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數據回溯
Ⅰ 區塊鏈數據的價值體現方式
區塊鏈數據的價值體現方式
很多人在提到大數據的時候,都會提到這樣一個觀點:數據即價值。宏觀的來看這個論點,沒什麼問題。然而,我們如果回溯一下這個觀點的論證過程,就會發現一些有意思的事情。
信息本身不具備直接變現的能力,信息的價值是在使用中得到體現的。一般人們在論證大數據的價值時,使用的邏輯是:「企業如果想要在競爭中保持不敗,那麼就需要在數據的收集和處理上不斷努力,更多的收集數據和更好的分析數據,以更多的信息支撐來創新商業模式及准確的商業決策。」
從這個論證過程,我們就可以看到,實質上「數據即價值」是由「信息不對稱」推導得來的。從股市上的很多例子我們就可以看出,如果一個上市公司在休市期間出了嚴重的問題,並且這個信息被所有人知道,開市以後,公司股票就會直接大跌。
掌握這個信息的人,並沒有實現數據變現。但如果這個信息只是極少數的人知道,那麼,這個信息就具有極強的變現能力。
經濟學有一個重要的前提基礎:「稀缺產生交換,交換引發價值」這個論斷同樣適用於數據價值。如果數據稀缺並且數據有意義,那麼它通常就能用來交換進而引發價值。
區塊鏈上的數據具有公開透明的特性,因此,區塊鏈上的數據並不具有稀缺性。如果從大數據的邏輯來看區塊鏈上的數據,那麼這些數據的價值就很低了。這是因為區塊鏈的初衷從來都不是試圖讓單個個體受益,區塊鏈是致力讓所有參與者的整體受益。
區塊鏈上的數據是公開透明並且不可篡改的,任何區塊鏈的參與者都可以利用這些數據。正是由於這些特性,使得區塊鏈「沒有任何一個中心能夠控制這個系統,數據一旦產生便不可更改。這產生了強大的信任,因此人們常說區塊鏈是一台創造信任的機器。」
論證區塊鏈上的數據的價值,正確的邏輯是:「由於區塊鏈上的數據降低了整體行業的交易成本,這就是區塊鏈上數據的價值體現。」
因此,我們說區塊鏈上的數據價值更多體現為一種使用價值,而不是一種交換價值。使用價值高交換價值低的東西,通常都是一些人類生存所必須的基礎物資,在經濟學的很多理論中,都舉「水」「空氣」這些東西作為例子,來論證交換價值和使用價值之間的關系。基於這樣的類比,我們可以得出結論:區塊鏈也是一種底層的基礎設施。
事實上,區塊鏈和互聯網是非常相似的,互聯網作為信息社會底層的基礎設施,上面承載了海量的財富和價值,但互聯網核心路由器、核心網路上面的數據,人們很少去關注它。區塊鏈也應如此,區塊鏈技術將作為未來信用社會和價值互聯網的底層基礎設施,人們將更多關注在區塊鏈的商業模式和具體應用上,區塊鏈底層數據的形態和具體內容將不再得到大多數人的重視,而底層技術極大可能上將會趨於統一化。
Ⅱ 區塊鏈和大數據分析有什麼關系
大數據和區塊鏈兩者之間有個共同的關鍵詞:分布式,代表了一種從技術權威壟斷到去中心化的轉變。
分布式存儲:HDFS vs. 區塊
大數據,需要應對海量化和快增長的存儲,這要求底層硬體架構和文件系統在性價比上要大大高於傳統技術,能夠彈性擴張存儲容量。谷歌的GFS和Hadoop的HDFS奠定了大數據存儲技術的基礎。另外,大數據對存儲技術提出的另一個挑戰是多種數據格式的適應能力,因此現在大數據底層的存儲層不只是HDFS,還有HBase和Ku等存儲架構。
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架構,它在本質上是一種去中心化的分布式賬本。區塊鏈技術作為一種持續增長的、按序整理成區塊的鏈式數據結構,通過網路中多個節點共同參與數據的計算和記錄,並且互相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從這一點來說,區塊鏈技術也是一種特定的資料庫技術。由於去中心化資料庫在安全、便捷方面的特性,很多業內人士看好其發展,認為它是對現有互聯網技術的升級與補充。
分布式計算:MapRece vs. 共識機制
大數據的分析挖掘是數據密集型計算,需要巨大的分布式計算能力。節點管理、任務調度、容錯和高可靠性是關鍵技術。Google和Hadoop的MapRece是這種分布式計算技術的代表,通過添加伺服器節點可線性擴展系統的總處理能力(Scale Out),在成本和可擴展性上都有巨大的優勢。現在,除了批計算,大數據還包括了流計算、圖計算、實時計算、交互查詢等計算框架。
區塊鏈的共識機制,就是所有分布式節之間怎麼達成共識,通過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去認定一個記錄的有效性,這既是認定的手段,也是防止篡改的手段。區塊鏈主要包括四種不同的共識機制,適用於不同的應用場景,在效率和安全性之間取得平衡。以比特幣為例,採用的是「工作量證明」(Proof Of Work,簡稱POW),只有在控制了全網超過51%的記賬節點的情況下,才有可能偽造出一條不存在的記錄。
Ⅲ 區塊鏈是通過哪種方式傳輸數據的
區塊鏈是一種按照時間順序將數據區塊以順序相連的方式組合成的一 種鏈式 數據結構, 並以密碼學方式保證的不可篡改和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 本。廣義來講,區塊鏈技術是利用塊鏈式數據結構來驗證與存儲數據、利用分布式節點共識演算法來生成和更新數據、利用密碼學的方式保證數據傳輸和訪問的安全、利用由自動化腳本代碼組成的智能合約來編程和操作數據的一種全新的分布式基礎架構與計算範式。
Ⅳ 區塊鏈數據會無限增長下去嗎
