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首頁 » 區塊鏈知識 » 區塊鏈三農

區塊鏈三農

發布時間: 2023-01-26 22:34:04

A. 狄剛:央行正積極探索數字人民幣區塊鏈應用

9月10日,2021中國(北京)數字金融論壇在北京豐台區麗澤金融商務區舉辦。中國人民銀行數字貨幣研究所副所長狄剛在平行論壇「區塊鏈賦能數字經濟高質量發展」上進行主旨發言,他表示,央行數字貨幣研究所正積極 探索 數字人民幣區塊鏈應用,在發行層基於區塊鏈構建了統一分布式賬本,提升了對賬效率;同時,區塊鏈在解決信任問題方面具備一定的優勢,而技術上去中心化並不等於管理去中心化。

狄剛認為,區塊鏈在金融領域的應用主要包括內生改良和外部賦能兩方面:在內生改良上,有供應鏈金融、農業金融、貿易金融和普惠金融等應用;在外部賦能上,金融機構也為智慧城市、「三農」和民生等領域提供了較好的區塊鏈應用服務。

據介紹,數字貨幣研究所積極加強區塊鏈標准體系建設,已牽頭國內外多個標准化組織工作組和標准化項目,推動區塊鏈標准制定。

在區塊鏈技術應用上,狄剛提出了四大原則:少談顛覆,多討論場景運用,用技術解決行業痛點;理性務實,綜合各種成熟先進技術實現效果最優,這也是數字人民幣研發採用混合技術架構的出發點;技術是中性的;既不要高估也不要低估區塊鏈,解決問題是應用區塊鏈技術的出發點。

為賦能數字金融高質量發展,狄剛認為當前區塊鏈可從加大基礎理論研究、掌握核心技術和制定核心技術標准等八個方面實現突破。

B. 未來5年的新職業什麼樣

今日關於未來5年的新職業討論有很多,看到大家普遍提到的就是主播、自媒體和家政等行業,其實這只是其中一部分而已。那麼未來5年的新職業什麼樣?未來五年的新職業會有哪些特點?下面八寶網小編帶來介紹。

未來5年的新職業什麼樣

「十四五」規劃和2035年遠景目標綱要草案提出,實施就業優先戰略,並明確支持和規范發展新就業形態,隨著科技的發展,新職業不斷涌現。
未來五年的職業與個體化,多樣化,與興趣強相關,眾所周知,隨著科學技術的發展和人們需求的變化,社會上亦必然會出現一些新興的職業。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與人工智慧相關的職業必然會成為熱門職業,而伴隨著VR虛擬現實技術的發展,或許會出現「虛擬商場」,那麼與之相關的職業亦會出現。

早在2020年「區塊鏈工程技術人員」「城市管理網格員」「互聯網營銷師」「信息安全測試員」「區塊鏈應用操作員」「在線學習服務師」「社群健康助理員」「老年人能力評估師」「增材製造設備操作員」等9個新職業就通過「官宣」有了「正式身份」。
可以預見隨著中國進入「老齡化」時代的到來,老年人會越來越多,大量老年人需要人照顧,這是絕對的「剛需」。隨著人口生育率的持續走低,服務業從業人員會銳減,服務業的收費會越來越貴……兩者疊加,催生「新」家政服務業。
未來五年的新職業會有哪些特點

未來的新職業會與興趣強相關。未來五年,00後05後新新人類成為職場主力,他們從事的職業多數與自己的興趣愛好有關,有時候,激烈的競爭和問題亦能催生新的職業,比如受電商沖擊比較嚴重的實體商業,加之商業地產項目的不斷開發,競爭也不斷加劇,那麼,未來或許會出現「商業地產醫生」,專門解決商業地產的「疑難雜症」。
70後甚至一些80後的職業是服從安排、分配,大多也都是找到工作,先干著再說,先掙到工資,不管開心不開心,忍辱負重,騎驢找馬;先前70後自己創業的不多,敢創業都是人中龍鳳。80後有一批敢打敢幹,創業證明了自己,80後有很多優秀企業家。一些人到了40歲,遇到了天花板或者想明白了,才開始創業,當然也有很多成功者;

90後的職業則發生了很大變化,開始與自己的個性和興趣有關,不開心就走,自己創業也都是要開心;
00後05後啥都不缺,不用為房子車子等擔心,而且這些人從小接觸各種新事物,無所不通無所不曉,他們做事那就是完全的自我,70後80後的家長能給孩子規劃未來嗎?其實很難。這些人完全的興趣,玩著就實現了自我價值,掙錢那都不是要考量的首要因素。

C. 「智慧農業」——農業發展的新時代

隨著第四次工業革命的快速發展,信息科學技術和多領域科學技術深度融合,誘發新的產業技術革命。新一代信息 科技 與農業的深度融合發展,孕育了第三次農業綠色革命——農業的數字革命,使農業進入了網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的新時代。

