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環區塊鏈
㈠ 該來的終究會來, 馬雲的無人超市正式迎客!
該來的,終究還是來了。別人的無人超市,可能只是蹭個熱點,但馬雲的無人超市,絕對將掀起一場革命!
從概念曝光到現場擠爆,才剛剛一周時間。當所有人都還覺得一切還早之時,今天他就突然來了。一周前,被曝光時的場景:
巨頭們,面臨著又一次改變世界的機會;店鋪老闆們,面臨著降低成本,更高效運營店鋪的大好時機。但我們普通人,正面臨著什麼?
沒錯,還是那句話,我們正面臨的是無生意可做、無工可打、無縫可鑽。
所謂無生意可做,最直接就是「賺差價」的無生意可做,我們與工廠直連,物流強大,需要買什麼、買多少,工廠再生產,沒有囤貨,沒有中間商。
所謂無工可打,未來的世界還需要人類打工嗎?富士康流水線上出現大量機器人,劉強東開始用機器人送貨。李彥宏已經坐無人駕駛上了北京五環,馬雲的無人超市已經落地。
所謂無縫可鑽,信用時代,消滅了不公平,消滅了潛規則。區塊鏈,讓一切更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你往哪裡鑽?
所以,從今天開始變革自己,不要指望別人,從來就沒有什麼救世主。能拯救我們,能讓我們不被時代淘汰的,只有我們自己!
對於這些觀點,你怎麼看?
留言說說~
喜歡我就關注我喲!
㈡ 國內脫口秀演員,你覺得前三名應該有誰
我認為第一名非金星莫屬了,周立波、汪涵,都屬於國內脫口秀。著名演員你可以是一位演員但是你也可以口才了復印,秀得一手脫口秀。不知道在人才濟濟的娛樂圈當中,你最喜歡哪一個脫口秀的明星呢?
這城市足夠大,大到可以容忍你的一切怪癖和習慣,人們都忙碌於自己的生活,把冷漠說成對隱私的尊重,挺好的、沒事吧、那就好、還行,大家都這么說,於是你也這么說,那些找你訴苦的人,傾倒完苦水,又離開你繼續前行,你也不怎麼在意,因為你只是裝作有在聽,世界這么大,可我們還是這么孤單!—— 海派清口創始人周立波忙碌名言。
。
㈢ IT技術的就業薪資怎麼樣
在所有行業里算高的,跟金融行業有的比
㈣ 未來金融行業有可能被人工智慧取代嗎
2018年科技金融服務發展現狀與前景分析 機器人行業前景被看好,融合金融領域智能化發展大勢所趨
2018年科技金融行業發展現狀分析
要說科技金融的2018,那句老話適用:這是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P2P接連爆雷,比特幣漲少跌多,搞得人心惶惶。
但雙十一仍在打破紀錄,抖音在發掘市場,拼多多在關照五環外,機器人在料理股市……沒有什麼能夠阻擋,改變世界的嚮往。2018年,企業繼續各出奇招,新技術孕育新錢景。生存不易,生意繼續。
今年國務院出台多項政策部署緩解小微企業融資難題。9月開始執行新規,直到2020年底,向小微企業貸款的利息免繳增值稅。業內人士預計,對小微企業的幫扶將成為金融政策重點。互聯網金融也在改變傳統金融的支付、風險管理等環節,引入大數據降低徵信和放貸成本,用高科技手段清除小微企業的融資障礙。
預計2019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突破1.4萬億
據前瞻產業研究院發布的《中國科技金融服務深度調研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統計數據顯示,2013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僅僅為695.1億元。2014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突破千億元。到了2016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增長至4213.8億元,同比增長42%。截止到2017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達到了6541.4億元,同比增長55.2%。