區塊鏈第一個成功的應用
① 區塊鏈技術的應用實例有哪些
案例挺多的,就拿抽獎來說,有很多抽獎搖號活動因存在過程不透明、信息不夠公開等問題而飽受大眾質疑,主辦方難於自證清白。而由趣鏈科技聯合杭州互聯網公證處共同研發的基於區塊鏈的公證搖號抽獎平台,可以實現將項目信息、參與方身份信息、搖號過程、搖號結果、公證結果全流程上鏈,杜絕各種黑幕操作和內定名單,讓抽獎變得真正透明公正。
② 區塊鏈的應用實例有哪些呢
1、司法存證
2018年9月18日,杭州互聯網法院正式上鏈,成為全球首家用區塊鏈審判的法院。
據了解,起訴人可以通過線上申訴入口,在線提交合同、維權過程、服務流程明細等電子證據,公證處、司法鑒定中心、CA/RA機構、法院等鏈上節點來共同見證、共同背書,為起訴人提供一站式服務。浙江杭州互聯網法院對一起侵害作品信息網路傳播權糾紛案進行了公開宣判,首次對採用區塊鏈技術存證的電子數據的法律效力予以確認。
2、物流領域
2018年初菜鳥與天貓國際共同宣布,已經啟用區塊鏈技術跟蹤、上傳、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鏈路信息。
物流鏈的所有節點上區塊鏈後,商品從生產商到消費者手裡都有跡可循,形成完整鏈條;商品缺失的環節越多,將暴露出其是偽劣產品概率更大。
3、電子發票
2018年8月10日,深圳國貿旋轉餐廳開出全國首張區塊鏈電子發票,據了解,這張開出的區塊鏈電子發票是由深圳市稅務局主導、騰訊提供底層技術和能力所打造的。
區別於傳統電子發票以及簡單的電子發票上鏈,此張區塊鏈電子發票將「資金流、發票流」二流合一,將發票開具與線上支付相結合,打通了發票申領、開票、報銷、報稅全流程。
關於區塊鏈的實際應用還有很多,你可以多去了解相關資料。
③ 什麼是區塊鏈最早的一個應用
第一個應用是比特幣,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第一個應用,也是目前為止最成功的應用。區塊鏈是信息技術領域的一個術語。 本質上,它是一個共享資料庫。 其中存儲的數據或信息具有「不可偽造」、「全程可追溯」、「可追溯」、「公開透明」、「集體維護」等特點。 基於這些特點,區塊鏈技術奠定了堅實的「信任」基礎,創造了可靠的「合作」機制,具有廣闊的應用前景。
1、區塊鏈本身也是一種互聯網協議,所以它的基礎是數據。如果一個場景中沒有結構化數據,或者數據結構的成本很高,就要考慮是否適合區塊鏈項目。所謂的精準扶貧區塊鏈項目有好幾個,包括從種子到餐桌的供應鏈溯源,化肥檢測等,數據是怎麼錄入的?靠人一一測試進入嗎?您是否跟蹤埋在土地中的探測器的肥料量?
