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文軒參股區塊鏈
Ⅰ 有誰在當當網上的文軒旗艦店買過書嗎能保證是正版嗎當當自營雖然是保證正版的,可是比文軒貴十好幾塊
文軒網也是新華書店旗下的一個經營圖書的網購平台,盡可以放心,和當當網自營一樣值得信賴,至於圖書差價,這個有些網站為了提高競爭優勢就靠價格了,否則同樣的平台你肯定是買自營了,對吧
Ⅱ 過去與未來:國有文化企業如何借力資本
「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試行,公開上市破冰啟航
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源於將文化領域與經濟規律聯系起來的一系列理論和實踐探索。1978 年,財政部批准《人民日報》等 8 家新聞單位實行「事業單位,企業化管理」,1979 年又發文重申並在全 國新聞媒體中推廣這一管理模式。同年,上海電視台在電視上播出了我國電視史上的首條商業廣告。1985 年,上海廣電局開始在電台、電視台內部實行經濟承包責任制。這一時期,學界就出現了關於文化經濟的早期研究,並對「廣播電視經濟」「出版經濟」「報業經濟」「電 影經濟」等概念、業態進行了討論。黨的十四大以後,文化經濟研究 逐漸活躍,並開始從市場經濟的層面,對文化產業發展的根本性、規律性問題進行探究,為文化企業資本運作提供了理論鋪陳。
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展望
截至 2016 年底,我國 A 股市場共有國有控股文化上市公司 40 家,總股本合計 517 億股,總市值合計約 8000 億元。自對接資本市場以來,傳統資本運作的主要形式,國有文化企業都已有涉足,資本市場對提高文化資源配置效率的支撐作用日益突顯,國有文化企業多層次資本運作體系不斷完善。一些轉制企業在數年時間內實現了「事業單位—產品經營—資本經營」的跨越,這在我國企業改革發展史上並不多見。特別是較早上市的一些企業,依託資本市場的支持,創新經營機制,拓展融資渠道,形成了市場相對優勢。國有文化資本的市場化流動重組,促進了國有文化資產保值增值,提高了國有文化企業規模化、集約化水平,為解放和發展文化生產力、推動國有文化企業做大做強注入了新的勢能。當前,國有文化企業發展面臨難得的歷史機遇,也面對更為激烈的市場競爭,作為企業發展壯大的助推器,國有文化企業資本運作也被寄予新的更高期待。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轉型升級。近年來,基於互聯網技術的新興文化業態迅速崛起,打破了傳統文化機構主導的生產和傳播邏輯,推動文化產業結構不斷升級。近幾年國有文化企業對新興業態的並購已成為外部擴張的重要路徑,IPO 融資及上市後再融資的項目,絕大部分也都與數字化轉型有關,如中影股份募集資金用於數字影院投資、數字放映推廣,讀者傳媒募集資金用於數字出版、信息化平台建設等。 在快速發展的市場環境中,轉型升級仍是未來一段時間內傳統文化機構的戰略任務。2015年我國43 家報業集團中 31 家營業利潤出現虧損,較 2014 年增加 14 家。2016年我國電視廣告同比下降5.66%,第四季度有線電視用戶首次出現負增長。在產業格局深刻調整的背景下,依託資本市場支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通過資本運作直接引入新興業態資源,將為國有文化企業縮短轉型升級周期、加快發展方式轉變注入新的動力。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適度多元經營。