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福費廷賣出
『壹』 我想了解中國銀行對公福費廷
產品簡介 指銀行無追索權地買入因商品、服務或資產交易產生的未到期債權,該債權通常由金融機構承兌/承付/保付。福費廷業務的市場運作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業務指銀行直接從出口商無追索地買入未到期債權;二級市場業務是未到期債權在銀行(或福費廷商)間買賣。 辦理福費廷,既可以將買斷的債權持有至到期日,也可以根據承兌/承付/保付銀行的國家風險及其資信狀況、市場變化及我行授信額度和風險政策等情況,將未到期債權在二級市場轉賣。包括以公開轉賣或風險參與的形式賣斷。 公開轉賣是我行(賣出銀行)將未到期的債權無追索權地轉讓給其他銀行/福費廷商(買入銀行),買入銀行成為未到期債權持有人,並向我行支付融資款項。 風險參與是我行(風險出讓人)按照約定的比例和條件,將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未到期債權的風險出讓給其他銀行 / 福費廷商(風險參與人)。根據風險參與人是否融資,又分為融資性風險參與和非融資性風險參與。 融資性風險參與(Funded Risk Participation)指風險參與人將其參與份額的貼現款項支付給風險出讓人,風險出讓人在債權到期日收回款項後,按照風險參與人參與的比例支付給參與人應得份額。如債權到期後,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不付款,風險參與人對風險出讓人無追索權,但是風險出讓人應將未收匯事宜及時通知風險參與人。通常根據協議,風險出讓人需根據風險參與人的要求,配合風險參與人向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追索貨款或進行法律訴訟。 非融資性風險參與(Unfunded Risk Participation)指風險參與人承諾如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到期不履行付款義務,風險參與人將向風險出讓人按照其參與風險的比例支付債權款項,而風險參與人不向風險出讓人提前貼現。風險出讓人應將到期未收匯事宜及時通知風險參與人。非融資性風險參與類似於一種付款擔保。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貳』 中國銀行對公福費廷是什麼
產品簡介 指銀行無追索權地買入因商品、服務或資產交易產生的未到期債權,該債權通常由金融機構承兌/承付/保付。福費廷業務的市場運作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業務指銀行直接從出口商無追索地買入未到期債權;二級市場業務是未到期債權在銀行(或福費廷商)間買賣。 辦理福費廷,既可以將買斷的債權持有至到期日,也可以根據承兌/承付/保付銀行的國家風險及其資信狀況、市場變化及我行授信額度和風險政策等情況,將未到期債權在二級市場轉賣。包括以公開轉賣或風險參與的形式賣斷。 公開轉賣是我行(賣出銀行)將未到期的債權無追索權地轉讓給其他銀行/福費廷商(買入銀行),買入銀行成為未到期債權持有人,並向我行支付融資款項。 風險參與是我行(風險出讓人)按照約定的比例和條件,將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未到期債權的風險出讓給其他銀行 / 福費廷商(風險參與人)。根據風險參與人是否融資,又分為融資性風險參與和非融資性風險參與。 融資性風險參與(Funded Risk Participation)指風險參與人將其參與份額的貼現款項支付給風險出讓人,風險出讓人在債權到期日收回款項後,按照風險參與人參與的比例支付給參與人應得份額。如債權到期後,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不付款,風險參與人對風險出讓人無追索權,但是風險出讓人應將未收匯事宜及時通知風險參與人。通常根據協議,風險出讓人需根據風險參與人的要求,配合風險參與人向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追索貨款或進行法律訴訟。 