2. 現有場景下確認信息真實性的需求強烈,成本高還是低。區塊鏈本質上是一個價值網路,即數據權利確認或真實性確認。那麼,在要應用的場景中是否有很強的真實性確認要求就成為一個必要的因素。例如,對於一個學習鏈項目,通過區塊鏈追蹤學生評價和班級情況。是否有必要使用區塊鏈來解決這些數據的真實性?教育市場的口碑傳播是區塊鏈更高效還是微信更方便?需要讓別人知道我對老師評價的真實性嗎?現有場景下是否有很強的共識需求,通過分布式節點記錄?區塊鏈通過分布式賬本記錄信息並在全網廣播,在保證數據統一的情況下實現大規模全網共識。那麼,很多項目是否有必要採用大規模共識?沒有必要的全網共識。是炒作還是金錢?有不同的意見。
3、一個被稱為全日本團隊但只有中文版白皮書的項目聲稱通過區塊鏈在日本租房和購買房屋,這是按照份額進行的,參考ABS模式。它聲稱通過代幣實現房屋銷售和租金共享。代幣的數量是確定的,但是以後的房子會越來越多,租金也會越來越高,所以會越來越值錢。說白了,就是一個股權眾籌項目。
4、應用場景中是否有網路效應,是否符合雙邊市場模式,如下網路效應或雙邊市場模型理論是指一個項目能否隨著用戶的不斷增加,對整體項目的提升起到積極的作用。該項目的核心價值是用戶自身的網路連接。區塊鏈本身是一種網路協議。當然,如果沒有網路效應,那就是胡說八道。一個真實的例子是電子商務平台。平台上的消費者越多,商家就會越多。雙方模式持續推動和推動電子商務平台良性發展,而電商則通過支付寶等支付方式管理平台雙方,維持網路的正常運行。
④ 區塊鏈應用發展經過了幾個階段
區塊鏈技術原理
從定義來看,區塊鏈是一種按時間順序將不斷產生的信息區塊以順序相連方式組合而成的一種可追溯的鏈式數據結構,是一種以密碼學方式保證數據不可篡改、不可偽造的分布式賬本。
區塊鏈是非對稱加密演算法、共識機制、分布式存儲、點對點傳輸等相關技術通過新方式組合形成的創新應用。區塊鏈技術的最大優勢與努力方向是「去中心化」,通過運用密碼學、共識機制、博弈論等技術與方法,在網路節點無需相互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
區塊鏈的優異特性來源於其獨特的技術基礎。一個基本的區塊鏈起碼要由數據層、網路層和共識層三部分組成。
據層提供獨特數據結構保證安全性,採用非對稱加密、哈希函數、默克爾樹等技術對數據加密,保證數據安全,提供區塊鏈應用的基礎;
網路層通過P2P網路實現去中心化的核心思想,在BitTorrent網路中,每一個節點既是數據的接受者,也是數據的發送者。
在區塊鏈技術中,公鑰就類似於種子,有了公鑰就在網路中有了可以發言的身份。目前共識機制主要有PoW、PoS和DPoS共識機制,如果想攻擊區塊鏈,就要提供比朱鏈更大的算力,獲得的收益遠遠小於攻擊付出的成本,PoW共識機制通過算力競爭保障系統的安全性和去中心性。
——更多數據及分析均參考前瞻產業研究院《中國區塊鏈行業市場前瞻與投資戰略規劃分析報告》。
⑤ 區塊鏈應用的發展歷程是怎樣的
區塊鏈的發展歷程可以分為三個階段。區塊鏈科學研究所創始人梅蘭妮·斯萬,在她的《區塊鏈:新經濟藍圖及導讀》這本書中,根據區塊鏈的應用發展狀況分為三個階段:區塊鏈1.0、2.0和3.0。
一、區塊鏈1.0 加密貨幣時代(2008-2013)
2008年,中本聰首次提出了比特幣和區塊鏈的概念,隨後在2009年1月,第一個區塊鏈問世。在這個階段,人們更多關注的加密貨幣的交易,區塊鏈僅僅作為底層技術,充當「公共帳薄」的作用。
二、區塊鏈2.0 智能合約時代(2014-2017)
2014年,"區塊鏈2.0」成為去中心化區塊鏈資料庫的代名詞。在這個階段,人們主要關注平台的應用。任何人都可以在區塊鏈上上傳和執行智能合約,並且執行完畢後會自動獲得獎勵。由於這個交易過程不需要任何中介,因此人們的隱私得到了極大的保護。
三、區塊鏈3.0 大規模應用時代(2018-)
這個階段,人們開始構建一個完全去中心化的數據網路,區塊鏈技術的應用也不再局限於經濟領域,而是擴大到藝術、法律、房地產、醫院、人力資源等領域。
⑥ BWAEX:區塊鏈的最早應用會在哪裡