在農業數字革命的推動下,世界農業產生了兩大變革:一是產生了以 智慧農業 為代表的新型農業生產方式,讓農業生產更加「智慧」、更加「聰明」;二是促進了 農業數字經濟 發展,激活了「數據要素」的價值潛能,賦能數字農業農村新發展。

2020 年中央一號文件《中共中央國務院關於抓好「三農」領域重點工作確保如期實現全面小康的意見》再次對智慧農業的發展給出了指導:「依託現有資源建設農業農村大數據中心,加快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人工智慧(AI)、第五代移動通信網路(5G)、智慧氣象等現代信息技術在農業領域的應用」

智慧農業是依託互聯網技術、大數據以及遠程監控等現代高 科技 對傳統農業進行科學化管理,在農業經營與管理的過程中實現資源消耗最低、環境破壞最少,進而實現農業生產成本的降低,實現農業現代化、智能化發展。智慧農業是農業發展的高級階段,也是農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從管理學角度而言,智慧農業的生產率及能源使用效率更高。

近10來,美國、英國、德國、加拿大、日本、韓國等農業發達國家高度關注智慧農業的發展,從國家層面進行戰略部署,積極推進 農業物聯網、農業感測器、農業大數據、農業機器人、農業區塊鏈 等智慧農業關鍵技術的創新發展。

2015年,加拿大聯邦政府預測與策劃組織發布了《MetaScan3:新興技術與相關信息圖》,指出土壤與作物感應器(感測器)、家畜生物識別技術、農業機器人在未來5-10年將顛覆傳統農業生產方式。日本2015年啟動了「基於智能機械+智能IT的下一代農林水產業創造技術」項目,核心內容是「信息化技術+智能化裝備」。

2017年,歐洲農機工業學會提出了「農業4.0(Farming4.0)」計劃,強調智慧農業是未來歐洲農業發展的方向。

2018年,美國科學院、美國工程院和美國醫學科學院聯合發布《面向2030年的食品和農業科學突破》報告,重點突出了感測器、數據科學、人工智慧、區塊鏈等技術發展方向,積極推進農業與食品信息化。美國NSTC「國家人工智慧研發戰略計劃」中,將農業作為人工智慧優先應用發展的第10個領域,資助農業人工智慧 科技 的中長期研發;美國農業部「2018-2022年戰略規劃」中,突出了農業人工智慧、自動化與遙感技術的應用。

根據國際咨詢機構(Research andmarket)分析,2019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值167億美元,2027年將達到292億美元,2021-2027年全球智慧農業市值年復合增長率(Compound annual growthrate,CAGR)將達到9.7%。

目前,國際上以美國為代表的大田智慧農業、以德國為代表的智慧養殖業、以荷蘭為代表的智能溫室生產以及以日本為代表的小型智能裝備業,均取得巨大進步,形成了相對成熟的技術與產品,而且還形成了商業化的發展模式,為我國發展智慧農業提供了可借鑒的經驗。

我國2014年提出「智慧農業」的概念,與美國相比落後大約30年。我國農業上應用信息技術起步較晚但發展較快。由於我國區域間經濟發展不均衡,智慧農業在不同地區發展差異較大,東部地區因地理優勢和經濟因素在智慧農業發展上取得了顯著成果,西部地區山區多,發展相對較慢,並且還存在原始的傳統農業。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在2009-2015年進入緩慢增長期,2016-2020年進入快速增長期。

我國智慧農業科學研究在實驗室中的進展迅速,但在實際應用中進展緩慢,並且依託現代化農業設施的發展,主要集中在農田改造、水利設施、電力設施等方面。部分地區發揮其獨特優勢,盡管總體經濟落後。

2016 年,新疆地方政府大力倡導智慧農業概念,新疆生產建設兵團利用智能專家系統與專家智慧庫等技術在呼圖壁縣紅柳塘示範園區進行棉花種植生產布局,並重點建設了「123工程」,因地制宜,大大推進了當地棉花產業體系的快速發展。

近年來,浦東新區在智慧農業發展中成果顯著。第一,初步建立了智慧農業發展體系,建立了大數據中心、智慧農業工作機制和研發平台;第二,建立「農民一點通」和「惠農通」等服務平台,加強對農民生產技術上的指導;第三,建立了田間檔案記錄及二維碼管理的農產品監控與追溯系統,及時記錄農產品生產過程中的播種、施肥、施葯等各種數據,為農產品的質量安全提供保障;第四,物聯網建設試點初步建立,現有19家智慧農業示範基地,主要利用感測器在大棚中運用「水肥一體化」技術進行生產;第五,推動智慧農業發展的同時帶動了一批高 科技 企業,例如:上海孫橋農業園區、多利農庄等。

2020年,廣東建立了以政府為引的投資引入民間資本,通過「1+4+N」模式發展智慧農業,即以「基礎設施、平台載體、龍頭企業和新型農民」為核心要素,優先在農業生產經營管理及農產品質量安全等N個場景和領域進行推廣應用,獲得了良好的效果。