預計2018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9698.8億元。目前金融科技服務於金融機構,更偏向於實際金融業務的後端,並不是金融產業鏈中利潤最豐厚的一環,因此短時間內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很難迎來爆發式增長,或將繼續保持這樣的增速穩定增長,並預測在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將達19704.9億元。
2013-2020年中國金融科技營收規模統計及增長情況預測
數據來源:前瞻產業研究院整理
1、上市綠通道 青睞領頭羊
全國「兩會」熱議IPO綠色通道,從3月份開始,A股綠色通道盯上高科技巨頭。監管層對券商作出指導,包括生物科技、雲計算在內的四個行業若有「領頭羊」,立即向發行部報告,「即報即審」。
A股對「下一個BATJ」的呼聲已久,新華社更發文稱「中國資本市場的『BATJ』夢』該圓了!」2018年年初監管層的密集動作,體現出對新興企業的大力支持。2月9日,深交所發布戰略,要強化對這些科技大公司的服務,著力吸引一批優質企業。
眾所周知,BAT等知名科技企業大多都在境外上市,為了留住優質的好企業,監管層為優質企業開通綠色通道也是應有之義。讓股東長期持有優質上市公司股票,市場回歸價值投資,他們被寄予厚望。
2、神偷現江湖 數幣難找回
年初,日本Coincheck交易所暫停了除比特幣之外的所有加密貨幣的交易,原因是黑客攻擊了26萬用戶,並盜取了數字代幣新經幣NEM,損失價值約為5.3億美元。這是數字貨幣有史以來最大的一起盜竊案。之後,日本16家加密數字貨幣交易所成立一個自我監管小組,自查系統漏洞。這次丟失是因為該交易所數字加密貨幣交易系統存在安全風險,和數字貨幣是否加密並無關系。
今年4月,還發生一行代碼蒸發64億人民幣這樣不可思議的黑客操作。黑客找到一個代碼漏洞,與之相關的區塊鏈產品的全部市值瞬間被轉出,趨近於零。
用戶持有比特幣類加密貨幣的唯一憑證是數字地址和密鑰,因此,很難實際跟蹤到加密貨幣的持有者及其位置。正因為加密貨幣的匿名性、便捷性,交易過程難以發現、難以跟蹤、難以追回,使得此前很多非法行為(如勒索、詐騙、販毒、販槍等)選擇加密貨幣作為交易貨幣。
一般來說,盜取者通過匿名網路找到洗錢人,將「黑幣」倒入後者地址,並向洗錢人提供若干個干凈地址。洗錢人時刻關注,一旦發現干凈地址交易,便向其轉入小筆「黑幣」。如此螞蟻搬家,將「黑幣」洗白。
3、幣圈與鏈圈 冰火兩重天
上半年忽冷忽熱、下半年跌跌不休,區塊鏈貨幣轟轟烈烈一路向下。夢想破滅,薪資下調,人才離場。
2016年底全球數字貨幣總市值才177億美元。2018年1月8日,總市值高達8139億美元。而11月底又跌破1400億美元。比特幣從一枚2萬美元掉到了3千美元。有些幣從五塊錢掉到了一分錢。一些曾雄心萬丈看好比特幣的名人,也黯然退出幣圈。
有業內人士評論:上半年,多數人都是想趕緊發個幣,圍繞項目,開交易所的一大堆,自媒體的一大堆,礦場也是一大堆,但並沒有創造多大的價值。這樣的泡沫破裂是必然。
與幣圈風聲鶴唳不同,鏈圈尚較平穩。工信部5月下旬發布國內第一份官方區塊鏈產業白皮書預計:區塊鏈應用將加快落地,推動新一輪的商業模式變革,為實體經濟「降成本」「提效率」,構建誠信產業環境。有觀察者表示,《白皮書》的發布預示著區塊鏈服務實體經濟的前景看好。
工信部《白皮書》提到,區塊鏈未來3年將在實體經濟中廣泛落地;區塊鏈將加速「可信數字化」進程,帶動金融「脫虛向實」服務實體經濟。還展望說,區塊鏈監管和標准體系將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基礎繼續夯實。
工信部的區塊鏈白皮書顯示:截至2018年3月底,中國主營區塊鏈業務的公司已達456家。行業應用服務類公司數量最多,其中主要為金融行業應用服務的公司數量達到86家,主要為實體產業應用服務的公司數量達109家。此外,區塊鏈解決方案、底層平台、區塊鏈媒體及社區領域的相關公司數量均在40家以上。
