聯合國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金岩石
『壹』 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平台如何賦能企業數字化轉型
峰會將進一步探討區塊鏈在與其它數字技術融合創新之後,如何通過打造可信數字底座,保護數據隱私,挖掘數據價值,賦能和加速各行各業的數字化轉型。
在峰會開始前,區塊鏈首席經濟學家鄒傳偉團隊圍繞「區塊鏈如何賦能數字化轉型」這一問題,撰寫系列行業研究報告,深度解讀在新基建和數字化遷徙背景下,區塊鏈如何與其它技術融合發展,發揮信息基礎設施應有的作用。
本文作者:王普玉 校對:鄒傳偉
根據北京國信數字化轉型技術研究院(國信院)與中關村信息技術和實體經濟融合發展聯盟(中信聯)給出的定義,數字化轉型是順應新一輪 科技 革命和產業變革趨勢,不斷深化應用雲計算、大數據、物聯網、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新一代信息技術,激發數據要素創新驅動潛能,打造提升信息時代生存和發展能力,加速業務優化升級和創新轉型,改造提升傳統動能,培育發展新動能,創造、傳遞並獲取新價值,實現轉型升級和創新發展的過程。圍繞數字化轉型,本文將討論以下三個問題:第一、從企業層面,為什麼要數字化轉型?第二、工業互聯網平台在數字化轉型中有什麼作用?第三、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在企業數字化轉型中能提供什麼?
一
數字化轉型發展
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企業需要依靠產品質量、價格、服務以及長期積累的品牌形象來維持市場競爭力,但隨著我國人口紅利消失導致的人力成本上漲,以及國際貿易形勢不明朗及疫情影響導致的市場發展受阻,讓企業原有競爭優勢正在消失,處於價值鏈最底層的工業企業更是雪上加霜。該如何走出困境?目前主要從兩方面破冰,第一種是降低運營成本繼續保持價格優勢;第二種是通過創新商業模式擴大市場銷售來提升利潤。
在討論運營成本前,我們引入兩組概念,第一組是供應鏈模式:供給推動式和需求拉動式;第二組是四大利潤源。
1、供應鏈模式
供給推動式是指企業根據市場預測數據進行產品設計、生產及銷售;
而需求拉動式是指企業根據市場訂單,按需進行快速響應,通過高效計劃、組織、協調和控制來滿足產品生產及供應。
2、四大利潤源
市場永遠在追求著更低的價格和更高的質量。在價格控制方面,如表1所示,主要經歷了四個階段:第一階段主要通過控制原材料成本、擴大規模效應獲取利潤。當第一利潤源觸及上限時,開始了第二利潤源,通過精益管理提升企業內工作效率及延長員工的工作時間來降低用工成本。在新的利潤源再次進入上限時,人們發現物流成本占據企業總運營成本的30%,因此,降低物流成本成為第三利潤源。
表1 四大利潤源對比
前三個利潤源均是圍繞企業內部成本控制來增加收益,但當企業內部運營成本節省達到上限時,人們注意到上游供應商及下遊客戶的運營管理問題。一個具備完整功能的產品進入市場前,需要供應鏈上多個公司的共同配合,其中任何一家企業的高運營成本都會導致最終產品的價格上漲,這會使產品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喪失競爭力。於是圍繞著供應鏈信息集成及信息共享開始了新一輪的降成本浪潮,被稱為第四利潤源。
如表1所示,從第一到第四利潤源,每一階段都有各種系統在信息處理、存儲和管理中的支撐,例如生產執行管理系統MES,企業資源管理ERP,倉儲管理系統WMS,供應鏈管理系統SCM等等。
在經歷了四個利潤源後,未來新的利潤源又在哪裡?政府、企業、研究機構都在嘗試尋找答案,例如上海第二工業大學郝皓教授在2015年提出將逆向物流作為第五利潤源,通過逆向物流實現產品再銷售、再利用、再循環和再製造的全生命周期管理。也有企業認為以需求拉動式為導向的個性化定製將成為第五利潤源。以上說法都有道理,但都不準確,本文認為,真正的第五利潤源已經在路上,即企業數字化轉型。在過去十幾年,技術的快速發展衍生出大量新的商業模式,包括新零售、直播帶貨、社區團購等,但上游工業領域卻依然保持著傳統的運作模式,無論是逆向物流發展帶動全生命周期閉環管理,還是C2M定製化商業模式,都需要依賴於各環節的快速響應,對企業數字化管理要求高。因此,無論是企業對新利潤源挖掘的需要,還是市場端的需求,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勢在必行。
