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學術應用
Ⅰ 涉及區塊鏈技術在中國的產業應用方面有關技術與應用的哪些表述是錯誤的
區塊鏈標准進程在2021年實現飛躍
國內外各大機構都在積極牽頭區塊鏈標準的制定。從全球范圍內看,不同國家對標準的著重點不一樣。牛津大學網路空間安全中心主任、可信計算國際標准組專家安德魯·馬丁表示,美國更關注基礎共性的標准;德國更偏向工程化的標准,工業區塊鏈是該國的重點;日本則更關注服務類標准,如基於區塊鏈的服務和應用實踐等。
目前,中國對區塊鏈技術標準的制定主要體現在基礎設施方面,應用和服務佔比較小。中國是最早開展區塊鏈標准化工作的地區之一,早在2016年10月,隨著中國區塊鏈技術和產業發展論壇成立,中國就開啟了區塊鏈和分布式記賬技術領域的標准化工作。
中國作為區塊鏈技術應用大國,在推動區塊鏈標準的制定上同樣發揮著重要的作用。2021年7月,國際電信聯盟電信標准化部門(ITU-T)第13組(SG13)會議期間,在中國電信研究院區塊鏈團隊的共同努力下,由中國電信牽頭的兩項區塊鏈標准,經與來自中、美、英、加、韓多國專家多輪討論協商,最終正式立項通過。兩項標准如下所示:
從中國國內區塊鏈標准現狀出發,據全國標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全國團體標准信息平台、企業標准信息公共服務平台,以及01區塊鏈不完全統計,截止2021年底,我國已發布153項區塊鏈標准,其中包含8項國家標准、3項行業標准、18項地方標准、70項區塊鏈團體標准以及54項企業標准。
2021年是中國區塊鏈標准化工作突飛猛進的一年,單年新增82項區塊鏈相關標准,占現有區塊鏈標准總數的53%。其中,2021年共新增5項國家標准、1項行業標准、 3項地方標准、44項區塊鏈團體標准以及29項企業標准。新增行業、地方標准以及國家標准
從行業分類來看,屬於信息傳輸、軟體和信息技術服務業的標准共計79項,佔比52%,其次是金融業(30項),佔比19%,隨後是其他互聯網服務(14項,9%)和科學研究和技術服務業(11項,7%)。此外,區塊鏈技術標准還涉及批發和零售業、租賃和商務服務、教育服務等行業。總體上看,我國對區塊鏈技術標準的研究仍以基礎設施為主,應用層面的標准有待進一步開發。結合118項出台的地方和企業相關區塊鏈技術標准來看,從地區分布上,江蘇省以出台26項區塊鏈標准位居第一,廣東省以23項緊隨其後。北京市、上海市和浙江省以十餘件區塊鏈標准位於第二梯隊。位於第三梯隊的包括福建省、湖南省和貴州省等地。總體看,各地區區塊鏈標准成果與地區區塊鏈相關企業規模和政策扶持力度息息相關。
區塊鏈標准化的三大難點
The Global Standards Mapping Initiative(GSMI)發布的Global Standards Mapping Initiative:An overview of blockchain technical standards(全球標准制定倡議:區塊鏈技術標准概述)中繪制了來自30多個技術標准制定實體、185個司法管轄區和近400個行業集團的數據。該報告梳理出目前區塊鏈標准制定中仍需突破的關鍵點。
(1).區塊鏈術語仍缺乏統一定義
目前,區塊鏈行業缺乏統一定義和術語是該行業發展需要突破的關鍵問題。不同機構下對區塊鏈相關術語缺乏統一性和確定性定義,盡管這些差異似乎很微小,但卻會在整個標準的開發和實施過程中被放大,並直接影響到各機構對區塊鏈相關技術的解釋差異。
(2).標准制定領域既有差距,也有重疊
區塊鏈標准化過程中存在標准內容和范圍的差別與重疊。這主要體現在以下幾個方面:一是區塊鏈標准在技術堆棧的分層方法因組織而異,如面向網路的標准與面向應用層的標准。二是區塊鏈在垂直行業的應用中涉及如金融機構、合規機構等多主體,而不同主體在制定標准缺乏一致性步調。三是區塊鏈與其他高度標准化的技術領域重疊,如密碼學、零知識證明等,這些技術也對區塊鏈標准和技術軌跡存在重大影響。