非融資性風險參與(Unfunded Risk Participation)指風險參與人承諾如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到期不履行付款義務,風險參與人將向風險出讓人按照其參與風險的比例支付債權款項,而風險參與人不向風險出讓人提前貼現。風險出讓人應將到期未收匯事宜及時通知風險參與人。非融資性風險參與類似於一種付款擔保。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最新業務變動請以中行官網公布為准。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叄』 區塊鏈對哪個公司影響大,寫論文,哪個公司好分析好寫一點
摘要 2018年對於區塊鏈是不平凡的一年,這一年數字貨幣的暴漲暴跌,各類技術的蓬勃發展,都讓更多的人關注到了這個領域。
『肆』 中行福費廷是什麼業務
中行福費廷指銀行無追索權地買入因商品、服務或資產交易產生的未到期債權,該債權通常由金融機構承兌/承付/保付。福費廷業務的市場運作分為一級市場和二級市場。一級市場業務指銀行直接從工商客戶(賣方)無追索地買入未到期債權;二級市場業務是未到期債權在銀行(或福費廷商)間買賣。辦理福費廷,既可以將買斷的債權持有至到期日,也可以根據承兌/承付/保付銀行的國家風險及其資信狀況、市場變化及我行授信額度和風險政策等情況,在買入當時或持有一段時間後,將未到期債權在二級市場轉賣。包括以公開轉賣或風險出讓的形式賣斷。
公開轉賣是我行(賣出銀行)將未到期的債權無追索權地轉讓給其他銀行/福費廷商(買入銀行),買入銀行成為未到期債權持有人,並向我行支付融資款項。
風險參與是我行(風險出讓人)按照約定的比例和條件,將持有的全部或部分未到期債權的風險出讓給其他銀行/福費廷商(風險參與人)。根據風險參與人是否融資,又分為融資性風險參與和非融資性風險參與。
融資性風險參與(Funded Risk Participation)指風險參與人將其參與份額的貼現款項支付給風險出讓人,風險出讓人在債權到期日收回款項後,按照風險參與人參與的比例支付給參與人應得份額。如債權到期後,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不付款,風險參與人對風險出讓人無追索權,但是風險出讓人應將未收匯事宜及時通知風險參與人。通常根據協議,風險出讓人需根據風險參與人的要求,配合風險參與人向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追索貨款或進行法律訴訟。
非融資性風險參與(Unfunded Risk Participation)指風險參與人承諾如債務人或承兌/承付/保付銀行到期不履行付款義務,風險參與人將向風險出讓人按照其參與風險的比例支付債權款項,而風險參與人不向風險出讓人提前貼現。風險出讓人應將到期未收匯事宜及時通知風險參與人。非融資性風險參與類似於一種付款擔保。
如有疑問,歡迎咨詢中國銀行在線客服或下載使用中國銀行手機銀行APP咨詢、辦理相關業務。
以上內容供您參考,業務規定請以實際為准。
『伍』 TRCKCHZZ是哪個銀行
這個屬於光大銀行。
『陸』 金融科技的風口,貿易金融如何追
近年來,科技浪潮對於金融行業的改變已經成為眾所周知的事實。圍繞大數據、雲計算、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技術在金融領域的應用和研究成為熱點,進一步催生了金融科技(Financial Technology)這一全新概念。金融科技覆蓋的領域比互聯網金融更廣泛,在互聯網技術基礎之上運用了大數據、雲計算、物聯網、區塊鏈、人工智慧等更前沿的信息技術,力圖以技術突破提高金融效率,進而創造新的價值,主要的業務領域包括支付結算、資金籌集、財資管理和技術服務。
2017年開始,金融科技的趨勢更加醒目。一方面,中國人民銀行正式設立了金融科技委員會,明確了金融科技的地位及其在驅動金融創新、更好服務實體經濟方面起的重要作用;另一方面,工、農、中、建、交五大行分別與網路、阿里、騰訊、京東、蘇寧五大互聯網公司達成合作,顯示了銀行業對於金融科技領域的充分重視和迅速跟進。