國有文化企業主要脫胎於經營性文化事業單位,按條塊設定業務領域,長期以來形成了單一經營的發展模式。文化生產具有突出的范圍經濟特徵,對內容資源的多次的開發利用、獲取多重增值效應可在其產業運作中充分發揮。近年來,資本市場涌現了浙報傳媒入股唐人影視、鳳凰出版收購傳奇影業等一些混合並購案例,推進了國有文化企業多元經營。隨著數字技術、網路技術和信息技術的深化發展,不同媒介間的關聯性與互換性進一步加強,行業間的業務交叉日益普遍,媒介融合已成為產業發展的潮流。在融合發展的市場格局中,跨媒體、跨行業重組將繼續向縱深推進,推動文化生產組織結構、產品結構的深層次創新與變革。當然,現階段國有文化企業多元經營應該是在核心產品與產業支撐下的有限相關多元,是把核心競爭力延伸到力所能及的范圍、不同業務的價值能夠共享共用的多元經營戰略。
助力國有文化企業走向海外。海外文化投資不僅具有資本增值的意義,而且還具有文化輸出的功能。長期以來,我國文化走出去是以版權貿易、產品輸出以及文化交流活動為主要形式,近年來,國有文化企業的資本輸出逐步活躍,通過跨國並購進入國際文化市場,如江蘇鳳凰教育出版社收購美國PIL公司童書業務資產,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收購澳大利亞視覺出版集團等。未來一段時間,世界經濟調整周期還沒有結束,許多發達經濟體和新興經濟體為了吸引外來資金都將出台一系列投資便利化措施。「一帶一路」戰略的實施,人民幣國際化的推進,也將為文化企業資本輸出提供更大空間。國有文化企業還可在海外資本運作的廣度和深度上進一步拓展,在跨國並購方面有更大的作為,成為文化資本輸出的重要推動力量,推動我國文化產業邁向更高發展水平。
Ⅲ 有人知道虛獼除了數藏還能提供什麼服務嗎
數字經濟的蓬勃發展,數字藏品受到越來越多人的關注和追捧。目前我國數字藏品市場中的眾多平台大多選擇聯盟鏈作為數據資產存儲的合作夥伴。由於經營者及其經營方式的穩定性和合規性難以保證,各個聯盟鏈總體上仍然呈現良莠不齊的狀態,這顯然不利於數字藏品消費者的權益保護。因此,建立更加完善的數字資產保護機制已成為當務之急。
近日,由杭州市人民政府相關部門推動組建的杭州國際數字交易有限公司(「杭數交」)正式發布了專注於數字藏品的子品牌「虛獼數藏」。虛獼數藏提出了鏈上唯一、場景應用、合規審核、資產備份、原創保護、公益屬性、價值保障、正版認證(可溯源,可認證)、文化宣傳、抵制洗錢的十大行業創新。虛獼數藏的發布上線,是杭數交積極探索數字應用、整合數字資源、構建面向全社會的數字服務與數字產品「交易集市」的創新探索。
為了踐行對數字資產的嚴密保護,虛獼數藏將免費為用戶提供獨創的備份鏈服務。用戶實名認證後,可將其在其他數字藏品交易平台上合法獲取的數字資產信息通過備份鏈用戶介面完成資產信息登記錄入,進而實現數字資產在虛獼數藏平台的備份。即便數字資產原來所在的區塊鏈運營出現不測,用戶也可以通過虛獼數藏平台所備份的信息對數字資產進行追溯,可以說備份服務為用戶的數字資產加了個「保險」。
虛獼數藏備份鏈正在建設當中,目前初步計劃由中國網安、新華文軒、杭州市民卡、杭數交四個節點聯合為數字權益的存證提供安全的信息備份服務,為用戶數字資產和交易信息安全保駕護航。同時,杭數交已與數家國資機構達成初步戰略合作意向,力爭不斷提升備份服務的公信力
Ⅳ 嚴玉德的引入新華文軒
四川外語學院和德瑞為了拓展成都學院的業務,引入新華文軒及四川弘明置業,其中弘明分別由德瑞及成都天仁房地產開發有限公司持有40%及60%之權益。多方於6月8日簽訂了川外成都學院增資及權益轉讓協議。成都學院新增的開辦資金由弘明及新華文軒分別以土地使用權及在建工程和現金方式認購,其中弘明涉資約2.55億元人民幣,新華文軒涉資1.3億元人民幣。而新土地位於都江堰大觀鎮麗江村,面積約173,000平方米,預計完成擴充後可培養16000名學生。