目前,從我國農業生產模式及農民文化素質角度來看,智慧農業存在應用難題。由於我國農村人均佔地少且文化素質不高,大部分農業生產採用包干到戶及分散經營的小農生產,因此在模式上和技術上存在推廣難題。

比如,想要實現農業生產轉型發展智慧農業的農戶只能自己出資購買相應的設備及軟體服務,這一方面將給農民帶來較大的經濟壓力,另一方面也會提升農民的生產經營風險。同時,對於新興互聯網技術而言,我國在應用方面還未實現標准規范化發展,許多感測器、智能設備及機械設備之間無法形成數據信息共享,致使不同廠家的產品只能獨立化運營,無法形成規模化發展,同樣不利於智慧農業的發展。

其次,在農業數據共享方面,不僅我國農村地區信息化建設成熟度不同,導致無法建成健全的農業信息數據共享平台。同時,由於我國農業統計數據部門較為且各部門的信息化發展程度與技術也存在差異性,進一步加劇了農業數據共享體系建設。具體發展問題包括:不同農業數據統計部門根據自身需求搜集和計算數據,缺乏統一的體系規劃,致使農業數據重復獲取或者存在數據空白問題;農業數據平台網站較多,但是每個平台之間界限不清,底層架構的不同導致數據無法實現共享。

隨著新技術和新方法的進步,智慧農業所涉及的元件更加微型化、功能也更加多樣化,為智慧農業的發展打下了良好的基礎;感測器等微型元件的低廉化,使智慧農業的發展更為迅速。智慧農業不是簡單的把智能農機搬運到農村作業,還需要一個「智慧鄉村」及其完善系統的基礎設施和服務保障。在國家政策的支持下農村地區信息化程度越來越高,農民重視文化的觀念越來越強烈,相信智慧農業將會迎來更好的發展期

當前,我國正處於向第二個一百年奮斗目標邁進入 歷史 關口,大力發展智慧農業,對變革傳統農業生產方式,大幅度提高農業資源利用率和生產效率,實現農業高質量發展具有重要作用,對「全面推進鄉村振興,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具有重大意義。

參考資料

網路——智慧農業

《 中國農業文摘·農業工程 2021年第6期 —— 智慧農業的發展現狀與未來展望 》

《 農業經濟  2021/10 —— 我國智慧農業的發展困境與戰略對策 》

《 現代農業研究26卷 —— 智慧農業發展現狀及前景分析 》



想要了解更多有關農業、養殖方面的知識,趕快關注我們!帶你走進更專業的技術領域。喜歡就點個關注唄!我們致力於傳播農業知識,服務三農;提供農業 科技 咨詢服務;生物技術的研究和推廣; 科技 項目編制;農場畜牧場規劃設計。

D. 浙江托普雲農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怎麼樣

您好,很高興為您解答,托普雲農是一家服務於農的國家高新技術企業,致力於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商,為農業農村現代化建設提供多重助力。托普雲農在數字農業領域深耕十餘年,利用人工智慧、物聯網、大數據、區塊鏈等數字技術,為全國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升級與產業數字化建設提供了重要的技術支撐與數據服務。

截至目前,公司已獲得了國家專利73項、產品軟體著作權76項,並主導和參與制訂2項國家標准和3項行業標准。托普雲農還致力於推動行業生態圈的構建,公司相繼與全國農技中心、華為、中國電信、海康威視、京東數科、浙江華數等達成戰略合作或深度合作,共同推動國內數字農業的發展與成熟。

托普雲農將以服務為引領,以科技為支撐,進一步探索數字農業農村的建設路徑,加快推動農業農村數字化轉型,提升產業數字化水平,深化智能監測預警服務應用,探索全域產業數字化管理模式,探究數字鄉村社會化服務建設,全力助推構建一個「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的美好三農新局面!

我們的經營理念是:

托普雲農始終堅持以質量第一、誠信至上、服務為本的經營理念。

企業文化

企業願景

成為全球領先的數字農業綜合服務商!

企業使命

用科技改變傳統農業,用服務締造美好生活!

核心價值觀

走正道 做正事 人為本 德為上

企業口號

懂科技,更懂服務!

熱點內容
元宇宙有多少游戲 發布:2025-05-15 09:33:32 瀏覽:997
量化區塊鏈 發布:2025-05-15 08:55:03 瀏覽:758
蕭山去市民中心 發布:2025-05-15 08:54:26 瀏覽:567
以太坊9月13 發布:2025-05-15 08:48:57 瀏覽:541
庄怎樣拉升數字貨幣 發布:2025-05-15 08:40:54 瀏覽:831
深圳區塊鏈微信 發布:2025-05-15 08:34:55 瀏覽:792
國池保護比特幣 發布:2025-05-15 08:18:49 瀏覽:842
以太坊注冊贈送 發布:2025-05-15 08:04:16 瀏覽:526
和彩雲合約服務怎麼取消 發布:2025-05-15 08:01:19 瀏覽:430
今日eth多頭發行行情 發布:2025-05-15 08:01:16 瀏覽:136