有業內人士說,區塊鏈的大規模應用會率先出現在互聯網和金融行業的集中地,如上海、北京等城市,也會率先在龍頭企業出現,如在深圳的富士康、在北京的鏈家等,幾乎不可能出現在小微企業尤其是初創企業。
4、抖音鏈淘寶 變現不用愁
今年10月,抖音國內日活躍用戶已破2億,抖音也連續占據各種下載榜頭名,其商業變現令人矚目。
各大互聯網巨頭紛紛進場跑馬圈地。據不完全統計,圍繞著短視頻的商業布局,各種融資額已經超過300億元。刷抖音已能看到一波波廣告。去年抖音和品牌合作推出視頻廣告是商業化的探索。更為重要的是電商的導流。抖音選擇和阿里合作,都在促成交易後拿一筆傭金。
雙十二前一天,抖音宣布開放之前只對大V開放的購物車功能,較為活躍的實名認證賬號就有資格開通。抖音中的購物車按鈕,點擊後會跳出商品推薦信息並直達到淘寶。抖音聯手淘寶入局電商,這一舉動引發不少關注,有業內人士認為抖音已經在大步邁向消費升級的道路。
有評論說,抖音的賺錢能力或許會超過今日頭條;也有人指出:現在抖音的信息流廣告一年就能達到100億元,可能會越來越多。
除抖音外,各個短視頻平台也早在電商平台方面謀篇布局,有預計說,2018年娛樂內容營銷額將超過280億元,短視頻廣告額有望超400億元。
5、網貸生死劫 監管日益嚴
跑路、停業、提現困難……一長串P2P機構清單令人觸目驚心。上半年,頻頻傳來百億級P2P平台倒塌的聲音。僅以7月為例:
7月9日,錢爸爸發布暫停運營公告,該平台累計交易額突破325億元;同時,多多理財發布公告稱公司已失控;14日「投之家」平台爆雷;7月7日銀票網控制人投案,平台累計成交額140億元,用戶超69萬。7月,杭州公安局還對佑米金融、牛板金、杭州雲端金融等公司涉嫌非法吸收公眾存款案立案偵查……
P2P網路借貸以門檻低、收益高、操作方便靈活為賣點,迅速在互聯網金融市場占據一席之地。近年來狂飆猛進的P2P網貸行業,走過井噴期後,隨之而來的是倒閉和失聯大潮。
網貸平台的倒閉可能是受大環境的影響;更重要的是一些平台違規做信用中介,導致風險加大。
P2P成為危險的標簽,違規互聯網金融已演變成重大金融風險。全國P2P網貸行業不得不自律檢查。深圳、杭州、北京、廣州、上海等12個省市的地方互聯網金融協會自律組織均發布了關於網路借貸信息中介機構退出指引或規程性的文件。中金公司報告稱,預計只有十分之一的運營平台能夠活下來。而大部分P2P網貸平台業務仍不合規,相當多平台尚未完成銀行存管,即存在資金池和挪用資金的可能。
自2012年P2P異軍突起,到野蠻生長,再到行業洗牌,該行業已走過了一個完整的起伏周期。尤其是近兩年一系列監管規范出台,加速了行業的洗牌。作為重點整治的業態,P2P網路借貸和網路小貸領域存量風險化解清理完成時間將延長至2019年6月。
6、手機查徵信 誰知留後患
中國人民銀行5月發通知嚴管APP接入徵信系統。央行要求:「嚴格授權查詢機制,未經授權嚴禁查詢徵信報告,規范內部人員和國家機關查詢辦理流程,嚴禁未經授權認可的APP接入徵信系統。」
不用跑銀行排隊等候,只需在手機上下載個APP,輸入個人信息,就能查詢個人徵信,並在24小時內出具報告……很多手機APP確實方便,殊不知,背後卻存在嚴重的信息安全隱患。整個過程對於用戶來說都是在APP上完成的,但實質上是APP利用用戶提供的信息在徵信中心的平台上進行查詢,與用戶本人在徵信中心平台上查詢無異,APP在這個過程中充當了中介的角色。
部分代查APP運營商為用戶代查的初衷就是要獲取用戶信息,來實現其他商業目的。比如獲知某些用戶在央行徵信記錄不良的情況下,可以向該類用戶定向推銷其他金融貸款業務。而且,短時間內頻繁地查詢,同時沒有放款記錄,可能會讓銀行認為你急需資金但卻處處碰壁,因此會對你的借款申請更為謹慎。
央行嚴管後,能查詢個人徵信、接入央行徵信系統的應該只有符合條件的銀行和小額貸款公司、融資性擔保公司、村鎮銀行等金融機構。
7、各國發數幣 打算並不同
全球第一個由政府主導的數字貨幣今年出台。這款名為「石油幣」(Petro)的數字貨幣,由委內瑞拉政府出售。價值與石油掛鉤,每一個石油幣由委內瑞拉的一桶油作為擔保。過度依賴石油,過度的福利政策以及新能源的開發共同造成委內瑞拉經濟極度不堪。馬杜羅政府搭上數字貨幣熱潮,無疑希望盡快融資募集資金,挽救經濟敗局,穩定國內局勢。
