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技術加劇金融脫媒
⑴ 為什麼各大互聯網公司都在做區塊鏈
因為區塊鏈的設計是一種保護措施,比如(應用於)高容錯的分布式計算系統。區塊鏈使混合一致性成為可能。這使區塊鏈適合記錄事件、標題、醫療記錄和其他需要收錄數據的活動、身份識別管理,交易流程管理和出處證明管理。區塊鏈對於金融脫媒有巨大的潛能,對於引導全球貿易有著巨大的影響。
拓展資料:
1、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所謂共識機制是區塊鏈系統中實現不同節點之間建立信任、獲取權益的數學演算法。
2、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介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3、區塊鏈——原始區塊鏈 ,是一種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它包含一張被稱為區塊的列表,有著持續增長並且排列整齊的記錄。每個區塊都包含一個時間戳和一個與前一區塊的鏈接,設計區塊鏈使得數據不可篡改,一旦記錄下來,在一個區塊中的數據將不可逆。
參考資料:區塊鏈——網路
⑵ 區塊鏈除了比特幣還有什麼用
虛擬貨幣,不是區塊鏈唯一的出路。下面就來說幾個已經實現而且比較常見的區塊鏈應用
金融
除開比特幣這種特殊的應用,在傳統金融行業中,區塊鏈技術也有著各種各樣嶄露頭角的機會。身份認證、金融交易、支付清算、供應鏈金融,都有著它的應用場景。
因為區塊鏈技術的不可篡改性,金融行業的信任度被進一步提升,鏈條上的參與者們可以查詢對方的資料,不必非要通過中心化的體系去建立連接,這樣不但提升了工作效率,還能夠降低風險。
游戲
傳統的網路游戲行業,幾乎都是通過以伺服器為中心的星形網路,把所有的用戶連接在一起。伺服器承擔的責任,包括運行應用、傳輸數據、保存數據等一眾功能,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加、版本的不斷迭代,伺服器所承受的壓力以及企業投入的成本日益加劇。
而區塊鏈的分布式計算,能夠讓每一個客戶端都承擔一定的計算和儲存任務,這不但降低了伺服器所需要承擔的壓力,還讓數據的安全性進一步提高。
電子合同
傳統的紙質合同,存在著簽約身份難以確認、易篡改易丟失、難以管理等等的弊端。隨著互聯網的發展,電子合同在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的企業需求上,發揮了重要的作用。
而區塊鏈技術的加入,讓電子合同變得更加的安全可靠。以法大大電子合同為例,通過和微軟(中國)、Onchain 合作的「法鏈」聯盟,法大大電子合同的簽署時間、簽署主體、文件哈希值等電子合同上的重要數字指紋信息,會廣播到所有成員的各自節點上,所有信息一經存儲,任何一方都無法篡改,同時文件的哈希值信息也同步存儲在國家權威電子數據司法鑒定中心,充分滿足了電子證據司法存證的要求。
版權
盡管人們的版權意識在不斷加強,但隨著電子設備越來越多,數據傳輸越來越方便的今天,盜版產品依然是創作者的一塊心病。而比起盜版更加讓原創作者揪心的,是因為無法確認自己是首創者帶來的一系列糾紛。
區塊鏈的加入,讓版權確認更加便捷。當作者創作完成之後,就可以在區塊鏈平台上進行登記存證,這種帶著時間戳,不可篡改的證明文件就可以讓創作者擁有更高的話語權。
物流
現在有非常多的知名產品,都會在運輸過程中被摻入假貨或者替換成別的物品。傳統的防偽標識,在不法分子技術越來越全面的今天已經頻頻顯露出無力感。
