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島藍色矽谷區塊鏈產業園
❶ 青島藍色矽谷碼頭游輪島護岸工程項目
摘要 10月30日訊 今天上午,鰲山灣畔生機勃勃,青島藍谷「海洋攻勢」項目集中開工儀式在天然氣水合物鑽采船(大洋鑽探船)北部碼頭工地隆重舉行。
❷ 青島即墨區藍色矽谷發展怎麼樣
產業新城?
這幾天一直在即墨藍谷看項目看市場,相信全國有很多個類似藍谷的這種新區存在,因為我們團隊在山東就見過幾個。
藍谷全稱藍色矽谷,顧名思義政府是著力打造的高科技產業園區,主要包括大數據 海洋科技等產業,大概從2012年就形成這樣的概念並逐步開始招商引資,但政府政策傾斜不明顯,利好不明顯,因此產業落位效率相對較低,大致一些國企以及旗下產業園和附屬商品房產品落位,但空置率高。隨著青島限購 即墨劃區 藍谷跟著即墨成為了投資熱土,這個節點大概是在2017-2018年達到頂峰,開發商和老百姓終於方向一致目標一致了。
峰迴路轉
出來混遲早要還的,這句話用在藍谷再合適不過了,在過去的這些年裡,有哪個政府不想製造概念招商引資,畢竟固定資產投資中的房地產投資在拉升GDP起到雙重拉升的作用,開發商買單是一重,老百姓買單又是一重,說到底老百姓的一把錢拉升了區域兩把經濟增長,何樂而不為。但是現在到了不是是項目就有投資的時候了,經濟形勢下沉,融資成本拉高,居民消費乏力,出口貿易放緩。潮水退去就看到了誰在裸泳,藍谷是不是裸泳不好說,至少泳姿不是很舒展,還顯得有點羞澀。估計在接下來的一段時間里,全國各地有很多新區概念同樣感到羞澀,政府想讓開發商買單,開發商想讓老百姓買單,買單和諧環一旦不和諧就涼涼。到最後也只有國企央企背景的企業能夠存活在這片曾經的熱土上,畢竟響應號召才是首要任務,況且還不差錢。
樓市百像
藍谷的樓盤,在前兩年熱土時期,銷售商品房基本靠分銷渠道,房多多 鏈家基本壟斷渠道總包,大街小巷處處是樓盤展廳,全是新房渠道門店,那有什麼自然到訪。因此在這里除了好概念好位置好環境就是好價格,其實更重要的就看誰捨得給渠道錢誰就能拔得頭籌,一套房子給三萬和給九萬的項目去化速度一定不會一樣。畢竟手裡攥著錢的大爺大媽哪有這么多時間考察市場,還不是小老弟說啥信啥。
在這里,即使市場好的時候也僅僅是第一名好過,沒人記得第二名以後是誰,第一名不是那麼好當的,不只項目價值凸現 價格親民,路子還得夠野!可謂天時地利人和全占,要不然就別玩了。
就在這樣被渠道綁架的區域里,又在這樣一個時間背景下,試想如何在這里短平快?降價已經不是能夠解決問題的時候了,因為你降價也沒人知道,知道了也是SO what?
所以還是那句老話,跟對形勢比努力和天賦更重要。
❸ 國家軟體產業基地的基地簡介:
中關村是全國智力密集度極高的地區,這使北京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在全國具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北京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分為軟體研發區、企業孵化及綜合培訓管理服務區。基地總用地面積119公頃,總建築面積459570平方米。
2005年完成全部項目建設。預計入駐企業220餘家,軟體從業人員達到12000人,2005年實現基地內軟體企業銷售額280億元,企業增加值84億元,上繳稅收約8.4億元。
目前已有多家國內外著名軟體企業明確入園意向。 成都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創建於1997年。同年5月23日,被國家科技部確定為中國首批國家火炬計劃軟體產業基地之一。1997年7月17日,四川省政府正式決定以托普集團為核心,組建「四川托普軟體工業園」。
成都國家軟體產業基地以四川托普科技發展公司、成都托普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等核心骨幹企業為龍頭,股份制為構架,政產學研用五位一體,按照企業化模式運作。
成都國家軟體產業基地整體規劃1000畝,一期工程佔地100畝,建築面積為38321平方米,綠化面積為21677平方米,擁有三個相對獨立環境。 西安國家軟體產業基地位於國家級西安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規劃面積1000畝,由孵化區、示範區和規模發展區組成。
目前,西安90%的軟體企業聚集在西安軟體園。骨幹企業有西安協同數碼股份有限公司、西安通視數據有限公司等15家。
基地設立了每年投資1600萬元的軟體產業發展專項基金、5000萬元的軟體產業風險投資專項資金、1000萬元的技術創新種子基金等。