雖然委內瑞拉數字幣聽上去不怎麼可靠,但有很多國家也在開發數字幣。伊朗郵政銀行或將開發加密貨幣;以色列也有發行「數字謝克爾」的計劃;俄羅斯研究「加密盧布」來規避美國制裁……
隨著互聯網支付興起和現金被冷落,瑞典、日本、新加坡和愛沙尼亞都在考慮使用加密貨幣來替代現在的法定貨幣。有報告預測,到2020年,全球數字支付交易量平均每年增長10.9%,2020年將達到近7260億筆。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也早已掛牌成立。
8、拼多多上市 引消費反思
有些人想買龍蝦,有些人還沒吃過蝦,這或許就是拼多多崛起令人疑惑的背後。
有評論說:在拼多多看來,消費升級首先要讓一部分人先用上低品質的商品,再去考慮品質如何提升。2015年成立,名氣並不響亮的拼多多,今年異軍突起,成為僅次於阿里和京東的中國第三大電商平台。
7月26日晚,拼多多在上海和紐約兩地同時敲鍾上市。代表拼多多在紐約敲鍾的是一位拼多多的用戶,前不久剛用一分錢抽中一台iPhone
X。當天拼多多股票大漲41%,盤後交易結束達到351億美元市值。
而8月1日,國家市場監管總局要求對拼多多展開調查,上市第5天,拼多多市值蒸發50億美元。拼多多以黑馬姿態殺出電商巨頭重圍,又因商品質量問題被推到風口浪尖。不過總體來看,2018年他們的財報數據不錯。
挺拼多多的人說:要知道品牌溢價高達幾倍,有些「白牌」產品質量未必不好,但沒品牌就沒有打市場的敲門磚。而拼多多或許給了這類產品一個機會。
9、俄國世界盃 支付成贏家
法國拿了冠軍,中國笑得很開心。借世界盃的春風,俄羅斯暑期的支付寶交易量猛增了75倍。
暑期支付寶交易量增長較快的國家大多地處歐洲、澳洲。隨著選擇遠距離、高端游的中國旅客不斷增多,歐洲、澳洲的商戶對移動支付興趣也在增大。暑期,加拿大支付寶交易量增長12倍,澳大利亞增長6倍,紐西蘭增長7倍,芬蘭增長5倍……
近年來,支付寶、財付通等第三方支付加速「出海」,合作版圖從東南亞延伸到歐美國家。目前,支付寶已在40多個國家和地區接入數十萬商戶,並在其中9個國家和地區與本土品牌合作完成了本地錢包的布局;財付通的微信支付接入的國家和地區已增至40個、支持13種幣種(包括人民幣)直接結算,並已取得了馬來西亞的支付牌照。
此外,針對國人出境旅遊的剛性需求——「退稅」,多家機構都積極提升服務,以避免現金退稅等待時間長、需貨幣兌換等問題。
境外44個國家和地區的30多萬家商戶已經支持銀聯卡退稅,持卡人還可在14個國家和地區體驗即買即退的「市區退稅」。微信小程序推出「騰訊退稅通」可以實現境外實時退稅,服務覆蓋26個國家和地區的77個機場。
據介紹,歐洲80個機場在開通手機退稅後,暑期使用支付寶人均退稅近1000元。因為實時到賬,且讓遊客直接能拿到人民幣,因此年輕人有一半都這樣退稅。
10、聊天機器人 順便泡股市
機器人小冰能聊天,能作詩。今年她展示了金融能力。她可以抓取滬深兩市26類上市企業發布的全部公告,自動生成摘要。即使在大量企業同時公布各自公告的高峰時刻,小冰依然能夠保持同步,約20秒即可穩定輸出。微軟表示:國內現有90%的交易員獲得其支持,而另外10%的交易員,由於是人工處理,約晚20分鍾才能得到摘要。
而螞蟻金服對外公布的數據顯示,網商銀行的花唄與微貸業務使用機器學習降低虛假交易率近10倍,為支付寶證件審核系統開發基於深度學習的OCR系統,使證件校核時間從1天縮至1秒,同時提升了30%的通過率。
法國初創公司DreamQuark利用深度學習,幫助巴黎銀行等十幾家金融機構和公司改進金融服務決策。機器學習可分析銀行和金融公司的大量數據,追蹤客戶信用記錄,從欺詐到反洗錢的檢測評分,還通過發現市場早期變化跡象管理投資組合,為客戶避免風險。
業內專家表示,機器人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前景十分良好,而未來金融領域將朝著更加智能化的方向發展,這是行業大趨勢。花旗集團總裁傑米·福雷斯表示,花旗銀行中有40%的運營職位可以完全用機器替代。未來將會有更少的員工掙更多的錢,而機器人將接管「低價值服務」。
