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間華人華僑區塊鏈
① 「華人、華僑、華裔」是何意
華人是對中華民族的人的泛稱,是一個人種概念,包括現代的中國人和取得所在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外國公民。
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
華裔是指中華人民共和國界定華僑、華人在國外所生的子女、孫子女等後代。
②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80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是對是錯
目前全世界大約有8000多萬海外華人華僑,這個是對的。
③ 華人華僑是怎麼樣形成的
[原創]:華僑形成的原因之一——尋世外桃源,避暴政戰火
華僑這個詞最早產生於清末《清實錄。德宗本紀》。清政府於1900年簽署《國籍條例》正式承認海外定居但有中國國籍的人為華僑。
華僑形成的原因主要有兩個:一是經商;二是戰亂。在這里主要談一談第二點。
周武王滅商後,對殷商的遺民嚴密監控。有一部分遺民不願臣服於周朝,於是很多人結伴出海,另尋天地,再建故土。史稱「殷人東渡」。結果如何,難有定論,各家爭鳴。有人說東渡日本;有人說南下南洋;近來在美洲發現類似於商代的青銅器,於是有人認為殷人漂洋過海遷到了美洲!!!汗~
漢代通西域,征討西域小國,設立都護駐軍。往往是大舉征伐內地囚犯戍邊。征戰中常有散落在中亞的華人。至今仍有後裔,但少的可憐。
東漢末年和三國時期戰亂不休,不少中國人為躲避戰亂而逃到日本定居。其中許多人屬於王室貴族的後裔。移居以後,大部分人與當地日本人同化。但仍有部分中國人把傳統習慣保留下來。日本人稱他們為歸化人。
隋唐兩代都曾大規模征討過朝鮮。不少軍士流散在當地定居。有一部分東渡去了日本。
唐朝天寶年間,唐朝大將高仙芝率軍與大食在怛邏斯激戰,為大食所敗,數萬降卒被遷到中亞甚至天方一帶。獲釋後也不得歸國,在各地分散聚居。
唐朝末年,黃巢起義,橫掃東南。破廣州城後大肆屠戮外國商人。一時間外國人大量外逃。許多中國人為躲避戰火大量移居到南洋一帶。這是最早大規模的向南洋遷移的華僑浪潮。
南宋滅亡後,許多宋朝官員士、兵流散到東南亞各地定居下來。例如南宋丞相陳宜中就逃到占城,向占城王借兵復國。占城王懼蒙古勢大不允。後來陳宜中又逃到泰國定居當了華僑,死在那裡。有一小部分讀書人反抗元朝失敗逃到了日本。像李竹隱到日本後以朱子學說教化日本人,當地人尊稱其為夫子。
元朝屢次發兵征討東南亞。一征爪哇,兩征緬甸,三征越南。在戰爭中因軍事挫折流失各地的人很多,與當地人混居。
明朝初年,朱元璋平滅東南割據勢力:張士誠、方國珍。二人的余部都是沿海居民,熟悉海上形式。大多數逃往海上,繼續與明朝為敵,一再失敗後散落於南洋各地。另外明中期以後,海寇猖獗,公然反抗海禁政策。他們被擊潰後也是流落南洋,不敢回國。
明朝滅亡,殘余勢力與清朝周旋多年。永曆帝被吳三桂追的逃入緬甸。本人仍不免一死,但余部宗族卻保留下來。其後裔自稱一族,自稱桂家。後來在當地開礦經商,頗有聲望。張皇言與鄭成功合兵攻南京失敗,部隊解散,大部分逃到了南洋各地。明朝將領楊彥迪等人率幾千人逃入越南,在當地墾田自立。因為他們幫助越南的阮氏政權。他們建立的村社稱為「明鄉」。他們的後裔稱為「明鄉人」。在華僑中享受特殊優待。後來有許多人不堪忍受清廷統治而逃往他鄉。像朱舜水到日本向德川幕府借兵復明不成。後定居日本水戶藩,傳授王陽明學說。形成日本的水戶學派。
④ 華人,華僑,僑眷,歸僑四個詞具體是什麼意思
1, 華僑
「華僑是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歸僑僑眷權益保護法》)