相關專家表示,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技術正日益成熟,開始應用於金融服務領域,嘗試解決金融與實體經濟對接之間的安全與信任問題。這意味著在金融科技的驅動下,金融和實體經濟一起融合發展,服務能力和水平邁向新台階的全新時代即將到來。
1.金融科技倒逼銀行思維模式轉變:作為商業銀行的基礎性業務,貿易金融業務承擔了集支付、結算、存款、貸款、融資、信用擔保等為一體的綜合性服務內涵,以強負債拉動、高收益產出、低資源消耗等優勢,凸顯其在銀行經營中的重要性。通過金融科技除了可以減少重復勞動、提高核對的准確性、交互的便捷性,更可以通過對結構化和非結構化數據的綜合分析運用,挖掘原先難以覺察的信息、關系和趨勢,在提升數據獲取、分析和應用能力的基礎上挖掘新的業務機會,提升風險防控能力。因此貿易金融業務也需順應趨勢,轉變模式,運用金融科技手段提高貿易金融服務能力。
隨著網路技術的發展,銀行在貿易金融領域運用科技手段已經有一定的技術積累。例如在銀行開立信用證環節,利用目前比較成熟的OCR(光學字元識別)、ICR(智能字元識別)等數字技術,可以直接提取申請書數據並轉化為信用證,取代繁瑣的人工錄入。2017年3月,中國光大銀行跨境電子商務支付系統正式上線,該系統根據跨境電子商務一站式需求的特點設計,集結售匯、收付款為一體,第三方支付機構可順利完成線上結售匯、收付匯等多樣化操作,為跨境電子商務支付交易提供全流程跨境支付金融服務。光大銀行跨境電子商務支付系統的推出,打通了第三方支付機構境內外資金往來通道,完善了銀行跨境金融服務體系。
2.銀行業積極試水「區塊鏈+貿易金融業務」:(一)國內信用證,2017年7月,民生銀行與中信銀行首創了基於區塊鏈的國內信用證信息傳輸系統(簡稱BCLC)(一期)。這是國內銀行業首次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信用證結算領域。不僅能縮短原先銀行間傳遞紙質信用證的寄送時間,還使信用證各個環節更加透明和可追蹤,避免錯誤和欺詐的發生。2017年9月,蘇寧銀行成功接入BCLC,2018年4月,民生銀行寧波分行通過BCLC,成功辦理了首單區塊鏈國內信用證業務,首單區塊鏈國內信用證的成功試水,不僅有效提升了開證效率,改善了客戶體驗,更拓寬了貿易金融渠道。(二)福費廷交易,2017年11月,中國建設銀行完成首筆區塊鏈福費廷交易(Forfeiting,包買票據或票據買斷的資金融通形式),金額近一億元人民幣。這是繼實現區塊鏈技術在國內信用證領域的應用後,建設銀行在「區塊鏈+貿易金融」領域的又一重大突破型創新。杭州聯合銀行在2017年9月就加入了由中國建設銀行成立發起的「中國貿易金融區塊鏈聯盟」,積極支持區塊鏈貿易金融發展。2018年1月,杭州聯合銀行與中國建設銀行浙江省分行合作完成全國首筆跨行同業區塊鏈福費廷交易。藉助貿易金融區塊鏈,連接福費廷買入行和賣出行雙方,通過交易詢價報價在線撮合、流程在線操作等功能,實現了交易單據電子化和交易過程可視化,有效提升了時效性、安全性、便捷性,展示了區塊鏈在金融科技方面的整合作用,更突破了區塊鏈技術的跨系統限制。(三)國際保理,2018年1月,中國建設銀行首筆國際保理區塊鏈交易落地,成為國內首家將區塊鏈技術應用於國際保理業務的銀行,並在業內首度實現了由客戶、保理商業銀行等多方直接參與的「保理區塊鏈生態圈(FablockEco)」。在保理領域的應用,開創性地將基礎貿易的雙方同時納入區塊鏈,並通過智能合約技術實現了對合格應收賬款的自動識別和受讓,全程交易達到可視化、可追溯,有效解決了當前保理業務發展中面臨的報文傳輸繁瑣、確權流程復雜等操作問題,對防範傳統貿易融資中的欺詐風險、提升客戶體驗具有重大且積極的意義。
3.提升數據化能力成為發展貿易金融的核心競爭力:科技並非無所不能,由於金融風險的固有復雜性,金融風險並不會因為技術發展而消失。並且隨著互聯網巨頭、金融科技公司、行業龍頭等非銀行機構快速進入,會造成新型競爭格局。此外採用新技術可能帶來的風險生成方式、傳導路徑變化以及傳導速度加快都尚難以預估。在這樣的競爭態勢下,銀行必須充分利用自身的信息化基礎,並藉助企業客戶已經大量開展數字化財務管理,乃至采購生產銷售與財務的融合性數據化管理的有利條件,全面推進貿易金融服務的數據化。藉助金融科技建立高品質的資料庫,強化穩定、精細的數據分析基礎能力,並在貿易金融的服務中提供長流程、多場景的應用,為精準預測、精準營銷、精準創新、精準定價提供數據化支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