不同於前四個利潤源的相互獨立,第五利潤源是應用新技術重新賦予第一、二、三、四利潤源全新的生命,同時由數據驅動的創新商業模式將大量出現。因此,第五利潤源不僅能夠降低運營成本,也能夠提高主動盈利能力。
二
工業互聯網平台的價值
1、工業互聯網平台之第一利潤源
IT與OT的融合,實現人、機、物、料、法、環的數據實時採集及傳輸,能夠做到生產過程的實時監測,再應用AI、大數據分析等技術實現自動化智能巡檢、智能質檢、智能故障預測、智能參數調優、智能耗能優化、智能設備運維、智能盤點等,能提高生產作業效率、降低成本,從單機智能升級為系統智能。
2、工業互聯網平台之第二利潤源
傳統製造業的管理一直圍繞著人,產品從0到1的過程,依靠人力難以實現或實現效率低的工作,可以使用機械設備替代,而經過工業革命和信息化時代的影響,出現了大量節省人力的機械設備和操作系統(MRP、MRPII、MES等),讓生產效率提升、生產成本降低。隨著信息技術的發展,雖然有滯後數據可以作為參考,但其本質依然圍繞人的經驗和人的現場操作。而工業互聯網能夠賦予第二利潤源全新的角色,從運營管理中解放人的執行任務,例如質檢、故障排查等工作通過AI和大數據分析實現運營智能化管理。在執行人員減少後,企業需要更多創新者,讓企業創新發展迭代速度更快。其次,隨著人的經驗積累轉換為知識圖譜,將經驗和知識域可視化,指導人工智慧演算法迭代和決策制定。
3、工業互聯網之第三利潤源
在工業物聯網領域,物流發展走在比較靠前,經歷了人工物流、機械物流、自動化物流到現在智能物流,物流的管理效率和成本得到了極大改善。例如運輸管理,從早期貨物運輸監控數據需要依賴於運輸工具掛靠點的數據回傳及匯總,到現在能夠通過GPS、RFID、各類感測器,實時掌握運輸途中貨物的溫濕度、地理位置和件數等信息,能夠根據運輸目的地和實時交通擁堵情況對運輸線路規劃等。受技術、資本等各方面影響,目前智能物流主要在第三方物流企業和電商企業發展迅速,而工業企業物流發展較為緩慢,大多仍處於機械物流和自動化物流階段。工業互聯網平台能夠幫助工業企業實現快速升級轉型,降低系統開發技術難度和成本,IaaS、PaaS、SaaS等平台能夠減少系統從0到1開發時間,實現快速低成本數字化轉型升級。
4、工業互聯網之第四利潤源
供應鏈集成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企業合作、降低供應鏈成本以及庫存牛鞭效應[1],但無論企業內部供應鏈還是 社會 供應鏈,遺留了一個對多方協作卡脖子的問題,即數據孤島問題。前面我們介紹第一到第四利潤源,提到了MRP、MRPII、ERP、SAP、MES、SCM等系統,每個系統如同孤立的數據煙囪,對協作效率有著極大影響。主要有兩方面原因:第一、現有EDI數據孤島打通方案成本高,中小企業難以負擔;第二、涉及供需多方協作時,彼此缺乏信任,不願將企業內部數據共享給外部。工業互聯網平台提供多種數據採集及處理解決方案,打破數據孤島,實現數據無阻礙流轉。在數據使用中,通過隱私計算保證數據安全,同時合理授權,讓數據可用不可見,解決數據共享的後顧之憂。
5、工業互聯網平台之第五利潤源
在數字化1.0階段,屬於人適應系統;而進入數字化2.0階段,適應公司現有作業模式的定製化軟體將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
圖1:數字化轉型1.0和2.0階段的對比
因此,從技術角度,平台如何讓企業快速及高效地完成定製化軟體的開發,這將對工業企業數字化轉型起著非常重要的作用。從市場現有產品看,包括基礎設施即服務IaaS,平台即服務PaaS和軟體即服務SaaS,能夠讓工業企業方便地利用平台提供商現成的低代碼、甚至零代碼工具完成系統開發,實現「人人都能做開發者」,即解決「技術人員不懂業務,業務人員不懂技術,開發的系統不好用」問題。未來低代碼(或零代碼)開發工具如同word、excel等辦公軟體,平台把各類介面做成圖形界面,讓不懂代碼開發的人,通過圖標拖拉的方式,開發自己需要的軟體來減少低效率的重復工作。員工從原來被動執行者變為創新者,參與進從上到下的數字化改革中,用工具真正方便業務人員工作。
三
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