華僑指定居在國外的中國公民,包含以下三方面要點:
(1)中國公民。華僑是中國公民,具有中國國籍(持有中國護照),而不是外國公民。根據中國的國籍法,居住在外國的華僑,一旦取得外國國籍,就自動喪失中國國籍,其身份即從華僑轉變為華人。
(2)定居。也就是說,中國公民必須是在國外定居的才是華僑。
所謂定居,是指在國外已經獲得長期或永久居留資格並事實上已在國外居留。這個居留資格,包括外國政府批準的合法定居和已被外國政府認可的事實上定居。
是否在國外定居,是華僑與在國外的其他中國公民的主要區別。在外國居住,但沒有定居的中國公民,不是華僑,例如我國駐國外機構工作人員、留學生、訪問學者、各種臨時出國人員、勞務出口人員以及經常在邊境出入的邊境居民,因為他們並非在國外定居,所以他們不論在國外居留時間長短,都不具有華僑身份。
(3)定居在外國。外國是指中國領土以外的國家和地區。
香港特別行政區、澳門特別行政區、台灣是中國領土的一部分。所以居住在香港、澳門特別行政區和台灣地區的中國公民是香港同胞、澳門同胞和台灣同胞,而不是華僑。中國公民移居到外國定居並取得居住國家永久居留權後才是華僑。
2, 華人
(1)「外籍華人」的簡稱。指具有外國國籍的,具有中國血統的人。
根據中國《國籍法》:「定居外國的中國公民,自願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即自動喪失中國國籍。」也就是說,已經加入或者取得外國國籍的中國血統的人已經不是華僑,而是通常人們所說的外籍華人(簡稱「華人」)。國籍不同,是華僑與外籍華人的基本區別。
(2)廣義的「華人」概念,泛指具有中國血統的人,包括生活在中國本土的中國人、華僑、外籍華人。
3.歸僑(歸國華僑) 指回中國定居的華僑。
5,僑眷: 指華僑、歸僑在中國國內的眷屬。 依據有關法律,僑眷包括:(a)華僑、歸僑的配偶,(b)他們的父母,(c)他們的子女及其配偶,(d)他們的兄弟姐妹,(e)他們的祖父母、外祖父母,(f)他們的孫子女、外孫子女,(g)以及同華僑、歸僑有長期扶養關系的其他親屬。簡單地說是上下共五代親屬。
⑤ 什麼叫做華人華僑啊
華人是「華夏人」的簡稱。華夏人是以炎黃為始祖、祖居中國之地的民族之稱,是文化認同的概念,也是一種血源認同的概念。
華僑是指僑居國外的具有中國國籍的人。不包括出國旅行訪問人員,政府派在他國協助建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國家派往外國的公務人員和在國外學習的留學生。
華人大部分能說漢語,在東亞地區,受到漢文化影響的國家之中的華人(或中國人)普遍能說漢語(包括漢語方言),也能閱讀漢語。
在亞洲以外,除第一代華人移民外,大部分第二、三代的華人(包含混血華人)都甚少能閱讀漢語,或只會說漢語口語而不會閱讀,甚至完全不懂漢語,只能以該地區的語言作溝通。
(5)世間華人華僑區塊鏈擴展閱讀:
居住華僑華人1-10萬人的有汶萊、寮國、朝鮮、尼泊爾、土耳其、沙烏地阿拉伯、荷蘭、德國、比利時、義大利、模里西斯、留尼汪、馬達加斯加、
南非、墨西哥、巴拿馬、瓜地馬拉、牙買加、特立尼達和多巴哥、多米尼加、秘魯、阿根廷、厄爪多爾、委內瑞拉、玻利維亞、巴拉圭、蓋亞那、蘇利南、紐西蘭、塔希提、西薩摩亞等32個國家和地區;
居住華僑華人1000-10000人的有26個國家和地區;
居住華僑華人100人以上,不足1000人的有29個國家和地區。以上共104個國家和地區。其餘5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僑華人合計起來不過2000多人,多則幾十人,少則三五人。
按華僑華人的祖籍劃分,廣東籍佔54%,福建籍佔25%,海南籍佔6%,其他省、市、自治區共佔15%(其中以台灣、廣西、山東、新疆、雲南為主)。
