供了更大空間。
雖然產業區塊鏈應用正在提速,不過從目前情況看仍處於一個初期發展階段。這主要表現在,單靠區塊鏈技術還無法全面解決實體間的信任問題和信息孤島問題,而區塊鏈技術的出現也給當前的法律和監管提出了新問題。
區塊鏈因其去中心化、難篡改的特性,成為一個由技術驅動且深刻影響經濟、金融、社會、組織形態及治理的綜合課題。另外,區塊鏈技術在系統穩定性、應用安全性、業務模式等方面尚未完全成熟,對上鏈數據的隱私保護、存儲能力等提出了要求。
需要注意的是,當前區塊鏈產業已經涉及IT、通信、安全、密碼學等諸多技術領域,需要的是一種復合型人才,這對人才培養、學校教育等提出了新的挑戰。
應冷靜對待區塊鏈所帶來的短期影響,避免高估。同時,要進一步加強法規和監管,規避區塊鏈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問題,這樣才能有利於推進產業區塊鏈的健康發展。
——更多數據來源及分析請參考於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㈧ 有人知道區塊鏈這個行業有什麼潛力嗎
區塊鏈基本概況分析
區塊鏈(Blockchain)技術作為以去中心化方式集體維護一個可靠資料庫的技術方案,具有去中心化、防篡改、高度可擴展等特點,正成為繼大數據、雲計算、人工智慧、虛擬現實等技術後又一項將對未來產生重大影響的新興技術,有望推動人類從信息互聯網時代步入價值互聯網時代。
美國、日本和歐盟一些國家和地區紛紛將區塊鏈發展上升為國家重要發展戰略,大力推動區塊鏈技術研發和應用推廣。我國亦高度重視區塊鏈技術創新與產業發展,在IT等企業的共同參與下,涌現出了一大批新企業、新產品、新模式、新應用,區塊鏈在金融、政務、能源、醫療等行業領域的應用逐步展開,正成為驅動各行業技術產品創新和產業變革的重要力量。
區塊鏈發展分為三個階段,分別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加密數字貨幣以及相關金融基礎設施應用的區塊鏈1.0,以智能合約為代表的區塊鏈2.0,目前正在逐步走向基於區塊鏈技術且更為復雜的智能合約深入應用的區塊鏈3.0階段。
上半年區塊鏈投融資統計分析
2016年以來,我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頻次和金額急劇增加。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行業商業模式創新與投資機會深度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領域融資額約107億,較2017年同期同比增長率達1426%;區塊鏈領域的投融資事件數量達到205件,預計今年區塊鏈領域的投資又將迎來一個高峰。
從中國區塊鏈領域投融資輪次分布來看,初創期投資輪次(B輪以前)佔比超過95%,有多行業先行者共同參投,大多數企業還在跑馬圈地。
2014-2018年上半年區塊鏈區塊鏈投融資統計及增長情況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產業規模較小但增長潛力巨大
區塊鏈經濟當前處於爆發期前夜。金融行業應用相對廣泛,其他行業的應用也進入了探索研發階段。預計2017年至2022年間,區塊鏈直接市場價值將由4.1億美元增長到76.8億美元,復合年均增長率為79.6%,預計2020年各類基於區塊鏈的延伸業務將達到1000億美元。
行業應用領域不斷拓展
金融行業率先應用區塊鏈技術,並已有較多的金融應用落地;醫療行業是區塊鏈應用重要領域,能夠更好保護隱私,提高服務質量和管理效率;社會鑒證對於區塊鏈的需求迅速攀升,用以解決因信息不對稱導致的證明問題;區塊鏈技術在通信、供應鏈等其他領域的應用迅速拓展。
㈨ 區塊鏈創造的哪些行業會受益
區塊鏈創造的受益的行業有,由於高度的整合,區塊鏈技術不僅可以為金融領域的企業提供技術支持或滿足場景需求,還可以通過高端裝備等自身特點,對一些製造企業在整合後產生催化作用製造業。
隨著區塊鏈技術的逐步成熟,科技創新板支持的六大領域將採用越來越多的聯訊證券發布的研究報告顯示,藉助政策紅利和產業資本,區塊鏈技術的應用有望在未來得到快速發展,並逐步輻射到從金融業開始的其他行業和場景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