社會 經濟分為生產和流通兩個領域,中心化工業互聯網平台使用數字化技術替代信息化技術解決的是生產領域問題,而基於區塊鏈技術的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解決的是流通領域的數據信任問題,但流通領域數據又會影響到生產領域的產品研發、產品質量管理等。
1、降低信任成本
商業模式正在從單邊(規模效應)走向雙邊(網路效應),進入數字化時代後走向多邊平台(生態效應)。中心化方式似乎也能夠解決信任問題,但中心化模式下的信任主要依靠第三方權威機構的背書,這種方式成本高、效率低。例如,國際貿易買賣雙方不信任的情況下,通過銀行背書使用信用證服務解決付款問題;為滿足銀行要求,雙方需要提供大量的證明來滿足信用證條款,效率非常低下且成本高昂。但如果使用區塊鏈技術,將真實數據從源頭上鏈,保證數據安全、可信以及不可篡改。交易前,買賣雙方擁有彼此過往真實的交易記錄,以及產品的生產信息,這些信息是否會有助於降低交易的撮合成本?在交易過程中,通過智能合約的應用,一旦達成某個約定即可自動完成付款,這將會極大降低交易成本和交易時間。尤其進入多邊平台,如果仍然使用中心化的信用證明體系,將無法構築生態建設的護城河——信任。
2、重新定義協作關系
供應鏈多方合作,中心化的共識機制和治理方案更多體現在合同層面,但無法將彼此的利益真正綁定,較難促進生態的良性發展。但在去中心化解決方案中,參與方將資產以token或積分形式置於鏈上,從技術上實現多方利益綁定,一旦任何一方做出有損生態建設的行為,將會影響token或積分價值,這會影響聯盟鏈上所有參與者的利益。在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平台中,聯盟中每個參與者都會積極維護生態利益,因為這也等同於維護著自己的利益。
3、可信數據流轉
在產品研發或產品全生命周期管理中,流通數據需要工業企業從下游多個合作商處獲取。而傳統技術下難以保證數據真實性和安全性,在分布認知工業互聯網中,隱私計算能夠做到多方數據可用不可見,保證數據安全及合規。此外,根據數據貢獻量給與合作商token或積分獎勵,鼓勵多方數據共享及流轉。未來數據交易市場可能會出現更多合規的形式,例如基於區塊鏈技術的數據信託、數據銀行等模式。
4、保證數據安全
傳統模式下,工業企業依靠於物理隔離實現廠內數據與外界的隔離,但在OT與IT融合下物理隔離屏障被打破,如何保證數據出本地後的安全則需要依靠多方共同努力。在設備通信中,需要做好設備身份認證管理,防止數據被攻擊,而分布式認知工業互聯網平台通過設備公私鑰實現匿名管理,有效降低攻擊風險。在數據存儲中,採用分布式存儲技術,即使單點攻擊也無法讓攻擊者獲取完整數據。
5、賦能商業模式創新
可信數據將開啟全新的商業模式創新時代,每個組織的商業角色有可能會發生改變。傳統商業模式下(供給推動模式),信息是非常碎片化的,供應鏈上不同參與者都擁有一部分產品相關的碎片數據,用這些不完整的數據去做產品升級、客戶服務,難以達到最佳目的。但技術發展的今天,市場開始根據消費習慣、消費特徵等因素挖掘每個消費者的需求,製造方式也從M2C進入C2M時代,這些都需要有更多完整、可信、合規的數據,例如,電動 汽車 並不是所有人都需要1000km續航的電池,通過區塊鏈技術,用戶授權駕駛數據給電動 汽車 公司,為其配置最合適、性價比最優的電池。再比如, 汽車 保險不再以車輛價值、出險次數等作為保險費用收取的單一指標,未來可能會基於可信里程數據進行保險費用收取。除商業模式的變化,每個組織的商業角色也可能會發生變化,電動 汽車 生產廠商,角色也將從生產商轉變為服務商,以蔚來 汽車 為例的車電分離模式,以租代售模式,讓 汽車 生產廠商的業務延展到產品全生命周期的管理中,這些模式創新僅僅是數字化時代的開始。
『貳』 BT40 | 區塊鏈思想者閉門研討會(第6期)
時 間:
2020年07月18日(周六)下午14:00-18:00
地 點:
在線(初步確定利用騰訊會議進行,會議號與會議密碼另行通知)
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BT40)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
中國流通行業管理政研會區塊鏈工作委員會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
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