在東南亞,粵籍、閩籍和其他省市之比為5:3:2;而在亞洲以外,粵籍占絕大多數。若以方言劃分,使用閩南、客家、廣府、潮州、海南、閩東(福州)、客家六種方言的人。占海外華僑華人總數的80%左右。使用前四種方言的,每一種都超過500萬人,後兩種則約300萬人。
⑥ 華人華僑對祖國的貢獻
「一個是總結成果,一個正拉開序幕。」中國國際經濟學會理事李欣廣教授說,這兩件事反映了一個事實:中國的綜合國力和國際影響力明顯增強,極大強化了海外華人華僑的認同感,巨大的凝聚力使華人華僑成為中國經濟、文化融入世界的重要「推手」。
華人華僑——中國經濟的推動者
明朝晚期,中國開始出現大規模的海外移民現象。到了晚清,移民更由東南亞擴及美洲和大洋洲。從辛亥革命、北伐、抗日一直到現在,華人華僑對近代和當代中國每個階段的發展,都曾做出舉足輕重的貢獻。隨著越來越多的華人華僑在居住國從苦力到主人翁的成功轉變,華僑華人讓世界了解中國、讓中國走向世界的角色日漸凸顯。
在中國改革開放的進程中,分布在海外10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華人華僑發揮了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中國僑聯主席林兆樞說,從世界范圍來看,中國的海外移民不是最多的,但與其他國家不同的是,中國的海外移民對祖籍國滿懷深情的愛。
中國改革開放正是抓住了華人華僑眾多的基本國情,4個特區全部設在僑鄉,從引進僑資「一馬當先」,到各種因素的「萬馬奔騰」。在「引進來」方面,華商僑資最早進入內地,也是最主要的海外投資來源;在「走出去」的新階段,他們又與內地企業結伴,一起開拓世界市場。
在中國製造業最發達的珠江三角洲地區,60%以上的外來直接投資來自華人華僑、港澳台同胞,而世界級企業的紛紛落戶也與他們的牽線搭橋密不可分。中國「三大僑鄉」之一的廣東江門市外事僑務局副局長陳衛國說:「祖籍在江門的華人華僑有370多萬,近年來前來投資的僑資企業有近300家、資產約20億美元,他們還想方設法引來了日本三菱重工、法國達能、新加坡金鷹集團等國際巨頭,華僑華人為推動當地經濟發展起著舉足輕重的作用。」
隨著經濟全球化,中國加入世界貿易組織,企業與產品「走出去」成為勢所必然,物美價廉的「中國製造」憑借遍布世界的華商網路走遍全球。早在1995年12月,新加坡華商總會就正式推出了世界華商網路,這一大型華商資料庫,包括53個國家和地區10多萬華人企業的信息資料,幫助許多中國企業在東南亞地區打開了局面。
在將大量中國名牌產品引入全球市場的同時,越來越多的華人華僑成為中國資本「走出去」的領路人。最近,由中韓企業和旅韓華僑共同籌建的坐落在韓國首都的「一山中國城」先後到北京、上海等城市尋找合作夥伴,而這已經是兩年內第二家到中國招商引資的韓國「中國城」。
華人華僑——中華文化的傳播者
從某種意義上說,一部完整的華人華僑史就是一部中華文明傳播史。中國華僑歷史學會副會長周南京說,華人華僑通過遍及世界各地的中餐館,讓全世界認識和享受了中華美食,也通過會館社團把儒家哲學介紹到海外,還通過興建華文學校、創辦華文報刊、出版華文書籍將中國語言、文學、戲曲等等傳播異域,而中醫葯的合法地位也因他們的努力而得到了東南亞、美國、澳大利亞和歐洲許多國家的承認。
華人華僑不僅是中華文化的載體,更是中華文化的傳播者。正在申報世界文化遺產的廣東開平碉樓古建築群,是從19世紀20年代起出現的特殊文化景觀,從五邑僑鄉走出去的老華僑對它格外鍾情。中共開平市委書記趙瑞彰介紹說,為了讓凝聚中華文化的碉樓藝術得到世界的認可,海外鄉親自己掏錢舉辦碉樓專題攝影展、畫展,在英文主要媒體刊登大幅廣告,桑梓之情令人動容。
眼下,新一代華人華僑對於向居住國傳播中國傳統文化的熱情不減。今年初,在美國星橋藝術中心和舊金山的「中國和平統一促進會」等華人社團的幫助下,中央電視台《同一首歌》「我的中國心」大型晚會在美國聖澤西體育場舉行,這是中國的電視台首次在美國舉行大規模演出,近兩萬海外觀眾與中國文化「親密接觸」。