這個區塊鏈最早用在貨幣數字上。不過現在應該用的范圍是比較廣的。
⑦ 區塊鏈技術最成功的應用比特幣為什麼這么火
比特幣是區塊鏈技術最成功的應用之一。aelf CEO馬昊伯區塊鏈專訪中有談到,具體來說,區塊鏈是一串使用密碼學相關聯所產生的數據塊,每一個數據塊中包含了多次比特幣網路交易有效確認的信息。區塊鏈存儲數據的結構是由網路上一個個「存儲區塊」組成一根鏈條,每個區塊中包含了一定時間內網路中全部的信息交流數據,區塊鏈是比特幣的底層技術,不過作用絕不僅僅局限在比特幣上。目前?lf 的團隊已經實現區塊鏈3.0的拓展,通過集群或雲端的模式運行實現節點的橫向擴展,基於良性競爭持續提升網路整體性能。
⑧ 區塊鏈1技術主要應用領域有哪些
區塊鏈是以比特幣為代表的數字加密貨幣體系的核心支撐技術。區塊鏈技術的核心優勢是去中心化,能夠通過運用數據加密、時間戳、分布式共識和經濟激勵等手段,在節點無需互相信任的分布式系統中實現基於去中心化信用的點對點交易、協調與協作,從而為解決中心化機構普遍存在的高成本、低效率和數據存儲不安全等問題提供了解決方案。
區塊鏈的應用領域有數字貨幣、通證、金融、防偽溯源、隱私保護、供應鏈、娛樂等等,區塊鏈、比特幣的火爆,不少相關的top域名都被注冊,對域名行業產生了比較大的影響。
⑨ 區塊鏈的應用和應用成功例子有哪些
區塊鏈可以應用到各行各業,以電子商務為例,為了解決電商在假貨、物流、誠信、監管等方面的痛點,各大企業、平台也是各顯身手,招式盡出。區塊鏈就作為其中一種較為可行的手段被使用,那它究竟如何解決這些問題呢?
第一,對商品生產過程進行監督。在逛網店的時候,最擔心的就是買到假貨,尤其是海外商品,此外還有假貨帶來的價格問題。如何在確保真貨的情況下,買到價格合理的商品,真是一件非常頭疼的事情。而區塊鏈技術的透明性、不可逆,可以讓消費者隨時查看商品的生產地、生產商、原材料等。
第二,對商品運輸進行追溯跟蹤。電商涉及的供應鏈、存貨、物流等一系列運營活動中會涉及多個中間機構,而區塊鏈去中心化、不可篡改、可追溯的特徵將整個流程變得透明,任何一個合作方都可以查看庫存和支付情況,能很好的解決供應鏈的「牛鞭效應」問題。(牛鞭效應:指供應鏈上的一種需求變異放大現象。其產生的根本原因在於供應鏈中上、下游企業間缺乏溝通和信任機制,需求信息在沿著供應鏈向上傳遞的過程中被不斷曲解。) 同時區塊鏈的智能合約可以用於規范中介機構,如物流和支付管理合作夥伴。將龐大的管理體系變得簡化,從而提高效率。
第三,對商品銷售和售後服務進行保障。目前中國電子商務市場四分之三的交易是在移動端完成,支付信任是平台需要解決的一大難題,而區塊鏈被人們稱為是「信任機器」,給大家舉個例子,很多網店為了好評會出現刷單或者是偽造數據的現象,而購買信息上鏈後,是不可篡改的,保證真實性,你可以查看商家真實的交易記錄,來確保商家是否可信。
第四,對用戶隱私進行保護。區塊鏈的私鑰、公鑰、加密演算法就能夠解決這一問題,每個用戶有自己獨立的地址,且由於區塊鏈的匿名性,企業也不能公布或者儲存用戶信息,也免受黑客的攻擊。
具體的落地應用,我們以國內兩大電商巨頭為例。從2016年開始阿里巴巴就開始引入區塊鏈,首先是螞蟻金服上線區塊鏈技術應用於支付愛心捐贈平台,進行區塊鏈技術的第一次試水;到17年螞蟻金服技術實驗室宣布開放區塊鏈技術,支持進口食品安全、商品正品溯源;18年菜鳥和天貓國際宣布,啟用區塊鏈技術用於跟蹤、查證跨境進口商品的物流全信息,這些數據包括了商品的原產國、啟運國、裝貨港、運輸方式、進口口岸、保稅倉檢驗檢疫單號、海關申報單號等等。
物流和商品追溯確實是區塊鏈入駐電子商務領域一個很好的切入點,作為國內電商巨頭之一的京東當然也不甘示弱,在2017年,京東宣布成立「京東品質溯源防偽聯盟」,聯合各級政府部門通過聯盟鏈的方式,搭建京東區塊鏈防偽追溯平台;同年12月,與沃爾瑪、IBM、清華大學電子商務交易技術國家工程實驗室共同宣布成立中國首個安全食品區塊鏈溯源聯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