中國農學會計算機農業應用分會
中國區塊鏈生態聯盟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
北京大學區塊鏈俱樂部
北郵國家大學科技園金融科技研究所
郭善琪先生: 共識經濟學(Consenomics)創立者,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BT40)創始人,中國流通行業管理政研會區塊鏈工委首席共識經濟學家,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王忠民教授: 經濟學博士,教授、博士生導師,國家有突出貢獻專家,享受國務院特殊津貼,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第九屆全國政協委員
陳曉華教授: 數字經濟學家、區塊鏈經濟理論首創者、工業和信息化部工業互聯網(區塊鏈方向)重大項目評審專家、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任兼首席數字經濟學家、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小組秘書長、北京郵電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長、清華大學全球私募股權研究院智庫委員、浙江大學數字金融學院區塊鏈實驗室專家成員、中央財經大學經濟學院校外導師、江西財經大學信息管理學院兼職教授、國家發改委主管《財經界》雜志欄目專家、雄安新區建設發展研究中心專家顧問。
主要代表著作:《互聯網金融風險控制》、《金融科技概論》、《人工智慧重塑世界》、《揭秘區塊鏈》、《5G新動能》等書,連續8年被評為工信部行業教育培訓工作「先進個人」、榮獲2017年中國經濟年度領軍人物。
應邀接受過央視、鳳凰衛視、BTV、第一財經等電視節目訪談。作為嘉賓應邀出席過世界VR產業大會、數博會、中國-東盟博覽會、中國金融科技博覽會、世界物聯網大會、中國兩化融合大會、中國電子信息博覽會、中國高等教育博覽會等並做主旨演講。
曹輝寧教授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金融MBA學術主任,美國財務學會會員,曾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卡羅來納大學Chapel Hill分校。曾兩次獲得Journal of Finance的最佳論文提名(1998年和2000年);曾獲Northern Finance Association評選的新興市場領域最佳論文獎;曾獲Western Finance Association 評選的最有投資價值的最佳論文獎;在2004中國金融國際年會上獲得最佳論文三等獎;2011年獲全球頂級金融學術期刊之一《金融評論》頒發的2011年「Spängler IQAM」最佳論文獎優秀獎;2016年入選世界著名出版集團愛思唯爾(Elsevier)發布的2016年中國高被引學者(Most Cited Chinese Researchers)榜單;任Annals of Economics and Finance的編委會成員及International Financial Review和China Financial Review的主編。
梁偉博士: 數字經濟專家,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BT40)聯合創始合夥人,中國電信集團區塊鏈與數字經濟聯合實驗室主任,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業委員,可信區塊鏈聯盟電信工作組聯合組長,亞洲區塊鏈學會顧問,國際電信聯盟(ITU)區塊鏈相關項目編輯人,擁有十餘年新興 ICT(雲計算/大數據/人工智慧/區塊鏈)領域、通信網路領域的研究、開發與管理經驗。主持國家及企業重大項目 10 余項,累計公開發表學術論文 24 篇,授權發明專利 12 項,美國專利 1 項,主導國際標准 6 項,軟體著作權 3項,出版專著 3 本。由中央政治局區塊鏈講解人作序的《深入淺出區塊鏈:核心技術與項目分析》,為通信行業首部區塊鏈專著。