(3).標准受地理因素、制定者的專業和角色影響
目前,區塊鏈標准制定的主體主要位於歐洲、北美和中國,雖然一些機構有意通過地方團體或區域代表將全球聲音納入其倡議,但許多機構仍然缺乏全球代表性。這導致標准制定會受某些地區基礎設施、監管和文化等因素影響。標准制定過程中缺乏代表性還體現在制定主體的專業知識,這導致標准研發方向有所「偏好」,所制定的標准未必使技術的最終使用者收益。此外,制定標準的「角色」同樣導致標准化過程的透明度問題,如生產者開展的標准化工作引發消費者在該過程受到排斥甚至是剝削的擔憂。
(二)區塊鏈技術的演進趨勢
根據中國信息通信研究院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 2021》,目前,區塊鏈開始步入以「信任鏈」「協作鏈」為導向的新發展階段。一方面,隨著數據這一生產要素的重要性凸顯,區塊鏈技術支持低成本構建數據全流程信任通道,通過搭建「信任鏈」助力產業數字化轉型。另一方面,區塊鏈自身也正在技術、應用和產業維度等方面全面升級,通過構建可信協作網路的方式深度服務於各個交叉領域和主體。
就區塊鏈技術演進趨勢來看,中國信通院發布的《區塊鏈白皮書(2021年)》將區塊鏈技術分為核心技術、擴展技術和跨鏈技術三大類。三大類技術在發展趨勢上呈現出不同特點,但總體上看,目前區塊鏈技術架構已趨於穩定,圍繞產業區塊鏈場景實際需求,相關技術朝著「高效、安全、便捷」持續演化。
1. 區塊鏈核心技術漸進式創新
2021年區塊鏈整體技術未有明顯突破,但核心技術的漸進式創新仍在持續,其中對等網路、共識機制、智能合約的優化改進最為突出。核心技術優化具體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一是對等網路深度優化,螞蟻鏈推出BTN( Blockchain Transmission Network),提升區塊鏈節點的通信能力,加速區塊鏈網路數據傳輸;長安鏈發布自研P2P網路 Liquid代替開源組件ibp2p,提升區塊鏈系統兼容性和通信效率。
二是非同步共識演算法取得進展,中科院軟體所張振峰團隊與美國新澤西理工學院共同提出的國際上首個完全實用的非同步共識演算法小飛象拜占庭容錯演算法( DUMBOBET),有望應用於實際生產環境。
三是智能合約開發框架持續探索, FISCO-BCOS發布基於Rust的新型Wasm合約語言框架Liquid,探索智能合約新模式。國內區塊鏈技術呈點狀突破態勢,對於細分技術領域邊界的探索力度不斷加大,整體技術水平持續提升。
2. 擴展技術提升區塊鏈服務能力
擴展技術上看,區塊鏈技術與其他相關技術如物聯網、隱私計算和雲計算的結合實現了技術之間的相互補充,也擴展了區塊鏈服務能力的相關技術。這三大技術在2021年同樣也是火熱的賽道。
區塊鏈與物聯網的結合能夠實現打通數字世界和物理世界的可信連接通道。物聯網設備可有效提升上鏈數據真實性,而區塊鏈也能為數據要素流轉和價值挖掘提供可信保障,二者結合能夠促進數據要素發揮作用,促進區塊鏈在物聯網的應用拓展。
區塊鏈加隱私計算是新興的火熱賽道,二者技術的結合能夠取長補短,為實現數據價值共享提供了新的技術路徑和解決思路。將隱私保護技術內嵌入區塊鏈底層設施,在實現數據「可用不可見」的基礎上,促進多方數據的協作和共享。
區塊鏈與雲計算的結合BaaS(Blockchain as a Service,區塊鏈即服務)以雲計算為基礎,通過融合區塊鏈底層、集成開發工具、智能合約管理、自動化運維、數字身份、跨鏈服務等功能,實現區塊鏈底層和應用一站式開發與部署。螞蟻、騰訊、華為、趣鏈等主流BaaS平合現已具有多引擎支持、多模式部署、多節點統管理等能力。
3. 跨鏈互操作緊迫性問題突出
隨著區塊鏈應用廣度與深度的不斷拓展,不同區塊鏈平台之間跨鏈難、上層應用系統與底層鏈切換難、鏈上鏈下可信交互難的三難問題逐漸凸顯,其中,鏈間互操作尤其重要,最為緊迫,也是行業公認的焦點難點。