你好,當然會的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 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比特幣白皮書英文原版[1]其實並未出現 blockchain 一詞,而是使用的 chain of blocks。最早的比特幣白皮書中文翻譯版[2]中,將 chain of blocks 翻譯成了區塊鏈。這是「區塊鏈」這一中文詞最早的出現時間。
Ⅳ 什麼是數據區塊鏈(BlockChain)
區塊鏈是分布式數據存儲、點對點傳輸、共識機制、加密演算法等計算機技術的新型應用模式。區塊鏈(Blockchain),是比特幣的一個重要概念,
它本質上是一個去中心化的資料庫,同時作為比特幣的底層技術,是一串使用密碼學方法相關聯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一批次比特幣網路交易的信息,用於驗證其信息的有效性(防偽)和生成下一個區塊。
(5)區塊鏈數據回溯擴展閱讀
大多區塊鏈公鏈受到了擴展性的限制。區塊鏈技術最大的特徵就是去中心化,這就要求網路中的所有賬本都需要處理記賬流程。分布式記賬的安全性高,誤操作率低,還具有政治中立性和正確性。
但是區塊鏈技術在擁抱了這些特性的同時,犧牲掉了擴展性,無法滿足個性化監管,在保護數據隱私方面略顯不足。而且,隨著的賬本數量的增長,交互延遲會呈指數式增長,也就是說區塊鏈網路中的賬本越多延遲就會越高。
Ⅵ 如何查詢存證數據的區塊鏈信息
通過易保全進行區塊鏈存證、網路取證的數據都能在線出具相關證書,通過證書上的備案號,可直接通過易保全和相關仲裁委官網進行區塊鏈查詢,包括保全主體、保全時間戳、廣州互聯網法院證據編號、區塊鏈哈希值等相關信息。
Ⅶ 區塊鏈的數據可以修改嗎
理想狀態是不能修改的,區塊鏈只能增加不能修改刪除。 以太坊雖然可以修改刪除賬戶數據,但是也只是狀態機層面的, 是通過transaction或者event進行的狀態轉換,之前的狀態不會被修改刪除。
如果是pow演算法:如比特幣等。 用戶往往會同步算力最好的新增鏈。 而且每一個交易會有6個塊的延遲。 所以每當我們去製造一個假的塊,我們通常需要同時將前面六個塊的pow全部做出來而且這6個塊累計的pow需要比真實主鏈(主鏈是多有誠實用戶共同維護的)的pow高才可以保證每次都能成功,所以需要掌握51的算力
Ⅷ 在區塊鏈中,記錄的數據是以什麼形式儲存的
加密代碼。每幾分鍾就有一個新的區塊生成,裡面儲存了不同的信息由不同的密碼(雙鑰)構成。
Ⅸ 區塊鏈存證 是否能讓電子數據全鏈路可信
越多的企業加入到數字化轉型的隊伍中來,如何有效保障數據安全將成為這個時代核心競爭力。2012年,新修改的《民事訴訟法》和《刑事訴訟法》正式把電子數據列入法定的證據分類,電子數據的相關法律法規開始頒布,電子數據開始走向了歷史舞台。
然而,鑒於電子數據具有可復制、易篡改、難固證、難舉證等特性,電子證據迫切需要一種專業可靠且司法可信的技術,來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的信任問題。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加密可溯源等顯著優勢,可以很好地保證上鏈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一旦被篡改或偽造即可被發現,同時,由於區塊鏈具有分布式記賬的特點,即使刪除個別節點上的數據,其他節點仍然能完整地保存數據,保證整個區塊鏈存證系統的正常運轉。
2018年,最高法在《關於互聯網法院審理案件若干問題的規定》,明確指出:當事人提交的電子數據,通過電子簽名、可信時間戳、哈希值校驗、區塊鏈等證據收集、固定和防篡改的技術手段或者通過電子取證存證平台認證,能夠證明其真實性的,互聯網法院應當確認。這是從司法層面首次肯定區塊鏈技術在電子數據方面的法律效力。
基於以上優勢,區塊鏈天然適用於電子數據數據存證。引入區塊鏈存證,可以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真實性、合法性問題,使電子數據存證過程具有更高的可信賴性。易保全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電子數據從產生、存證,到公證、舉證等全鏈路可信問題:上鏈時,利用區塊鏈保障存證數據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上鏈後,利用保全鏈上的各司法節點保障數據的可信性與安全性;訴訟時,證據直通互聯網法院提高維權效率。
Ⅹ 請問區塊鏈和大數據之間有什麼樣的關系
區塊鏈和大數據都是熱門的話題,大數據的發展早於區塊鏈,目前已經成為了一個龐大的產業,而將發展中的區塊鏈技術與大數據相結合,就會碰撞出不一樣的效應。從技術角度看,大數據技術用信任換取了計算資源,而區塊鏈技術用計算資源換取了信任,所以兩者的結合就掀起了信息安全的新浪潮。基於區塊鏈分布式數據存儲、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可信任等特性,重慶金窩窩網路科技集團組建了強大的區塊鏈研究團隊,專業提供以區塊鏈為底層技術的大數據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