檀林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首席生態官,MA Club創始人,前微軟加速器(北京)CEO,前北京大學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
熊榆教授 ,英國薩里大學商學院講席教授, 博士生導師, 英國劍橋大學可持續領導力學院院士(CISL Fellow), 英國約克大學計算機學院兼職教授, 英國皇家注冊工程師, 中華全國青聯委員, 重慶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重慶市青聯常委,兼任英國東北創新監測署聯席主任(英國政府中介機構, 推進英國東北部創新發展),全英中國創業發展協會執行主席, 21世紀中英創業計劃大賽發起人, 英國國際創新中心總裁, 英國國會跨黨派區塊鏈小組專家委員會成員, 英國倫敦區塊鏈金融公司UKEX聯席董事長/管理委員會主席。
王東臨先生 ,雲計算基礎設施/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領袖,知名企業家,中國十大青年科學家,中國軟體行業十大傑出青年,首屆中國傑出工程師,OASIS國際工業標准組織UOML-X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中國軟體業十大領軍企業家,先後創辦書生電子(發明電子印章)、書生雲(雲計算技術領袖)、YottaChain(存儲公鏈市場份額暫居第一)、Ystar(用戶無感使用的錢包)
狄前防 ,北京兩化雲網智能科技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委會副秘書長,原工業和信息化部信息中心經濟分析師。
1、王忠民教授 ,前全國社會保障基金理事會副理事長,十八屆中央紀律檢查委員會委員
2、陳曉華教授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主任兼首席數字經濟學家,中國科技體制改革研究會數字經濟發展研究小組秘書長,北京郵電大學國家大學科技園金融科技研究所所長。
3、曹輝寧教授 ,長江商學院金融學教授,金融MBA學術主任,美國財務學會會員,曾任教於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北卡羅來納大學Chapel Hill分校。
4、梁偉博士 ,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BT40)聯合創始合夥人,中國電信集團區塊鏈與數字經濟聯合實驗室主任。
5、張璐 ,重慶物聯網協會區塊鏈專委會秘書長,中國電信集團區塊鏈與數字經濟聯合實驗室(重慶)負責人。
6、檀林 ,北京大數據研究院首席生態官,MA Club創始人,前微軟加速器(北京)CEO,前北京大學智慧城市研究中心研究員
7、王東臨先生 ,雲計算基礎設施/區塊鏈基礎設施技術領袖,知名企業家,中國十大青年科學家,中國軟體行業十大傑出青年,首屆中國傑出工程師,OASIS國際工業標准組織UOML-X技術委員會主席,中國優秀民營科技企業家,中國軟體業十大領軍企業家,先後創辦書生電子(發明電子印章)、書生雲(雲計算技術領袖)、YottaChain(存儲公鏈市場份額暫居第一)、Ystar(用戶無感使用的錢包)
8、狄前防 ,北京兩化雲網智能科技中心主任,清華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中國產業發展中心副主任,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委會副秘書長
9、熊榆教授 ,英國薩里大學商學院講席教授, 博士生導師, 英國劍橋大學可持續領導力學院院士(CISL Fellow), 英國約克大學計算機學院兼職教授, 英國皇家注冊工程師, 中華全國青聯委員, 重慶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重慶市青聯常委,兼任英國東北創新監測署聯席主任(英國政府中介機構, 推進英國東北部創新發展),全英中國創業發展協會執行主席, 21世紀中英創業計劃大賽發起人, 英國國際創新中心總裁, 英國國會跨黨派區塊鏈小組專家委員會成員
10、謝錦龍教授 ,中國服務貿易協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執行副主任&秘書長,重慶師范大學涉外商貿學院客座教授