㈤ 開發者們,2017年你們過得好嗎
回顧即將過去的 2017 年,AlphaGo 與柯潔的再次對戰、Google AI First、網路 All in AI 帶著無人駕駛上五環等讓我們迎來了人工智慧前所未有的火熱,連同的,還有層出不窮的智能音箱。
而春風得意的摩拜、ofo 則帶來了持續一年的共享單車大戰,小米與 iPhone 開啟了全面屏手機時代;更有比特幣突破 2 萬美金,許多開發者都加入了或人工智慧或區塊鏈的陣營……
回首過去一年,每位互聯網從業者都有自己的感悟,那麼,當一年將盡之時,我們是否捫心自問過,2017自己過得好么?所從事的領域是否處於行業的風口,亦或是行業泡沫即將破滅?熟悉的語言是否仍是主流,知識儲備是否滿足行業的發展,要不要轉行去做 AI?又如何緩解巨大的工作壓力,薪資是否可以更上一層樓……
如此多的困惑,在即將到來的2018年,是否已經有了答案?我們回首過去三年,同時總結 2017,從薪資到具體的技術領域,有了許多發現,希望能夠為你帶來一定的價值參考。
都說程序員高薪,可同時也面臨著巨大的工作壓力
回顧過去,通過CSDN公布的開發者調查數據顯示,全國有近5成開發者月均收入過萬,其中近7成來自一線城市。作為相對高薪的一大群體,軟體開發者們的平均工資相比上一年均有所增加,月薪在1萬元以上的開發者占總體數量的45%,較上一年度上升了12%,其中月薪在2萬以上的開發者數量同比增長67%。
在2016年,7成以上的軟體開發者月薪不同程度地得到了增長,近6成的開發者月薪增長幅度在3000元以內;近2成的開發者工資增長則在3000元以上。
但是,與薪資同時增長的,還有極大的工作壓力。97%的開發者或多或少都會感受到來自工作上的壓力,其中4成以上的開發者會頻繁地感受到來自職場的壓力,更有10%的開發者認為自己時刻處於壓力之中不得緩解。
熱門技術領域薪資優勢明顯,專業技術人才缺口較大
以2016年千播大戰之時為例,無數開發者都投身到了直播應用開發中,調查結果顯示,當時直播平台的開發者月薪主要集中在1萬元以上,直播類開發者月薪在2萬以上的佔比高於軟體開發者整體水平,其薪資漲幅也超過軟體開發者綜合水平。不難看出,熱點行業薪資依舊是高於傳統行業。
而在近兩年,比直播更熱的是人工智慧技術,事實上,從1956年人工智慧成為一門學科至今,人工智慧發展經歷了幾次起落,正如前文所說,AlphaGo之戰與眾多巨頭進擊 AI 讓AI 專業人才的需求無限放大。
但是,專業人才代表著生產力,高質量的數據是生產資料,這兩者依然是制約企業人工智慧應用能否有效落地的關鍵因素。人工智慧技術應用是一項極富挑戰性的工作,在CSDN 過往的調研中,有 58% 的企業表示缺乏專業人才,還有 40% 的企業亟需高質量數據資源。
而在應用人工智慧技術的企業中,我們發現以深度學習為代表的機器學習技術被企業大量使用。其中,近4成企業在利用深度學習技術,通過構建深層神經網路來實現自動反饋和優化預測模型的目的。每一類機器學習演算法都有對應的應用場景,企業需要同時掌握運用多種演算法解決業務問題的能力。
另一方面,分布式計算引擎Spark則是企業使用最多的機器學習框架。Spark專注於數據計算,具有內存計算速度快、運行時間短等特點,且生態系統豐富。隨著Spark版本演進越來越成熟,它能更好地適用於數據挖掘與機器學習等需要迭代的演算法中,由此吸引著越來越多的企業使用,佔28%。而在深度學習框架使用方面中,Caffe、TensorFlow位居前列。
人工智慧對應用的促進,其根本原因在於能夠提升效率並降低成本,隨著人口紅利的逐漸消失,各行各業的人工成本越來越高已成事實,提升行業效率、降低成本的人工智慧在廣泛滲透並逐步取代過去人工的方式,必然會成為越來越明顯的趨勢,而這種路徑應該是從行業智能程度由低到高開始逐步替代。首先,代替體力勞動為主腦力含金量不高的工種,其次,逐步替代腦力含金量高的行業,這是由於人工智慧技術目前還處於比較初期的發展階段,所以替代有個過程。
移動應用開發是否真的OUT了?