現在有一些大型企業,已經將區塊鏈應用到了物流和供應鏈上面。通過單個節點無法實現數據修改的技術,每一個運輸環節上面的流程都將有跡可循。國內已經有跨境物流企業,已經用這項技術步實現海外商品溯源,國際物流及進口申報溯源、境內物流溯源甚至是生產企業溯源。這樣的一種應用,無疑會逐步提高消費者的信心,也更能打造品牌的權威度。
相信在未來的時間里,這項底層技術會被使用到更多的行業和場景中去。
⑶ 區塊鏈是什麼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可以用區塊鏈的一些領域可以是:
▪智能合約
▪證券交易
▪電子商務
▪物聯網
▪ 社交通訊
▪文件存儲
▪存在性證明
▪身份驗證
▪股權眾籌
我們可以把區塊鏈的發展類比互聯網本身的發展,未來會在internet上形成一個比如叫做finance-internet的東西,而這個東西就是基於區塊鏈,它的前驅就是bitcoin,即傳統金融從私有鏈、行業鏈出發(區域網),bitcoin系列從公有鏈(廣域網)出發,都表達了同一種概念——數字資產(DigitalAsset),最終向一個中間平衡點收斂。
區塊鏈的進化方式是:
▪ 區塊鏈1.0——數字貨幣
▪ 區塊鏈2.0——數字資產與智能合約
▪ 區塊鏈3.0——各種行業分布式應用落地
⑷ 金融脫媒對我國商業銀行會帶來哪些影響
(一)對商業銀行融資中介功能產生明顯沖擊。從貸款投放角度看,隨著股票、基金、債券、信託等市場的發展,企業獲取資金支持的渠道多樣化,大型優質企業在融資市場上具有更高的議價能力,可以選擇在資本市場、債券市場進行直接融資,有潛力的中小企業可以通過創業板獲得資金支持。企業可以根據綜合比較各種融資渠道的交易成本、融資成本和綜合收益,選擇適合的融資方式。因此,金融脫媒的深化引起了金融市場競爭加劇,原來屬於不同金融子市場的金融機構開始產生業務交叉和競爭,尤其對商業銀行長期以來賴以生存的貸款業務產生了巨大沖擊。
(二)盈利增長放緩趨勢加速顯現。金融脫媒對商業銀行盈利能力的影響主要體現在三個方面:一是總量效應。貸款規模相對下滑導致貸款利息收入總量相對下降;二是價格效應。金融脫媒致使商業銀行優質客戶流失,議價能力降低,在目前我國商業銀行粗放式經營、扎堆「壘大戶」的尚未根本轉變形勢下,將直接導致存貸款利差縮小,進而影響盈利能力;三是成本效應。優質客戶的流失倒逼商業銀行轉向中小企業客戶,而由於中小企業客戶具有規模小、分散經營的特點,商業銀行對中小企業客戶信貸風險的管控成本上升。
(三)商業銀行風險管理能力尤顯不足。金融脫媒導致商業銀行的部分優質客戶流失,為了做大資產規模,銀行會選擇資質相對較差,收益相對較高的客戶,從而抬高了銀行的整體風險水平。此外,為了維持一定的利潤增長,商業銀行通常試圖尋求其他的業務模式和產品,甚至採取不審慎的經營方式選擇高風險的客戶和產品。總的來說,金融脫媒倒逼商業銀行調高風險偏好,在客戶定位上由低風險、低收益客戶向高風險、高收益客戶轉移,造成風險積聚和增加,同時衍生出一些新的風險。針對此種狀況,商業銀行傳統的風險管理技術和水平已遠不能滿足業務發展的要求,尤其在流動性風險、利率風險、信用風險管理及貸款定價管理方面表現尤為明顯。
(四)信息技術加劇了對商業銀行經營模式的挑戰。近年來,隨著互聯網等信息技術的發展,商業銀行的網上銀行、手機銀行業務不斷深化,第三方支付日漸壯大,同時許多互聯網公司、電子商務企業藉助其廣闊的交易平台和龐大的交易數據開始涉足小企業借貸。互聯網的擴張改變了人們的消費習慣,打破了傳統行業經營模式。基於互聯網技術發展起來的互聯網金融以其獨特的經營模式和價值創造方式,已經對商業銀行傳統業務形成直接沖擊。由於互聯網金融所具有的信息和技術優勢,使其實質上承擔了資金中介和信息中介的功能,並在降低交易成本、分擔風險、提供流動性、緩解信息不對稱方面具有與商業銀行相似的金融屬性。互聯網金融是信息技術發展到一定階段的產物,它沖擊通過商業銀行實現金融活動的傳統方式,使得商業銀行不再是客戶辦理「存、貸、匯」業務的唯一渠道。互聯網金融的發展推動了金融脫媒的深化,對商業銀行的傳統業務產生一定負面影響,使得商業銀行經營模式轉型尤其必要。