11、王紫上 :海南省區塊鏈協會副會長、上方股份(835872)創始CEO、持續運營上方18年,《鏈組織》《雲管理》作者、TokenSky鏈盟創始人、中國人工智慧產業發展聯盟理事
12、陳雷 ,區塊鏈思想者40人論壇(BT40)成員,比特藍鯨創始人,北京大學區塊鏈俱樂部秘書長,中國通信工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常務委員,中國移動通信協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北京城市大數據研究院特聘專家,中國區塊鏈超算產業聯盟理事
13、陸新之 ,資深商業觀察家,財經科技新知媒體矩陣創始人
14、孫志國研究員 ,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信息研究所
15、呂艷 ,中國移動通信聯合會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
16、江宏 ,中國區塊鏈研究聯盟執行秘書長
17、於曉昆 ,國網區塊鏈實驗室,國家電網2020年區塊鏈總架構師
18、張亮 ,聯想集團首席解決方案架構師
19、田勇, 貴州省電子證書有限公司技術總監
20、李倩倩博士, 中國農業大學
21、曹浩博士 ,安徽科技學院副教授(密碼學博士)
22 、 李銘洋, 中國企業報數字經濟頻道負責人
郭先生:
tel:+86-10-82051290
cell: +86-13301289389
WeChat : CheeyeTHU
Tok: 75A7B3
關於Tok的說明:
1、用戶注冊無需手機號,無需電子郵箱,只需要一個用戶名和設定的密碼即可。系統根據這個用戶名生成一個76位長的HASH值(由0~9和A~F這16個數值構成),這個HASH值即是該用戶的ID。
2、系統沒有中心伺服器,是基於區塊鏈技術構建的點對點加密通信,除了參與對話的人之外,無人知道對話的內容。
3、溫馨提示:記住自己的用戶名和密碼,TOK不存在密碼重置的問題,因為沒有中心伺服器,除了你自己之外,無人知道你的密碼,TOK也不例外。
『叄』 金岩石的生平簡介
金岩石博士 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
1987年獲索羅斯基金資助到美國哈佛大學完成博士學位論文,並從事博士後研究;1990年進入美國證券業,先後擔任美國公司證券集團地區副總裁、三普證券公司地區總裁和投資委員會主席、三普投資管理公司總裁;2001年10月回國加盟湘財證券,現任湘財證券首席經濟學家,是公司核心管理團隊成員之一。
『肆』 第三屆數字經濟與區塊鏈應用峰會在杭圓滿落幕
12月24日,由浙商產業區塊鏈促進聯盟、宏鏈 財經 聯合舉辦的「數字未來·賦新產業——第三屆數字經濟與區塊鏈應用峰會暨2020年度區塊鏈行業頒獎盛典」在美麗的浙江杭州圓滿落幕。出席本次盛會的嘉賓有浙江省發明協會信息部部長沈杭海,著名經濟學家金岩石,浙江全媒體中心總編輯韓時望,中國中小企業協會產業區塊鏈專業委員會副主任兼秘書長康鋒,師董會創始人胡海平,浙江董秘俱樂部會長葛建平,浙江省中小企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秘書長斯煒,浙江省區塊鏈技術應用協會秘書長李琳,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中國 社會 科學院管理學博士、「新三板教父」程曉明,密碼學博士,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高承實,雲象區塊鏈創始人黃步添,天使投資人、2019浙商新領軍者、《浙商》全國理事會常務理事石啟棟,復雜美區塊鏈CEO吳思進,數秦 科技 CEO俞學勱,宏鏈 財經 CEO梓牧,杭州旺田大數據 科技 有限公司董事長孫佳旺,BPASSWORD聯合發起人、區塊鏈行業資深媒體人、「分布式商業」推動者陳菜根,倫薩 科技 董事長華群,域乎 科技 CEO曹勝虎,區賦咨詢CEO應俊漢理資本合夥人趙會博等。嘉賓們紛紛各抒己見,圍繞數字經濟與區塊鏈等相關議題,展開分享與對話。
(浙江全媒體中心總編輯、浙江智庫聯盟主席韓時望)