由於AI、區塊鏈等領域的大熱,讓此前一直處於風頭之中的移動開發落寞了,早在李彥宏便言「移動互聯網時代已經結束」,也是受整體大環境影響,不少開發者自嘲從事移動應用開發已經OUT了。
但事實上,智能手機更為廣泛的普及與運用,促使了移動應用開發類別呈現出更為細化的趨勢,針對消費者生活、工作細節的各類應用紛紛涌現。調查結果顯示,從2014年至2016年,從事移動應用開發人群逐年增長,從2014年的19%到2016年的33%,增長了近一倍。
但移動應用開發也面臨著諸多難題,通過過去的調查數據我們發現,移動應用終端適配是移動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而把用戶需求產品化並能夠盈利是移動應用面臨的最大挑戰。還是要感慨一句,即使是人工智慧大熱的今天,Android 極其嚴重的碎片化問題依然無解,Android 開發者們依然要面對著非常復雜多樣的屏幕適配工作。
移動應用終端適配是移動開發過程中遇到的主要問題
把用戶需求產品化並能夠盈利是移動應用面臨的最大挑戰
移動應用開發領域,在2016年開發者仍然呈增長趨勢,但是2016年開發者跨平台開發增長趨勢比較明顯。此外,關於支付、測試、推送服務的第三方服務也得到了快速發展,而隨著應用場景越來越多,其發展還會越來越成熟。
那麼,在2017年,整個互聯網下技術與開發者們又有了哪些新變化?
在簡單回顧過去的中國軟體開發者現狀後,我們不禁很好奇在 2017 年從技術、企業到開發者個人都發生了怎樣的變化?移動應用開發是否從連續幾年的穩步增長開始跌落?人工智慧是否將持續增長?薪資增幅有多大?為了更好地了解中國軟體開發者整體現狀、應用開發技術以及開發工具、平台狀況和發展趨勢、薪資情況等,由此更准確地繪制出中國開發者整體圖譜,同時也為未來 IT 行業趨勢和人才發展提供指導,CSDN 從 2000 年開始發起調查並發布年度中國開發者白皮書,白皮書中的數據已成為眾多企業和專家進行相關策略制定和未來趨勢判斷的重要依據。
在此,特別邀請所有的開發者小夥伴們,花上幾分鍾的時間一起來填寫這份年度開發者調查問卷(掃描文末二維碼或點擊「閱讀原文」填寫,調查鏈接:http://bss.csdn.net/cview/reg/?project_id=3645&identy_id=1890)。
為了感謝您的支持,調查結束後 CSDN 將根據用戶填寫的項目數量,隨機抽取產生獲獎者,獲獎名單預計在 2018 春節前通過 CSDN 官網、CSDN新浪官方微博以及 CSDN 微信公眾號公布。
同時,在調查報告正式發布時,參與其中的小夥伴還將率先獲得最新鮮的「2017中國開發者白皮書」電子版,了解行業熱點與技術趨勢快人一步!
㈥ 馬雲無人超市真的來了,拿了就走的夢想終將實現
2016年底,亞馬遜發布了一款全新的無人超市產品 Amazon Go。在視頻中,用戶只需用手機登陸亞馬遜賬戶、在進門時通過身份審核,就可實現真正的無人結賬,即拿即走,亞馬遜將其戲稱為Just Walk Out Technology。
普通人,正面臨著什麼
巨頭們,面臨著又一次改變世界的機會;店鋪老闆們,面臨著降低成本,更高效運營店鋪的大好時機。但我們普通人,正面臨著什麼?
沒錯,還是那句話,我們或面臨的是「無生意可做、無工可打、無縫可鑽!」
所謂無生意可做,最直接就是「賺差價」的無生意可做,我們與工廠直連,物流強大,需要買什麼、買多少,工廠再生產,沒有囤貨,沒有中間商。
所謂無工可打,未來的世界還需要人類打工嗎?富士康流水線上出現大量機器人,劉強東開始用機器人送貨。李彥宏已經坐無人駕駛上了北京五環,馬雲的無人超市已經落地。
所謂無縫可鑽,信用時代,消滅了不公平,消滅了潛規則。區塊鏈,讓一切更公開、透明、不可篡改。你往哪裡鑽?
24小時無人超市的普及只是一個剛剛開始 !
再不努力,以後你連收銀員都沒得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