⑸ 區塊鏈是否有騙局
99%都是騙人的,說什麼升值多少之類的都是騙人的。這只是一項技術,他的應用才有價值。
⑹ 我們國家貨幣基金的總量會一直擴大嗎會不會出現「金融脫媒」現象
會。金融脫媒仍然是未來趨勢。尤其是進入M2低增長的「弱貨幣環境」之後,韓國、中國台灣等的貨幣化進程都出現了金融脫媒加劇的現象。這成為中國銀行業當前和未來發展的最重要的金融環境之一。這種金融脫媒不僅導致了總體流動性寬松情景下的銀行業結構性流動性短缺。
更為銀行業的發展帶來了沖擊。中國的金融脫媒問題有些特殊性。中國現代銀行業發展時間很短,應從1979年恢復農業銀行開始算起。在此之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中國金融業以銀行業為主導,銀行業總資產占金融業總資產99%以上。
銀行業貸款占社會融資規模總量的90%以上,這種不均衡的結構,既不利於提高金融服務質量,提高了金融服務交易的成本,也會增加經濟發展對該行業的依賴性,從而增加經濟發展的系統性風險。
(6)區塊鏈技術加劇金融脫媒擴展閱讀:
在金融脫媒大趨勢下,銀行業除了要加快業務轉型,由傳統商業銀行向綜合化服務銀行轉變,還要調整業務結構,加大對中小微企業的信貸投入力度,更重要的是要加大金融創新力度,提高綜合金融服務能力,為大型和零售客戶提供更加細致周到的服務。
種種跡象表明,中國的金融脫媒正在加速。對於商業銀行來說,負債端資金來源被分流,而貸款投放也被影子銀行體系和債券市場擠占,再加上第三方支付競爭下技術脫媒愈演愈烈,在我國金融改革不斷深入的同時,金融脫媒無疑給銀行業帶來陣陣寒意。
金融脫媒趨勢下,商業銀行舊有的經營方式顯得僵化陳舊。金融脫媒是一個不可逆轉的大趨勢。專家和業內人士都不約而同地表達了相同的觀點:主動適應,加大創新推進戰略轉型,早日實現由傳統商業銀行向現代綜合化商業銀行的轉型,是銀行業生存發展的必然選擇。
⑺ 如何將傳統ioe模式轉換為分布式
這幾年只是處於Oracle資料庫產品發布的空檔期,而現在Oracle 12.2版本,攜著重要的創新特性而來,Oracle馬上將要裝配齊全,從集中式存儲,到Sharding的分布式架構,從IOE模式,到去IE的分布式存儲架構,從內存資料庫到列式存儲壓縮,從關系型模式到BigData SQL,Oracle這將是最重要的產品發布,洞悉資料庫核心,盡在Andrew的揭秘主題。
⑻ 區塊鏈概念股有哪些區塊鏈技術上市公司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新型應用模式,它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目前在A股市場上與區塊鏈概念關聯的股票共有35隻,其中6家區塊鏈概念上市公司在上證交易所交易,另外29家區塊鏈概念上市公司在深交所交易。
根據區塊鏈相關性顯示,區塊鏈概念股的龍頭股最有可能從 新晨科技、魯億通、四方精創 中誕生 。
新晨科技:2016年9月29日公司在互動表示,公司現在有在做區塊鏈技術方面的研發。
魯億通:公司擬24.57元/股定增股票6796.91萬股募集配套資金總額不超16.70億元,用於支付本次交易現金對價,建設區塊鏈ASIC晶元產業化項目,人工智慧ASIC晶元研發中心,晶元產品營銷及服務網路等。
四方精創:2016年5月31日,金融區塊鏈合作聯盟(深圳)成立大會暨第一次成員大會在深圳五洲賓館正式召開,公司為大會發起成員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