浙江全媒體中心總編輯、浙江智庫聯盟主席韓時望做了開場致辭。韓主席在致辭中表示,隨著國家戰略層面的重視,作為數字經濟重要基礎設施和組成部分的區塊鏈正在登上 歷史 舞台。在目前大環境大背景下,與到會的專家學者探討數字經濟與區塊鏈應用技術為行業發展賦能,具有很強的現實性和前瞻性。他認為作為數字經濟發展的底層技術應用,區塊鏈未來將有很大的發揮空間,國家同時也出台不少相關政策和管理措施,來推動區塊鏈應用技術的開發,未來區塊鏈行業將得到飛躍性的發展。
(宏鏈 財經 CEO梓牧)
宏鏈 財經 CEO梓牧作為主辦方代表也發表致辭。在致辭中,梓牧表示這次會議還有一個核心議題,那就是「擁抱變化,尋找確定性」。在下疫情還遠未散去,各種黑天鵝事件頻頻發生。我們必須要學會擁抱變化,在眾多的不確定性當中尋找那些確定性的東西。「而對於我們而言,我們所找到的確定性那就是區塊鏈,我們認為區塊鏈的趨勢是確定性的,它的分布式記賬的理念,公開透明,不可篡改,可追溯、可編程的技術特性,對於解決當下的商業以及 社會 問題有著巨大作用。區塊鏈未來將廣泛應用到我們的商業 社會 當中。」梓牧說到。
在主題分享環節中,VESS首席架構師、斯坦福大學博士後蔣志予博士,知名區塊鏈行業專家、美國力研咨詢公司創始人谷燕西,著名經濟學家金岩石,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優秀區塊鏈企業代表雲象區塊鏈CEO黃步添,師董會創始人、浙商總會互聯網專業委員會副主席胡海平先後發表了主旨演講。
VESS首席架構師、斯坦福大學博士後蔣志予博士,知名區塊鏈行業專家、美國力研咨詢公司創始人谷燕西由於疫情原因,在美國未來抵達現場,他們分別通過視頻演講的方式發表了簡短的分享。
(VESS首席架構師、斯坦福大學博士後蔣志予)
蔣志予博士分享了他在美國矽谷34年的工作歷程以及幫助企業進行數字化轉型的經驗。他認為,企業數字化是發展的必然趨勢,未來他也希望對接矽谷先進的方案、技術、人才,為國內的數字化發展貢獻力量。在區塊鏈方面,蔣博士分享了他們和IBM的一些合作案例。
(知名區塊鏈行業專家、美國力研咨詢公司創始人谷燕西)
知名區塊鏈行業專家、美國力研咨詢公司創始人谷燕西就美國金融監管現狀、監管政策進行了解讀。他分享到,到目前為止,全球各國(地區)對待數字貨幣態度不一。在各個國家和地區的監管頒布相應的監管政策之後,主流金融機構和它們持有的資產會進入這個領域,因此會推動加密數字金融的發展。這樣的一個趨勢也表明各個國家和地區在這個領域中的競爭正在加強。
(著名經濟學家金岩石)
著名經濟學家金岩石則圍繞數字經濟,全球金融以及區塊鏈發表了自己獨特的觀點和看法。他在分享時發出呼籲:建議設立「以央行DC/EP為穩定幣的數字資產流動平台」。他還提到,用戶創造價值才是真正的數字經濟。而數字經濟的靈魂是認人不認資產。其中「人」是數字化的行為資產。當前,中國是數字經濟的領先國家之一,其應用領域遙遙領先。從平面到立體,從互聯網平台升級到區塊鏈平台,生態化的多功能平台正在形成。
(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
北京大學經濟學博士、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以《從互聯網經濟到密碼經濟》為主題,從信息經濟、物質經濟、信息壟斷、信息安全、信息技術、密碼共識等等角度,將互聯網經濟的發展脈絡、數字經濟的核心一一呈現與解析,從學術、商業、生態多方面進行解讀。「當下,區塊鏈已經成為全球 探索 新的經濟增長點的前沿,也在改變各行各業。到目前為止,密碼學已經對貨幣制度、商業邏輯、協作機制、社交模式甚至是國際關系都產生了影響。」
(師董會創始人、浙商總會互聯網專業委員會副主席胡海平)
師董會創始人、浙商總會互聯網專業委員會副主席胡海平分享了題為《智慧經濟視角下的全球數字創新》。胡海平表示 ,數字創新正在驅動經濟全面變革,且數字經濟將持續引領全產業的進化。在他看來,數字經濟下的「企業鏈」呈現了三大特徵。即企業形態從「集團化」向「生態系」躍遷;企業合作從「資本合作」向「流量合作」發展;企業關系從「獨立競爭」向「伴生而長」轉變。
(雲象區塊鏈CEO黃步添)
優秀區塊鏈企業代表雲象區塊鏈CEO黃步添以「金融區塊鏈技術與應用新趨勢」為主題,分享了自己的觀點。他認為,高可用性是金融區塊鏈技術的核心。金融區塊鏈應用已經形成一定示範效應,但金融區塊鏈應用發展問題仍然存在。其中金融區塊鏈標准不一形成新孤島。對此,黃步添對此提出解決方案:身份互認、標准共識、業務互通、監管協同。