跨鏈互通主要技術手段包括公證人機制、側鏈/中繼鏈、哈希時間鎖定、分布式私鑰控制四類,以上跨鏈項目從技術層面驗證了鏈間互操作的可行性,但受制於技術、應用、流程機制等因素,整體上仍處於早期階段。
Ⅱ 蘇州面向全國「發帖」聚力,如何加快創建區塊鏈技術應用高地
蘇州工業園區舉辦「可信區塊鏈產城合作交流大會暨蘇州工業園區區塊鏈場景發布會」,以搭建國內區塊鏈學術交流、技術協同創新、產業融合的重要交流平台為契機,全面拉開區塊鏈產業加速發展的序幕。下一步,園區將持續優化產業生態,通過政、企、研、金多方合作,推動區塊鏈從理論到應用、從技術到場景的全方位突破,集智聚力打造江蘇省首個「區塊鏈技術創新應用試驗區」。
區塊鏈具有去中心化、分布式記賬、加密可溯源等顯著優勢,可以很好地保證上鏈數據的完整性和真實性。一旦被篡改或偽造即可被發現,同時,由於區塊鏈具有分布式記賬的特點,即使刪除個別節點上的數據,其他節點仍然能完整地保存數據,保證整個區塊鏈存證系統的正常運轉。 基於以上優勢,區塊鏈天然適用於電子數據數據存證。引入區塊鏈存證,可以有效解決電子證據真實性、合法性問題,使電子數據存證過程具有更高的可信賴性。未來的行業趨勢將會基於「區塊鏈+」的模式發展。易保全利用區塊鏈技術,可以很好地解決電子數據從產生、存證,到公證、舉證等全鏈路可信問題:上鏈時,利用區塊鏈保障存證數據的原始性和完整性;上鏈後,利用保全鏈上的各司法節點保障數據的可信性與安全性;訴訟時,證據直通互聯網法院提高維權效率。
Ⅲ 區塊鏈除了發幣,無幣區塊鏈應用的場景有哪些
金融行業
區塊鏈在金融行業的應用應該是最多的。
比如OMG(嫩模幣)2017年5月,omise宣布與支付寶合作推出一款電子錢包,是在自己的支付服務套件中整合「支付寶」支付解決方案, 幫助泰國本地電子商務商戶接受來自中國遊客的線上支付交易。
再比如PPT,它是是一個基於區塊鏈的票據金融交易系統。
博彩
博彩行業大概是在去年進入的區塊鏈,為什麼博彩會青睞區塊鏈,因為區塊鏈提供了一個相對公平的競猜系統,為什麼說相對公平,前文的介紹能看到,區塊鏈是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
比如WICC(維基鏈)它是可以實現資產發行、競猜應用、版權溯源、互助保險、去中心化交易所、跨境結算等豐富的應用場景。
比如STX(拳王幣)stox應用程序旨在提供預測市場應用程序的完整功能,而不需要任何中央伺服器。預測市場需要諸如事件策劃、市場 製作、向交易者提供信息和分析、報告事件結果,當然還有收集和付款等功能。
我相信,如果把現在的彩票行業架設到區塊鏈上,那麼人們的購買熱情會越來越高,因為太多內幕讓人們放棄了這些。
物聯網
物聯網在區塊鏈上的應用還是很多的,因為區塊的可追溯性和即時性非常適應這個行業。
比如DATA就是物聯網概念,它是是一個去中心的p2p網路。 數據源可以與整個網路中任意節點連接,然後發布數據,網路將立即發送給訂閱者。通過分片模式實現水平可擴展性。這在物聯網應用上時效性和准確性是非常重要的。
游戲產業
比如GTC(G幣)是由game.com全球發行的基於以太坊erc20的去中心化數字資產,g幣致力於成為全球游戲行業的通用數字貨幣標准。
比如MANA 它是一個分布式共享虛擬平台。在這個平台上,用戶可以瀏覽和發現內容,並與其他人和實體互動。用戶還可以通過基於區塊鏈的土地賬本宣稱對虛擬領地的所有權。領地由直角坐標(x,y)來劃定,其所有者可以決定領地上發布的內容,包括從靜態 3d 場景到游戲等互動式系統。
還有其他許多產業,大帝不一一列舉,列舉了幾個有代表性的,為了說明什麼?說明區塊鏈絕對不僅僅就是幣幣的交易,它是有真實落地項目,並且是有真實實際用途的一種時代變革的產物。
人類社會的發展其實就像區塊鏈一樣,是不可逆不可阻擋的,就我的感覺,區塊鏈早晚走進千家萬戶,不論牛熊,握好手裡的價值幣,同花順已經開始數字貨幣的報價,說明社會正在一步一步的接納它,社會發展的力量不是哪個國家或者哪個人可以阻擋的。
Ⅳ 《區塊鏈核心技術與應用》pdf下載在線閱讀全文,求百度網盤雲資源
《區塊鏈核心技術與應用》(鄒均)電子書網盤下載免費在線閱讀