旅居海外的美國星橋藝術中心總裁於靜江說,我們有責任把中國最燦爛的文化,最好的文藝品牌推薦到海外。
⑦ 世界華人華僑總數
國家(地區)華僑、華人數量
日本129269
韓國9000
泰國4000000
馬來西亞5280000
印度尼西亞5000000
越南1000000
寮國40000
印度135000
斯里蘭卡3500
沙烏地阿拉伯40000
尼泊爾20348
錫金400
阿曼78
黎巴嫩12
以色列225
巴林48
東帝汶8300
朝鮮100000
蒙古2250
新加坡2230000
菲律賓1000000
汶萊60000
柬埔寨200000
緬甸1500000
巴基斯坦3600
孟加拉700
土耳其50000
阿富汗169
約旦50
科威特29
伊朗100
阿拉伯聯合大公國150
伊拉克100
歐洲
國家(地區)華僑華人數量
英國200000
葡萄牙10000
法國300000
比利時10000
德國40000
匈牙利7000
梵蒂岡150
希臘110
挪威2000
芬蘭1000
波蘭80
保加利亞25
馬爾他15
愛爾蘭1000
西班牙10000
盧森堡6500
荷蘭60000
奧地利20000
瑞士13286
義大利23000
丹麥5000
瑞典4000
前蘇聯68000
羅馬尼亞35
捷克斯洛伐克16
冰島100
美洲
國家(地區)華僑、華人數量
加拿大710000
墨西哥20000
宏都拉斯1500
尼加拉瓜800
巴拿馬140000
牙買加25000
安的列斯群島700
美國2000000
瓜地馬拉14000
薩爾瓦多1400
哥斯大黎加7000
古巴7000
海地155
多米尼加15000
巴貝多50
哥倫比亞3600
委內瑞拉20000
秘魯52000
巴拉圭5000
智利2000
烏拉圭250
蘇利南10000
庫臘索(荷屬)400
卡宴(法屬)690
特立尼達和多巴哥5000
厄瓜多16000
蓋亞那6000
玻利維亞1500
巴西100000
阿根廷3000
巴哈馬200
蓋亞那(法屬)600
阿魯巴(荷屬)300
非洲
國家(地區)華僑、華人數量
模里西斯30000
馬達加斯加12000
南非30000
辛巴威250
安哥拉250
扎伊爾200
尚比亞40
波札那40
剛果20
坦尚尼亞500
肯亞80
迦納320
尼日15
阿爾及利亞2000
留尼汪25000
塞席爾2000
賴索托250
莫三比克650
馬拉維33
加彭30
賴比瑞亞40
喀麥隆20
聖多美和普林西比100
烏干達80
象牙海岸180
奈及利亞1500
蘇丹45
利比亞400
埃及110
衣索比亞55
摩洛哥10
獅子山14
大洋洲
國家(地區)華僑、華人數量
澳大利亞300000
諾魯250
斐濟5500
巴布亞紐幾內亞5000
塔希提15000
那盧島1400
馬紹爾群島12000
關島2000
紐西蘭30000
西薩摩亞10000
湯加20
塔西提島20000
索羅門群島5000
社會群島7000
聖誕島2605
⑧ 華人華僑是什麼意思
華人華僑是指在國外定居的具有中國國籍的自然人。華僑是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公民,依法享有中國公民應有的權利,並履行相應的義務。中國憲法明文規定,保護華僑在國外的正當權利和利益是中國政府的職責。
華人華僑不包括出國旅行、訪問人員,政府派往他國協助建設的工人和技術人員,以及國家派駐外國的公務人員和在國外學習的留學生。對於具有中國血統,但已經加入或取得外國國籍的人,也不能視為華僑。
華僑的發展趨勢:
由於包括港澳台在內的中國新移民的大量增加,加上海外傳統華社人口的自然增長,海外華僑華人數量已有較大增幅。
而相對於老移民,新移民的教育水平和經濟實力有較大的提高。新移民中,有近1/3為來自港台和中國大陸的留學生及其眷屬,與老移民多為農民有根本差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