圓桌環節的分享也異常精彩。在數秦 科技 高級品牌顧問孫玉傑主持的圓桌論壇環節,與會嘉賓們圍繞「學術」展開討論。區塊鏈行業資深媒體人陳菜根提到產品無大小,人才是行業發展的根本,也是行業的發展瓶頸;中國計算機學會區塊鏈專委會委員高承實分享時表示,區塊鏈落地是一定要從應用出發,解決切切實實的問題,發揮實實在在的作用。重慶工商大學區塊鏈經濟研究中心主任劉昌用認為區塊鏈革新核心在於制度,區塊鏈技術首先要突破制度發展。中國 社會 科學院管理學博士程曉明,區塊鏈讓社交模式對事不對人。浙江省中小企業協會區塊鏈專委會秘書長斯煒認為,企業只有完成信息系統,才有可能進入互聯網3.0時代。區塊鏈是邁入信息化時代的關鍵。
第二個圓桌則圍繞區塊鏈應用展開分享和談論。該圓桌分享由倫薩 科技 董事長華群主持,參與的嘉賓有域乎 科技 CEO曹勝虎,數秦 科技 俞學勱,復雜美區塊鏈CEO吳思進,區賦咨詢CEO應俊,杭州旺田大數據可以董事長孫佳旺,漢理資本合夥人趙會博。嘉賓從各自的經驗和實戰出發,分享了自己在區塊鏈應用領域的案例與經驗。
除了重磅嘉賓的分享,此次大會還發布了宏鏈 財經 年度榜單,並現場進行了隆重的頒獎儀式。現場分別頒發了2020年度區塊鏈行業貢獻者,2020年度最具創新區塊鏈企業以及2020年度最具成長力區塊鏈企業。
此外,浙江電視台《 探索 區塊鏈力量》節目也在此次大會上正式啟動。《 探索 區塊鏈力量》是一檔區塊鏈人物專訪類電視節目,每周主要在浙江電視台播出,同時在騰訊視頻、愛奇藝、優酷、嗶哩嗶哩等主流視頻媒體同步播放。同時,由光影區塊鏈和宏鏈 財經 》等團隊聯合打造的2020區塊鏈年度微電影,也即將發布,屆時將在全網發布。
重磅的簽約環節仍然激動人心。會上,宏鏈 財經 與浙江董秘俱樂部、鏈人國際、杭州旺田大數據 科技 ,以及倫薩 科技 與江湖論酒的簽約儀式隆重舉行。
大會在熱烈的氛圍中落下帷幕。本次會議共計三百餘位企業家出席,嘉賓陣容強大,議程精彩紛呈,得到了到場用戶的一致肯定!數字經濟與區塊鏈應用峰會是由宏鏈 財經 發起,每年12月份舉辦的年終行業盛會。目前已舉辦至第三屆,期待明年與大家再見!
『伍』 金岩石的個人經歷
1955年出生的金岩石,15歲初中畢業後,被分配到河北唐山開灤煤礦,在礦井下做了7年的機械維修工。
1977年恢復高考,金岩石考上了南開大學經濟系本科。1979年,他越級考取經濟系碩士研究生,
1984年,他考取了南開大學經濟研究所博士研究生,1989年成為經濟學博士,師從時任南開大學校長的藤維藻教授。
1987年,金岩石作為索羅斯基金學者赴美從事研究。之後他開始在美國證券業打拚,所創三普證券於1997年在納斯達克借殼上市,隨後又創立三普投資、三普基金。
在美期間獲得美國證券業從業執照7號、63號(證券經紀)、24號(注冊經理或總監)、4號(期權經理或總監)和65號(基金經理和投資顧問)等多種證券從業執照。是最先成為真正在華爾街從業創業的華人之一!
2001年回到國內後,他加入了湘財證券,並先後參與組建中國首家合資證券公司——華歐國際以及中國首家合資基金公司——湘財荷銀(現泰達荷銀)。
2004年受聘全國人大財經委《證券法》修訂世界銀行技術援助項目專家,並任《證券法釋義》副總編。
2008年加盟國金證券,任首席經濟學家,同時兼任上海交大海外學院金融所所長,北大,清華,中國政法大學,浙大,中歐,中南財大等大學的EMBA教授。
是獨立經濟學家,並任北京鑫星伊頓投資顧問有限公司CEO。
現任廈門大學EMBA特聘教授,為廈門大學EMBA學院教授《投資行為學》課程。
『陸』 《數字經濟—產業區塊鏈的落地和賦能》
《數字經濟—產業區塊鏈的落地和賦能》
內容簡介
本書全景式地描述了區塊鏈對各行各業的潛在影響與改變,結合產業區塊鏈應用落地案例,比如產業區塊鏈在金融、智慧城市領域、大消費領域、媒體、通信等領域的典型案例,闡述了產業區塊鏈行業的現狀,深入淺出地回答了區塊鏈是什麼,區塊鏈的現狀以及區塊鏈的應用等問題。把握數字經濟發展趨勢和規律,對數字經濟背景下產業區塊鏈的落地和賦能等方面進行分析與解讀,是一本很好地學習區塊鏈知識的科普讀物。
作者韓一,企業管理學博士。泰坦數科CEO,企業數字化投資人,企業數字化「增長六線」理論作者,數字化和區塊鏈在企業應用中的早期研究者。趙煥,數字經濟學博士,就職於中國電信,是參與互聯網創新創業的高 科技 技術專家。李波,經濟學博士(後),高級工程師,上海社科院產業經濟學博士,國家技術轉移東部中心區塊鏈產業中心首席經濟學家,上海國際社區學院院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