2005年基地總建築面積達到60萬平方米,軟體企業達到1000家,軟體從業人員達到6萬人,實現軟體產品及信息服務銷售收入200億元。 廣州國家軟體產業基地位於廣州市高校和科研院所密集的天河區。基地佔地3.2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區面積0.9平方公里,規劃新建區2.3平方公里。基地內擁有軟體企業629家。2000年,基地內軟體企業實現技工貿總收入56億元。
基地未來五年的發展目標:力爭每年以30%的速度遞增,到2005年爭取實現技工貿總收入146億元,軟體及相關服務收入130億元和軟體出口3000萬美元。力爭在電信、金融、教育、網路安全及家電嵌入式軟體領域培植4至5家年產值超10億元的大型軟體企業或企業集團。 長沙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創建於1998年。基地佔地總面積252公頃。
現有軟體企業102家,骨幹軟體企業31家。2000年基地企業總收入32億元,軟體從業人員6000餘人。基地在某些關鍵技術領域具備自主知識產權產品開發競爭能力,形成軟體產品鏈。
到「十五」期末,基地年總收入200億元,利稅60億元,創匯2.4億美元,軟體產品及服務收入比重達到60%。
主要骨幹企業有創智集團、湖南長海數碼科技發展股份有限公司、湖南湘計信息軟體股份有限公司等。 南京國家軟體產業基地成立於2000年12月29日,位於南京市龍蟠中路,是都市中崛起的一片「藍色叢林」。現已完成2.4萬平方米研發用房一期工程改造,66家軟體企業已進駐基地,經濟規模約12億元,其中軟體產值約8億元。基地內企業現有軟體專業技術人員2512人。
到2003年,將完成佔地200畝、建築面積28萬平方米的城中園改造建設。到2005年規劃建設江寧經濟開發區佔地1000畝的新區,軟體企業600家,形成軟體產值1億元的企業10家,軟體產值10億元的企業3-5家,基地軟體產值200億元,經濟規模300億元。 上海浦東軟體園 作為上海國家軟體產業基地主體 ,位於上海浦東新區張江高科技園區內,佔地15萬平方米。一期工程建造辦公用房3萬平方米,總投資1.5億元人民幣。二期工程9萬平方米,即將進入全面施工階段。
上海國家軟體產業基地的主要任務,是培育出一批一流的在信息產業界有影響的企業,造就一批懂業務會管理的人才,推出一批具有自主版權的軟體產品。同時創造出一個適於軟體產業蓬勃發展的優越環境,使一大批國內外優秀的軟體企業匯聚到基地,優勢互補、資源共享、快速發展,形成中國軟體產業的高地——浦東矽谷。 杭州國家軟體產業基地位於錢塘江南岸,規劃佔地800畝,已啟動區塊500田。
目前在基地有近400家軟體企業。2000年基地企業技工貿總收入達到21.8億元,同比增長116.75%;利稅總額2.23億元,同比增長79.8%;出口創匯580萬美元,同比增長176.2%。
基地總體目標是,到2005年形成100家大中企業,其中10億元以上企業3-5家,5-10億元企業5-10家,上億企業20-30家;技工貿總收入100-120億元;利稅總額23-25億元,其中上繳稅費8-9億元;出口創匯2-2.5億美元。 濟南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已成為山東省乃至華東地區重要的軟體產業基地之一。現有51家企業進入基地,其中5家骨幹企業。擁有軟體產品260餘種,從業人員3400多人。2000年基地實現技工貿總收入203億元。
基地現有骨幹企業5家,從業人員1300人,2000年實現銷售總收入9.2億元。骨幹企業中,4家企業通過了ISO9000國際質量體系認證,有2家企業正在進行CMM認證。
濟南國家軟體產業基地計劃在濟南新區依山建設佔地面積650公頃的新基地,規劃建築面積120萬平方米。
珠海成為國家軟體產業基地 人民網珠海8月23日電 記者趙京安報道:「國家軟體產業基地(珠海)」掛牌儀式今天在珠海南方軟體園舉行。至此,由國家計委和信息產業部確定的國家軟體產業基地已經達到11家。標志著珠海軟體產業發展正式納入了國家軟體產業發展的總體規劃。
去年以來,珠海市致力於建設以信息技術產業為龍頭的高新技術產業基地、有較強吸引力的產學研基地、高附加值的產品出口創匯基地,先後出台了一系列扶持軟體產業發展的政策措施,促進了軟體業加速發展。到2000年底,全市軟體企業已近500家,專業從事軟體開發的技術人員從1999年4000人增長到8000人。軟體產值從7億元增長到10億元,占廣東省軟體產值的12.5%,按照剛剛公布的2000年全國軟體業總產值238億元計算,僅123萬人口的珠海市在全國已佔到4%強的份額。其中,南方軟體園發展勢頭尤為迅猛,已聚集了60多家軟體企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