另外,增資後德瑞將12.15%權益轉讓與新華文軒,代價為1.3億元人民幣。這樣新華文軒總共出資達到2.6億元,德瑞、弘明及新華文軒最終占成都學院股權分別為51.87、23.83及24.3%。
增資後的成都學院董事會將由7名董事組成,其中四川外語學院代表3名,德瑞代表2名,弘明代表1名及新華文軒代表1名。
這起參股也使四川德瑞企業董事長嚴玉德及其上市計劃曝光。
公告透露,德瑞1993年1月3日成立,注冊資本和實收資本均為人民幣1.887億元。德瑞分別由嚴玉德、葉家齊、葉家郁、嚴碧先、嚴碧蓉、嚴碧輝、嚴弘佳及王小英持有69.45%、2.65%、1.59%、1.59%、1.59%、1.59%、18.54%及3.00%之權益。嚴玉德為第一大股東。嚴玉德旗下公司涉及多個領域經營。德瑞經營范圍包括教育產業、高科技生態農業投資、房地產開發等,旗下還有成都灰狗運業等成都人耳熟能詳的企業,並且是四川第一家私營通用航空公司——四川奧林通用航空有限責任公司的股東。德瑞還注資梅斯,收購了該俱樂部5%股份。成為了中國第一個在歐洲足球俱樂部擁有股份的中國企業。之前,德瑞並沒有在資本市場上公開露面。
新華文軒透露,德瑞、弘明及新華文軒將共同促進協助成都學院或其最終權益所有者,盡其所能在不遲於2014年1月1日之前於認可之交易所掛牌上市。如若不能達成掛牌上市,或者沒能繼續拿到辦學許可證,德瑞和(或)弘明將分四年回購新華文軒在成都學院的全部權益。
Ⅳ 誰知道新華書店由什麼部門管
新華書店系形成於1951年,當時,新華書店在北京成立新華書店總店,由總店統一領導管理全國各地新華書店,各省店則負責縣級店管理。1987年,新華書店總店開始把各地新華書店移交給當地新聞出版局管理,此後,總店和各地新華書店除名稱一致外,彼此運營完全獨立。總店隸屬於新聞出版署,和各地新華書店在業務關繫上平行運作;各省店則隸屬當地新聞出版局,成為本省新華系的行政管理店和批發店,地方割據局面由此形成。
2001年10月,國家對中小學教材出版進行招投標試點,新華書店總發行的壟斷破冰。隨著被戲稱「二渠道」的民營書店迅速崛起,在教材之外的圖書領域,民營發行銷量已同新華書店不分伯仲。
2002年後,各省紛紛成立發行集團,以新華書店省店為核心,整合省內新華系原有資源,進行系統內連鎖。地方割據仍難突破。
2003年,新聞出版總署和中宣部開始全力推動解決發行業的國有資產授權經營問題。新聞出版總署出版物發行管理司司長劉波表示,對新華書店的股份制改造分三個階段完成:第一階段是在各省內改組新華書店系統,建立覆蓋全省的股份制新華發行集團,實行國有資產授權經營;第二階段是通過相鄰省區新華發行集團之間的股份置換或資產整合,形成以資產為紐帶、跨省經營的區域性發行集團聯合體,發起設立區域性上市發行公司;第三階段是各區域性發行集團尋求與當地資本及國內、國際資本之間股權合作,通過兼並、收購、控股、參股等方式,發展成全國性和跨國性的出版物發行集團。
一些地方新華書店已按照上述路徑探索,並開始跨省擴張。目前,四川、江蘇、上海等各家試點集團都在紛紛加快改革步伐,希望「率先改制,率先上市」,力爭成為「新華書店第一股」。
改制較為徹底的四川新華發行集團本月將成立四川新華文軒連鎖股份有限公司,力爭一年內發行A股,實現集團主營經營性資產整體上市。據集團辦公室楊主任介紹,新組建的股份公司將囊括集團旗下的一般圖書和音像產品連鎖經營、教材教輔發行及印刷、物流配送等業務,凈資產達到11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