鏈接: https://pan..com/s/1UOvg6VlKPGiK6PVL8Ji_Sw 提取碼: r1fw
書名:區塊鏈核心技術與應用
作者:鄒均
豆瓣評分:8.6
出版社:機械工業出版社
出版年份:2018-8-1
頁數:388
內容簡介:
知名專家聯袂推薦,實力專家聯合撰寫,權威性、全面性、透徹性毋庸置疑。深度講解區塊鏈核心技術、平台與應用開發,涵蓋架構、共識、加密、P2P、比特幣、以太坊、Hyperledger、EOS、潛力框架、問題與測評等。本書分為三篇,內容解讀如下。
基礎篇(第1~6章),著重講解區塊鏈技術思想、通用架構和核心技術。該部分寫作時注意通俗易懂且兼顧全局,是學習基石與藍圖,涵蓋區塊鏈思想與價值、通用架構模型、基礎概念與核心技術(加密、共識、P2P網路等)。
實戰篇(第7~9章),講解主流的區塊鏈開發平台比特幣、以太坊、Hyperledger Fabric的核心機制、技術細節,並給出點對點的電子現金系統、智能合約開發、完整的Fabric網路構建與應用開發三個案例。
進階篇(10~12章),為進一步提升讀者開發能力、眼界與研究方向,涵蓋三個方面:① 可能的發展方向,以及一些富有潛力、特色的區塊鏈平台(EOS、Cardano、IOTA等);② 區塊鏈開發需要考慮的各種問題,包括技術局限、各種安全問題與漏洞、應對措施;③區塊鏈測評,從6個層面和8大類質量指標來設計區塊鏈項目評測點和測試用例。
作者簡介:
鄒均 於斌 庄鵬 邢春曉 等著:鄒均,廣電運通區塊鏈科技有限公司CEO、中關村區塊鏈聯盟副秘書長。主編技術暢銷書《區塊鏈技術指南》,在領先的國際會議和期刊上發表論文20餘篇,其中區塊鏈論文獲IEEE ICWS最佳論文獎,共識演算法論文由國際頂級期刊《Transaction on Service Computing》收錄並刊登。曾榮獲澳中校友會「傑出校友獎」、麥考瑞大學「校長獎」。
於斌,現任北郵在線教育投資集團總裁、中國電子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中關村區塊鏈產業聯盟專家,是上海財經大學,亞洲財經商學院特聘教授。北京郵電大學通信與信息系統專業博士,主編《金融科技概論》等專著4本,曾獲得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教育部一等獎。網路教育、金融科技、區塊鏈等領域專家。
庄鵬, IBM全球服務金融服務部高級顧問經理、資深架構師。14年金融行業架構設計與戰略咨詢規劃經驗。擁有豐富的服務轉型、大型企業級分布式系統架構設計、大數據分析、金融支付方面的豐富實施經驗。最近三年專注於區塊鏈和分布式賬本架構研究,區塊鏈相關應用和數字貨幣咨詢研究,多次作為區塊鏈峰會的講師、培訓專家。
邢春曉,清華大學信息技術研究院和互聯網產業研究院副院長,主要研究領域:計算機軟體與理論,資料庫和數據倉庫、大數據管理和分析,知識工程和軟體工程、區塊鏈與數字經濟、智慧城市(政務,商務,文化和醫療健康)等領域。發表學術論文350餘篇,其中SCI 40餘篇、EI 150餘篇,發明專利40項。
Ⅳ 區塊鏈的學術會議,求推薦
我只在這本計算機科學與應用學術期刊上看到了這類學術研究,你也可以去看
Ⅵ 業界和學術界有時也稱區塊鏈為____技術
摘要 分布式記賬技術是分布在多個節點或計算設備上的資料庫,每個節點都可以復制並保存一個分類帳,且每個節點都可以進行獨立更新。它的特徵是分類賬不由任何中央機構維護,分類賬的更新是由每個節點獨立構建和記錄的。
Ⅶ 如何學習區塊鏈技術
1.
第一階段:區塊鏈技術理論入門基礎適合對於區塊鏈技術有多方面需求的同學學習使用,是目前整理的最全面,最新...
2.
第二階段:區塊鏈技術研發入門到精通簡介:毫無疑問,區塊鏈技術在當下是一個非常火的新技術,受到全球各大型IT...
3.
第三階段:最新高值精選電子書全集簡介:除了視頻教程,我...
查看全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